封地作坊區已遙遙在望,遠遠地,便能看見一條嶄新的鐵軌如同臥龍延伸向遠方。
鐵軌之上,一個黝黑、龐大、充滿了力量感的鋼鐵造物,正靜靜地等待著。
火車頭如一頭巨獸,龐大的鍋爐構成了雄壯的身軀,黝黑的鋼板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高聳的煙囪筆直指向天空,下方的驅動輪碩大無比,連桿結構復雜精密,車頭後方掛載著一個敞口的車廂,里面堆滿了烏黑發亮的煤炭。
方岳、艾道長、老王,以及各作坊的負責人,圍在周圍,看到方南策馬而來,紛紛涌上前來,躬身行禮。
“少爺,您可算來了!”艾道長興奮的喊著“萬事俱備,只等您來就進行通車!”
方南跳下馬,快步走到火車頭前,摸了摸冰涼的鋼鐵外殼,轉向眾人,朗聲道“好!諸位辛苦了!今日,便讓我等一同見證!”
方南與艾道長、老王一同登上了火車頭的駕駛室。
駕駛室空間不大,里面已有幾名經過培訓的工匠嚴陣以待。
正前方是了望窗,兩側有簡單的儀表和操控桿,後面一側是熊熊燃燒的鍋爐爐口,熾熱的氣浪撲面而來。
“開始吧!”方南下令道。
負責駕駛的工匠深吸一口氣,用力拉響了汽笛。
“嗚——!”一聲洪亮、悠長、穿透力極強的汽笛聲驟然響起,劃破了郊野的寧靜,讓周圍圍觀的人群發出一片驚呼。
工匠熟練地推動了幾根操控桿,另一名工匠奮力打開爐門,第三名工匠用鐵鍬將大塊的煤炭投入熊熊爐火之中。
爐火愈發旺盛,鍋爐內的水逐漸沸騰,產生出高壓蒸汽。
伴隨著“吭哧吭哧”的喘息聲和越來越密集的金屬摩擦聲,巨大的驅動輪開始緩緩轉動。
“動了!動了!”車外的人群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火車沿著鐵軌,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駕駛室內,添煤的工匠節奏穩定地保持著火力,駕駛的工匠緊盯著前方的軌道和簡單的壓力表、速度計,不時調整著閥門。
還有一名工匠拿著紙筆,緊張地記錄著鍋爐壓力、行駛里程、煤炭消耗等數據。
火車速度越來越快,兩旁的樹木、田地飛速向後掠去。
鐵軌鋪設得極為平整,行駛起來有些許顛簸,但遠比馬車平穩。
感受著耳畔呼嘯的風聲和腳下傳來的強大動力,老王激動得滿臉通紅,搓著手道“少爺,成了!真的成了!這大家伙跑起來了!”
艾道長亦是撫須長嘆“巧奪天工,近乎于道!此物一出,天下格局必將為之改變啊!”
方南心中同樣激蕩,估算著速度,最快時大概能達到一個時辰跑近二百里。
火車行駛了約莫半個時辰,抵達了預先修建好的一個簡易車站。
方南下令停車,讓火車頭調轉方向,返回封地。
回到封地作坊區,眾人下車,方南對艾道長和老王等人不吝夸贊“好!艾道長,老王,還有各位工匠弟兄,你們立下了不世之功!”
“接下來,還需進行更多測試。掛載不同數量的貨車廂和客車廂,測試其最大拖拽能力。”
“可以嘗試一個火車頭在前面拉,另一個火車頭在後面推,看看能否帶動更多的車箱。”
艾道長和老王眼楮一亮,連忙記下“少爺高見,我等立刻著手進行!”
方南又道“待測試完備,數據穩定,我便奏請陛下,恭請聖駕與滿朝文武,前來參加正式的通車儀式!”
此言一出,封地的眾多管事興奮不已。
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皇帝,紛紛激動地表示,必定全力以赴,將封地和火車站收拾得妥妥當當,以最隆重的場面迎接皇帝的到來。
艾道長和老王也拍著胸脯保證,定會盡快完成所有測試,確保萬無一失。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測試,火車的各項數據陸續出爐。
按照方南提出的“前拉後推”雙火車頭模式,一列火車最大可以拖拽三十節貨車廂和六十節客車廂,總運力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二十萬斤貨物或五千名乘客。
方南看著數據報告,心中大喜,吩咐封地全體動員,精心籌備迎接皇帝和通車大典的各項事宜。
方南進宮向建武帝詳細稟報了火車的研制成功與驚人的測試數據。
建武帝聞听後,極感興趣,尤其是听到那龐大的運力和速度,當即欣然應允,並表示會率領重要文武大臣一同前往觀禮。
方南又依次拜訪了中書省、門下省、兵部、戶部、工部等關鍵衙門的重臣,發出邀請。
大臣們早已听聞此等奇物,好奇心大盛,紛紛答應屆時必定前往。
到了通車儀式這天,整個封地披紅掛彩,煥然一新。
從官道岔路口通往封地火車站的道路兩旁,以及火車站周圍的空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除了封地的百姓、工匠和他們的家屬,還有大量聞訊從京城趕來看熱鬧的民眾。
維持秩序的禁軍士兵盔明甲亮,手持長戟,組成人牆,將熱情的百姓們攔在安全區域之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方南一早便親自入宮,接上了建武帝、太子以及一眾文武大臣。
鑾駕儀仗,浩浩蕩蕩,朝著封地方向迤邐而行。
車隊進入封地範圍時,眼前的景象讓建武帝和重臣們也感到震驚。
寬闊平整的水泥道路,道路兩旁是規劃整齊、白牆灰瓦的民居,遠處是冒著裊裊輕煙、規模宏大的各類作坊,田間是長勢喜人的新式作物。
整個封地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秩序井然的景象,與外界傳統的農村風貌截然不同。
“方卿,你這封地,治理得竟如同一個世外桃源一般!”建武帝看著兩旁,忍不住贊嘆道。
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稱嘆不已。
方南騎馬伴駕在側,聞言謙遜地笑道“陛下謬贊了,此皆賴陛下洪福齊天,聖德庇佑,加之朝廷政策支持,臣方能于此試行一些淺見。”
“封地之興,實乃陛下治下盛世之縮影,臣不過是順應時勢,略盡綿力而已。”
這一記恰到好處的馬屁,拍得建武帝心情愈發舒暢。
眾多封地的小娃娃們,穿著整潔的新衣,手中揮舞著小小的龍旗和彩帶,在管事們的組織下,齊聲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將自家產的瓜果蔬菜,恭敬地擺放在道路邊,表達對皇帝的敬意與祝福。
質樸熱烈的場面,讓建武帝臉上笑容不斷,不時向窗外招手,引得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一行人終于抵達了張燈結彩的火車站。
火車站台周圍,人山人海,歡呼聲如潮水般涌來。
禁軍士兵們手挽手,組成堅實的防線,勉強擋住了激動的人群。
建武帝走下御攆,身著龍袍,頭戴金冠,目光掃過歡呼的百姓,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頻頻向四周揮手示意。
百姓們都是第一次親眼見到皇帝真容,激動萬分,“萬歲”之聲震耳欲聾,許多人甚至熱淚盈眶,讓建武帝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火車站台上,靜靜地停靠著一列嶄新的火車。
此次運行的是由一個火車頭、一節煤車、四節客車廂組成的專列。
第二個車廂裝飾最為豪華,是皇帝與核心重臣的專屬車廂,前後兩個車廂則供禁軍護衛、宮女太監及其他隨行人員乘坐。
方南別出心裁地設計了第四個車廂作為餐車,準備在行程中為皇帝和大臣們茶點飲食。
建武帝和大臣們走到火車近前,無不仰頭觀望,發出陣陣驚嘆。
鋼鐵的龐然大物近看壓迫感十足,精巧的結構和龐大的體積,完全超出了認知。
方岳、艾道長、老王等封地所有重要管事,早已在車旁跪候。
見到聖駕,眾人齊聲高呼“草民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建武帝心情頗佳,抬手道“眾卿平身。”
眾人謝恩起身。
方南上前一步,引薦道“陛下,這位是艾道長,精通格物與機械之道,火車研制,艾道長居功至偉。”
“這位是王鐵錘,工匠之首,技藝精湛,埋頭實干,火車每一個部件,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今日的艾道長,特意換上了一身嶄新的道袍,須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手持拂塵,頗有仙風道骨之姿。
艾道長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言語間多了幾分方外之人的超然與恰到好處的恭維。
“貧道參見陛下,此火車能成,實乃陛下聖德感天,勵精圖治,方有如此祥瑞之物應運而生,助我大楚國運昌隆,江山永固!貧道不過順天應人,略效微勞罷了。”
建武帝笑道“道長過謙了,能造出此等國之重器,乃大功一件,朕聞道門亦有精研物理之傳統,今日見道長,方知不虛。”
“朕便賜你‘通玄弘道真人’之號,望你再接再厲,為朝廷效力。”
通玄弘道真人這可是道教中極高的封號,艾道長激動得身軀微顫,連忙深深稽首“貧道謝陛下隆恩!定當竭盡所能,以報陛下!”
老王緊張得手腳都不知該往哪里放,黝黑的臉上因激動而漲得通紅,結結巴巴地說道“草……草民王鐵錘,叩……叩謝陛下!俺……俺就是個打鐵的,能……能為陛下,為朝廷造這火車,是俺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俺……俺以後一定好好干,造更多更好的東西!”
建武帝看著老王憨厚的樣子,也不禁莞爾,和顏悅色道“王鐵錘,汝雖言語質樸,然匠心獨具,實干興邦,此功不可沒。朕特賜你工部‘匠作監丞’之職,秩正八品,專司火車及相關器械研制。”
老王不太明白這官到底多大,但知道是皇帝封的官,是天大的榮耀,立刻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咚咚咚磕了幾個響頭“謝陛下!謝陛下!草民……不,臣,臣一定當好這個丞!”
方南親自陪同建武帝、太子以及一眾大臣,登上了中間那節裝飾豪華的客車廂。
車廂內部,裝飾得極盡奢華舒適,地面鋪著厚厚的羊毛地毯,車廂壁用名貴木材包裹,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車窗懸掛著明黃色的綢緞窗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座位寬大柔軟,包裹著上好的錦緞,茶幾上擺放著時令水果和精美的茶具。
角落里甚至還有一個小型的書架,擺放著一些典籍和閑書。
大臣們摸摸這里,看看那里,無不嘖嘖稱奇,贊不絕口。
待眾人都安穩坐定,方南示意站台上的管事。
頓時,站台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伴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轟鳴,火車緩緩啟動。
眾人只覺身體微微後仰,窗外的站台、人群、景物便開始向後移動,而且移動的速度越來越快。
火車行駛在鐵軌上,能听到規律的“ 當”聲,整體極為平穩,桌上的茶水只是微微晃動,遠比馬車舒適。
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田野、村莊、河流,建武帝和眾臣的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驚訝之色。
太子更是興奮地趴在車窗邊,目不轉楮地看著外面。
“方愛卿,此物一日真能行數百里?”一位大臣忍不住問道。
“回大人,依據測試,若道路平坦,鐵軌順暢,日行千里里亦非難事。”方南從容答道。
“如此若用于調運大軍和糧草,效率將大大提高”兵部尚書立刻意識到了其軍事價值。
“何止軍事!”戶部尚書接口道,“南北貨殖,互通有無。江南稻米、絲綢,塞北牛羊、皮毛,巴蜀井鹽,隴右瓜果,皆可借此物快速流通,于國計民生,善莫大焉!”
禮部尚書開口道“官員赴任,士子趕考,商賈行旅,皆可免受車馬勞頓、風霜之苦,大大縮短行程時間!”
建武帝听著眾臣熱烈的討論,目光轉向方南“方卿,此火車與鐵路,利在千秋。朕意,當由朝廷主導,在全國大規模修築鐵路,制造火車!”
方南早有準備,躬身奏道“陛下聖明!然鐵路綿延千里,火車運行復雜,非一地一司所能管轄。”
“臣建議,朝廷應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統一負責鐵路的規劃、修建、火車制造、運輸調度、以及鐵路的日常維護保養,權責明晰,方能高效運轉。”
建武帝深以為然,當即在飛馳的火車車廂中口述聖旨“準奏!即日起,成立‘大楚路部司’,總管全國一切鐵路、火車及相關事務。”
“特命方南任路部司第一任大使,全權負責總司籌建及日後運作。各道、重要州府,設立分部,歸總司直轄!”
“臣,領旨謝恩!”方南躬身接旨,又一個重擔落在了自己肩上。
建武帝興致極高,讓火車一路向前,開了數百里,直到中午,才意猶未盡地命令返程。
午餐就在火車上的餐車享用,方南特意讓封地酒樓的大廚隨行,利用餐車廚房設備,烹制了諸多精美菜肴。
雖不及宮中御膳繁復,卻別具風味,讓建武帝和眾臣吃得贊不絕口,稱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
返回封地火車站後,建武帝再次叮囑方南,立即著手籌建大楚路部司,著手規劃以京城為中心,連接四方重鎮的鐵路干線。
第二天正式的任命聖旨便下達了,明確了方南路部司大使的職權,特批在皇城附近與六部衙門相鄰處,撥付了一個寬敞的大院作為總司衙署,允許方南自行選拔官員,組建班子。
方南稍得喘息的生活,再次變得忙碌不堪。
籌建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龐大機構,設立諸如規劃、建設、機輛、運輸、工務線路維護、財務等多個部門,需要從各部選調精干官員,還需要方南親自面試。
征討蠻族的戰略籌備、火器營的戰報、太子的課程,都需要參與協調,方南幾乎是日以繼夜,忙得腳不沾地。
路部司的成立,其所代表的巨大權力和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在京城官場引起了轟動。
誰都看得出,這將是朝廷未來重點投入的新衙門,前途無量。
一時間,前往鎮國公府拜訪的官員絡繹不絕,車載斗量的禮物被送來,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能將自己的子佷、門生安排進路部司,謀個一官半職。
見不到忙碌的方南,官員們就轉而拜見鎮國公,女眷們拜會老太君和方王氏,各種請托、說情,令府邸門庭若市。
方樂山在戶部衙門,同樣被同僚和各路官員圍堵,都是為安排人來說項的。
對于那些與國公府交情深厚、且子弟確實有一定能力的世家勛貴,方南給予了一定照顧,安排進入一些文書、檔案、後勤等相對普通的職位。
規劃、技術、財務等關鍵部門的重要職位,方南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親自面試考核,嚴格篩選,確保用人唯賢。
大楚路部司這個嶄新的衙門,在一天天的忙碌中,慢慢搭建起堅實的構架。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