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的大朝會,建武帝高踞龍椅,面色沉靜,待日常政務奏報完畢後,緩緩開口。
“近日,南北高麗國主,皆派使者入京求援。眾卿家,此事,朕想听听你們的意見。”
建武帝不等眾臣議論,便直接吩咐“宣,南北高麗使臣上殿。”
很快,兩名身著高麗傳統服飾的使臣,腳步踉蹌地進入大殿,一見到端坐的建武帝,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未語淚先流,哭訴道“皇帝陛下!請救救小國吧!救救高麗的百姓吧!”
建武帝淡淡道“爾等且將情由細細道來。”
兩位使臣爭先恐後地述說起來。
自扶桑被大楚滅國,其殘余的皇室、貴族、軍隊以及大量平民,被大楚有計劃地驅趕至朝鮮半島後,整個半島便陷入了持續的戰亂。
扶桑承和天皇與權臣藤原庫之助兩派勢力,為了在半島爭奪立足之地,同時向本就分裂的南北高麗兩國發動了猛烈進攻。
南北高麗被迫聯合抗敵,三方混戰持續了一年多,烽火遍地,城池屢易其主,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荒蕪,如今已到了糧盡援絕的地步。
“陛下,扶桑人凶殘如豺狼,所佔之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高麗百姓,苦不堪言啊!”
“陛下,懇請天朝上國念在往日情分,援助糧草,發天兵驅逐扶桑,恢復半島秩序,我高麗願永世稱臣,歲歲來朝!”
兩位使臣聲淚俱下,磕頭不止。
建武帝面無表情地听完,揮了揮手“爾等所言,朕已知曉,且回驛館等候消息,朕與群臣商議後,自有決斷。”
待使臣被帶下,建武帝目光掃過滿朝文武“高麗半島之情狀,朕已知之甚詳,扶桑余孽與高麗三方混戰,如今皆已元氣大傷,糧草匱乏,民生凋敝。依我大楚此前定下之方略,眾卿以為,當下該當如何?”
建武帝話音剛落,武將隊列中便有不少人躍躍欲試。
幾位勛貴老將雖然今日未上朝,但他們的子佷、門生故舊,以及眾多渴望軍功的少壯派將領,紛紛出列。
“陛下!此乃天賜良機!”
“高麗半島三方俱疲,正是我大楚出兵,一舉而定乾坤之時!當效仿處置扶桑之故事,將其納入版圖!”
“臣附議!高麗半島地理位置緊要,豈容扶桑余孽盤踞?亦不可再讓高麗這等弱國佔據!當為我大楚所有!”
“陛下,鎮守遼東的亦有密奏呈上,言半島局勢糜爛,恐生變亂,波及我大楚遼東,建議朝廷早做決斷。”
緊接著,文官隊列中,也有不少看出此乃擴張疆土、建立不世之功良機的大臣出言支持。
就連一向持重的鎮國公,以及方南的父親方樂山,也相繼出列。
鎮國公沉聲道“陛下,老臣以為,時機已至,高麗半島歷經戰亂,人心思定,大楚此時出兵,名為援助高麗,實則為吊民伐罪,順應天命。”
方樂山亦道“我軍新練之火器營,正可借此實戰檢驗戰力,為日後征討蠻族積累經驗。”
建武帝听著群臣激昂的言論,心中早有定計,吞並高麗半島本就是既定戰略之一。
“方南。”建武帝點名。
“你于大事,向來頗有見地,對此你有何看法?”
方南應聲出列,從容奏對“回陛下,臣以為,諸位大人所言極是,出兵高麗半島,時機已然成熟。”
“南北高麗與扶桑兩派勢力,經年鏖戰,兵疲民困,糧草斷絕,其戰力十不存一。我大楚此時介入,正可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功成。”
“具體策略,臣以為可分幾步其一,可回復南北高麗使者,我大楚念及藩屬之情,同意援助糧食,並應其所請,發兵助其討伐扶桑人,此乃堂堂正正之師,可收高麗殘余民心。”
“其二,出兵主力派遣周勃將軍率領五萬火器營新軍,此戰既是收復故土,亦是檢驗新軍戰法、磨練將士的絕佳機會。”
“大軍進入高麗半島後,不必區分高麗軍還是扶桑軍,凡持械抵抗者,皆為敵軍,一律消滅!”
“廢黜高麗及扶桑原有之貴族、官員體系,將其盡數貶為平民,從根本上摧毀其統治根基。”
“其三,派遣精干文臣,組建高麗道衙門及各級州府官府,攜帶大量糧食進入半島。
“以糧食為誘,招募百姓,恢復生產,同時嚴厲彈壓任何反抗苗頭,讓半島百姓意識到,唯有服從大楚統治,方可獲得活路與秩序。”
“其四,待局勢初步穩定,即刻從大楚各地,招募貧苦百姓移民實邊,與當地百姓雜居、通婚、廣建學堂,推行大楚官話、文字、禮儀,行大楚律法,以夏變夷,行文化同化之策。”
“如此,不出十載,高麗半島必將與中原諸省無異,徹底成為我大楚不可分割之疆域!”
方南的策略,環環相扣,既有軍事上的碾壓,也有政治上的瓦解,更有經濟和文化上的長遠同化,听得滿朝文武頻頻點頭。
建武帝听得心中大悅,方南此策,深合自己的想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更讓建武帝滿意的是,方南並未請纓擔任主帥,若此戰再由方南掛帥,以吞並高麗半島之功,回來必定要晉封國公。”
那後續更大規模的征蠻之戰,若再離不開方南,功高震主且不說,封賞便到了頂,賞無可賞絕非君臣之福。
方南能主動舉薦周勃,懂得急流勇退,這份清醒和分寸,讓建武帝極為受用。
“方愛卿所言,老成謀國,深合朕心!”建武帝臉上露出笑容,環視群臣,“眾卿以為如何?”
“臣等附議!”
“方大人之策,面面俱到,臣無異議!”
“陛下聖明!”
滿朝文武齊聲響應,無人反對。
“好!”建武帝霍然起身,聲如金鐵,“既如此,傳朕旨意!封火器營主帥、靖安侯周勃為征東大將軍,總覽高麗半島一切軍政事務!率五萬火器營精銳,即日籌備,克期出征!”
“著吏部、兵部、戶部,即刻遴選干員,組建高麗道觀察使衙門及所屬各州府官吏!”
“著中書省、戶部,張貼告示,征召自願前往高麗半島之移民,朝廷給予田宅、種子、免除三年賦稅!”
“此戰,務求必勝!務求一勞永逸!”
聖旨一下,整個朝廷機器迅速運轉起來。
數日後,京城郊外大營,旌旗招展,刀槍如林。
五萬火器營將士,身著嶄新的軍服,肩扛步槍,隊伍中間是用馬匹拉拽的,一門門擦拭得 亮的火炮和六管機槍,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周勃頂盔貫甲,腰佩御賜寶劍,在校場上祭拜軍旗,誓師出征。
臨行前,周勃特意策馬來到前來送行的方南面前,抱拳深深一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方大人!此番出征,全賴大人舉薦!周某……感激不盡!定不負陛下與大人厚望,必犁庭掃穴,揚我國威!”
方南扶住周勃,鄭重道“周將軍不必多禮,此戰關乎國運,亦關乎新軍威名。”
“將軍用兵持重,火器營將士訓練有素,此去必勝。唯望將軍牢記,兵者詭道,扶桑人困獸猶斗,高麗人或存反復,需多加小心。”
“戰場上,火力覆蓋之後,再行推進,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後方治理,自有文官接手,將軍只需打好仗,穩住大局即可。”
周勃重重頓首“大人金玉良言,周某銘記于心!靜候佳音便是!”
“預祝將軍,旗開得勝,凱旋歸來!”方南拱手。
“出發!”周勃拔劍指向東方,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整齊的腳步聲、馬蹄聲、車輪碾地聲,匯成一股雄壯的洪流,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滾滾而去。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