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亮,方南便在兩個小丫鬟的催促下起身。
用過早飯,方南換上朝服,隨著祖父鎮國公和父親方樂山,乘坐馬車前往皇城。
抵達宮門外時,已是晨曦微露。
等待上朝的文武百官見到方南,紛紛圍攏上來,笑容滿面地拱手道賀。
“靖海侯凱旋!恭喜恭喜!”
“方侯爺此番平定西域,揚我國威,功在千秋啊!”
“老公爺,方大人,真是虎父無犬子,將門出英才啊!”
“恭喜”
西域大捷的消息早已通過軍報傳回朝廷,方南的赫赫戰功早已在朝堂上傳遍。
鎮國公和方樂山忙不迭回禮,難以抑制臉上的自豪之色。
時辰一到,景陽鐘響,宮門緩緩開啟。
文武百官整理衣冠,按照品級爵位,魚貫進入皇宮,穿過廣闊的廣場,步入莊嚴雄偉的金鑾殿,分列左右,肅靜無聲。
片刻後,司禮太監尖細高昂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
身著龍袍的建武帝在儀仗的簇擁下,緩步登上御階,端坐于龍椅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跪拜山呼。
“眾卿平身。”
方南從隊列中邁步出列,行至御階正中,躬身行禮“臣方南,奉旨西征,今已平定西域諸國,安西大都護府及安西道觀察使衙署已設立,特此回朝復命!”
方南將西域之行的經過、戰果、後續安排,以及與大食軍隊的遭遇戰,言簡意賅,清晰明了地向建武帝和滿朝文武做了稟報。
建武帝听得龍顏大悅,不住點頭“好!好!方愛卿果然未曾辜負朕之厚望!以雷霆之勢平定西域,揚我國威于萬里之外,此乃不世之功!”
建武帝吩咐身旁的司禮太監“宣旨。”
太監躬身領命,上前一步,展開早已備好的明黃聖旨,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靖海侯方南,忠勇兼資,文武緯世。前平扶桑,今定西域,開疆拓土,功勛彪炳。奇謀善斷,以寡擊眾,破大食于國門之外,使四夷懾服,社稷永固。”
“朕心甚慰,依功論賞,封方南為安西郡公,賜食邑三千戶,授一品鎮軍大將軍。賞黃金萬兩,東海明珠百斛,蜀錦千匹,京郊皇莊兩座,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殿內又是一陣輕微的騷動。
郡公!這可是僅次于國公的超品爵位,方南以如此年紀獲封此爵,實乃本朝罕見之殊榮。
太監頓了頓,繼續宣讀“……其余隨方南返京之有功將士,著安西郡公方南,代朝廷依律論功行賞。”
“留守西域之將士,由兵部擬定封賞章程,遣使前往西域宣旨犒軍!”
“臣,方南,叩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方南再次叩拜,恭敬地接過聖旨和賞賜清單。
鎮國公和方樂山極力保持平靜,眼角眉梢的喜意卻是藏也藏不住,感受著同僚們羨慕的目光,腰桿挺得筆直。
建武帝目光掃過群臣,語氣轉為嚴肅“粟特國王,悖逆天恩,勾結外敵,抗拒王化,此等叛臣,眾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一位御史率先出列“陛下!粟特王罪大惡極,若不嚴懲,何以震懾西域其他邦國?”
“臣以為,當將粟特王及其主要黨羽,明正典刑,斬首示眾!將其首級傳閱西域諸國,以儆效尤!”
“臣附議!”
“臣也附議!唯有如此,方可絕後來者效仿之心!”
一些大臣紛紛出列,支持嚴懲。
方南輕皺眉頭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不同淺見,請陛下聖裁。”
“哦?方愛卿但說無妨。”
“陛下,諸位大人所言嚴懲以立威,確有道理,然西域初定,百廢待興,首重安撫人心。”
“如今數十位西域國王及其家眷使團留在京城,若此時將粟特王處決,雖可立威,亦可能使諸王心生兔死狐悲之懼,恐生不安,不利于朝廷日後對西域的治理。”
“臣以為,不妨示之以寬,將粟特王及其家眷臣工,軟禁于京城專門宅邸,派兵看守,給予一定待遇,使其衣食無憂,不得自由出入。”
“對外則可宣稱,陛下念其初犯,仁德為懷,饒其性命,令其在京思過,可彰顯陛下之寬宏大量,安撫西域諸王之心。”
“實則亦等同于終身監禁,其國已除,其權已奪,于大楚並無絲毫損害。此所謂明施恩德,暗削其實,請陛下明鑒。”
方南的話說完,殿內安靜了片刻,先前主張嚴懲的大臣們也在沉吟。
建武帝微微頷首,看向其他重臣“諸位愛卿以為方愛卿之議如何?”
周嚴出列,對方南投去贊賞的目光,奏道“陛下,臣以為,安西郡公所慮深遠,老成謀國。眼下西域重在穩,而非烈。懷柔之道,有時比雷霆手段更能收服人心。臣附議。”
“臣等附議。”
幾位閣老重臣也紛紛表態。
“好!”
建武帝最終拍板,“既然如此,便依方愛卿所奏。著禮部、鴻臚寺協同,尋合適宅院將粟特君臣安置,嚴加看管,一應供給按例發放,不得苛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處理完粟特之事,建武帝拋出了第二個議題“大食那八萬俘虜當如何處置,眾卿可暢所欲言。”
有大臣主張天朝上國氣度,應釋放以示仁德,化干戈為玉帛的。
有大臣主張絕不能放虎歸山,應效仿古人,將降卒盡數坑殺,以絕後患,並震懾大食的。
還有大臣提議充為官奴,發往邊疆和礦山做苦役的。
各方爭論不休。
建武帝的目光投向方南“方愛卿,你與大食軍交手,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方南從容奏對“陛下,殺俘不祥,且易激化與大食之死仇,絕非上策。無條件釋放,則顯得我大楚軟弱,徒損軍威,亦不可取。充作苦役,八萬人耗費糧草眾多,看守亦需大量兵力,且其心不服,易生事端。”
“那愛卿之意是?”
“陛下,臣在擊敗大食主帥阿卜杜勒後,其曾提出,願支付巨額贖金,贖回國被俘將士,臣以為此議可行!”
“大食乃西方大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實力財富積累雄厚。”
“此舉一則可獲得巨額資財,可用于充實國庫,或如臣先前所言,專項用于加強西域軍備,修築關隘,屯田練兵。”
“二則,讓大食付出沉重代價,方能使其真切體會到東侵之慘痛損失,輕易不敢再犯。”
“三則,通過談判贖俘,留下一個轉圜余地,避免兩國陷入不死不休的長期戰爭。目前我大楚重心在西域消化,不宜與大食這等遠國陷入長期鏖戰。”
“故臣建議,陛下可派遣一能言善辯、熟知利害之重臣,組建使團,前往西域,與大食帝國派出之使者進行談判,商定贖金數額、支付方式、交接俘虜等細則。如此,方為我大楚最大之利。”
方南的分析鞭闢入里,將利益得失剖析得明明白白。
朝堂上先前爭論的各方都安靜下來,仔細思量,發現這確實是目前最有利、最穩妥的辦法。
建武帝眼中精光閃動,顯然極為滿意,當即決斷“善!方愛卿老成謀國,思慮周全,就依此議!”
建武帝看向周嚴,“此事由你兵部牽頭,會同戶部、禮部,盡快擬定一個使團名單及談判細則章程,呈報于朕。務必選派干練之人,此次談判,既要彰顯國威,亦要為我大楚爭取最大實利!”
“臣遵旨!”周嚴躬身領命。
看看時間已近中午,重大議題也已商議完畢,建武帝心情舒暢,宣布散朝。
臨走建武帝笑著說道“方愛卿,春闈在即,會試下月便要舉行。你雖已爵至郡公,但朕還記得你是個解元。”
“望你好生準備,莫要荒廢了學問,朕期待你在殿試之上,再給朕一個驚喜。”
方南連忙躬身“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期望!”
“退朝——”
散朝之後,眾多文武官員又是一片道賀之聲,眾人簇擁著鎮國公、方樂山和方南三人,紛紛笑著要求鎮國公府必須大擺宴席,好好慶祝一番。
鎮國公笑得合不攏嘴,連連應承“好好好!承蒙各位同僚厚愛,今晚老夫在府中設宴,諸位務必賞光,不醉不歸!”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