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

第312章 朝堂對策,主動請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周牧龍 本章︰第312章 朝堂對策,主動請纓

    國公府書房內,燈火通明,鎮國公面色沉凝地坐在主位,老管家方伯站在一旁,下首還戰著一位身著錦袍、面帶風霜之色的中年男子。

    “祖父,方伯。”方南推門而入,打斷了里面的談話。

    “南兒回來了!”鎮國公看到他,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

    方伯也連忙行禮︰“少爺。”

    中年男子慌忙要跪下行禮,方南擺手制止︰“不必多禮,說正事要緊,情況到底如何?詳細說與我听。”

    方伯示意那男子︰“趙管事,你把情況詳細跟少爺稟報一遍。”

    趙管事穩定了一下情緒,開始詳細敘述︰“回少爺,事情發生在約三個月前。咱們府上組織的四支大型商隊,分前後腳從涼州府出關,進入西域沙漠。”

    “兩支運輸玻璃制品,另外兩支滿載楚陽春美酒,每支商隊配有管事三四人,伙計五六十人,護衛一百二三十人。”

    趙管事頓了頓,臉上露出悲憤之色︰“可是……可是這四支商隊,在進入沙漠之後,就如同泥牛入海,徹底失去了消息。”

    “最初以為是沙漠路途遙遠,信使延誤,超過了預定時間半個月仍無音信,我們才覺不妙,立刻派人沿路尋找。”

    “結果……結果只在沙漠里和幾處綠洲附近,發現了零星的打斗痕跡和破碎的車架、貨物包裝,還有……還有已經風干發黑的血跡。”

    “後來經過多方打听,才從幾個僥幸逃過一劫的其他商隊伙計口中得知,有大隊凶悍的馬匪襲擊了咱們的商隊。”

    方南問道︰“貨物如此貴重,路線是否保密,馬匪規模大概多少?”

    趙管事忙回答︰“少爺明鑒,路線是走了多年的老商路,雖說不上絕對秘密,但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知道的。”

    “護衛都是重金聘請的好手,其中不乏退伍的老兵,根據目擊者的說法,馬匪的數量龐大,每一股恐怕都不下五六百人,而且來去如風,似乎就是沖著咱們這些值錢的貨物來的!”

    “西域那邊呢?樓蘭國官府怎麼說?”方南問道。

    “我們派人去了樓蘭國交涉,他們的官府官員一味推諉,只說不知情,沙漠廣大,馬匪難尋,他們也無能為力。”

    趙管事語氣中帶著憤懣,“還是通過一些常年來往的西域商人私下告知,說這伙馬匪是近幾個月突然冒出來的,極其古怪。”

    “馬匪只搶劫運送玻璃、美酒、絲綢、瓷器等貴重貨物的大楚商隊,對于一般的小商隊或者西域本地商隊,幾乎秋毫無犯。”

    “已經有好多家大楚商號遭了殃!我們懷疑……我們懷疑在大楚和西域兩邊,都有他們的眼線,甚至可能……”

    趙管事說到這里,有些遲疑地看了一眼鎮國公和方南。

    “甚至可能什麼?但說無妨。”方南沉聲道。

    “甚至可能……樓蘭國本身就在包庇,或者根本就是他們扮作的馬匪!”

    趙管事咬牙說出了最大的懷疑,“其他幾家被搶的商號也和咱們一樣,聯合起來到涼州府報了官,知府大人不敢怠慢,請動了駐防的邊軍派兵剿匪。可是……可是……”

    “可是什麼?”

    “可是邊軍派出去的一支五百人的精銳騎兵,在沙漠深處遭遇了馬匪主力,據說對方有上千人,結果……結果我軍大敗,只有幾十人拼死逃了回來。”

    “現在涼州府一帶人心惶惶,通往西域的商路幾乎斷絕,邊軍將領說,他們在西域方向的總兵力也就幾千人,還要守備各處關隘城池,實在無力再組織大規模深入沙漠的清剿,已經八百里加急,將此事上報朝廷了!”

    鎮國公听完,氣得一拍桌子︰“豈有此理,簡直是無法無天,五百邊軍竟被馬匪擊潰?這哪是什麼馬匪,分明就是軍隊!”

    方南安慰鎮國公︰“祖父息怒,此事的確蹊蹺,絕非普通馬匪那麼簡單,不過您想,咱們的玻璃生意,陛下佔了五成干股,如今這利潤豐厚的財路被人斷了,陛下定然比我們還生氣,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管。”

    話音未落,門外就有下人稟報,說禮部衙門派人來傳話,召鎮國公與靖海侯明日清早參加大朝會,商議西域商路被劫一事。

    方南冷笑一聲︰“看,消息這就來了。陛下果然動怒了。”

    方南轉頭吩咐︰“方伯,立刻傳信給各地商號,通往西域方向的商隊暫緩出發,等把這股馬匪剿滅了,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再說。”

    “是,少爺。”方伯躬身領命。

    鎮國公嘆口氣︰“也只能如此了,南兒,你一路奔波也辛苦了,先去歇息吧,明日還要上朝。”

    方南回到了自己書房,獨自坐在燈下,鋪開紙張,磨墨揮毫,將分析的更深層次的東西,以及初步構想,詳細地寫了下來,直至深夜。

    翌日清晨,金鑾殿上,建武帝面色陰沉地坐在龍椅之上,手中拿著幾份奏折,顯然心情極差。

    “眾卿家,西域商路關乎國計民生,如今馬匪猖獗至此,竟能擊敗邊軍,致使商路斷絕,財富流失,有何對策,速速奏來。”

    建武帝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幾位家中商隊同樣遭劫的大臣立刻出列,情緒激動,紛紛要求朝廷派出大軍,剿滅這伙馬匪,恢復商路暢通。

    有老成持重的大臣出列提議︰“陛下,是否可先派遣使者,聯絡西域諸國,尤其是樓蘭等大國,請他們派出軍隊,與我大楚協同剿匪?畢竟馬匪也在他們的地界活動,想必他們也不願看到商路斷絕。”

    有大臣反駁︰“協同剿匪?李大人此言差矣,邊軍五百精銳都敗了,西域那些小國的軍隊能頂什麼用?”

    “這伙馬匪偏偏不搶西域商隊,其中必有蹊蹺,臣懷疑,這些馬匪根本就是西域某些國家軍隊假扮,得到了默許和包庇,眼紅我大楚的玻璃、美酒等物利潤豐厚!”

    “王大人所言有理,若非如此,尋常馬匪豈有如此戰力?又豈會目標如此明確?臣請陛下下旨,嚴查西域諸國,若查實有國家參與其中,當發兵問罪,以儆效尤!”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遲遲拿不出一個能讓建武帝眼前一亮的具體方案。

    建武帝听得有些不耐煩,目光掃向武將行列之首的鎮國公︰“老國公,你家商隊損失最大,對此事有何看法?”

    鎮國公出列,沉聲道︰“陛下,老臣以為,馬匪必須剿滅,商路必須暢通,朝廷威嚴必須維護!”

    “這伙馬匪戰力非凡,行為詭異,背後恐有隱情,出兵清剿的同時,必須派出精干人員,詳細調查其來歷背景,尤其是與西域諸國是否有勾連。”

    “若查實確有國家幕後指使,我大楚當以雷霆萬鈞之勢,問罪該國,打得他們再也不敢覬覦我大楚財物,方能一勞永逸!”

    建武帝微微頷首,目光繼而轉向站在鎮國公身後不遠處的方南︰“方愛卿,你素來多有奇謀,對此事,可有良策?”

    方南聞聲出列,躬身行禮︰“陛下,臣確有一些淺見,昨夜思之,已寫成奏折,請陛下御覽。”

    方南從袖中取出那本奏折,由太監呈送御前。

    方南朗聲闡述,聲音清晰回蕩在整個大殿︰

    “陛下,方才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臣以為,看待此事,眼光或許應放得更長遠一些。”

    “西域諸國,散布于我大楚西陲之外,大小國度數十,彼此征伐不斷,短期內看似對我大楚構不成威脅。”

    “若有一日,有強權將這些分散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西域帝國,其兵鋒直指我河西走廊,我大楚西疆必將永無寧日,不可不察。”

    方南頓了頓,繼續深入分析︰

    “邊軍戰報,千余馬匪竟能擊潰我五百邊軍精銳。西域諸國軍力如何,諸位大人想必清楚,其國小民寡,常備軍不多,戰力有限。”

    “能打出如此戰績的,絕非普通馬匪或者西域某小國的軍隊所能為,騎術之精湛,令臣不禁聯想到北方草原之上的蠻族鐵騎!”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一陣騷動,交頭接耳之聲四起。

    草原蠻族一直是懸在大楚頭頂的利劍,若此事有蠻族插手,性質將截然不同。

    方南提高了聲音︰“臣大膽推測,此事極有可能,是草原蠻族暗中支持,甚至直接參與了西域某國的陰謀。”

    “其目的不僅僅是劫掠財物那麼簡單,是想借助西域某國為跳板,助其吞並諸國,整合力量。”

    “若其得逞,一個統一且受蠻族控制的西域,將對我大楚西陲構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屆時我大楚將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此事絕非簡單的商路劫掠,其背後可能隱藏著草原蠻族極大的戰略野心!”

    建武帝看著奏折,听著方南的闡述,眼中贊賞之色越來越濃。

    拿起御案上的幾份一直壓著的奏折,建武帝對著群臣道︰“方愛卿所慮,絕非杞人憂天,朕這里近日恰好收到了來自幾個西域小國的求救文書。”

    “皆稱樓蘭國近來兵馬驟強,行事霸道,不斷侵吞周邊小國,其背後就有草原蠻族的影子。”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方南的分析竟然與西域來的求救信息完全吻合!

    那幾個家中貨物被劫的大臣義憤填膺,紛紛出列︰“陛下!若果真如此,樓蘭與蠻族勾結,劫我商隊,侵我藩屬,其心可誅!請陛下即刻發兵,剿滅馬匪,問罪樓蘭!”

    “請陛下發兵!”

    群情激憤之下,建武帝抬手壓下眾人的聲音,目光看向方南︰“方愛卿,既然你已看出此間關竅,想必已有對策,依你之見,該如何一勞永逸地解決這西域之患?”

    方南朗聲道︰“陛下,剿匪、問罪樓蘭,只是治標。”

    “若要治本,臣以為,當借此天賜良機,將西域諸國,徹底納入我大楚版圖,設為州府,永絕後患!”

    “嘩——”朝堂之上再次震動,開疆拓土,這是何等的艱難!

    幾個大臣提出質疑︰“西域遙遠,民族繁雜,風俗各異,恐難治理!”

    “設立州府,需派駐官員、軍隊,耗費錢糧無數,是否值得?”

    “若激起反彈,豈非烽火連年?”

    建武帝追問道︰“方愛卿既有此雄心,必有具體方略,詳細奏來!”

    方南將昨夜所思娓娓道來︰

    “陛下,諸位大人。欲要長治久安,需剛柔並濟,循序漸進。”

    “當前之急,自然是派一支足夠精銳的軍隊,以剿滅馬匪、追查凶手、保護商隊為名,進入西域。”

    “這支軍隊需戰力強悍,足以掃平任何敢于抵抗的力量,調查蠻族與樓蘭等國的勾結情況,設法破壞其聯盟。”

    “待站穩腳跟,查清情況後,朝廷便可籌備大軍,以吊民伐罪、恢復秩序、保護藩屬之名,大舉進入西域,恩威並施,逐步控制所有西域邦國。”

    “控制之後,便可推行‘改土歸流’之策,設立安西都護府及下屬州、縣,派遣流官管理民政、稅收、司法,推行我大楚律法、度量衡、貨幣。”

    “大規模移民實邊,將中原無地或少地之百姓遷往西域,分給土地牛羊,與當地百姓雜居、通婚。”

    “為防止劇烈反彈,初期可保留各國國王、首領的封號和部分待遇,其行政權力必須收歸州府衙門。”

    “待州府治理有效,百姓安居樂業,認同我大楚統治之後,便可下旨,將所有西域國王、首領及其家族,請至中原等地榮養,賜予宅邸田產,使其遠離故土,絕其復闢之念。”

    “最重要的便是文化同化,在西域廣設學堂,推行漢文漢語教育,允許西域百姓學習我大楚文化,參加科舉考試,成績優異者,同樣可授予功名,出任官吏,甚至入朝為官!”

    “給予西域百姓上升的通道和希望,讓他們從心底里認同自己是大楚子民,天長日久,西域之地,則將徹底成為我大楚不可分割之一部分,永葆西陲安寧!”

    方南的這番策略,有雷霆手段,又有懷柔策略,既考慮了短期穩定,又規劃了長期同化,思路清晰,步驟明確。

    听得建武帝眼中異彩連連,听得滿朝文武目瞪口呆,細細思之,覺得可行性極高,實在是老成謀國、深謀遠慮之舉。

    “好!好!好!”建武帝撫掌大笑,連說三個好字。

    “方愛卿深謀遠慮,此策高瞻遠矚,環環相扣,實乃一勞永逸解決西域問題之良方。”

    群臣也紛紛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無論心中作何想,此刻也不得不佩服方南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紛紛出聲附和稱贊。

    建武帝笑吟吟地看著方南,問道︰“方愛卿,此策既然由你提出,想必心中已有執行之人選?你認為,誰可擔此重任,為朕平定西域,開疆拓土?”

    方南迎著建武帝的目光,毫不猶豫,躬身朗聲道︰“陛下!臣不才,願領此命,只需精兵一千,臣必為陛下掃清沙漠馬匪,查明勾連之實,為後續大軍西進,打開局面,奠定基礎!”

    “好!有志氣!朕準你所奏!”

    建武帝當即肅容,沉聲道︰“方南听封!”

    方南撩袍單膝跪地︰“臣在!”

    “朕命你領安西宣撫使,總覽西域剿匪及一應事務!特拔擢你為驃騎大將軍,準你節制涼州府及西域方向邊軍,便宜行事!”

    “著你即刻選拔精兵,前往涼州,剿滅馬匪,查探蠻族動向,安撫西域諸國,為朝廷後續經略西域,掃平障礙!”

    “臣領旨,必不負陛下重托!”方南重重叩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12章 朝堂對策,主動請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12章 朝堂對策,主動請纓並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