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內,方南心系平溪村的諸多事務,但老太君的話不能不遵。
老人家想著孫子若能高中舉人,這便是天大的喜事,必須要在府中操辦慶典,祭告祖先。
方南深知祖母心意,不忍拂逆,只好按下性子,安心在府中等待。
“少爺,老太君請您過去用茶。”丫鬟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方南轉身,微微一笑“這就去。”
府中眾人因等待放榜而略顯緊張,尤其是母親方王氏,這幾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方南看在眼里,便想著做些新奇美食來活躍氣氛,也讓祖母、母親和妹妹嘗嘗鮮。
方南喊來石頭,吩咐道“你去村子一趟,選一頭最肥的豬,再帶上幾袋玉米、土豆和紅薯,速速回來。”
石頭辦事向來利索,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將一頭肥豬結實實地捆在了一匹健馬的馬背上,另一匹馬則馱著三袋沉甸甸的作物,一路疾馳返回京城國公府。
剛過一個時辰,石頭便帶著東西回來了。
牲畜和三樣作物一到,方南便擼起袖子,在府中大廚房外的空地上擺開了架勢。
方南叫來了府里的屠夫和幾個廚子,準備現場教學。
小玉兒和小狼旺財寸步不離地跟在方南左右,臉上充滿了興奮與好奇。
看到那頭被捆著、哼哧哼哧叫著、眼楮滴溜溜圓、看起來頗有些憨態可掬的大肥豬,小玉兒的同情心頓時泛濫了。
小玉兒扯著方南的衣角,仰著小臉,眼圈紅紅地央求道“哥哥,哥哥,不要殺它好不好?它看起來好可憐,我們把它養起來陪我玩吧?它看起來胖乎乎的好好玩……”
這番童言稚語,讓周圍一眾準備動刀的屠夫和下人們都忍俊不禁。
方南哭笑不得,蹲下身與妹妹耐心解釋“玉兒乖,這豬豬生來就是給人吃的,它吃了睡睡了吃,長得胖胖的,就是為了變成香噴噴的肉肉給玉兒補充營養,讓玉兒長得更高更漂亮呀。”
見小玉兒仍然撅著小嘴,方南又柔聲道“哥哥待會把它做成特別特別好吃的菜,有玉兒最喜歡的甜味肉肉,還有香噴噴的排骨湯。”
好說歹說,小玉兒才勉強同意。
方南見狀,便快速地將關鍵的宰殺分割要點、不同部位肉質的特點以及適合的烹飪方法向屠夫和廚師們強調了一遍。
“注意,豬肉要去腥,須得先用清水浸泡半個時辰,水中可加少許鹽和姜片。”
“肥肉部分可煉制豬油,剩下的油渣撒上細鹽,香脆可口,也是一道美味。”
“豬腸須用面粉和鹽反復揉搓清洗,去除異味。豬肝要薄切,爆炒時火候要旺,方能保持鮮嫩。”
交代完畢,方南便一把抱起還在噘嘴的小玉兒“走嘍,哥哥帶玉兒去前院玩。”
午膳時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豬肉菜肴被端上了飯桌。
紅燒肉色澤紅亮誘人,肉質酥爛,肥而不膩,顫巍巍地盛在白瓷碗中,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糖醋里脊外酥里嫩,色澤金黃,淋上調制的酸甜汁,撒上炒香的白芝麻,色澤艷麗,勾人食欲。
回鍋肉片片勻稱,與青蒜、豆瓣醬同炒,香辣氣息撲鼻,肉片微微卷起,形成漂亮的燈盞窩狀。
清炖排骨湯色奶白,肉質脫骨,撒上少許香菜,鮮香四溢。
爆炒豬肝嫩滑可口,淋上特制醬汁,火候恰到好處。
九轉大腸肥厚濃香,表面金黃,淋上紅燒汁,入口肥而不膩,層次豐富。
用新鮮豬血蒸制的血豆腐,嫩滑可口,與白菜同燒,別具風味。
金黃噴香的玉米粥、軟糯香甜的蒸紅薯、口感扎實的蒸土豆,整整擺了一大桌,琳瑯滿目,香氣彌漫在整個飯廳。
小玉兒起初還記掛著那頭“好玩”的豬,當那塊炖得極其入味、入口即化的紅燒肉被喂到嘴里。
小家伙的眼楮瞬間亮了,腮幫子鼓鼓的,吃得搖頭晃腦,哪里還記得什麼“胖豬豬”,只顧著揮舞著小勺子,含糊不清地喊著“哥哥,還要!還要那個肉肉!”
老太君嘗了幾樣,贊不絕口“以往總覺得豬肉有股腥臊氣,上不得大台面,沒想到經南兒這麼一調理,竟能如此美味,這些玉米、紅薯也是又好吃又頂飽,真是好東西。”
方王氏也笑著連連點頭,不斷給方南和小玉兒夾菜,眼中滿是欣慰。
小狼旺財也分到了一個炖得爛熟的大豬肘子,趴在桌邊啃得津津有味,喉嚨里發出滿足的呼嚕聲。
只可惜父親方樂山仍在戶部衙門處理公務,未能回來一同享用這頓盛宴。
午飯後,精力旺盛的小玉兒毫無睡意,纏著方南要繼續玩耍。
方南琢磨著該給妹妹玩點什麼新花樣,目光掃過窗外秋高氣爽的天空,忽然靈光一閃——風箏!這個時代似乎還沒有這種玩具。
方南立刻讓人找來細竹篾、韌紙、絲線、漿糊等材料,憑借記憶和手藝,親自下手制作。
選了幾根粗細均勻的竹篾,用小火微微烘烤,巧妙地彎成燕子的形狀,細心地用絲線扎緊骨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哥哥,這是什麼呀?”小玉兒好奇地圍著方南轉來轉去,大眼楮一眨不眨地盯著方南手中的動作。
“這是風箏,等做好了,它能飛到天上去。”方南笑著回答,手上動作不停。
韌紙仔細地裱糊在竹架上,確保每一處都平整緊繃。
方南用調好的顏料,拿細毛筆在風箏面上仔細勾勒,先畫出燕子圓溜溜的眼楮,再描出剪刀狀的尾巴,最後用鮮艷的紅色點綴羽毛。
不大功夫,一個栩栩如生的燕子風箏就做好了。
方南又做了幾個菱形風箏,用彩筆在上面畫上吉祥的雲紋和福字。
看著哥哥手中從未見過的稀奇玩意,小玉兒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圍著方南問個不停。
方南笑著牽起妹妹的小手,來到院子里,示範如何放飛。
方南讓小玉兒拿著風箏,自己拉著線,逆著風小跑幾步。
風箏借著秋風,搖搖晃晃地升上天空,越飛越高。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
小玉兒和旁邊的春桃、秋菊兩個小丫鬟都發出了驚喜的歡呼聲,眼楮一眨不眨地盯著天空中那翱翔的“燕子”。
“哥哥好厲害!飛得好高呀!”
小玉兒興奮地拍著小手,蹦跳著要去拉風箏線。
方南怕風大妹妹抓不住,便半蹲著,將線軸交到小玉兒小手里,自己的大手則穩穩地覆在上面,小心地控制著。
玩了一會兒,小玉兒覺得不過癮,嚷嚷著要去更寬闊的地方放風箏。
方南抱起小玉兒,叫上春桃、秋菊,帶上石頭和小狼旺財,一行人乘坐馬車,出了城門,來到南郊一片開闊的草地上。
秋日的午後,陽光和煦,微風習習,正是放風箏的絕佳天氣。
方南給妹妹和兩個小丫鬟每人一個風箏,教她們如何放飛。
風箏在湛藍的天空中自在翱翔,小玉兒高興得咯咯直笑,牽著線在草地上奔跑。
春桃和秋菊也玩得忘了形,裙裾飛揚,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快樂。
小狼旺財更是興奮得上躥下跳,追著風箏的影子撒歡狂吠。
方南護著小玉兒,生怕妹妹跑得太快摔著,或是被風箏帶倒。
石頭守在一邊,看著馬車注視著四周。
這放風箏新奇的一幕,吸引了周圍不少同樣在郊游踏青的游人。
衣著光鮮的富家子弟,普通的百姓,都從未見過能飛得如此之高、如此之巧的紙鳶,紛紛駐足圍觀,臉上露出驚奇和羨慕的神色。
有幾個膽大的人上前來,客氣地詢問方南“這位公子,恕我等眼拙,不知您這……這能飛上天的奇巧之物,是在何處購得?真是前所未見,妙不可言啊!”
方南聞言心中一動,這個時代確實還沒有“風箏”這種東西。
這看似簡單的小玩意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方南當下便對那幾位詢問的人笑道“此物名為‘風箏’,是在下閑暇時琢磨出來的小玩意。諸位若喜歡,再過七日,可到東市鎮國公府名下的‘雜貨坊’去看看,屆時應該會有售賣。”
眾人一听,紛紛記下,一位衣著華貴的男子表示“我定要買上幾個,送給家中的弟妹們玩耍。”
盡興而歸,小玉兒因為玩得累了,很快便在嬤嬤懷里沉沉睡去。
方南找來方伯,叫了幾個府里的匠人。
方南在院子里再次演示了風箏的放飛,讓方伯和匠人們震驚不已,嘖嘖稱奇。
“少爺,這這紙鳶怎能飛得如此穩健?”一位老匠人不可思議地問道。
方南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其中關鍵在于平衡,風箏的重心要適中,左右對稱,尾部還要加上適當的飄帶,以保持穩定。”
“你們看,這竹架的粗細要均勻,綁扎要牢固但又不失靈活,蒙紙要繃緊,不能有褶皺”
方南將風箏的制作原理、選材要求、扎制技巧、平衡調整等關鍵要點,一一傳授,並當場畫了幾種常見風箏的造型圖樣,如沙燕、蝴蝶、金魚等。
“方伯,您看此物可能售賣?”方南笑問。
方伯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潛力“少爺奇思妙想,此物不僅孩童喜歡,便是大人見了也覺有趣,若能制作售賣,必定風靡京城。”
“老奴這就組織人手,挑選靈巧的工匠,開始大批量制作各種樣式的風箏,保證七日後,‘雜貨坊’準時上市!”
方伯雷當即吩咐下去,派人采購大批竹篾、韌紙和絲線,召集工匠研究圖樣,分工合作,準備在雜貨坊闢出專門區域陳列風箏
晚膳時分,方樂山從衙門回來了,飯桌上對豬肉做的菜肴贊不絕口,連喝了兩碗排骨湯。
飯後,方樂山叫上方南到書房,將貢院舞弊案的事情說了。
徐懷楚、李安才及一干涉案官員均已被打入天牢,家產查抄。
方南的試卷已被找出,正在由趙王和幾位大儒重新評閱,不日即將張榜。
屆時皇帝還要召開朝議,徹底定案處理那些人犯。
“南兒,此次你能沉冤得雪,實屬萬幸。”方樂山神色凝重,“朝中局勢復雜,你日後為官,須得更加謹慎才是。”
方南听了,面色平靜,這一切本就在預料之中。
“父親放心,孩兒明白。”方南回應,“科舉乃國家掄才大典,豈容宵小之輩肆意妄為,此次陛下聖明,徹查此案,必能還天下士子一個公道。”
方樂山欣慰地點點頭,又道“你近日在府中也好,避避風頭,待放榜後,再作計較。”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