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擦黑時,方南和石頭回到了鎮國公府。
吩咐石頭將三袋作物先放到自己院中,方南便徑直前往膳廳。
膳廳里燈火通明,飯菜剛擺上桌,老太君坐在上首,父親方樂山顯然也是剛下衙門回來,官服還未換下,正坐在母親方王氏身邊。
妹妹小玉兒正拿著小勺子,眼巴巴地看著桌上的菜,腳邊的小狼旺財也豎著耳朵,尾巴搖得歡快。
“南兒?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村子那邊的事都處理好了?”方王氏最先看到兒子,驚訝地問道。
老太君和方樂山也投來詢問的目光。
方南笑著上前,先給老太君和父母行了禮,然後一把抱起撲過來的妹妹小玉兒“有點急事,需要和父親商議一下。”
方南捏了捏小玉兒的臉蛋,“哥哥和爹爹有正事要談,小玉兒乖乖先吃飯,好不好?”
小玉兒有點舍不得哥哥,還是很懂事地點點頭“嗯,哥哥和爹爹去忙吧,小玉兒會乖乖吃飯。”
小玉兒說完又跑回自己的座位,抱起小碗,旺財也依依不舍地蹭了蹭方南的褲腿,繼續趴回去啃它的骨頭。
方樂山了解兒子,若非緊要之事,絕不會如此匆忙趕回,還特意要在飯桌上說。
當下也不多問,只是點點頭“先吃飯,吃完去書房說。”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吃飯的速度都比平時快了不少。
老太君和方王氏看著父子倆,眼中雖有疑惑,也沒多問,只是不斷給方南夾菜,讓他多吃點。
匆匆用完晚飯,方樂山和方南向老太君告退,一前一後走進了書房。
方樂山在書案後的太師椅上坐下,指了指旁邊的椅子“坐吧,出了什麼事?”
方南沒有立刻坐下,而是從懷中取出那疊證詞,恭敬地遞給方樂山“父親,您先看看這個。”
方樂山接過證詞,就著明亮的燭火,一頁頁仔細翻閱。
越是看下去,方樂山的臉色就越是陰沉,眉頭緊緊鎖起,呼吸也變得粗重。
當看到王茂才的供詞和那個官員的閱卷陰謀時,方樂山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
“豈有此理!無法無天!真是無法無天!”
方樂山氣得胡須都在顫抖,臉色鐵青,“徐懷楚!李安才!這兩個國之蛀蟲,竟敢如此褻瀆國家掄才大典!”
“徇私舞弊,陷害忠良之後,甚至還要殺人滅口,他們眼里還有王法嗎?還有皇上嗎?!”
“老夫明日一早就要上朝,在金鑾殿上參奏這兩個混蛋,請陛下聖裁!”
看著方樂山怒發沖冠的樣子,方南上前一步溫聲道“父親息怒,為這等小人氣壞了身子不值當,孩兒認為,此刻直接上朝參奏,並非最佳時機。”
“哦?為何?”方樂山強壓怒火,看向兒子。
“父親您想,”方南分析道“我們現在有的,是幾個胥吏小官的證詞和一個學子王茂才的證詞。”
“李安才和徐懷楚完全可以矢口否認,反咬一口,說我們誣陷,甚至說是我們嚴刑逼供、屈打成招。”
“至于他們要在閱卷環節動手腳,目前還只是那個小官偷听到的一面之詞,並無實據。”
“若此刻發難,他們有了防備,很可能毀滅證據,甚至將那幾個關系戶的卷子撤下,讓我們撲個空。”
“到時候,反而顯得我們方家仗著軍功,無理取鬧,干擾科場了。”
方樂山聞言,漸漸冷靜下來,沉吟道“嗯……南兒你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
“孩兒以為,父親明日早朝後,可單獨求見陛下。”
方南提議“先將此事密奏陛下,科場舞弊乃朝廷大忌,陛下定然重視,我們請陛下暗中派人調查此次閱卷過程。”
“若李安才等人果真徇私,將我的卷子無理黜落,而將那些關系戶的卷子取中,那便是鐵證如山!”
“屆時再發作,人贓並獲,他們再無狡辯的可能,同時陛下也可暗中控制住那些證詞的人,防止他們被滅口或反口。”
方樂山眼楮一亮,撫須點頭“好!此計甚妙!釜底抽薪,抓賊拿贓!就按你說的辦!”
“南兒,你如今思慮之周詳,遠超為父了。”
“父親過獎了。”方南謙遜一笑,隨即又道“不過,父親單獨面聖,除了陳情,孩兒覺得,還需帶上一份厚禮,方能更顯我方家忠君愛國之心,也讓陛下更加重視父親的話。”
“厚禮?什麼厚禮?”方樂山疑惑道。
方南微微一笑,走到書房門口,吩咐候在外面的小廝“去我院里,把那三個袋子抬到書房來。”
不多時,兩個小廝吃力地將三個鼓鼓囊囊的麻袋抬進了書房。
方南解開袋口,將金黃的玉米、沾著泥土的土豆和紅薯一一拿出,擺在書案上。
“父親,請看此物。”方南拿起一個碩大的土豆,“此物名為土豆,旁邊這個紅皮的是紅薯,那是玉米,皆乃孩兒從一西域胡商手中偶然購得種子,于平溪村試種,父親可知其畝產幾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方樂山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作物,猜測道“觀其塊睫碩大,顆粒飽滿,想必比稻麥要高些……莫非能有三四石?”
方南搖搖頭,伸出兩根手指“父親,土豆、紅薯,畝產普遍在二十五石至三十五石之間,玉米稍低,亦有八到十石!”
“什麼?!”方樂山如遭雷擊,猛地站起身,差點帶倒椅子。
方樂山難以置信地盯著地上的作物,聲音都變了調,“二……二十五石?!三十五石?!南兒,你……你此話當真?!這……這怎麼可能?!”
“千真萬確!”方南神色鄭重,“平溪村試種了各兩千畝,收獲的糧食堆積如山,新挖的地窖都險些裝不下!”
“此三樣作物不僅產量恐怖,而且耐貧瘠,適應性強,口感極佳,頂餓管飽,父親您掌戶部,當知此物意味著什麼。”
方樂山當然知道,這意味著大楚的糧荒將得到根本性的緩解,意味著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意味著巨大的政績和流芳百世的賢名。
方樂山激動得雙手顫抖,拿起一個土豆反復摩挲,如同捧著絕世珍寶“天佑大楚!天佑大楚啊!此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南兒,你……你又立下不世奇功了啊!這……這功勞太大了……”
激動之余,方樂山忽然想到“不對,如此大功,理應由你親自獻給陛下,為父豈能貪天之功,奪子之榮?”
方南早就料到父親會如此說,笑著解釋道“父親,您听我說,孩兒年未弱冠,已因軍功封伯爵,授將軍,再說還有扶桑的軍功沒有封賞,若再獻上此等祥瑞,功高震主,賞無可賞,並非好事。”
“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而由父親您,以戶部侍郎的身份,將此祥瑞獻于陛下,則順理成章。”
“陛下龍心大悅之下,父親您的仕途自然更上一層樓,我方家地位亦更加穩固。”
“父子一體,您的榮耀便是方家的榮耀,亦是孩兒的榮耀,孝敬父親,為家族籌謀,豈能算是貪功?請父親萬勿推辭!”
方樂山看著兒子真誠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長嘆一聲,重重拍了拍方南的肩膀“好!好孩子!為父……為父听你的,我方家有子如此,何其幸也!”
方南取來紙筆,將三種作物的形態、習性、種植方法、產量以及多種烹飪食用方法,極其詳盡地書寫下來。
“父親,您仔細看看,明日跟陛下奏對,孩兒就回房了。”
“為父記住了,我兒早些休息。”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