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展開那厚厚一疊題紙,鄉試的題目赫然在目。
果然鄉試的難度和廣度遠非童生試可比,沒有了相對簡單的賦帖詩和算術,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艱深和全面的考察。
分為三大部分,層層遞進,既考究對儒家經典的死記硬背與精準理解,也檢驗實務處理能力和對時政的洞察力。
第一部分四書五經義
四書義 3道 分別選自《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題一(《大學》)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黁氶@蠆壞悶湔 揮興 志澹 蠆壞悶湔 揮興 美鄭 蠆壞悶湔 揮興 腔跡 蠆壞悶湔 ! br />
題二(《論語》)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題三(《孟子》)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五經義 4道,任選4經作答
《詩經》題 “《關雎》,後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尚書》題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禮記》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周易》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春秋》題(微言大義) “(隱公)元年,春,王正月。”
所有七道題,必須嚴格遵循格式破題(點明主旨)、承題(承接破題進一步說明)、起講(開始議論)、入題(引入本題)、起股(開始正式對偶議論)、中股(深入闡發)、後股(進一步推演或總結)、束股(收束全文)。
字數控制在300700字之間,觀點必須嚴格貼合朝廷指定的官方權威注釋,個人見解可以融入,但絕不能偏離經典注釋的框架,否則極易被判為“離經叛道”。
第二部分論、判、詔誥表 不考死記硬背,側重檢驗考生是否具備為官理政的基礎素養,內容貼近實際政務。
論 1道 “論‘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之現實要義。”
判 5道 模擬司法案例
1 “村民甲與乙毗鄰而居,甲屋後桑樹枝繁,遮蔽乙家菜圃日光,致菜苗萎黃。乙忿而斫甲桑樹三枝。甲訴至縣衙,乙稱甲樹遮陽在先。
問乙當何罪?甲樹又當如何處置?”
2 “商賈丙販絲絹入京,夜宿驛站,驛吏丁索‘辛苦錢’不得,故意拖延不供熱水草料,丙與之爭,丁率驛卒毆傷丙僕,丙告官。
問丁等當何罪?驛站管理之弊如何杜絕?”
3 “寡婦戊家貧,子幼,族人己欲謀其房產,誣戊不貞,鄉老偏听偏信,欲行‘宗法’。戊抱子泣訴于縣衙。
問己罪如何?鄉老之責如何?官府當如何處置?”
4 “書生庚與辛同窗,庚鄉試中舉,辛落第,辛妒,散布流言稱庚考前賄賂考官,庚名譽受損,憤而告辛誹謗。
問辛當何罪?庚名譽如何挽回?”
5 “富戶壬家僕癸,盜主家銀十兩潛逃,被抓獲,癸辯稱因母病重,借支無門,不得已而為之。
問癸罪當如何論處?主家之責有無?”
詔誥表 1道,三選一
詔誥 “擬詔今歲京畿夏旱,秋糧恐欠。
著戶部侍郎速行文各州縣,勸諭農桑,興修陂塘,務保秋收。
蠲免重災區賦稅三成,開倉平糶,以安民心,欽此。”
表(謝恩) “擬表臣新科進士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伏蒙天恩,拔擢臣于草莽,得預瓊林。
臣雖愚魯,敢不竭忠盡智,以報聖主知遇之恩于萬一?謹奉表陳謝以聞。臣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表(言事) “擬表臣某省提學副使謹奏為請廣設州縣社學以興教化事。臣觀地方蒙童失教者眾,請于各州縣增撥學田,廣設社學,延聘良師,使貧寒子弟亦得開蒙…臣昧死以聞。”
第三部分策問 5道 ,直接圍繞當時的國家大事、社會問題出題,考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 “問吏治之清,國之根本。然今地方官吏,或貪墨營私,或疲玩廢弛,民怨沸騰。
當以何策整飭吏治,激濁揚清?”
2 “問黃河水患,自古為烈,近年河道淤塞更甚,堤防時有潰決,淹沒田舍,流民失所。
當以何策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以弭水患而安民生?”
3 “問北境草原諸部,時降時叛。互市時則安,遇災則寇邊搶掠,邊防疲于奔命。
當以何策羈縻諸部,消弭邊釁,保境安民?”
4 “問漕運乃京師命脈,然漕船過處,官吏層層盤剝,‘耗米’、‘陋規’名目繁多,運丁苦不堪言,漕糧損耗巨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當以何策革除漕運積弊,使上不虧國課,下不病運丁?”
5 “問民間私鑄錢幣之風屢禁不止,劣錢充斥市面,良幣被私藏,物價騰貴,商民交困。
當以何策整頓錢法,維護幣制,以利民生?”
方南仔細看完所有題目,饒是有過目不忘之能,也不禁微微吸了口氣,心中感慨“怪不得要考三天三夜!這題量、這深度、這廣度,簡直是要把人的腦汁榨干!尋常學子,光是看完題目,理清思路,就得耗費半天功夫。”
對于擁有“過目不忘”技能的方南來說,這題目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記憶庫中精準匹配、快速調用最優解,融入自己的見解而不顯得突兀。
在松濤書院那段日子,方南早已將大楚立國以來所有鄉試、會試的優質墨卷、範文,乃至翰林院存檔的策論佳作,都印在了腦子里。
哪一類題目該用哪種經典破題方式,哪一類策論有何精妙對策,都了然于胸。
“這一次,確實不能掉以輕心。”
即使有金手指,要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能打動考官的東西,尤其是在八股框架下既要合規又要出彩,在策論中既要務實又要有前瞻性,這都需要極其精心的構思。
方南決定每一部分都先在草稿紙上打好完整腹稿,反復推敲潤色,再謄抄到正式答題紙上,確保萬無一失。
鋪開厚厚一沓草稿紙,方南提起飽蘸濃墨的狼毫筆,凝神靜氣,開始第一部分的四書五經義。
首先看向《論語》那道“恕道”題。
腦海中瞬間浮現出數十篇關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彩範文。
方南沒有直接照搬,而是提煉出最核心的破題方向“‘恕’之一言,終身可行,聖心之公溥也。”
接著承題“蓋人心有欲,有其所不欲而施于人,則拂人之性矣。惟推己及人,而以不欲者自反,斯心平而理得。”
起講部分,方南引經據典,從《大學》“ 矩之道”談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闡明“恕”是處理人我關系的黃金法則。
入題後,在起股、中股、後股部分,方南運用對仗排比,層層遞進
起股從反面論述,若“己所不欲而施于人”,則怨恨叢生,家國不寧。
中股從正面闡述,能“以不欲者自反”,則能體察人情,化解紛爭,達到“人己相安”的境界,並聯系到為官者若能行恕道,則刑罰可省,教化易行。
後股升華至治國平天下,強調“恕”是實現“天下歸仁”的基礎,是維系社會和諧的根本大道。
最後束股收束“故曰‘其恕乎’!終身行之,而仁在其中矣。”
整篇文章結構嚴謹,對仗工整,引述經典精準,論證嚴密,完全符合規範。
方南在草稿上運筆如飛,字跡端正有力,思路如泉涌。
一篇篇破題精準、論證嚴密、文采斐然的草稿在筆下誕生
針對《大學》修身正心題,緊扣“心為身之主宰”,論述各種情緒如何蒙蔽本心,強調“誠意慎獨”是克服情緒干擾、達到“心正身修”的關鍵。
對《孟子》仁心義路題,精妙地以“仁乃性之體,義乃性之用”破題,闡述二者體用一如、不可分離的關系,批判“舍路放心”的愚行。
在《詩經》關雎題,著重論述“後妃之德”的“不妒忌”、“求賢淑女以配君子”對“正夫婦”進而“風天下”的教化作用,文辭典雅。
《尚書》“明德”題,構建了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明德是,親睦九族是家庭和諧,進而才能治理百官平章百姓,最終目標是協和萬邦,強調統治者自身德行的根本性。
《周易》乾坤題,突出“君子法天象地”的主旨,將“自強不息”對應于乾卦的剛健進取精神,將“厚德載物”對應于坤卦的包容承載精神,指出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對于最需微言大義的《春秋》“元年春王正月”題,他緊扣“大一統”和“尊王”核心,闡釋這六個字蘊含的“正始”、“尊周王”、“統一歷法紀年”的深刻政治意義。
時間在筆尖與紙張的摩擦聲中悄然流逝,窗外日頭已近中天。
方南揉了揉因長時間握筆而有些發酸的手腕,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精神高度集中後的放松,讓饑餓感瞬間襲來,肚子不爭氣地“咕咕”叫了起來。
方南將寫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紙和題紙、答題紙仔細收攏好,放在木板內側不易踫到的地方。
方南目光投向那個承載著三天生存保障的考籃,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該犒勞一下五髒廟了。”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