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方南醒來,秋日的陽光透過窗欞,灑下一室暖意。
在兩個小丫鬟的服侍下,洗漱更衣,換上了一身嶄新的月白色儒生 衫,玉帶束腰,頭戴文士巾,襯得身姿挺拔,風姿卓然。
方南讓石頭帶上早已準備好的幾個錦盒,里面裝著從扶桑精心搜羅的奇珍異寶,二人策馬前往皇宮。
宮門巍峨,禁衛森嚴,方南取出建武帝御賜的金牌,向守門禁衛說明來意。
听聞是征討扶桑、立下赫赫戰功的方南將軍,禁衛們肅然起敬,眼神中充滿欽佩。
領頭的校尉親自上前,恭敬行禮“方爵爺稍候,末將即刻入內通傳!”
不多時,一名面白無須、笑容可掬的中年太監快步迎出宮門,正是建武帝身邊頗為得用的內侍。
“哎喲,方爵爺,可把您盼回來了,陛下剛下早朝,听聞您覲見,龍心大悅,特命咱家引您去御書房候見,快請隨咱家來。”
“有勞公公。”方南微笑拱手,隨著太監向內走去。
穿過重重宮闕的路上,方南與太監寒暄幾句,順手將一個沉甸甸、觸手溫潤的小錦囊塞入對方袖中。
那太監微微一掂量,臉上的笑容更盛,語氣也愈發殷勤。
很快御書房到了,太監讓方南在門外稍候,自己進去稟報。
片刻後,太監出來躬身道“方爵爺,陛下宣您覲見。”
方南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邁步踏入御書房。
御書房內,彌漫著淡淡的龍涎香氣和墨香。
建武帝身著常服,坐在寬大的紫檀木御案後批閱奏章。
“臣方南,叩見陛下!”方南趨步上前,在御案前數步外,撩袍跪倒,聲音清朗,姿態恭謹。
“平身。”建武帝聞言放下朱筆,抬起頭,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方卿一路辛苦了,賜座。”
“謝陛下隆恩!”方南謝恩起身,在太監搬來的錦墩上虛坐了半邊。
建武帝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
半年不見,那股少年銳氣似乎沉澱了許多,眉宇間多了幾分沙場磨礪出的沉穩和內斂,眼神依舊明亮銳利,身姿挺拔如松,一身儒衫,更添文氣,倒真像個文武雙全的俊彥。
“扶桑風土如何,一路奔波,身體可還吃得消?”建武帝語氣關切,如同尋常長輩。
“回陛下,扶桑已漸入深秋,比京師更濕冷些,托陛下洪福,臣年輕體健,一路疾馳,並無大礙。”方南恭敬回答。
“嗯,那就好。”建武帝點點頭,目光轉向方南帶來的錦盒,“還給朕帶了禮物?”
方南立刻起身,拱手道“啟稟陛下,臣在扶桑偶得幾件異邦之物,特獻與陛下、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賞玩,聊表臣子寸心。”
一旁肅立的太監上前小心翼翼地打開錦盒。
第一個錦盒里,是一柄古樸的太刀。
刀鞘漆黑,瓖嵌著繁復的金銀蒔繪,描繪著海浪與仙鶴的圖案,華美中透著肅殺。
刀鐔護手是赤銅鎏金,雕刻成猙獰的鬼面,刀身雖未出鞘,卻隱隱透著一股寒氣。
建武帝是識貨之人,一眼便看出此刀非凡品,應是扶桑皇室頂級的珍藏。
第二個錦盒更大些,里面是一套完整的螺鈿漆器茶具。
托盤、茶罐、茶碗、茶匙,皆以黑漆為底,瓖嵌著細如發絲、流光溢彩的夜光貝母和彩貝,拼出山水花鳥的圖案,在光線下流轉著夢幻般的虹彩,精致絕倫,巧奪天工。
第三個錦盒中,則是一串顆顆渾圓、瑩潤無瑕的珍珠項鏈,最大的一顆竟有龍眼大小,散發著柔和溫潤的月白色光澤。
旁邊還配著一對同樣質地的珍珠耳墜和一枚珍珠配飾,這是獻給皇後的。
最後一個錦盒里面是一尊玲瓏的玉雕佛像。
佛像由整塊溫潤的白玉雕成,雕工細膩,線條流暢,寶相莊嚴,慈眉善目,玉質純淨無瑕,觸手生溫,顯然是供奉之物,蘊含寧靜祥和之意,最適合獻給太後。
建武帝一件件看過去,眼中流露出欣賞之色。
尤其是那柄太刀和螺鈿茶具,極具扶桑特色,珍貴異常。
建武帝滿意地點點頭“方卿有心了,這些物件新奇精巧,朕甚是喜歡,太後和皇後也必歡喜,好生收起來。”
太監應諾,小心翼翼地將錦盒捧到一旁。
建武帝回到御座,開始詢問扶桑戰事的詳細經過、京都收復後的治理情況、偽天皇的狀態以及“驅虎吞狼”之策的具體執行進度。
方南一一作答,如實稟報了戰事的激烈和將士的勇猛,強調了鎮國公的運籌帷幄和周勇、陳震等將領的執行得力。
對于高麗方面,詳細描述了吉川忠康部登陸南高麗、攻佔羅州城的情形,以及藤原庫之助後續大規模遷移的動向。
建武帝听得頻頻點頭,對方南的匯報能力和分寸感頗為滿意。
建武帝端起茶盞,啜了一口,看似隨意地說道“此番召鎮國公與方卿回京,一是念及老公爺年事已高,萬里征伐,勞苦功高,實該回京頤養天年,享天倫之樂。二來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武帝目光落在方南身上,“方卿正值青春,文武兼修,今秋鄉試在即,此乃讀書人晉身之正途。”
“國之掄才大典,不可輕廢,朕特意將鄉試推遲半月,就是盼你回來,莫要辜負了這大好年華與一身才學。”
方南心中了然,立刻起身,躬身行禮,語氣誠摯而恭順“陛下天恩浩蕩,體恤老臣,眷顧臣子,臣與祖父感激涕零,銘感五內。”
“祖父常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能侍奉祖父安度晚年,是臣為人子孫之幸,陛下允臣回京應試,更是莫大恩典!”
”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望,于科場之上再為陛下、為大楚效力!”
這番得體又識趣的回答,讓建武帝臉上的笑容更加真切。
建武帝放下茶盞,勉勵道“好!朕就等著看方卿金榜題名,再傳捷報,你且安心備考,待鎮國公回京獻俘,朕再一並重重封賞,去吧。”
“臣,謝陛下,臣告退。”方南再次叩拜,恭敬地退出了御書房。
走出宮門,方南微微松了口氣,這場面聖,既表達了忠心,獻上了心意,也回應了皇帝的體恤,算是圓滿。
等在宮外的石頭迎上來,方南翻身上馬“走,去松濤書院,看看外公!”
一路奔騰,方南找到外公王明海的書齋時,這位清 矍鑠的老者正伏案看書。
“外公!”方南在門口恭敬地喚了一聲。
王明海聞聲抬頭,看到外孫,眼中瞬間爆發出驚喜的光芒“南兒!”
王明海放下書卷,快步迎上前,一把抓住方南的手臂,上下打量,“好!好!黑了,瘦了,精氣神更足了,快進來坐!”
祖孫倆在書齋的茶案旁坐下,方南獻上帶來的扶桑特產一些精美的漆器,幾柄工藝精良的折扇,還有幾罐自己精心炒制的新茶。
“外公,這是孫兒在一座海島上采的野茶,自己試著炒制的,您嘗嘗看?”
方南笑著打開一罐茶葉,一股清新淡雅、迥異于傳統茶餅的炒青香氣飄散出來。
王明海看著那翠綠蜷曲的茶葉“哦?南兒還有此雅興,好,那就嘗嘗你這新綠。”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