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個多時辰,方南才放下筆,把默寫好的卷子放在一邊,用鎮紙壓住晾干墨跡。
默寫五篇文章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方南看著卷子上的字,剛勁有力,氣韻自然,書法的分數跑不了了。
揉了揉微微發酸的手腕,方南拿過了算術的卷子,實在是太簡單了,俱是一百以內的加減題。
拿起筆,把題目抄錄到卷子上,方南直接在題目下面寫上答案。
賦帖詩的題目是寒梅映雪香,方南略微思索,提筆寫下“朔風凝曠野,瓊屑覆林塘。
冷蕊凌寒發,冰肌映雪芳。
清姿欺玉骨,幽韻沁銀妝。
欲借三分潔,還添一段涼。
暗香浮冷月,疏影曳滄浪。
不與春爭艷,孤高自守疆。”
剛寫完詩,來回巡視的衙役大聲報時“進入未時,還有三個時辰”
時間還早,方南拿起策論的題目,試論地方治道,以臻黎民安堵,四民樂業之境。
大概意思就是“論如何治理地方,以促進百姓安居樂業”
方南的大腦開始搜索在書院看過的類似的答卷,節選了一些優質內容,添加上自己的理解,在草稿紙上開始試寫。
反復的斟酌修改,直到覺得滿意,方南才在試卷上正式書寫。
“夫治國安邦之道,在于使民安其居而樂其業。欲臻此境,首在吏治。官吏者,民之表率也,當以清正廉潔為本,克己奉公,率先垂範。《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惟其如此,方能孚民望、得民心,使黎庶仰之如日月,信之若金石。
其次,當重農桑,興水利。農者,天下之大本;桑者,衣食之淵源。昔者,教民稼穡,疏浚九河,皆以利民為務。今當仿先賢之遺風,勸課農桑,修渠築堰,使田疇沃野,五谷豐登,蠶桑繁盛,衣食有余。如此,則百姓無凍餒之患,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復次,宜大興庠序,廣設學校。《禮記》有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以詩書禮樂化民成俗,使百姓明人倫,知禮儀,曉法度。如此,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爭訟自息,風俗自淳,社會自安。
再者,當廣開言路,虛懷納諫。古之明君,皆以听察為明,設諫鼓,立謗木,懸鐘磬以納言,皆為後世所法。今當使下情得以上達,民瘼得以及時聞知。凡百姓之疾苦,皆當悉心體察;凡閭巷之建言,皆當虛心采納。有善則從,有過則改,如此,則上下一心,官民同力,邦國自可長治久安,如泰山之固,若江河之永矣。”
寫完最後一筆,方南長出了口氣,終于做完了,仔細檢查了一遍卷子,確認沒有任何錯誤,每張都有名字。
把卷子放好,用鎮紙壓住,方南起身活動筋骨,伸腿展臂,算算差不多寫了三個時辰,饒是方南的宗師體質也不免有些困頓。
科舉考試一旦開始,大門就封閉了,直到考試結束的時辰到了,才會打開大門。
方南只好坐在板凳上閉目養神,耳朵里傳來別的號房的聲音。
“這算術題出的,連個算籌也不給,這手指頭和腳趾頭也不夠啊”
“唉~這詩該怎麼寫呢?有了!
隔壁老寒梅,遇雪直喊涼。
凍得抖三抖,葉子全掉光。
想把雪花吃,冰牙直罵娘。
別人贊風雅,它說快躺床。
雪問香哪去?梅答早忘光。
硬撐裝高潔,實則想逃荒。”
......
就這樣枯坐了一個多時辰,天色開始漸漸黑了下來,衙役給每一個號房分發了蠟燭。
方南沒有點蠟,靜靜的閉目養神,時間應該快到了。
“戌時已到,開始收卷”衙役的大聲呼喊響起。
幾個胥吏走進巷道,挨個把學子的試卷收走,裝進一個盒子里。
“學子退場~!”
縣學的大門敞開著,無數的學子從巷道走出。
隨著人群走出大門,外面全是提著燈籠的男女老少,呼喊聲彼此起伏,學子們奔向等待的親人和朋友。
方南舉目望去,在街邊的一輛馬車上,石頭站在車轅上,提著燈籠來回晃動,嘴里大喊著“少爺!少爺!這里!”
“回府!”
回到國公府,一大家子人在膳廳等候,方南一進門,老太君就吩咐“快上菜!”
小玉兒跑著過來讓哥哥抱,小狼也在方南身邊蹭著獻殷勤。
“兒啊,考的如何?”方王氏滿臉的關切。
方南抱著小玉兒坐下,笑著安慰老娘“娘,放心吧,都做出來了”
“再過十日就是府試了,不可懈怠”方樂山在一旁叮囑。
“孩兒記住了”
“過兩日就放榜了,老夫已經讓人準備了好幾籮筐銅錢,還定了好幾家酒樓的大廚,到時候讓所有人都知道南兒高中”鎮國公樂呵呵的捋著胡子。
“先吃飯,南兒考了一天了,快補補”老太君催促著。
吃過晚飯,方南回到院子,看見石頭的屋子燈亮著,就走了進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頭正拿著一本書在看,見方南進來,趕忙起身“少爺,您坐”
方南掃了一眼,石頭看的書是一本《大楚軍法》,書桌上還有一摞各類兵法典籍。
“書看的怎麼樣了?過兩日咱倆就要參加武試了”方南笑著坐下。
石頭撓撓頭,語氣有些不自信“自從少爺給了我這些書,我都看了一遍,就是還沒記全,還有些地方看不懂”
“武舉的童生試比較簡單,你不必緊張,你的實力考個武秀才沒問題。”
方南抬手讓石頭坐下。
“這些書主要是為以後的鄉試準備的,我希望你能好好用功,考取武舉人甚至是武進士,你不是想當大將軍嗎,有了武舉的功名,在軍隊里更好晉升”
當初方南教石頭讀書認字,就是為了石頭以後能成為將帥,而不是靠一身蠻力。
“我記住了,少爺”石頭用力點了點頭。
“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隨時問我,記住明日去領武試的號牌”方南起身離開。
天一亮,縣衙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不過比起文試的學子,武試的人就魁梧了許多,也少了許多。
武舉給了文舉落榜的學子另一條出路,大楚的軍隊也需要會讀書寫字的人才,成為高級軍官不是光靠武力,還要會兵法,會帶兵,排兵布陣等等。
照例,方南和石頭沒有排隊,被帶進縣衙,在長樂縣令的關照下,順利拿到了號牌。
兩日後,在朱雀大街的盡頭,靠近南門的一處校場,長樂縣武舉縣試開考。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