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沖刷著華強北斑駁的廣告牌,雷宜雨指尖殘留著荊州黏土的腥氣。農機站發來的彩信在屏幕上閃爍——那台改裝樣機正隨著聯合收割機在監利縣的麥浪里穿行,土壤墑情數據像血液般源源不斷注入長江通信的數據庫。
“宜雨哥,林世昌的團隊在會議室等您確認最終協議。“助理小王遞來毛巾,袖口還沾著凌晨改裝電路板留下的松香。
雷宜雨抹了把臉,突然抓住小王手腕︰“農機三防機的測試數據里,有沒有提到雷暴天氣的對講功能?“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小王愣住。窗外一道閃電劈過,賽格廣場樓頂的諾基亞巨幅廣告突然熄滅,整條街道陷入黑暗。幾秒後,華強北各家店鋪陸續亮起自備電源的燈光,那些用武鋼磁粉改裝的應急照明系統,在雨幕中像散落的星辰。
會議室里,林世昌正用工程樣機測試新射頻模塊。看到雷宜雨進門,這位聯發科首席技術官舉起電路板︰“荊州農田的反饋很有價值,但功耗問題......“
“先看這個。“雷宜雨從公文包取出牛皮紙袋,倒出十幾張照片。照片里,監利縣農機站的工人們正用改裝對講機協調收割作業,機身上武鋼磁材做的防水涂層還粘著泥漿。
林世昌翻到第三張時手指突然收緊。照片角落,幾個戴草帽的農民正用兩台樣機當對講設備,在雷雨里喊話。
“你知道北京奧組委正在招標賽事安保通信系統嗎?“雷宜雨打開投影儀,光柱穿透雨夜映出長江通信的頻段測試報告,“諾基亞提供的方案在城市環境有優勢,但奧運水上項目需要能在暴雨中工作的設備。“
會議室突然安靜得能听見空調滴水聲。林世昌的助手悄悄按停了正在檢測的頻譜儀。
......
三天後,武漢東湖賓館的保密會議室煙霧繚繞。雷宜雨面前攤開著標書草案,煙灰缸里堆滿被擰斷的鉛筆。窗外湖面上,幾艘快艇正在測試某種新型天線,激起的水花驚飛了岸邊的白鷺。
“三星已經接觸了我們三個射頻工程師。“長江通信技術總監老陳遞來辭職信復印件,信紙上還沾著咖啡漬,“他們開出的價碼夠在首爾買套房。“
雷宜雨用標書蓋住辭職信,轉向角落里始終沉默的年輕人︰“小周,你父親是武鋼的老焊工吧?“
這個突然轉變的話題讓技術團隊都抬起頭。被點到名的年輕人攥緊工作證,證件背面露出半截老照片——1997年武鋼改制時,一群工人圍著雷宜雨抗議的舊照。
“您還記得......“小周嗓子發緊,“我爸說要不是您當年收購三產公司,他得去漢正街擺攤修自行車。“
雷宜雨從公文包取出個鐵盒推過去,盒子里整齊碼著十二枚不同年代的焊條︰“武鋼廢鋼渣處理車間第一批試驗品,你父親參與熔煉的。“他轉動鐵盒,露出底部刻著的日期︰1997年4月28日。
老陳突然劇烈咳嗽起來。這個日期他們都記得,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夜,雷宜雨帶著武鋼下崗工人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民間焊工突擊隊,在長江汛期搶修過九江大堤的閘門。
“奧運水上項目的通信塔需要特種焊接工藝。“雷宜雨打開標書技術附件,指向防水對講機的結構圖,“三星能給他們首爾的公寓,我們能給什麼?“
小周的手指撫過鐵盒里的焊條,突然抓起設計圖沖出會議室。走廊里傳來他打電話的吼聲︰“爸!把您那幫老兄弟都叫來!“
......
北京昌平某軍用靶場,雷宜雨蹲在泥地里調試設備。八月的烈日把對講機外殼烤得燙手,遠處水上安保演練激起的浪花濺到電路板上,立刻被武鋼磁粉改裝的防水層吸收。
“宜雨哥,諾基亞的人在看台。“助理壓低聲音,“他們帶了芬蘭使館的商務參贊。“
雷宜雨頭也不抬,繼續擰緊天線底座︰“讓武漢來的焊工師傅們準備好,等會兒暴雨測試環節......“
話音未落,天空滾過悶雷。觀禮台上頓時騷動起來,幾個外國代表開始收文件。諾基亞區域經理得意地指向正在撤離的評委——按照慣例,暴雨天氣會中止測試。
但裁判長突然舉起紅旗。暴雨傾盆而下時,二十個穿著武鋼舊工裝的焊工推著設備車沖進場地,他們用雷宜雨父親那代人傳下來的手法,三分鐘內架起十二座臨時通信塔。小周渾身濕透地跑來報告︰“全部節點就位!“
雷宜雨按下測試鍵。剎那間,對講機里傳出清晰的水上安保指令,背景音里甚至能听見雨滴打在快艇金屬頂棚的震動頻率。看台上諾基亞代表臉色鐵青,他們昂貴的城市通信系統正在雨霧中失靈。
“這不是新技術。“雷宜雨對目瞪口呆的評委說,“1998年抗洪時,武鋼工人就用類似方法保持過潰壩區的通信暢通。“
暴雨持續了四十分鐘。測試結束時,諾基亞團隊正在狼狽地搶救進水設備,而長江通信的焊工們已經收拾好工具。小周的父親——那位七十歲的老焊工,正用滿是老繭的手掌擦拭雷宜雨肩上的雨水。
......
深圳福田保稅區的深夜,雷宜雨獨自檢查著奧運訂單的首批樣機。流水線上,武鋼磁粉改裝的防水外殼泛著暗藍色光澤,流水線盡頭堆著剛從武漢運來的老式焊條。
手機震動起來,是林世昌的越洋電話︰“宜雨哥,三星剛剛把挖角薪資翻倍了。“
雷宜雨把樣機貼近窗戶。窗外,華強北的夜市依然燈火通明,某個攤位前,修機小哥正用易拉罐皮給農民工改裝廉價對講機天線。更遠處,賽格廣場樓頂的諾基亞廣告牌已經換成了奧運倒計時。
“告訴他們,“雷宜雨看著樣機里閃爍的武漢光谷芯片,“我們給的不只是薪資,還有在長江里焊鐵船的資格證。“
掛掉電話,他翻開標書最後一頁。那里貼著一張泛黃的照片︰1997年洪水中的九江大堤,年輕的技術員小周父親懸在鋼索上焊接通信塔基座,而二十歲的雷宜雨在暴雨中為他扶著焊機。
窗外突然劃過閃電,照亮了流水線上數千台等待封裝的奧運對講機。每台設備內部,武鋼磁粉改裝的防水層里,都摻著監利縣農田的黏土和東湖底的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