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三的清晨,王謙蹲在自家倉房里,擺弄著一個奇怪的裝置——幾根木棍、繩子和一個廢棄的獵槍扳機構成的組合。杜小荷挺著肚子站在門口,手里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豆漿。
\"又搗鼓啥呢?一宿沒睡。\"杜小荷把碗遞給他,好奇地看著地上那堆零件。
王謙接過碗,眼楮卻沒離開手中的活計︰\"地槍。七爺說老輩獵人用這個,比滿山追獵物省勁多了。\"
杜鵬從屋里鑽出來,蹲在姐夫身邊︰\"這東西真能打著獵物?\"
\"原理簡單,\"王謙比劃著,\"把槍固定在地上,扳機連上絆線。獵物一踫線,槍就響。\"
正說著,于子明風風火火地闖進院子︰\"謙哥!後山發現狼蹤了!\"
王謙立刻站起來︰\"多少?\"
\"至少五六只,\"于子明喘著氣,\"昨兒夜里把老趙家的狗咬傷了。\"
杜小荷聞言,不自覺地摸了摸隆起的腹部。王謙看出妻子的擔憂,安慰道︰\"放心,這次不用正面硬拼。\"
他轉身從倉房拿出幾個昨晚做好的裝置︰\"走,帶你看個新鮮的。\"
後山坡上,狼群的腳印清晰可見,雜亂地延伸進一片樺樹林。王謙選了幾處獸徑交匯的地方,開始布置地槍。
\"這能行嗎?\"于子明半信半疑地看著王謙固定獵槍。
王謙調整著絆線的靈敏度︰\"單個可能不行,但咱們多下幾個。狼群活動範圍大,總有一個能踫上。\"
除了地槍,他還布置了幾處\"吊炮\"——用鞭炮和鐵筒做的響器,連上絆線,能嚇跑狼群卻不傷它們。
\"為啥不直接打死?\"杜鵬不解地問。
王謙系好最後一個繩結︰\"狼是山神爺的看家狗,不能打絕了。嚇跑就行。\"
布置完畢,幾人撤到遠處的小坡上觀望。老黑狗似乎明白主人的意圖,安靜地趴在雪地里,只有耳朵不時轉動。
等待是獵人最考驗耐心的時刻。二月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杜鵬凍得直跺腳,被于子明一個眼神制止。
突然,\"砰\"的一聲槍響打破了山林的寂靜!緊接著是狼群驚慌的嚎叫和更多\" 里啪啦\"的鞭炮聲。
\"中了!\"于子明激動地跳起來。
幾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只見一頭灰狼倒在雪地里,前胸中彈,已經斷氣。周圍的雪地上滿是雜亂的爪印,顯然狼群被嚇得不輕。
\"只中了一個,\"王謙檢查了一下其他裝置,\"不過足夠了。狼記性好,短時間內不敢再來。\"
回屯的路上,杜鵬對姐夫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也太神了!不用人守著就能打獵!\"
王謙笑著揉揉他的腦袋︰\"老輩人的智慧多著呢,夠你學一輩子的。\"
消息很快傳遍了牙狗屯。當晚,七爺家擠滿了來\"取經\"的獵戶,王謙不得不把地槍的原理又講了一遍。
\"妙啊!\"七爺拍著膝蓋,\"我年輕時見過老獵人用這法子打老虎。現在老虎少了,打狼也好使!\"
老趙代表大隊部表態︰\"需要啥材料盡管說,隊里支持!\"
王謙想了想︰\"需要些廢槍管、彈簧,還有火藥。鞭炮也行,做響器用。\"
第二天一早,屯里的鐵匠鋪就忙活開了。老鐵匠帶著徒弟們按照王謙的圖紙,加工各種零件。婦女們也沒閑著,幫忙搓導火索、裝火藥。
杜小荷挺著肚子,和劉玉蘭一起給獵人們準備干糧。兩大鍋貼餅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路過的孩子直咽口水。
\"嫂子,\"劉玉蘭小聲問,\"謙哥這些點子都是咋想出來的?\"
杜小荷抿嘴一笑︰\"他呀,晚上躺炕上都在琢磨這些。說是現在獵物少了,得用巧勁。\"
正說著,王謙和于子明帶著幾個年輕人進來了,個個凍得臉紅鼻子粗。
\"吃口熱的!\"杜小荷趕緊端上剛出鍋的餅子和酸菜湯。
王謙狼吞虎咽地吃著,邊吃邊布置任務︰\"今天去野豬溝,設"連環套"。鐵柱帶人去挖坑,二嘎子準備尖樁,我和子明做機關。\"
野豬溝比後山更遠,積雪更深。眾人踩著齊膝的雪,艱難地向目的地進發。杜鵬也跟來了,背著個小背簍,里面裝滿了工具。
\"姐夫,為啥叫"連環套"啊?\"杜鵬喘著氣問。
王謙指了指地形︰\"你看這溝,兩邊高中間低,野豬只能從這兒過。咱們在這挖三個坑,呈"品"字形排列。第一個坑驚擾它們,慌亂中更容易掉進後面兩個。\"
到了預定地點,眾人立刻分頭行動。挖坑是個力氣活,凍土硬得像石頭,一鎬下去只能鑿出個小坑。但人多力量大,不到晌午,三個深坑就挖好了。
\"尖樁要斜著插,\"王謙示範著,\"這樣野豬掉下來時,會順著斜面滑向中心,不容易爬出來。\"
坑口用細樹枝和草席偽裝,再撒上一層新雪,看起來和周圍毫無差別。最精妙的是誘餌的設置——王謙用七爺給的秘方,調制成野豬無法抗拒的香味。
\"這味兒...\"于子明捏著鼻子,\"咋像臭豆腐拌蜂蜜?\"
王謙笑了︰\"野豬就愛這口。七爺說,配方里有種草藥,能讓野豬聞到就忘乎所以。\"
布置完畢,眾人在遠離陷阱的地方搭了個簡易棚子,準備守夜。夜幕降臨,寒風呼嘯,但獵人們心里熱乎乎的,圍著火堆分享著各自的狩獵經驗。
\"我爹說,六十年代那會兒,山里野豬多得能撞見人。\"鐵柱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現在可好,跑斷腿也見不著幾頭。\"
二嘎子點點頭︰\"兔子也少了。小時候下個套就能逮著,現在得翻幾座山。\"
王謙听著大家的議論,若有所思︰\"所以咱們得更聰明地打。老一輩常說,獵人要像山一樣思考。\"
夜深了,年輕人輪流守夜。王謙值最後一班,天蒙蒙亮時,遠處突然傳來\"轟隆\"一聲悶響,接著是野豬的嚎叫!
\"中了!\"王謙立刻叫醒眾人。
大家抄起家伙奔向陷阱區。眼前的景象讓人又驚又喜——三個坑里各有一頭野豬!最大的那頭足有三百斤,獠牙像兩把彎刀,正在坑底暴躁地沖撞。
\"好家伙!\"于子明瞪大了眼楮,\"一網打盡啊!\"
王謙卻皺起眉頭︰\"不對勁。野豬很少成群活動,更別說同時掉進三個坑...\"
話音未落,遠處樹林里傳來一陣異響。老黑狗突然背毛豎起,發出警告的低吼!
\"有情況!\"王謙立刻舉起獵槍。
樹林里走出來的不是野獸,而是一個滿臉胡茬的中年漢子,身後跟著兩個年輕人。三人穿著破舊的皮襖,手里拿著獵槍,眼神閃爍不定。
\"干啥的?\"鐵柱警惕地問。
中年漢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黃牙︰\"路過打獵的。听見動靜過來看看。\"
王謙打量著三人,注意到他們腰間掛著的獵物——幾只保護鳥類,還有一頭幼年 子。他心頭一緊,這伙人八成是偷獵的。
\"這野豬是我們的,\"于子明擋在陷阱前,\"我們設的套。\"
中年漢子眯起眼楮︰\"山里的東西,誰打著算誰的。\"他朝同伴使了個眼色,三人慢慢散開,形成包圍之勢。
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杜鵬嚇得躲到王謙身後,小手緊緊抓著姐夫的衣角。
\"朋友,\"王謙沉聲道,\"我們牙狗屯的獵戶在這打獵,合理合法。你們要是缺肉,可以拿一頭小的去。\"
\"呸!\"中年漢子啐了一口,\"老子全要!識相的就滾遠點!\"
眼看沖突一觸即發,王謙突然吹了聲口哨。寂靜的山林里頓時響起一連串\" 里啪啦\"的鞭炮聲——是提前布置的響器!
偷獵者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了一跳,本能地舉槍四顧。王謙趁機一個箭步上前,用獵槍抵住了中年漢子的胸口!
\"別動!\"他厲聲喝道,\"我們人多,打起來你們討不著好!\"
于子明和鐵柱也迅速控制了另外兩人。二嘎子機靈,已經解下了他們的武裝。
\"好漢饒命!\"中年漢子頓時慫了,\"我們就是混口飯吃...\"
王謙搜查了他們的背囊,除了保護動物,還有幾件珍貴的貂皮和一副鹿茸——全是違禁品。
\"送公社!\"鐵柱氣憤地說,\"這幫禍害山林的敗類!\"
偷獵者一听要送官,立刻跪地求饒。中年漢子甚至掏出一沓皺巴巴的鈔票︰\"放我們一馬,這些錢都給你們...\"
王謙冷笑一聲︰\"收起你的髒錢。山里的規矩,偷獵者要交給山神爺發落。\"
回屯的路上,三個偷獵者被捆得結結實實,由鐵柱和二嘎子押送。杜鵬興奮地跑在前面,逢人就喊︰\"姐夫抓了偷獵的!\"
屯口,老趙已經帶著民兵等候多時了。听說王謙他們不僅打了三頭野豬,還抓了偷獵者,樂得合不攏嘴︰\"好樣的!公社肯定給嘉獎!\"
三頭野豬按屯里的規矩分了,王謙特意把最好的里脊肉留給七爺和幾位孤寡老人。至于那些偷獵者,則被五花大綁地關進了大隊部的倉庫,等著第二天送公社處理。
當晚,王家院子里又熱鬧起來。七爺被請到上座,一邊喝酒一邊夸王謙︰\"有勇有謀,這才是好獵人的料子!\"
杜小荷和劉玉蘭忙著給大家添菜倒酒。雖然身子越來越沉,但杜小荷臉上始終帶著自豪的笑容。
\"謙哥,\"于子明舉起酒杯,\"你這"連環套"太神了!不光套野豬,連偷獵的都套住了!\"
眾人哄堂大笑。王謙卻若有所思︰\"今天這事提醒了我,咱們的陷阱得做些標記,免得誤傷路人。\"
\"這個簡單,\"老鐵匠插話,\"我打幾個鐵牌子,寫上"危險"二字,插在陷阱周圍。\"
夜深了,客人們陸續告辭。王謙扶著七爺回家,老人家在路上突然說︰\"謙兒啊,我那些老圖紙你整理得咋樣了?\"
\"正在弄,\"王謙恭敬地回答,\"有些地方看不太明白,正想請教您呢。\"
七爺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學。等開春,我帶你去認幾處老獵場,那里有更精巧的機關。\"
二月十五的清晨,王謙在屯口的打谷場上支起了幾張桌子,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狩獵工具——地槍、吊炮、套索、陷阱模型...
今天是牙狗屯首屆\"狩獵技藝交流會\",不光本屯的獵戶來了,連附近幾個屯子的獵人也聞訊趕來。場邊甚至停著公社的吉普車,林業站的技術員專門來觀摩。
\"各位鄉親,\"王謙站在桌前,聲音洪亮,\"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丟。現在獵物少了,咱們得更聰明地打獵。\"
他拿起一個地槍模型,詳細講解構造和原理;又展示了幾種不同陷阱的適用場景;最後還教大家辨認各種獵物的足跡和習性。
\"獵人要像山一樣思考,\"王謙指著遠處的山林,\"知道啥時候該進,啥時候該退。打獵不是殺生,是跟山神爺討飯吃,得有分寸。\"
七爺坐在前排,听得頻頻點頭。老人家時不時補充幾句,把一些瀕臨失傳的秘訣傳授給大家。
中午時分,杜小荷帶著屯里的婦女們送來了熱騰騰的飯菜。眾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氣氛熱烈得像過年。
\"王謙啊,\"公社來的技術員感慨地說,\"你這套經驗應該整理成冊,讓更多獵人學習。\"
老趙立刻表態︰\"大隊出錢,印它個幾百本!\"
下午是實操環節。王謙帶著眾人來到屯外的林子里,手把手教他們布置各種陷阱。杜鵬像個小尾巴似的跟在姐夫身後,認真地記著每一個步驟。
\"看,這是兔子的腳印,\"王謙蹲下身指給杜鵬看,\"前腳小,後腳大,跑起來一跳一跳的。\"
杜鵬學著姐夫的樣子,在兔子道上設了個簡易套索︰\"這樣行嗎?\"
王謙調整了一下高度︰\"再低點。兔子跑的時候頭往前探,套環要剛好夠它腦袋鑽過去。\"
夕陽西下,滿載而歸的隊伍回到了屯里。打谷場上已經支起了大鍋,炖著今天獵到的幾只野兔和山雞。香氣飄散開來,引得孩子們圍著鍋台轉。
\"今天收獲不小啊!\"于子明清點著戰利品,\"不光打了獵物,還教會了這麼多人。\"
王謙看著熱鬧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七爺說過的話︰一個好獵人,不僅要會打獵,更要會傳藝。
晚上,王謙伏在炕桌上,認真地整理七爺的圖紙和今天的筆記。杜小荷給他披了件棉襖,輕聲問︰\"累了吧?\"
王謙搖搖頭,拉過妻子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我在想,等孩子出生了,要把這些都教給他們。\"
杜小荷靠在他肩頭︰\"不管是男是女,都得學?\"
\"都得學,\"王謙堅定地說,\"山里的孩子,得知道怎麼跟山相處。\"
窗外,二月的星空格外明亮。遠處傳來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調︰
\"二月里來雪未消,
獵人智慧比山高。
不靠蠻力靠巧勁,
子孫後代記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