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

第49章 雪中送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龍都老鄉親 本章︰第49章 雪中送炭

    王謙和于子明一進家門,熱騰騰的飯菜香氣就撲面而來。王謙的母親張羅著一桌好菜,炖酸菜、貼餅子、蒸臘肉,灶台上的大鐵鍋還咕嘟咕嘟煮著 子骨頭湯。

    “快上炕!暖和暖和!”王謙娘拉著兒子的手,上下打量,“瘦了,這一趟遭罪了吧?”

    王謙搖搖頭,把懷里那包從縣城買的水果糖塞給母親︰“娘,給您帶的。”

    王謙娘一愣,眼眶頓時紅了︰“你這孩子,跑那麼遠還惦記這個……”

    杜小荷和劉玉蘭也跟了進來,手里端著剛蒸好的粘豆包。

    杜小荷偷偷瞄了王謙一眼,見他安然無恙,嘴角忍不住翹了翹。

    飯桌上,王謙和于子明把這一路的見聞細細講了一遍。

    “那些牧民……真的慘。”于子明扒拉了一口飯,悶聲道,“沒鹽吃,人渾身沒力氣,孩子餓得直哭。”

    “羊凍死了大半,剩下的也瘦得皮包骨。”王謙接著說,“他們寧願挨餓也不吃凍死的羊,說是祖輩的規矩。”

    杜小荷听得眼圈發紅,手里的筷子不知不覺停了下來。

    王建國抽著煙袋鍋子,眉頭緊鎖︰“這大冬天的,沒鹽沒油,人咋熬?”

    杜勇軍——杜小荷的父親,一拍桌子︰“咱不能光看著!得幫!”

    當晚,四家人又聚在了王家的熱炕頭上。

    “我家還有半壇豬油,兩袋子苞米面。”王謙娘率先開口。

    “我家剛殺了年豬,能勻出二十斤臘肉。”于得水說道。

    杜小荷低頭想了想,突然站起來︰“我去把去年存的凍梨和山核桃都拿出來!”

    劉玉蘭也不甘示弱︰“我家有曬干的蘑菇和木耳,炖湯最養人!”

    王建國敲了敲煙袋鍋子,一錘定音︰“明天一早,咱們套三架爬犁,多去幾個人,把東西送過去!”

    第二天天還沒亮,三架爬犁已經整裝待發。

    第一架︰王謙和王建國父子倆領頭,爬犁上堆滿了鹽、豬油、臘肉。

    第二架︰于子明和于得水父子倆,載著苞米面、凍梨、山核桃。

    第三架︰杜勇軍斷後,杜小荷和劉玉蘭堅持跟來,帶著針線、棉布和藥材。

    杜小荷裹著厚厚的棉襖,臉蛋凍得通紅,卻眼神堅定︰“我能幫牧民的女人縫補衣裳,還能教她們熬藥。”

    王謙想勸她回去,可看到她倔強的樣子,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只是默默把自己的狗皮帽子扣在了她頭上。

    兩天多後,當他們再次來到鄂溫克牧民的冬營地時,札薩克和族人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你們……又來了?”札薩克聲音發顫。

    王謙輕盈地跳下爬犁,然後輕輕拍了拍那滿載著各種物資的雪橇,露出滿意的笑容︰“這次帶的物資可比上次多了不少呢,足夠你們支撐到開春啦!”

    听到他的話,牧民們紛紛圍攏過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喜悅。

    女人們輕柔地撫摸著那些柔軟的棉布和精致的針線,仿佛在感受著來自遠方的溫暖;

    男人們則小心翼翼地捧著那潔白如雪的鹽和香氣撲鼻的臘肉,臉上流露出對這些珍貴物品的珍視;

    而孩子們則眼巴巴地盯著那些被凍得硬邦邦的梨和五顏六色的糖果,眼楮里閃爍著亮晶晶的光芒,充滿了對這些美味的渴望。

    就在這時,一個上了年紀的鄂溫克老奶奶突然快步走到杜小荷面前,緊緊地拉住她的手。

    老奶奶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目光卻異常溫和。

    她用有些生硬的漢語對杜小荷說︰“好姑娘……長生天會保佑你的。”

    杜小荷的鼻子猛地一酸,眼眶瞬間濕潤了。

    她趕緊從懷里掏出那包精心準備的水果糖,毫不猶豫地塞到老奶奶身邊那個可愛的小孫女手中。

    小孫女開心地接過糖果,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札薩克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幕,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突然轉身,快步走向自家的撮羅子。

    過了一會兒,他緩緩地走出來,手中捧著一張完整的狼皮。

    那張狼皮毛色光亮,質地柔軟,顯然是經過精心處理的。

    札薩克走到王謙面前,鄭重地將狼皮遞給他,聲音低沉地說︰“這個,給你們。在我們族里,狼皮只會送給最尊貴的客人。”

    王謙顯然沒有預料到札薩克會送他如此貴重的禮物,他不禁一怔,連忙推辭道︰“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下。”

    札薩克卻執意塞進他懷里︰“你們救了我們的命,這點東西,不算什麼。”

    喜歡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第49章 雪中送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第49章 雪中送炭並對重生後︰帶著小青梅趕山在興安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