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目睹此景,先是怔立當場,隨即眼眶盡皆泛紅,
數名年輕士兵更是哽咽失聲,跪伏于地,叩首道
“殿下!萬萬不可!此等粗糲之物,怎配殿下入口!”
李弘上前,親手將眾人扶起,沉聲道
“將士們為大唐戍守邊疆,餐風宿露,此等食物你們能食,孤為何不能?”
他抬手拍了拍士兵的肩膀,目光既堅定又溫和,
“今日孤親嘗此味,方能切身體會你們的苦楚!”
話音方落,士兵們再也抑制不住情緒,紛紛伏地叩首,聲雖微弱卻字字懇切
“謝殿下體恤!我等定當誓死效忠大唐,不負殿下仁心!”
“裴居道,”
李弘轉過身,語氣凝重如鐵,
“你即刻派人前往司農寺,質詢糧草調撥事宜,孤早就下令撥糧賑災,為何賑災糧秣遲遲未到?”
“若司農寺推諉搪塞,便傳孤之令,讓他們親自來營中,親身體驗將士們的窘迫之境!”
裴居道躬身領命,肅聲道
“臣遵旨!臣這就動身,定要督促司農寺盡快將糧草送達軍營!”
言罷,便快步離去。
李弘又看向身旁的韋承慶,語氣稍緩,溫聲道
“韋承慶,你且將今日所見所聞一一記錄,務必詳實載明將士們的苦難,不得有半分疏漏。”
“孤要攜這份記錄面呈父皇,讓父皇知曉關中之地的真實境況。”
韋承慶拱手應道
“臣遵旨,定當如實記錄,不敢有半分虛言,絕不負殿下所托。”
士兵乃國家之屏障,如今卻因旱災饑荒陷入絕境,若再不設法解決,恐生兵變之禍。
況且除旱災之外,因征兵之事,軍中更滋生諸多弊端,
嚴刑峻法之下,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民怨漸生。
返回東宮後,李弘當即傳召兵部尚書張文 。
不多時,張文 便身著官服,快步步入殿內,躬身行禮
“臣張文 ,叩見太子殿下。”
李弘示意他起身,面色凝重地說道
“張尚書,今日孤前往右衛率府營地視察,見將士們食不果腹,竟以榆皮蓬實充饑,孤心中甚是不忍。”
“除此之外,孤還听聞,近日因征兵之事,軍法愈發嚴苛,許多百姓深受其害,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張文 聞言,神色微微一滯,隨即輕嘆一聲,如實答道
“殿下所言,確是實情。”
“自去年以來,邊疆多有戰事,朝廷需擴充兵力,故而征兵頻次較以往增多。”
“然如今關中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流離失所,”
“許多應征者或因家中無糧難以成行,或因親人患病需照料,未能按時報到。”
“按照現行軍法,凡逃亡者,皆處以死刑,其親屬還要被沒入官府為奴,”
“更有甚者,有些人家只因家人未能按時報到,未受任何審訊,便被官府囚禁,處境淒慘。”
“竟有此事!”
李弘聞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幾,案上的茶杯應聲落地,茶水潑灑一地。
“軍法本是為約束將士、保家衛國而設,如今卻淪為殘害百姓的利器!”
“如若因特殊原因逾期報到,便要處死逃亡者,連坐其親屬,甚至不經審訊便囚禁百姓,”
“這與暴秦之法有何異?”
張文 連忙躬身請罪,急聲道
“殿下息怒!臣也知曉此法過于嚴苛,”
“不合仁政之道,但此乃前朝沿用至今的舊制,朝中諸臣多因循慣例,”
“未曾深思其弊,故而一直未能更改。”
李弘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語氣稍緩,卻依舊帶著憂慮
“張尚書,孤知曉你有難處,也明白舊制更改不易。”
“但你仔細想想,如今關中大旱,百姓本就生活困苦,早已不堪重負,”
“若軍法依舊如此嚴苛,只會讓百姓愈發怨聲載道,寒了天下人的心。”
“試想,若是一戶人家,父親因逾期報到被處死,母親和子女被沒入官府為奴,”
“家中只剩下老弱婦孺,他們無依無靠,該如何生存?”
“長此以往,百姓對朝廷心生不滿,恐會引發民變。”
“到那時,即便有再多的士兵,即便軍法再嚴苛,又能如何?”
“民心渙散,國之根基便會動搖!”
張文 聞言,心中大為震動,連忙叩首道
“殿下所言極是!”
“臣亦深知此法若不更改,恐傷百姓之心、損朝廷仁譽,更會動搖國本。”
“只是一直未尋得合適時機向皇上諫言,唯恐言辭不當,反惹聖怒。”
“今日得殿下點破其中要害,更覺臣身為兵部尚書,責無旁貸。”
“懇請殿下容臣整理此法之利弊,明日便向皇上奏請修改此規,”
“務必使律法既存威嚴,又含仁恕,既不失約束之效,又能體恤百姓,”
“不負殿下愛民之心,不負朝廷托付。”
李弘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此事關系重大,孤欲親自面呈父皇,向父皇進諫,請求修訂軍法。”
“張尚書,你身為兵部尚書,對軍法之事最為了解,”
“屆時你可與孤一同面聖,為孤佐證此事的嚴重性,助孤說服父皇。”
張文 躬身應道
“臣遵旨!若能修訂嚴苛軍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固朝廷根基,”
“臣定當全力相助殿下,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次日,李弘便身著朝服,帶著韋承慶,以及記錄的士兵苦難實情,與張文 一同前往甘露殿。
此時早朝剛過,宮中尚有余韻,廊下侍衛肅立,殿內香爐裊裊,氣氛莊重肅穆。
“兒臣叩見父皇母後!”
李弘步入殿中,恭敬躬身行禮,聲音沉穩。
“臣叩見皇上!”
“臣叩見皇後娘娘!”
張文 與韋承慶亦隨之行禮,姿態恭敬。
李治坐在龍椅上,神色略顯疲憊,他擺了擺手,
目光掃過三人,又看了一眼身旁靜坐的武媚娘,聲音虛弱地說道
“免禮,都起來吧,早朝剛過,你們此刻前來,可是有要事稟報?”
李治心中頗為疑惑,尋常事務皆可在早朝提及,如今三人特意前來,所為何事呢?
武媚娘執筆批閱奏折,似乎對幾人前來並不關注。
——————分界線
寶子們踴躍留言啊,閣主非常期待寶子們的評論哦!
感謝看書的寶子們,感謝催更好評發電送禮物的寶子們,
感恩遇見你們!
喜歡女皇武則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女皇武則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