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

第288章 猜測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喜歡鞭尾蠍的卓閣主 本章︰第288章 猜測

    她頓了頓,話鋒一轉

    “至于崔大人擔憂的‘分權’,本宮倒有一策,

    可在冊封詔書中明定,郡王雖食邑兩千戶至三千戶,

    卻不得親自赴封地領租稅,

    需由地方官府代收後上交宗正寺,再由宗正寺按季度發放;

    且郡王不得干預地方政務,若需任職,需經吏部考核合格後方可任命。

    如此一來,既全了皇上對宗室的恩寵,又能約束郡王權力,

    避免其分權于中央,豈不是兩全之策?”

    這番話既顧及了宗室的顏面,又解決了崔知悌、裴行儉的顧慮,

    更緊扣“循制”二字,全了李治的心意。

    李治眼前一亮,欣喜道

    “媚娘所言極是!就依此制擬定冊封詔書,既顯朕對宗室的體恤,又不失朝堂法度。”

    崔知悌等人見狀,雖仍有顧慮,卻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武媚娘的提議既符合唐初爵位舊制,又增設了“不得赴封地、不得干政”的約束,確實無懈可擊。

    群臣紛紛躬身行禮“皇上聖明,娘娘聖明!”

    宗室冊封之事就此定局,而武媚娘這一次“借制說事”,

    化解了今日的朝堂分歧,更讓體現了她的政治智慧。

    李治握著武媚娘的手感嘆

    “若不是媚娘你,今日朝堂怕是要僵到午時。”

    武媚娘淺笑道“皇上過譽了,真正聖明的,是皇上願意听臣下之言,願意為江山權衡利弊。”

    這番話既不著痕跡地捧了李治的“仁厚”,

    又巧妙藏起了自己的鋒芒,句句都落在“為皇上分憂、為朝堂解困”的明面上。

    李治听著,心中五味雜陳,

    他並非不知武媚娘行事帶了幾分狠辣,

    有時甚至會忌憚她那份不容置喙的決斷力,

    可眼下也不得不承認,她這份精準拿捏人心、平衡各方的謀略,恰恰是自己所欠缺的。

    他性子偏軟,遇上朝堂爭執常難下決斷,

    而武媚娘總能一針見血破局,恰似為他補上了治國理政的短板。

    一旁的太子李弘靜靜望著父母,眉頭卻悄悄蹙起。

    方才群臣爭執時,他心中早已勾勒出“循祖制、加約束”的調和之法,

    思路竟與武媚娘相差無幾,只是還未及開口,便被母後搶了先。

    一股難以言說的不悅涌上心頭

    明明今日之事,即便沒有母後,他也能穩妥解決,這愈發印證了他的猜測,

    並非朝堂真的離不得母後,而是母後習慣了強勢掌控,

    將本該屬于他、屬于朝堂眾臣的決斷權,牢牢攥在了自己手中!

    同年十二月初三,

    一大早,李績之子李震便身著孝服,跪在太極殿外叩首,

    帶來了一代名將李績病逝的消息。

    這位歷經李淵、李世民、李治三朝的開國功臣,

    終在七十六歲的高齡,于長安私宅中溘然長逝。

    李治傷心不已,踉蹌著起身,快步走到殿門口,

    望著太極殿外飄灑的冷雪

    “怎麼會……怎麼就走了呢?

    李績公之前精神頭尚足,怎麼突然就……”

    待李治走到殿階下,見李震一身麻衣孝服,額頭已磕得泛紅,

    積雪落滿肩頭卻渾然不覺,

    李治更是心疼,上前一步親手扶起他,聲音哽咽

    “李震,起來吧,地上涼。你父親是朕的肱骨之臣,是大唐的柱石,他走了,朕心里痛啊!”

    李震伏地痛哭

    “皇上,家父臨終前還囑咐臣,要臣代他向皇上叩謝隆恩,

    說此生能為大唐征戰,能侍奉三朝君主,死而無憾,

    只是他再也不能為皇上鎮守邊疆,不能為大唐效力了!”

    李治聞言,淚水終是忍不住滾落,抬手拭了拭眼角,沉聲道

    “你父親一生忠勇,功在社稷,朕絕不會忘了他的功績。

    你且安心,你父親的後事,朕會親自安排,必讓他享盡哀榮,對得起他為大唐流的每一滴血!”

    李震聞言,膝行兩步再次叩首

    “臣代家父,謝皇上隆恩!

    家父若泉下有知,定會感念皇上體恤,永世護佑大唐!”

    李治看著他滿身孝服、形容憔悴的模樣,又想起李績生前的模樣,心中愈發酸澀,溫聲道

    “你便先行回府歇息,後續喪葬事宜,朕會命宗正寺與禮部一同商議。”

    李震再次躬身行禮“臣遵旨。謝皇上體恤!”

    李震告退,

    李治久久無法平息。

    武媚娘聞訊趕來時,看到的正是李治扶著門框、紅著眼眶望著遠處的模樣。

    她沒有立刻上前勸說,而是命宮女端來一盆炭火,又親手為李治披上貂裘,

    待他情緒稍緩,才輕聲道

    “皇上,李將軍一生忠勇,臨終前還特意囑咐家人‘薄葬即可,勿要勞煩朝廷’,

    這份心,是為大唐著想,也是為皇上著想。

    若皇上過度傷懷,反倒辜負了將軍的一片赤誠。”

    李治嘆了口氣,轉身坐在御座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朕不是不知,李將軍是看著朕長大的——當年父皇伐高句麗,他為副將;

    永徽年間,他又率軍平定薛延陀;

    去年,他更是以七十多歲高齡掛帥,攻克平壤,滅了高句麗,為我大唐除了心腹大患。

    如今他走了,朝中再難尋這樣能征善戰、又深得軍心的老將了。”

    “皇上說的是,”

    武媚娘順勢坐下,語氣誠懇,

    “但李將軍雖逝,他的功績與威望還在。

    皇上若能給足他哀榮,不僅能告慰將軍在天之靈,

    更能讓天下武將看到皇上‘善待功臣’的心意,

    軍心穩,則邊疆穩,這才是對李將軍最好的紀念。”

    李治抬頭看向武媚娘“媚娘有何具體提議?”

    “臣妾以為,可分三步行事,”

    武媚娘條理清晰地說道,

    “第一步,追贈李將軍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謚號‘貞武’,

    太尉是三公之首,

    揚州大都督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此等榮寵,足以彰顯將軍的功績。

    第二步,準李將軍陪葬昭陵,

    與太宗皇帝相伴——這是開國功臣的最高榮譽,

    能讓武將們知道,為大唐效力,終將名留青史。

    第三步,命太子率文武百官為李將軍舉哀,

    再命史官將李將軍的生平功績詳細錄入國史,傳之後世,

    如此一來,既安撫了李家後人,又穩住了軍心,還能為大唐樹立‘功臣有報’的榜樣,一舉三得。”

    ——————————分界線

    寶子們看到這里,不要認為李治很無能,好像什麼都在听武媚娘的話,

    其實是因為李治是皇帝,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

    他是不需要親自去解決處理問題的,

    他只需要听取大臣的提議,然後做決定準還是不準。

    在他眼里,武媚娘就和那些朝臣是一樣的。

    喜歡女皇武則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女皇武則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女皇武則天》,方便以後閱讀女皇武則天第288章 猜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女皇武則天第288章 猜測並對女皇武則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