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稚童護未來,殘蹤纏孺撼醫魂
一、辰時稚童診成長道墨合診察發育
辰時的汴京城東 “稚安堂”,晨霧如揉碎的牛乳般漫過院中的秋千架,架上的桃木座椅還沾著晶瑩的露水,風一吹,掛在秋千旁的銅鈴便發出 “叮鈴” 的輕響,像孩童的笑聲。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的縫隙,灑在鋪著軟墊的診查台上 —— 這墊子是用淡粉棉布縫的,上面繡著小兔子圖案,是素問特意讓人做的,為的就是讓孩童就診時少些畏懼。台上擺著的青瓷藥碗泛著淡青,碗沿描著一圈金線,碗旁的甘草香薰正裊裊吐著甜香,混著院角梔子花的香氣,釀成一股讓孩童安心的 “稚童藥香”。
這是靈樞與素問專為兒童設立的 “兒科醫館”,連診查台都按墨家機關術設計 —— 台面下藏著三層青銅彈簧,只需輕輕轉動側面的小旋鈕,台面便能隨孩童身高升降,最高可升至成人腰腹,最低能降到孩童膝蓋,避免孩童因台面過高產生恐懼。醫館的梁柱上還纏著彩繩,掛著小燈籠,燈籠里裝著螢火蟲形狀的機關燈,白天不亮,夜晚會發出柔和的綠光,像星星落在屋里。
今日辰時第一位踏進門的,是城郊農戶李大郎。他穿著洗得發白的粗布短打,褲腳還沾著泥土,懷里抱著五歲的兒子小石頭。小石頭穿著一身灰布小襖,小臉蠟黃,比同齡孩童矮半頭,雙手緊緊摟著李大郎的脖子,眼神怯生生的,連頭都不敢抬。李大郎局促地站在診查台前,粗糙的手掌緊緊攥著衣角,指節都泛了白“靈樞先生,您快看看我家石頭,”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沙啞,還夾雜著焦慮,“別家孩子五歲都能跑著追蝴蝶、爬樹掏鳥窩了,他卻連走路都慢悠悠的,稍快一點就喘氣;吃飯也挑得很,只吃白粥,見了青菜、肉就搖頭,身子弱得像一陣風就能吹倒,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
靈樞起身時,特意放輕了腳步,避免嚇到小石頭。他身著青布長衫,腰間的三齒刀用布套裹著,只露出刀柄上的青銅矩尺紋,顯得溫和了許多。“大郎莫慌,” 靈樞的聲音溫和得如晨露滴在青石板上,“先讓石頭站在監測儀前,我們看看他的發育情況,別急著下結論。” 說著,他從博古架上取下一台墨家 “成長監測儀”—— 儀器是青銅制的,形似小塔,高約三尺,塔身上用彩墨刻著從三歲到十歲的身高刻度,每個刻度旁都畫著對應的孩童活動圖案(三歲學步、五歲追蝶、七歲讀書);塔尖裝著一枚鴿子蛋大小的聖火草縴維感應珠,珠子泛著淡金,只需讓孩童站在塔前,感應珠便會根據孩童的氣血與身高,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 金紅為正常,淡綠為發育遲緩,幽綠為異常。
李大郎輕輕放下小石頭,握著他的小手鼓勵“石頭乖,站好讓先生看看,看完爹爹給你買糖吃。” 小石頭怯生生地站到監測儀前,小手依舊緊緊抓著李大郎的衣角,身體還微微發抖。靈樞蹲下身,笑著對小石頭說“石頭看,這塔尖的珠子會發光,像不像螢火蟲?我們讓它亮起來好不好?” 小石頭抬起頭,好奇地盯著感應珠,眼中的膽怯少了幾分。
片刻後,感應珠亮起淡綠的光,塔身上 “五歲” 刻度旁的機關紋也隨之泛綠,像青苔慢慢爬過青銅。靈樞起身,示意李大郎將小石頭抱到診查台上,他輕輕轉動旋鈕,台面緩緩升高,剛好到他的腰腹位置。“石頭的脾胃運化弱,” 靈樞的指尖輕搭在小石頭的腕脈上,脈象細弱如絲,像風中搖曳的蛛絲,“道家講‘小兒髒腑嬌嫩,形氣未充’,說的是孩童的五髒六腑還沒長好,氣血也弱;墨家則有‘脾胃為後天之本’的說法,認為脾胃是吸收營養的根本,脾胃虛了,營養吸收不了,身子自然長不好。石頭就是脾胃虛導致營養吸收差,才會發育慢、挑食。”
素問此時端著一碗甘草水走過來,碗是小巧的白瓷碗,上面畫著小鴨子圖案,她蹲在診查台旁,聲音溫柔得像哄自家孩子“石頭乖,喝了這碗甜水,就不苦哦。這是用甘草煮的,比糖還甜,你嘗嘗?” 說著,她用小勺舀起一點,遞到小石頭嘴邊。小石頭猶豫了一下,還是張開嘴,喝完後眼楮亮了亮,小聲說“甜……”
素問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從藥箱中取出一本墨家機關紙《兒科發育圖譜》—— 這紙是終南山韌皮混聖火草縴維制成的,質地柔韌,不怕撕咬;書頁上用彩墨畫著孩童不同年齡段的身高、體重標準,還配著簡單的機關圖,輕按圖紋,便能彈出對應的養護方法小紙條。“大郎,這圖譜您拿著,” 素問將圖譜遞過去,“上面寫著‘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每個年齡段的養護重點都不一樣。石頭現在需要調脾胃,我給您開‘健脾粥方’—— 小米三錢、山藥二錢、蓮子一錢,山藥要選面的,蓮子去芯,加水三碗慢熬成一碗,熬的時候要不停攪拌,別糊底;每日早晚各喝一碗,配合墨家‘小兒推拿機關板’,按揉足三里穴,半個月就能看到效果,石頭的臉色會紅潤些,也能多吃點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墨家傳人墨禾此時捧著 “小兒推拿機關板” 走來,她穿著淡綠布裙,袖口挽至肘部,露出縴細的小臂。這推拿板是青銅制的,長約一尺,寬五寸,板面上刻著小兒常用的十個穴位,每個穴位旁都嵌著極細的青銅凸起,凸起頂端是圓的,不會劃傷皮膚。“靈樞先生,您看,” 墨禾將推拿板放在診查台上,輕輕按了一下 “足三里” 穴旁的小按鈕,凸起立刻開始緩慢旋轉,“這推拿板按墨家‘柔壓機關’原理制作,內部藏著微型齒輪,能控制凸起的旋轉速度與力度,比人工推拿更均勻,不會像老嬤嬤那樣按得生疼。按足三里穴時,凸起會順時針轉三十圈,再逆時針轉三十圈,像在輕輕揉肚子,孩子不會抗拒。”
小石頭好奇地伸出小手,摸了摸旋轉的青銅凸起,突然笑出聲,聲音清脆“爹爹,不疼,像小蟲子在爬!” 李大郎懸著的心終于放下,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接過粥方與推拿板,雙手微微顫抖“多謝兩位大夫!之前去別的醫館,大夫只說孩子‘天生體弱’,開的藥又苦又多,石頭喝了就吐,沒見一點效果;現在有了您的方法,還有這麼好用的板子,我再也不用愁了!”
可就在這時,小石頭突然捂著肚子蹲下,小臉瞬間變得蒼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滲出“爹爹,肚子疼…… 像有小針扎!” 素問連忙扶住他,伸手取下他手中的白瓷碗 —— 碗沿竟泛著極淡的幽綠,像一層薄苔偷偷爬過。她立刻從藥箱中取出一片試毒葉,輕輕貼在碗沿上,“滋啦” 一聲輕響,葉片瞬間焦黑,還冒著極細的青煙 —— 是殘蹤氣!
“不好!碗被動了手腳!” 靈樞臉色驟變,伸手拿起碗,仔細查看碗底,發現碗底的小鴨子圖案縫隙中,纏著一縷極細的黑色絲線 —— 絲線細如發絲,卻帶著刺骨的陰冷,正是之前多次出現的隱戾絲!“余孽竟在兒科醫館的餐具中藏殘蹤氣!” 靈樞的聲音帶著幾分憤怒,“他們知道孩童體質弱,氣血虛,最易被邪祟侵入,想借這機會讓孩子染病,甚至危及性命!”
墨禾氣得攥緊拳頭,轉身便去取聖火灰燼“這些人太可惡了!連孩子都不放過!我這就去檢查所有兒科器械與餐具,從監測儀到小勺子,一個都不能漏,絕不能讓更多孩子受害!” 靈樞則重新為小石頭診脈,指尖剛觸到他的腕脈,便覺一股陰冷順著脈氣往上竄 —— 殘蹤氣已侵入腸胃,但幸好量少,尚未傷及根本。他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草粉末,加到之前的粥方中“大郎放心,聖火草能淨化戾毒,我們調整藥方,讓石頭喝三劑,就能徹底清除殘蹤氣。這稚安堂是為守護孩子而設,我們絕不會讓邪祟在這里傷害任何一個孩子。”
二、巳時墨家器械護稚齡巧械助醫解童憂
巳時的陽光已穿透晨霧,像金紗般灑在稚安堂後院。後院的空地上,擺著一台 “小兒止咳機關儀”,儀器是青銅制的,形似一只胖乎乎的小葫蘆,高約兩尺,葫蘆身刻著墨家矩尺紋,還畫著小雲朵圖案;葫蘆口裝著極細的銀絲網,網眼比針眼還小,能將藥蒸汽轉化成細密的霧狀,方便孩童吸入;葫蘆底部裝著一個小銅鍋,用來煮 “止咳霧化湯”(甘草、桔梗、杏仁熬制)。
墨家傳人墨禾正半蹲在儀器旁調試,她的頭發用青布帶束著,額前的碎發被汗水浸濕,貼在皮膚上。“靈樞先生,您來看,” 墨禾轉動葫蘆底部的青銅旋鈕,銅鍋中的湯藥開始冒泡,蒸汽順著葫蘆內部的管道往上走,經過銀絲網時,瞬間變成細密的白霧,從葫蘆口緩緩噴出,帶著甘草與桔梗的甜香,“這止咳儀按墨家‘霧化機關’原理制作,銀絲網是用終南山銀絲編織的,能將蒸汽分成千萬顆小水珠,孩子吸入時不會嗆到。之前李阿婆的孫子咳嗽半月,白天咳得沒法玩,夜里咳得睡不著,用這儀器吸入‘止咳霧化湯’,每日兩次,每次半個時辰,三日就不咳了,比灌湯藥方便多了,孩子也不抗拒 —— 之前灌藥時,孩子哭得嗓子都啞了,現在抱著葫蘆口吸霧,還說像在‘吃甜雲’。”
靈樞走上前,袖中青銅符泛著極淡的金紅,貼近葫蘆身時,符面金紋與儀器的機關紋瞬間交織,像蛛網般蔓延,帶著一絲暖意。“墨禾兄心思細膩,” 靈樞的聲音帶著贊賞,“小兒服藥難,是兒科醫道的一大難題 —— 有的孩子怕苦,灌藥時會吐;有的孩子太小,咽不下藥丸;這霧化儀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湯藥變成霧狀,通過呼吸進入呼吸道,既能直達病灶,又不會讓孩子受苦。《黃帝內經》言‘上工治未病’,孩童髒腑嬌嫩,用藥需溫和,這霧化儀能讓藥力溫和地進入體內,既有效又安全,正是‘兒科護養’的要義。”
就在這時,後院的門被猛地推開,一位婦人抱著孩子快步走進來。婦人穿著淡藍襦裙,裙擺沾著泥土,頭發有些凌亂,臉上滿是淚痕,懷里的孩子約莫四歲,穿著粉色小襖,小臉通紅,還在不停哭鬧,聲音都嘶啞了。“素問大夫!靈樞先生!你們快救救我的女兒!” 婦人的聲音帶著哭腔,還夾雜著喘息,“孩子燒了兩天,最高的時候額頭燙得能烙餅,灌藥就吐,連水都喝不進去,再這樣下去,我真怕她燒壞腦子,以後變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素問連忙迎上去,接過孩子,輕輕拍著她的背安撫“夫人別慌,先坐下,我們看看孩子的情況。” 她將孩子抱在懷里,用額頭貼了貼孩子的額頭,只覺滾燙,比尋常高燒要烈得多。“孩子是風熱感冒,” 素問的聲音依舊溫和,卻帶著幾分篤定,“您別擔心,我們用‘小兒退熱機關貼’,不用灌藥,貼在額頭就能降溫。” 說著,她從藥箱中取出一片巴掌大的退熱貼 —— 貼片是雙層的,外層是棉布,內層是青銅薄片,薄片上嵌著極細的聖火草縴維與寒水石粉末,按墨家 “溫涼雙控” 原理制作聖火草縴維能緩慢釋放涼氣,帶走熱量;寒水石粉末則能吸附熱氣,避免溫度過低凍傷孩子;貼片邊緣還涂了蜂蜜,貼在皮膚上不會掉,撕下來也不疼。
素問將貼片輕輕貼在孩子額頭,孩子的哭鬧漸漸停止,眼神也清醒了幾分,小手指著貼片,小聲說“涼……” 婦人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眼淚卻又涌了出來,這次是喜悅的淚“太好了!她不鬧了!之前灌藥時,她哭得撕心裂肺,我看著都心疼,現在終于安靜了。”
墨禾此時取來 “小兒脈診儀”,儀器比成人用的小一圈,儀盤直徑只有三寸,盤面上用彩墨畫著小老虎圖案,老虎的眼楮是兩顆小寶石,會隨著指針轉動發光;儀盤邊緣刻著小兒常用脈象(浮、沉、遲、數),每個脈象旁都畫著對應的病癥小圖(浮為感冒、沉為積食)。“這脈診儀按小兒脈象特點改良,” 墨禾將儀器的小探頭輕輕搭在孩子腕上,儀盤上的指針開始轉動,最終停在 “浮” 脈處,小老虎的左眼亮起淡紅,“孩子是風熱感冒,脈象浮而數,配合‘退熱貼’,再用‘清熱機關香薰’燻房間,兩日就能退燒。” 說著,她從博古架上取下一個小香薰 —— 香薰是陶瓷制的,形似小房子,房頂上有個小煙囪,里面裝著金銀花、薄荷粉末,點燃後,青煙從煙囪冒出,能清熱解表,淨化空氣。
婦人看著孩子漸漸平靜,靠在椅背上睡著了,心中滿是感激“多謝各位大夫!之前我以為孩子沒救了,抱著她哭了一夜,若不是鄰居說你們這里能治孩子的病,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有了這些好用的器械,孩子不受罪,我也放心了!等孩子好了,我一定帶著她來給你們磕頭道謝!”
可就在這時,孩子額頭的退熱貼突然泛出幽綠,像青苔突然覆上貼片;孩子也突然 “哇” 地一聲哭醒,小臉變得蒼白,手腳還微微發抖。“不好!退熱貼被動了手腳!” 靈樞快步上前,輕輕取下貼片,發現貼片內層的青銅薄片上,竟藏著一塊米粒大小的寒戾石碎片,碎片上刻著極細的紋路,泛著陰冷的幽綠。他取來試毒葉,貼在碎片上,葉片瞬間焦黑“余孽在兒科器械中藏殘蹤氣!他們想讓孩子病情反復,讓家長對我們的醫術產生懷疑,進而不再信任我們的兒科醫道!”
墨禾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灰燼,用絹布蘸著,輕輕擦拭退熱貼與脈診儀,幽綠的顏色漸漸被金紅取代;素問則重新為孩子施針,她取來三根極細的銀針,快速刺入孩子的合谷、曲池、大椎三穴,動作快而準,孩子只哼了一聲,便不再哭鬧。“夫人別擔心,” 素問輕聲安撫,“殘蹤氣剛侵入,還沒傷及根本,我們用聖火草淨化器械,再用針灸緩解不適,孩子很快就能好。” 她轉頭對墨禾說,“你去檢查所有兒科器械,從止咳儀到香薰,每個零件都要查,尤其是青銅夾層,絕不能讓邪祟留在後院!”
墨禾點頭,攥著寒戾石碎片快步離去;靈樞則重新為孩子診脈,確認殘蹤氣已被清除,便從藥箱中取出一小包聖火草粉末,遞給婦人“這粉末您拿著,回家後用溫水調成糊狀,涂在孩子的手心、腳心,能預防殘蹤氣再次侵入。孩子退燒後,再用小米、紅棗熬粥,補補氣血,很快就能恢復活力。”
陽光重新灑在後院,止咳儀的青銅葫蘆泛著金紅,脈診儀的小老虎眼楮也恢復了正常。婦人抱著漸漸睡著的孩子,向靈樞與素問深深鞠了一躬,才慢慢離去。靈樞望著她們的背影,心中清楚孩童是未來的希望,兒科器械是守護希望的工具,這些器械不僅要好用、安全,還要能抵御邪祟,他們必須守住這些器械,不讓余孽傷害任何一個孩子,不讓未來的希望被邪祟熄滅。
三、午時食療方養脾胃食養結合助成長
午時的陽光熾熱得像潑了一層熔金,卻被稚安堂前院的梧桐樹葉篩成細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前院的空地上,圍滿了前來學習的家長,約莫有三十余人,他們中有穿著粗布衣裳的農戶妻子,有身著綾羅的商戶女眷,還有梳著發髻、戴著銀簪的丫鬟(替主子家的孩子來學),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本墨家機關紙制作的《兒科食療錄》,書頁邊緣泛著淡金的聖火草縴維光澤,是墨禾特意為她們準備的,防蛀又耐用,還不怕水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靈樞與素問開設的 “兒科食療課堂”—— 他們知道,很多家長因不懂兒童飲食養護,要麼給孩子吃太多油膩、甜食,導致孩子積食;要麼因孩子挑食,就順著孩子的心意,只給吃白粥、零食,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如今開設課堂,便是想教家長用 “食養” 代替 “藥養”,讓孩子通過日常飲食調理身體,既安全又有效。
素問站在臨時搭起的木台上,身著淡紫襦裙,裙擺被風吹得輕輕飄動。她手中捧著《兒科食療錄》,書頁上用彩墨畫著各種兒童食療方,還配著簡單的制作步驟圖(如小米粥的熬煮步驟、蔬菜餅的制作方法),方便不識字的家長學習。“各位姐妹,” 素問的聲音溫和卻堅定,像春風拂過麥田,“小兒脾胃嬌嫩,如剛發芽的小苗,經不起猛藥澆灌,所以‘用藥不如食養’—— 食養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調理身體,不會傷著孩子的髒腑。今日我先教大家‘健脾養胃食療方’,適合三歲以上、挑食、面黃肌瘦的孩子。”
她翻開《兒科食療錄》,指著其中一頁“三歲以下的孩子,消化能力弱,用小米、南瓜熬粥最適合 —— 小米要選新米,顆粒飽滿的;南瓜要選老南瓜,蒸熟後搗成泥,與小米一起熬,熬的時候要不停攪拌,避免糊底,粥要熬得稀爛,方便孩子吞咽;三歲以上的孩子,消化能力強些,可在粥中加少許肉末(要剁得極細)與胡蘿卜丁(切得越小越好),既能補氣血,又能健脾胃,還能讓孩子慢慢適應蔬菜的味道。”
台下的李大郎听得格外認真,他手中的《兒科食療錄》上,已用炭筆在關鍵步驟旁畫了小圈,旁邊還寫著 “石頭能吃”;他身邊的小石頭正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著一塊 “健脾米糕”—— 米糕是用小米、山藥、紅棗制成的,是墨禾特意為孩子們準備的零食,米糕上還印著小兔子圖案,既好看又好吃,既能解饞,又能養脾胃。小石頭咬著米糕,眼楮亮晶晶的,還時不時抬頭看看台上的素問,不像之前那樣膽怯了。
“素問大夫,” 李大郎舉起手,聲音帶著幾分急切,卻又刻意放輕,怕打擾到其他人,“我家石頭不愛吃蔬菜,總愛吃糖,之前給他做過青菜粥,他一口都不踫,還把碗推到地上,有沒有什麼食療方能讓他愛上蔬菜?”
靈樞笑著走上台,手中端著一盤 “蔬菜卡通餅”—— 餅子有巴掌大小,用面粉、胡蘿卜、青菜制成,還加了少許蜂蜜調味;餅上用模具壓成了小兔子、小老虎、小鴨子的形狀,顏色鮮艷(胡蘿卜的橙、青菜的綠),看起來格外誘人。“大郎莫愁,” 靈樞將盤子遞到台下,讓家長們傳看,“孩子挑食多是因為食物樣子不可愛、味道不好,我們將蔬菜做成卡通形狀,再稍微加一點蜂蜜調味,孩子自然會感興趣。這蔬菜餅的做法很簡單先將胡蘿卜、青菜切碎,剁成泥;再與面粉、少許蜂蜜、溫水混合,揉成面團;然後用模具壓成喜歡的形狀,放在平底鍋上小火慢煎,不用放油,煎至兩面金黃就能吃。”
他特意取了一塊小兔子形狀的餅,遞給小石頭“石頭,你看這小兔子可愛嗎?嘗嘗好不好吃?” 小石頭接過餅,先看了看,又聞了聞,然後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 餅子帶著淡淡的甜味,還有蔬菜的清香,比他想象中好吃。“爹爹,好吃!” 小石頭眼楮瞬間亮了,聲音也大了些,“像小兔子在嘴里跳!”
李大郎看著兒子吃得開心,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眼角甚至有些濕潤“多謝靈樞先生!之前我逼孩子吃蔬菜,他總哭鬧,我也跟著上火,現在有了這方法,再也不用愁了!等回去我就給石頭做,讓他慢慢喜歡上蔬菜。”
墨禾此時端著一個青瓷碗走過來,碗中裝著 “清熱解暑湯”,湯里放著西瓜皮(去綠皮,切小塊)、金銀花、甘草,湯面上泛著淡淡的甜味。“各位家長,” 墨禾將碗遞到家長們面前,讓大家品嘗,“這湯是按道家‘清熱不傷脾’的理念做的,夏季天氣熱,孩子容易中暑、上火,喝這湯最合適 —— 西瓜皮能清熱解暑,金銀花能清熱解毒,甘草能調和味道,還能護脾胃,不會像涼茶那樣傷孩子的陽氣。這湯要涼溫後再給孩子喝,不能喝冰的,以免傷脾胃。”
家長們紛紛上前品嘗,有的還拿出紙筆記錄配方,前院的氣氛熱烈而溫馨,像一家人聚在一起討論做飯的技巧。一位商戶女眷笑著說“之前總給孩子買蜜餞、糕點當零食,沒想到用蔬菜、小米也能做零食,還這麼健康,以後再也不給他買那些甜膩的東西了!” 另一位農戶妻子也說“這些方法簡單,材料也常見,我們在家都能做,比帶孩子去醫館方便多了!”
可就在這時,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突然尖叫起來“我的孩子肚子疼!”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婦人懷中的孩子(約莫四歲)正捂著肚子,臉色蒼白,額頭滲出冷汗,還不停嘔吐,嘔吐物中竟泛著極細的幽綠。婦人慌得手忙腳亂,眼淚都掉了下來“怎麼辦?孩子怎麼會這樣?剛才還好好的,吃了蔬菜餅就變成這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靈樞快步上前,取過孩子手中剩下的半塊蔬菜餅,發現餅的邊緣竟泛著幽綠,像一層薄苔。他立刻取來試毒葉,貼在餅上,“滋啦” 一聲,葉片瞬間焦黑 —— 是殘蹤氣!“不好!食物被動了手腳!” 靈樞臉色驟變,目光掃過人群,最終落在一位穿著灰布衣裙的婦人身上 —— 她低著頭,雙手藏在袖中,袖口竟露出一縷極細的黑色絲線,正是隱戾絲!靈樞快步走過去,從她的袖中取出一個小紙包,里面裝著泛綠的粉末,試毒葉一踫即黑“余孽混進家長中,在食物里加了殘蹤氣!他們想讓孩子吃了染病,讓家長誤以為我們的食療方有問題,從而對我們的兒科醫道產生懷疑!”
墨禾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灰燼,分給各位家長“大家別慌!用聖火灰燼輕輕擦拭手中的食物與餐具,就能淨化殘蹤氣!這粉末是聖火草燒成的,對孩子無害,大家放心用!” 說著,她還親自示範,用手指蘸著灰燼,輕輕擦拭蔬菜餅,幽綠的顏色很快就消失了。
素問則蹲在腹痛的孩子身邊,取來三根極細的銀針,快速刺入孩子的中脕、足三里、內關三穴,動作快而準,孩子只哼了一聲,腹痛就緩解了許多。“夫人別擔心,” 素問輕聲安撫,“孩子只是吸入了少量殘蹤氣,用針灸就能緩解,再喝一點聖火草煮的水,就能徹底好。我們絕不能讓余孽得逞,絕不能讓他們傷害孩子,破壞我們的食療課堂!”
家長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用手指蘸著聖火灰燼擦拭食物,有的幫忙照顧腹痛的孩子,眼中沒有了起初的驚慌,反而多了幾分堅定 —— 他們渴望守護孩子的健康,渴望學會更多的食療方法,這份渴望,比任何邪祟都更有力量。李大郎緊緊抱著小石頭,用聖火灰燼輕輕擦拭他手中的米糕,心中愈發堅定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都要學會這些食療方法,讓石頭健健康康地長大,不辜負靈樞、素問與墨禾的教導。
四、未時學堂授育兒傳技解惑護成長
未時的陽光已不似午時那般熾熱,像被稀釋過的金液,灑在汴京 “稚子學堂” 的院子里。學堂是一座青磚瓦房,院子里種著兩株海棠樹,樹上開著粉白的花,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雪。學堂內的孩童們正坐在墨家機關桌椅上讀書 —— 桌椅按墨家 “升降機關” 原理制作,桌面下藏著青銅彈簧,只需轉動側面的小旋鈕,桌面與椅面就能隨孩子身高調節,最高可升至成人腰腹,最低能降到孩童膝蓋,避免孩子因桌椅不合適導致彎腰、駝背;桌面還刻著簡單的經絡圖(如手部的合谷穴、足部的涌泉穴),旁邊標注著 “課間按揉能解乏” 的小字,方便孩子們課間按摩穴位,緩解讀書的疲勞。
靈樞與素問來到學堂時,孩子們剛上完識字課,正坐在椅子上休息,看到他們進來,紛紛笑著打招呼“靈樞先生好!素問大夫好!” 聲音清脆得像風鈴。學堂先生王夫子站起身,他身著灰色長衫,戴著方巾,對著靈樞與素問拱手“兩位大夫,辛苦你們特意跑一趟。學堂的孩子常有感冒、積食的毛病,尤其是春秋季節,一半孩子都在咳嗽、流鼻涕;有的孩子還總愛積食,肚子脹得像小鼓,不愛吃飯,我們這些當老師的也不懂養護,只能讓家長帶孩子去醫館,耽誤了不少功課。現在有了你們的指導,我們也能幫孩子日常養護了,真是太感謝了!”
靈樞笑著回禮“王夫子客氣了,守護孩子的健康,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大家的責任。兒童養護重在‘日常’,不用復雜的方法,只需在讀書、玩耍的間隙,做一些簡單的養護,就能讓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本《兒童日常養護錄》,書頁用墨家機關紙制作,上面記錄著兒童日常養護的簡單方法,還配著插圖,方便老師與家長學習。“比如孩子讀書久了(半個時辰左右),教他們按揉眼周的太陽穴 —— 用指腹輕輕轉圈,順時針轉十圈,逆時針轉十圈,能緩解眼疲勞,預防近視;課間讓孩子多活動,跑跳、踢毽子、跳繩都可以,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比待在屋里不動強得多。”
素問則走到孩子們中間,蹲下身,教他們做 “手指操”“小朋友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好不好?伸出你們的小手,跟著我做 —— 先伸出大拇指,按揉食指的根部(合谷穴),再按揉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根部,每個手指按揉十下,能預防感冒哦!” 孩子們立刻伸出小手,跟著素問做起來,小臉上滿是認真,有的還邊做邊數“一、二、三……”
做完手指操,素問又教老師們制作 “兒童護鼻香囊”“這香囊的材料很常見,辛夷花二錢、蒼耳子一錢、聖火草一錢,按這個比例混合,辛夷花要選含苞待放的,蒼耳子要去刺,聖火草要曬干磨成粉;然後用棉布縫一個小布袋,把混合好的藥材裝進去,縫好口,讓孩子掛在胸前,貼近鼻子的位置,能預防感冒鼻塞,尤其適合春秋季節。這香囊還能提神,孩子讀書累了,聞一聞,就能精神許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位負責照顧學堂孩童飲食的張嬤嬤舉手提問,她穿著灰布衣裙,頭發花白,聲音帶著幾分沙啞“素問大夫,學堂的孩子有的總愛尿床,晚上睡不安穩,白天沒精神,試過很多方法都不管用,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素問笑著回答“張嬤嬤,孩子尿床多是因為腎氣未充,膀胱功能弱,不能儲存尿液,不是孩子故意的,千萬別責怪他們,不然孩子會自卑的。養護方法很簡單每晚睡前一個時辰,別讓孩子喝水、喝湯;睡前用溫水給孩子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泡半個時辰,能溫腎;泡腳後,按揉孩子腳底的涌泉穴(腳底前 13 處),用指腹輕輕按揉,每個腳按揉一百下,能補腎氣;再配合‘補腎粥’—— 黑米二錢、黑豆一錢、核桃兩個(切碎),與小米一起熬粥,每日早上喝一碗,堅持一個月,孩子的尿床問題就能改善。”
老師們與家長們听得很認真,有的做筆記,有的跟著素問學習按揉穴位,有的還討論著如何將這些方法融入日常教學(如課間加手指操、睡前給孩子泡腳),學堂內的氣氛熱烈而溫馨,像一家人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照顧孩子。王夫子笑著說“有了這些方法,我們就能在學堂照顧好孩子,讓家長放心,也讓孩子能安心讀書,真是太好了!”
可就在這時,一位扎著雙丫髻的小女孩突然喊道“老師!我的香囊泛綠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小女孩手中的護鼻香囊,棉布表面竟泛著極細的幽綠,像青苔突然長了出來。素問立刻走過去,取來試毒葉,貼在香囊上,葉片瞬間焦黑 —— 是殘蹤氣!
“不好!余孽混進學堂了!” 靈樞臉色驟變,目光掃過人群,最終落在一位負責打掃的雜役身上 —— 他穿著粗布短打,低著頭,手中的掃帚停在半空,袖口竟露出一縷極細的黑色絲線,正是隱戾絲!靈樞快步走過去,從他的袖中取出一個泛綠的小紙包,里面裝著寒戾石粉末“他們想讓孩子佩戴染有殘蹤氣的香囊,慢慢染病,讓家長誤以為是學堂的環境不好、養護方法沒用,從而對我們的兒科醫道產生懷疑!”
墨禾(特意跟著來學堂幫忙)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灰燼,分給老師們與家長“大家別慌!用聖火灰燼輕輕擦拭香囊、桌椅,就能淨化殘蹤氣!這灰燼對孩子無害,大家放心用!” 說著,她還親自示範,用手指蘸著灰燼,輕輕擦拭小女孩的香囊,幽綠的顏色很快就消失了。
素問則蹲在小女孩身邊,輕輕摸了摸她的頭,安撫道“小朋友別害怕,這只是一點小髒東西,擦干淨就好了,香囊還是香香的,能保護你不感冒哦。” 小女孩點點頭,重新將香囊掛在胸前,臉上的恐懼漸漸消失。
老師們與家長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用手指蘸著聖火灰燼擦拭香囊、桌椅,有的幫忙檢查其他孩子的香囊,有的安撫受驚的孩子,眼中滿是堅定 —— 他們要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要讓孩子在學堂里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健健康康,絕不讓邪祟破壞這份安寧,絕不讓余孽的陰謀得逞。
五、申時陰邪襲童身魂牽終南示危機
申時的陽光漸漸西斜,像被染了色的紗巾,灑在稚安堂與稚子學堂的屋頂上。可就在這時,天空突然暗了下來,一股陰冷的氣息從終南山方向蔓延而來,像潮水般覆蓋了整個汴京,稚安堂與學堂的溫度瞬間降了下來,連空氣中的草藥香都被陰冷取代。
稚安堂內,正在就診的孩子們突然同時出現不適 —— 有的捂著肚子蹲在地上,臉色蒼白,喊著 “肚子疼”;有的抱著頭哭鬧,說 “頭暈”;有的甚至直接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識;他們的身上竟泛著淡淡的幽綠,像被一層無形的邪祟纏繞,連呼吸都帶著陰冷的氣息。
稚子學堂內的情況也一樣 —— 孩子們正在做課間游戲,突然紛紛停下,有的咳嗽不止,有的發燒臉紅,有的還嘔吐起來,嘔吐物中泛著幽綠;老師們連忙上前照顧,卻發現自己的手踫到孩子時,竟覺得刺骨的冷,像摸到了冰塊。
靈樞、素問與墨禾立刻分頭行動 —— 靈樞去稚安堂診治就診的孩子,素問守在學堂照顧學生,墨禾則在兩地之間奔波,傳遞消息與聖火草粉末。三人忙得腳不沾地,汗水浸濕了衣袍,卻發現情況比想象中更嚴重 —— 試毒葉貼在孩子們的皮膚上,瞬間焦黑,連帶著聖火灰燼都泛出幽綠,顯然是殘蹤氣濃度極高,遠超之前的幾次,而且這殘蹤氣比之前更烈,像帶著牙齒的毒蛇,能快速侵入孩子的髒腑。
“不對!這不是普通的殘蹤氣!” 靈樞蹲在一位倒地的孩子身邊,指尖按在他的腕脈上,只覺一股陰冷順著脈氣往上竄,幾乎要凍結氣血,連他的指尖都變得冰涼。他袖中的青銅符劇烈顫動,符面金紅與幽綠交織,像兩團火焰在相互吞噬,發出細微的 “滋滋” 聲,“余孽在匯聚孩童的陰邪之氣!他們知道孩童體質弱,氣血虛,陰邪之氣最易在他們體內匯聚,想借這機會打開終南山的‘兒科秘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素問剛為學堂的一位孩子施完針,听到靈樞的話,立刻抬頭望向終南山方向 —— 那里的天空已被濃郁的幽綠覆蓋,像一塊巨大的黑布,將夕陽的金紅都遮住了,空氣中的陰冷正是從那個方向傳來的,還夾雜著隱約的鬼哭狼嚎聲。“兒科秘壇是晚唐時道墨兩派為守護兒童健康所建,” 素問的聲音帶著凝重,還夾雜著幾分擔憂,“壇中藏著《兒科至秘》典籍,里面記載著治療兒童疑難雜癥的方法,還有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 —— 余孽想奪取碎片,用孩童的陰邪之氣復活墨淵!他們選在這個時候動手,就是想借孩童的陰邪之氣增強力量,因為孩童的陰邪之氣最純淨,也最有力量!”
墨禾剛用聖火灰燼穩住稚安堂一位孩子的病情,突然指著窗外尖叫起來“快看!孩子們的影子在泛綠!”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無論是稚安堂還是學堂,孩子們的影子都泛著詭異的幽綠,像被墨汁染過,這些幽綠的影子慢慢離開地面,在空中漂浮著,漸漸匯聚成一道黑色光柱,直沖雲霄,精準地指向終南山;與此同時,稚安堂的成長監測儀、止咳儀、脈診儀,學堂的機關桌椅、護鼻香囊,也紛紛泛出幽綠,與黑色光柱相互共鳴,空氣中的陰邪之氣越來越濃,連稚安堂院中的梔子花、學堂的海棠花,都開始快速枯萎,花瓣失去血色,變成黑色,像被抽走了生機。
靈樞袖中的青銅符與素問鬢角的青銅小鼎,突然同時爆發出刺眼的光芒,金紅與淡紫交織,像兩道利劍刺破幽綠的陰霾,將周圍的陰冷驅散了幾分。光芒中,墨瑤祖師與玄真先祖的虛影緩緩顯現 —— 墨瑤祖師身著粗布醫袍,手中捧著一本《兒科至秘》,書頁泛著淡金,眼神慈祥卻堅定;玄真先祖身著道家道袍,手持拂塵,拂塵上的銀絲泛著淡金,拂過之處,陰冷氣息瞬間消散。
“靈樞、素問,” 墨瑤祖師的聲音從光芒中傳來,清晰地落在每個人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今夜子時,兒科秘壇的‘兒科氣’最弱,是打開壇門的最佳時機,余孽會借孩童的陰邪之氣在此時動手!你們需攜三樣東西前往 —— 墨家兒科秘械(墨禾手中的止咳儀核心,是開啟秘壇機關的鑰匙,核心藏在止咳儀的葫蘆底部,用墨家矩尺才能取出)、道家兒科咒訣(你們手中的青銅符與青銅小鼎,符能聚陽,鼎能護陰,二者結合能護住孩童的陽氣不被吞噬)、孩童淨化後的陽氣(學堂孩子手中的《兒童日常養護錄》,書頁的聖火草縴維已吸收孩子們的陽氣,是驅散陰邪的關鍵)!”
玄真先祖補充道“切記,子時前必須趕到秘壇!若讓余孽將孩童陰邪之氣注入碎片,墨淵一旦復活,不僅兒科醫道會毀于一旦,天下孩童都將淪為戾毒的容器,再也無健康可言!你們肩上的責任,不僅是守護碎片,更是守護天下孩童的未來!”
兩道虛影漸漸淡去,青銅符與青銅小鼎的光芒也隨之減弱,黑色光柱卻愈發濃郁,像一根連接天地的黑色巨柱,散發著死亡的氣息。孩子們的不適越來越重,有的已經昏迷過去,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證明他們還活著;有的甚至開始抽搐,身體泛著幽綠,像被無形的鎖鏈束縛著。
“墨禾,” 靈樞的聲音堅定得像青銅,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立刻去稚安堂,取出止咳儀核心,然後去終南山下的墨家舊寨等候 —— 那里有墨家先祖留下的防護陣,能暫時擋住陰邪之氣,避免核心被余孽奪走;我與素問留下淨化孩子們體內的殘蹤氣,穩定他們的病情,子時前一定趕到!記住,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讓核心落入余孽手中,這是打開秘壇的關鍵,也是守護孩子們的關鍵!”
墨禾重重點頭,眼中滿是堅定“先生放心!我就是拼了命,也會護住核心,在終南山下等你們!” 說著,她轉身朝著稚安堂方向跑去,裙擺掃過地上的黑色花瓣,像一陣風掠過死亡的痕跡。
靈樞與素問則繼續為孩子們診治 —— 靈樞負責用聖火草粉末調整藥方,將粉末融入溫水中,給孩子們灌下去,確保能淨化體內的殘蹤氣;素問負責施針,用極細的銀針刺入孩子們的穴位,護住他們的陽氣,避免被陰邪吞噬。夕陽徹底落下,夜色籠罩汴京,終南山的幽綠愈發刺眼,黑色光柱將夜空染成了綠色,連天上的星星都被這幽綠遮住,看不見一絲光亮。
靈樞望著漸漸甦醒的孩子,心中滿是沉重卻又無比堅定兒童是未來的希望,是天下的未來,守護他們的健康,就是守護天下的未來。這兒科秘壇是守護孩子們的最後一道屏障,絕不能被余孽攻破;這最後一塊碎片,絕不能落入余孽手中,否則天下孩童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他們必須守住秘壇,守住碎片,完成醫靈轉世的使命 —— 讓 “墨隱道興” 的中醫體系,為天下孩童帶來健康與希望,讓他們能在陽光下奔跑、歡笑,不用再受邪祟的傷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就在他們準備動身前往終南山時,黑色光柱中竟浮現出無數孩童的虛影 —— 他們是被殘蹤氣感染的孩子,有稚安堂就診的,有學堂讀書的,還有汴京其他地方的孩子,每個人的面容都扭曲著,帶著痛苦與掙扎,身體泛著幽綠,像被無形的鎖鏈牽引著,朝著終南山飛去。有的孩子還在哭著喊 “爹爹”“娘親”,聲音淒厲,讓人听著心碎。
“他們在用孩子的虛影做祭品!” 素問的臉色驟變,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她伸出手,想去抓住那些虛影,卻只抓到一把冰冷的空氣,“若這些虛影被吸入秘壇,墨淵的力量會增強十倍,到時候我們再想阻止,就難如登天了!”
夜色中的終南山,如一張張開的巨口,等待著孩童虛影的到來,黑色光柱則是它的舌頭,貪婪地吞噬著每一個虛影,每吞噬一個,光柱就粗一分,幽綠就濃一分。靈樞與素問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急切與堅定 —— 他們必須盡快趕到終南山,必須阻止這一切,守護天下孩子的健康與性命,守護那些還在哭泣、還在渴望父母的小生命!
可時間,還來得及嗎?墨禾能否順利取出止咳儀核心,在終南山下的墨家舊寨安全等候?被牽引的孩童虛影能否被解救,回到父母身邊?兒科秘壇中的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最終會落入誰手?靈樞與素問能否完成醫靈轉世的使命,守住兒科醫道,護住天下孩童的未來?一切,皆待今夜子時,終南山兒科秘壇中,見分曉。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