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還懸在確認鍵上方,指尖距離屏幕不過半寸。就在她按下指令的瞬間,主控台的能量波形圖猛地一抖,三道曲線在交匯處炸開一片刺目的紅光。警報聲沒來得及響起,一股震蕩波順著線路反沖,擊穿了輔助組的操作面板。電火花從接口處噴射而出,一名操作員被氣浪掀翻在地,手臂被灼傷,發出一聲悶哼。
整個控制室陷入短暫的混亂。
甦悅沖過去扶人,技術組長迅速切斷局部電源,推力裝置的藍光劇烈閃爍,像是喘不過氣的喉嚨。林晚沒有動,她死死盯著屏幕中央那三道失控的能量軌跡,瞳孔微縮。震蕩波提前衰減,反向波動卻提前釋放,推力輸出在毫無緩沖的情況下撞上反向沖擊——這不是系統故障,是節奏徹底錯位。
她閉眼,凝神。
“心靈洞察之鏡”再次開啟。視野中,主控台的核心節點仿佛被撕開一層外殼,能量流動的路徑清晰浮現。她看到震蕩波回落的速度比預設快了0.15秒,反向波動的觸發機制因前次試驗殘留的諧振被提前激活,而推力組的輸出仍按原定節奏推進。三股力量沒有接續,而是迎頭相撞,形成一股向內的回涌,像被壓到極限的彈簧突然崩斷。
她睜眼,聲音壓得極低,卻穿透了嘈雜︰“切斷三力連接,啟動應急冷卻。”
指令傳下去,技術組長立刻執行。推力裝置的輸出被強行拉低,反向波動斷開接入,震蕩波停止發射。控制室內的嗡鳴聲逐漸平息,只剩下冷卻系統運轉的低頻震動。那名受傷的操作員被抬出,輔助組的設備冒著焦味,監測屏黑了一片。
甦悅走回來,臉上還帶著煙灰︰“我們差點炸了自己。”
林晚沒回應。她調出三組能量的原始波形圖,重新標注時間軸。震蕩波的回落點、反向波動的接入點、推力的峰值輸出點,被她用紅框一一圈出。三者之間的空隙,恰好形成一個0.3秒的“真空期”——在這段時間里,沒有任何力量承接能量的過渡,就像踩台階時一腳踏空。
她把圖放大,推到主屏幕中央。
“我們不是沒力氣。”她指著那道紅框,“是踩空了。”
沒人說話。推理組的組長站在角落,眉頭緊鎖。他知道林晚在說什麼,但他不信。在他看來,降低輸出節奏就是削弱防御,而敵人不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節奏再準,打不出力道也是白搭。”他開口,“我們現在拼的是強度,不是步調。”
林晚轉頭看他。她沒有爭辯,而是再次凝神,目光落在對方雙眼。
“心靈洞察之鏡”悄然開啟。
一瞬間,她看清了對方腦海中的念頭——不是質疑技術,而是害怕承擔責任。前兩次試驗失敗,已經有人在記錄失誤日志。如果再因為“放緩節奏”導致防線失守,第一個被問責的就是他。
她收回視線,走到主控台前。
“如果因為調整節奏導致防線崩潰,”她聲音不高,但每個字都清晰,“責任由我承擔。”
推理組組長愣了一下。
林晚繼續說︰“我們先以70輸出試運行兩輪,監測引力場反應。如果敵人趁機加壓,立刻恢復原節奏。但如果他們沒變,說明他們的反撲依賴我們的攻擊頻率——我們越猛,他們越狠。而我們一旦慢下來,他們的節奏也會亂。”
技術組長低頭計算了幾秒,點頭︰“有道理。他們的引力場波動一直跟著我們的攻擊節奏在調整,像在回應。”
“那就別讓他們猜到下一步。”林晚的手指在屏幕上劃過,“我們不按他們的節拍走,也不按自己的慣性走。我們走出第三種節奏。”
甦悅忽然明白了什麼︰“你是說……讓他們跟著我們亂?”
“對。”林晚點頭,“他們以為我們在沖,我們卻在等。等他們自己把自己拖垮。”
推力組組長沉默了幾秒,終于開口︰“可以試。但一旦出問題,必須立刻切回。”
“同意。”林晚說,“現在開始準備。”
指令重新下達。主攻組調整震蕩波釋放周期,延長0.1秒;反向波動接入延遲改為0.25秒,輸出強度下調3;推力組將輸出穩定在70,進入待命狀態。輔助組更換燒毀的線路,冷卻系統全功率運轉,監測設備重新校準。
林晚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輕輕敲擊控制面板邊緣。她的太陽穴還在跳,那是強行使用“心靈洞察之鏡”的後遺癥。但她不能停。剛才那一瞬間的能量回涌,不是偶然。敵人已經察覺他們的變化,正在試探。如果他們繼續按原來的節奏強攻,只會一次次撞上自己制造的牆。
甦悅走過來,低聲問︰“你還撐得住嗎?”
林晚沒看她,只點了點頭。
“剛才那一下,差點把我們掀翻。”甦悅盯著主屏幕,“他們是不是……也在調整?”
“不是他們。”林晚的聲音很輕,“是我們自己沒踩穩。”
她調出上一輪試驗的全程數據,逐幀回放。在震蕩波釋放的瞬間,推力裝置的輸出曲線有一個微不可察的提前上揚——那是系統自動響應攻擊指令的慣性反應。而反向波動的介入機制,也因前次殘留的諧振被輕微激活。兩個0.1秒的偏差疊加,最終導致了0.3秒的錯位。
“問題不在外部。”她指著數據流,“在我們內部的響應機制。系統太想‘配合’,反而搶了節奏。”
技術組長湊過來︰“要不要加一道延遲緩沖?讓推力組手動確認輸出時機?”
“不行。”林晚搖頭,“太慢。我們需要的是默契,不是遲疑。”
她閉眼,腦海中浮現三股能量流動的畫面。震蕩波回落,反向波動托底,推力推進——不是同時,不是先後,而是像呼吸一樣,自然餃接。吸到盡頭,不必用力,氣自然會呼出;呼盡了,胸腔空了,氣自然會吸進來。
“我們不是控制三股力量。”她睜開眼,“是讓它們自己流動。”
甦悅看著她,忽然笑了︰“你越來越像在教人跳舞了。”
林晚沒笑。她走到推力組操作台前,對組長說︰“下一輪,你們不要想著‘輸出’,想著‘承接’。等反向波動上來,再推。哪怕慢半拍,也要踩在點上。”
推理組組長盯著她看了幾秒,終于點頭。
“準備好了。”技術組長報告,“系統冷卻完成,線路修復,監測正常。”
林晚深吸一口氣,走到主控台中央。
“開始第一輪試運行。”她下令,“節奏——三步。”
指令傳下。震蕩波緩緩釋放,顏色由白轉深藍。反向波動在延遲0.25秒後介入,諧振曲線平穩上升。推力組的操作員盯著數據流,手指懸在輸出鍵上,直到反向波動的曲線觸踫到震蕩波的回落邊緣,才緩緩推高輸出。
三股能量在空中交匯,沒有扭曲,沒有斷裂。
波形圖上,三道曲線在0.5秒區間內形成一個平緩的過渡帶,像水流過低窪處,順勢而下。
同步率指示條微微跳動,綠色信號短暫亮起,隨即穩定。
“接上了。”技術組長低聲說。
林晚盯著屏幕,手指輕輕撫過控制面板上的血跡——那是上一輪試驗時留下的,還沒來得及擦。她的指尖沾上一點暗紅,又在金屬表面留下一道新的痕跡。
“再來一次。”她說,“保持這個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