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211章 震驚連連(1)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211章 震驚連連(1)

    听到蔡成問起楊修,楊彪笑得眼楮眯著,臉上的褶子都張開了。

    他可以不把楊修的現況告訴別人,但成公子問起,他是一定要說,而且還要詳細說。

    誰讓楊修是成公子在弘農發現並一手提攜的呢?

    楊彪可不認為青州刺史田奇重用楊修是公事公辦。

    沒有成公子舉薦,青州會重用楊修?

    青州可是成公子的基本盤。

    楊修在青州得到重用,說明自己的兒子已經入了成公子的陣列。

    楊彪把楊修的事詳細介紹給蔡成後,還略帶得意地告訴蔡成

    當年,就是楊修來京都後,為楊彪分析了一番大勢,才讓楊彪如夢初醒,馬上放棄反對蔡成和新農體系的主張。

    看到楊彪唏噓的模樣,蔡成笑著安撫楊彪“大漢新制唯才是舉。便如文先公等反對過大漢新制之人,只要轉為支持大漢新制,便可得到起復。”

    楊彪听了他竟然有機會“起復”,激動得差點老淚縱橫。

    至于如何能證明他們這些前朝舊臣,確實已開始支持大漢新制,老奸巨猾的楊彪連問都沒問。

    因為他在內閣完美應對了“四年五災”後,確實從內心里開始支持大漢新制。

    他非常清楚,漢靈帝駕崩後,大漢已然風雨飄搖。

    如果不是蔡成入京組建內閣,推行大漢新制,不要說“四年五災”了,哪怕是第一災雍大旱再加上雍叛亂,都能給大漢致命一擊。

    這次雍叛亂,可不僅僅是羌胡,還有西羌和雍的世家大族。

    如果不是護民軍,僅憑原本朝廷的軍隊,哪里可能擋得住叛軍?

    更何況叛軍首先便偷襲了函谷關,京都洛陽就暴露在叛軍的兵鋒之下。

    沒有護民軍平定叛亂,恐怕整個中原都會陷入戰火之中,大漢極可能不再存在。

    蔡成正向楊彪詢問“四年五災”朝廷是如何應對的,誰知馬日、崔烈兩人也湊了過來,硬要卸下楊彪的車廂,他們好一起與成公子聊天。

    崔烈剛剛睡了一小覺,中間醒來,便有人告訴他說公子曾想上他的車。

    幾人讓龍鱗衛幫著卸掉車廂,然後便迎著寒風,裹著被子,隨意地坐在楊彪的馬車上,听楊彪給蔡成介紹朝廷應對“四年五災”。

    這楊彪不僅智慧過人,口才也是非常了得。

    他並沒有平鋪直敘的講解,而是直接說出了一連串的震驚。

    第一個震驚便是蔡成發明的曲轅犁、播種機等農具,以及大漢新制。

    他沒想到,在大漢新制下,在新型農具下,大漢北方竟然會爆發出如此驚人的潛力。

    如果不是大漢新制和新型農具,大漢北方的糧食產量,根本無法應對“四年五災”。

    盡管在“四年五災”的初始階段,只有一個青州糧食充足、富甲天下,雍大旱只能依賴青州的援助。

    可在公歷393年的兗州地龍翻身,冀州也富庶起來。

    雖然說兗州地龍翻身主要靠京州、徐州和豫州的援助,可雍州、涼州、幽州、並州、吉州、箕州,可全是冀州援助的。

    楊彪的結論是能夠應對“四年五災”,大漢新制與新型農具,二者缺一不可。

    沒有新型農具,大漢糧食產量不會提升那麼多。

    而且在小冰河期初始階段,氣溫連年下降,極大的可能糧食還會減產。

    沒有大漢新制,大漢民眾就不會有那麼高的耕種熱情,哪怕糧食產量有所提高,也必然提高的有限。

    關鍵是大漢新制遏制了世家大族兼並土地、盤剝農戶與佃戶。

    否則的話,趁著天災不斷,世家大族必然會大肆出手,哪怕過程中世家大族會施粥救人,可災難過後,大漢的流民會數十倍、數百倍的增加。

    流民沒房沒地,要想活下去,便只能造反,然後給風雨飄搖的大漢捅上致命的一刀。

    楊彪的說法得到了崔烈、馬日的高度贊同。

    他們兩人也開始說起大漢新制的先進性和巨大的優勢——有時候,先進並不代表著優勢。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優勢才能顯現出來。

    轉眼間,崔烈和馬日已經在熱烈地討論起大漢新制的具體細節了。

    可見,這些前朝舊臣這幾年中,沒少研究大漢新制,甚至可能是在集體研究。

    從這些話中,蔡成也听出這些朝堂重臣的不同凡響。

    他們無論說什麼,都會追根溯源,再由源頭具體到推行過程中的問題,然後便會提出一項項的具體措施。

    蔡成心中暗道“看來得盡快起復這些人,得讓他們為大漢繼續發光發熱。”

    于是,蔡成打斷了二人的討論,笑問“文先公、威考公、翁叔公,以諸公對大漢新制的了解和理解,大漢新制能否回答桑弘羊的‘鹽鐵三問’?”

    鹽鐵三問,是漢武帝之後的漢昭帝時期,輔政大臣桑弘羊,向來朝辯論的賢良文學(民間的讀書人)提出的三個問題。

    這三個問題用現代的話來說,便是財政來源之問,應急儲備之問,公共事業之問。

    當時的賢良文學們,想廢黜漢武帝時期的政策,尤其是廢除“鹽鐵酒官營”的政策,美其名曰“只有藏富于民,方能興盛大漢”。

    桑弘羊的“鹽鐵三問”,直指一國之命脈,一直到了現代化的今天,我泱泱華夏,才用改革開放的成果,回答了這三問。

    不過,在筆者看來,偉人時代雖然沒有明確回答,卻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桑弘羊三問”。

    想想看,中華民族改革開放後,快速崛起的基礎從何而來?

    那是在偉人的號召下,幾代人吃不飽、穿不暖的艱苦奮斗,在中華大地上打下了工業化的基礎。

    至今,整個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佔全了聯合國工業分類的41個大類、101novel.com7個中類、666個小類。

    蔡成提出的問題,讓楊彪、崔烈、馬日這三位僅剩下的前朝三巨頭,目瞪口呆,不能自已。

    半晌後,楊彪才不可置信地反問“大漢新制解決了‘桑弘羊三問’?”

    誰知蔡成只是微微一笑,說道“是否解決了‘桑弘羊三問’,目前尚不能下定論。這個課題便交給諸公如何?大家在伴隨陛下巡察的閑暇時,可結合大漢新制,共同商討一番。”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211章 震驚連連(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211章 震驚連連(1)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