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114章 大義甦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114章 大義甦則

    至于馬超,小屁孩一個,很好忽悠的。

    如果匡漢軍、安漢軍與益州東州軍合兵一處,等待時機先取漢中,再仿高祖皇帝出漢中爭天下,匡漢室,也不是不可能。

    這便是裴茂一番思索之後的結論,也是裴茂編織的美好夢境。

    事已至此,裴茂還想著“匡漢室”,也可見他對大漢王朝的忠誠。

    其實,此時此刻,包括裴茂在內的所有人內心都是崩潰了。

    剛剛還志得意滿地討論如何穩定雍州、融合安漢軍,甚至都想到了東出函谷,轉眼間卻要落荒而逃。

    這叫什麼事兒呀?

    匡漢軍名字叫得震天響,可真遇到護民軍,竟然連戰都不敢戰。

    如果不重新編織一個美夢,恐怕不用進子午谷,他們便會真的崩潰。

    裴茂下完令,並沒有馬上去軍營。

    他只是抬眼望天,內心默念難道上天真的不眷顧吾等這些大漢忠臣嗎?

    裴茂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正要帶領大家同去軍營,甦則卻開口說道“大都督,文師(甦則字)有一請!”

    “何請?”裴茂看向甦則。

    “征西軍團距長安只有半日路途,巨光公率匡漢軍入子午道尚有四十余里,將士持械背糧行進速度極慢,加之整軍與取糧草所耗之時,以征西軍團的騎兵速度,必可在巨光公入谷前,追殺上來。

    “故文師請率五千匡漢軍,為大都督斷後!”

    甦則大義凜然的話語,驚呆了在場所有人。

    留下斷後?

    那豈不是必死之局?

    “文師,這可是死局。”有人提醒甦則。

    “呵呵……”甦則冷笑。“起兵,本就是誅九族之罪。甦則所願為‘清君側,匡漢室’,何懼一死?吾願與甦氏九族共同赴死。”

    眾人默然。

    “文師若與軍同行,護民軍懾吾兵威,或可暫不動吾等之族。”有人還心存僥幸。

    “哈哈哈哈——”甦則仰天長笑。“諸公,兗徐兩州之世家大族,便是吾等榜樣。”

    眾人內心一凜,臉色鐵青。

    他們想擁兵以自重,從而讓朝廷不敢動自己家族的心思,瞬間煙消雲散。

    確實,兗徐兩州的世家大族,凡是參與了當年“兗徐犯青州”者,此時一個都沒跑掉,哪怕沒有滅族,也都淪為貧民,或送去了並州的勞改營,或加入了農莊。

    家中錢財被罰沒一空,從此再無一畝私田。

    關鍵是十年內皆不得為官為吏。

    對于這些世家大族來說,沒有私田,沒有錢財,不能做官,連吏都不行,那還不如殺了他們呢。

    “文師大義!”沉默半晌後,裴茂對著甦則深深一禮。“拜托文師公了。”

    眾人跟隨裴茂對甦則深深一禮。“文師大義!”

    氣氛卻是那麼的傷感和凝重。

    沒出兩個時辰,長安城下的匡漢軍便已經開始撤離。

    軍營中的存糧起碼剩下一半。

    各世家大族第一批獻給匡漢軍的糧食,起碼能讓長安城下四萬五千匡漢軍吃上三個月。

    這也是裴茂定下的圍城時間。

    長安城下到底有多少安漢軍呀,一會五萬,一會四萬五千的。

    其實匡漢軍總共六萬。

    五千給了龔都駐守函谷關,五千給了樊稠駐守武關,還有五千去支援函谷關了。

    所以,長安城下真實的安漢軍,只有四萬五千。

    可各個世家大族的代表、將領等,都是以自家私兵為親衛的,所以才號稱五萬。

    看到剩下那麼多糧食,有人提議放把火,把剩下的糧食都給燒了,卻被甦則阻止。

    他說今年雍州大旱,入秋後,雍州就會斷糧。

    如果把這些糧草都給燒了,必然激怒護民軍,甚至會激怒匡漢軍中將士。

    畢竟,將士們的家人,同樣會斷糧。

    而數十年來,朝廷都無力賑災。所以,能給雍州的父老留下一點糧食,就留下一點糧食吧。

    畢竟這些糧食能救上萬人呢。

    何況,甦則還說,他會以這些糧食威脅護民軍,逼迫護民軍暫不追殺安漢軍,同時換取五千留下斷後的五千雍州子弟的性命。

    眾人都被甦則的大義所感動,自是沒再說什麼,剩下的糧食自然也不會燒掉。

    裴茂沒再多言,率領眾人對著甦則深深一禮,然後便在親衛的護衛下,往子午道趕去。

    他們不僅要跑,還要跑快點。

    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征西軍團已經近在眼前,再不走,肯定就走不掉了。

    然而,就當裴茂距離子午谷還有數里之遙時,劉闢親自跑來向他報告,說是有人佔據了子午關,起碼有一兩千之數,破衣爛衫卻手持刀兵,不讓匡漢軍穿子午關而過。

    而且佔據子午關之人還叫囂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拿糧買命來。如果敢說半個“不”字,一刀一個管殺不管埋。

    裴茂一听,差點又噴出一口血來。

    難道我想退入漢中還不行嗎?

    韋端在一旁叫道“吾知也!”

    把目光都吸引過來後,他才說道“這必是盤踞在秦嶺之內的那些悍匪。”

    “可秦嶺中的悍匪不是早被雍州刺史管亥給收服了嗎?”有人提出異議。

    管亥就任雍州刺史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去秦嶺中,大叫“放下兵器,安心歸鄉,分田分糧,既往不咎”,結果不出兩月,秦嶺中的匪患便一掃而空。

    “秦嶺中悍匪不下萬數,管亥只收服數千,余下者不願歸順朝廷者,便在此截道,行那剪徑之事。”韋端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了自信。

    (“剪徑”一詞最早出現在元代。後因《水滸傳》為人熟知。這里我只是借用一下,嘿嘿嘿嘿!——編者注)

    對韋端的判斷,裴茂也深以為然。

    否則大山之中,哪里會有上千人的兵馬?

    裴茂劉闢馬上回去,告訴那些悍匪,加入匡漢軍,一起前往漢中,便有糧吃。

    如果能夠收服這些山中悍匪,他們走子午谷,便算是有向導了。

    劉闢剛走,拖後的斥候來報,護民軍被甦則以營中糧草要挾,答應一個時辰內不會追殺。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114章 大義甦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114章 大義甦則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