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茂氣急攻心,一口血噴出,然後顧不上擦拭嘴角血漬,用吼一般的聲音叫道“函谷關方向的護民軍有多少兵力?為何函谷險關輕易被破?”
那人看到裴茂吐血,嚇得直哆嗦。
“兵馬無……無數,車隊長得看不到盡頭。據說車隊到弘農時,函谷關那邊還有車輛駛入關中。函谷關中無人逃回,為何被破,小人不知。”
完了!
在座之人都知道,護民軍從三個方向而來,這是要把匡漢軍逼入絕路呀。
關中平原雖然廣闊,卻是狹長形——東西長,南北窄。
一隊騎兵自陳倉而來,便封住了匡漢軍西行之路。
一隊騎兵沿涇水而下,便封住了匡漢軍入涼之途。
還有自函谷關而入關中的兵馬,現已抵達華陰,則不讓匡漢軍東去,連至華陰後由風陵渡過大河都已不可能。
如此,匡漢軍若要避戰,便只有南下一條路——對匡漢軍來說,也是絕路——武關道。
從長安城下,走藍田、經上洛,至武關,便可前往南陽。
天下人皆知,南陽駐扎著護民軍的征南軍團。
匡漢軍如果真的入了武關道,除非入山為匪,否則出武關道時便是個死。
然而,便在這絕境之中,裴茂的神情逐漸堅毅,眼中也慢慢透出光芒。
裴茂擦了擦嘴角的血漬,厲聲說道“傳信劉闢,備戰!吾等便在這長安城下,與護民軍血戰一場。除奸佞、匡漢室,吾等自當笑對生死。”
說完,他便想離開灞上,前往長安城下的匡漢軍大營。
他要去軍營與匡漢軍共生死!
他要去軍營告知匡漢軍的將士們,只有誓死拼殺,才能搏出一條生路!
他要去告訴將士們,青州成公子倒行逆施,其罪罄竹難書!
他要以一腔熱血,喚醒天下忠義之士!
“大都督,萬萬不可!”
裴茂還沒邁開腿,傳令兵也未跑出院落,便被韋端止住。
“汝等怕死?!”裴茂眼中透出狠厲。
“非也!”韋端搖了搖頭。“吾等參與起兵,于朝廷而言,便是誅九族之罪。”
“那為何阻吾?”裴茂不解了。
“護民軍能從陳倉而來,能沿涇水而下,說明涼州李合已然敗落。
“馬超率兵由大散關入漢中,亦說明其不是征西軍團的對手。
“征西軍團和西進之護民軍三面夾擊,哪怕五萬匡漢軍悍不畏死,亦非護民軍之對手。”
韋端三言兩語便說出了匡漢軍當前處境。
“汝是要南下藍田,走武關道入南陽?”一世家大族代表更是不解了。
誰不知道,入武關道,便是入了死路。
“非也!”如此緊急關頭,韋端還是在拽酸文。
“快說!”裴茂吼了起來。
他忍不了了。
西面、北面征西軍團距長安只有半日路程,哪里還有功夫听你賣關子?
“走子午道,入漢中,乃唯一生路也。”韋端終于說出了他的對策。
眾人听後便都驚住了。
他們怎麼把長安南邊的子午道給忘了?
不過,他們臉色馬上又重新陰沉了下來。
子午道可不好走。
由子午道入漢中,千里之遙。
雖然現在子午關並無朝廷守備力量,可子午道為王莽時期修繕的棧道,依崖臨淵,極為難行。
匡漢軍由子午道前往漢中,不說路上餓死之人,恐怕失足摔死之人,亦不知會有多少。
韋端看到眾人的神情,聲音頓時大了起來。
“北宮伯玉、韓遂亂三輔之時,多少關中百姓由子午道入漢中躲避戰禍?難道匡漢軍連百姓都不如嗎?”
韋端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瞬間驚醒。
是呀。
安漢軍十幾萬人,都不是征西軍團的對手,何況除征西軍團外,還有來自函谷關方向的護民軍呢?
當前局勢是戰必敗,入武關道必死,唯有子午道入漢中這唯一生路。
關鍵是,如果他們這些人能逃出生天,因懾于匡漢軍的數萬兵馬,,或許朝廷不敢對其族人動手。
瞬間,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裴茂,眼中帶著懇求。
裴茂也沒磨嘰,只是稍稍思忖了一番,便下定了決心。
“傳令令劉闢于一個時辰內整軍列隊于營中糧倉外;令糧倉快速準備所有麻包;每個士卒背糧五十斤,只攜帶隨身兵器和弓箭,然後迅速開進子午道,搶佔子午關。”
要說這裴茂的命令還真沒毛病。
按東漢一斤250克計,背五十斤糧食,也就相當于現代的二十五斤,再加上隨身兵器和弓箭,最多也就是現代的五十斤,屬于青壯士卒能夠承受的範圍。
子午道長達千里,行程需兩月,省著吃,再配上路途中采摘的野菜、野果,基本夠用。
如果在路途中能打到一些野獸,那就更好了。
關鍵是搶佔子午關後,便可以堵住後面追殺而來的護民軍,可保匡漢軍無虞。
抵達漢中後,哪怕匡漢軍只余下三萬人,仍可憑兵力搶佔漢中、劫掠糧草。
只是有一點,馬超已然退入漢中,屆時如果馬超不願與匡漢軍合兵一處,必起沖突。
不過,裴茂的思維極快,馬上便想到,哪怕與馬超合兵一處割據漢中,也並不保險。
畢竟護民軍也可由陳倉道、子午道、褒斜道等入漢中。
要想保險,便需要進入益州腹地,方可由陽平關、劍門關和葭萌關三道天險來保命。
當然,劉焉必會派兵駐守三道天險。
可如果能歸順劉焉,這三道天險便會變為坦途。
劉焉在朝時,官職本就比裴茂高上一截,如今更是先帝親封的益州牧,投靠劉焉似乎並不丟人。
更何況劉焉本是皇室血脈,投靠劉焉就等于投靠漢室,大義上一點毛病都沒有。
劉焉入益州後,便與朝廷減少了往來邸報,在董卓入京後,更是基本斷絕。
可見,劉焉雖然沒明說,可其必有割據益州的想法。
以“共入益州”之理由,必能說動馬超與自己合兵。
如若劉焉願意收留,不僅說明劉焉割據之心已定,而且以劉焉之聲望、地位和其皇室血脈,必然會打出“復漢”之旗號,代表著漢家正統與青州成公子抗爭。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