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491章 一鳴驚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491章 一鳴驚人

    誰知道,桓佑絲毫不懼,從桓階身後邁步站了出來。

    而桓佑如此,其父桓階仍然老神在在,無一些惶恐、擔憂之色。

    “使君大人,諸位大人!”桓佑做了個羅圈揖,面色從容,童聲清脆。

    “如今荊州最重要的是什麼?”桓佑環視著在座眾人。

    “以佑看來,首當其沖的不是討論是否服從朝廷內閣詔令,而是馬上派兵入江夏、剿孫策。”

    桓佑的臉上出現一朵潮紅,不知是因他體弱,還是因為過于激動。

    “表面上看,孫策入江夏,無人口亦無糧草。然,孫策自不會困于江夏等死。

    “現汝南袁氏、許氏已為護民軍所滅,南陽袁術棄宛城欲逃汝南,亦會被護民軍圍剿。

    “如此孫策便不能過新息渡口投靠汝南袁氏。

    “留給孫策的只有一條路可走︰過江犯長沙,或過江投靠揚州曹操。”

    桓佑停了一會,給大家思考的時間,看到大家都在輕輕點頭,才繼續說道︰

    “孫策若投靠曹操,必引曹操來攻我荊州,以為其父報仇;

    “孫策若直接攻伐長沙郡,則可打長沙一個措手不及,長沙郡必失。

    “以佑猜想,孫策不會投靠曹操,而是率兵過江直撲長沙治所臨湘後世的長沙市)。

    “為何?皆因其父孫堅乃長沙前太守,在長沙郡或許有人會支持孫策。

    “荊州江南四郡兵少將寡,若我是孫策,在取臨湘獲取糧草後,馬上分兵取武陵、零陵、桂林三郡,從而獲取廣大地域,從而抗衡我荊州南郡兵馬。

    “一旦孫策得逞,我南郡將四面受敵,再無轉圜余地,只能歸順朝廷以求平安。

    “或者說,那時,我荊州各世家大族,將比直接遵從內閣詔令還慘,畢竟江南族產盡失,而南郡的田地、家財同樣要受到成公子的盤剝。”

    說完後,桓佑再次向眾人致禮,回到桓階的身後坐下,口觀鼻、鼻觀心……

    而此時在座所有人的臉色均已大變。

    他們可不笨,馬上就知道,桓佑所說,幾乎是必然。

    而他們一旦失去江南四郡,他們在江南四郡的利益就全部送給孫策了。

    現在孫策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糧草。

    所以,只要長沙郡不失,孫策就無糧草供給。

    半晌後,向朗才開口問桓佑︰“小公子的意思是,我們向長沙派出援兵嗎?可這與之前的‘靜觀其變’有何關系?”

    向朗還是年輕,沒有想清楚相互的關聯。

    桓佑坐在椅子上,對著向朗拱手一禮。

    “吾身體太弱,站一會便有些氣喘,請巨達向朗字)大人允許佑坐著回話。”

    不等向朗開口,劉表就馬上說道︰“你盡管安坐。”

    劉表已經听出這個小娃娃的不凡了。

    桓佑再次向所有人致禮感謝。

    不感謝不行啊。

    這是什麼場合?

    這可是刺史府的正式議事。

    按禮節,根本不可能為他設置座位。

    可之前桓階要求給自己兒子一把椅子,就坐于自己身後,大家因都知桓佑體弱多病,自然沒有多說什麼。

    可如今桓佑主動致禮感謝,倒是讓人發現,這個桓氏並不是“教子不嚴”,而是很懂禮數的。

    桓佑的童聲再次響起。

    “如果現在就宣布不奉內閣詔令,無論是樊城的護民軍,還是經襄隨谷地入江夏的護民軍,都會馬上征伐南郡,我南郡將會四面受敵,不可守也。

    “如果宣布奉內閣詔令,便要解散私兵、放護民軍過漢水,南郡亦不可保。

    “唯有一策,可保南郡暫時無虞,以便抽出手來,清剿孫策殘軍。

    “那就是以使君皇室宗親之名,讓荀諶帶信給內閣,說目前對成公子是否國賊判斷不清,請求內閣允許荊州派使者入京都觀察兩年時間。

    “屆時,如若證實成公子並不想獨霸朝綱、伺機篡漢,荊州刺史府上下官員便全部赴京負荊請罪、

    “否則,荊州刺史府與數百萬民眾,必將高舉‘匡扶漢室’的義旗,哪怕全部死光,哪怕流盡最後一滴血,也必與成公子對抗到底。”

    眾人都听明白了。

    眾人的眼楮也都亮了。

    按桓佑所言,荊州並不背叛大漢朝廷,反而是漢室的最堅定的助力。

    你成公子若沒有篡漢之心,給荊州兩年時間又如何?

    你成公子若確想篡漢,那就是逼著荊州聯合揚州、益州、交州共同高舉義旗。

    而只要有這兩年時間,荊州便可以騰出手來,先剿孫策、再募強兵。

    屆時無論是想割據江南,還是要重新歸朝廷統轄,可就是荊州說了算。

    所有人看著桓佑的眼神,都閃著異彩、透著驚喜。

    原來荊州第一大才是這位桓氏的小公子桓佑呀。

    難怪其父桓階坐在那里老神在在!

    哪怕不願意反抗成公子的劉表,都清楚這是當前荊州最好的策略。

    畢竟劉表也對是否歸順朝廷搖擺不定。有了這兩年時間,不僅佔據了“匡扶漢室”的大義名分,還能夠把天下大勢看得更清。

    那時做決定,肯定就不會猶豫了。

    可正史中,荊州士族不都是沒有戰心嗎?

    曹操來攻荊州,遍地都是投降派,卻無人想割據自立。

    曹操本就是士族出身。

    他來攻荊州,士族還是士族,利益不會受損。

    但如果是護民軍控制了荊州,這些世家大族,起碼都要交出半數族產,而且還得和賤民平起平坐。

    如何抉擇,不是明擺著嗎?

    史上只留下姓名又體弱多病的荊州桓氏嗣子桓佑,在襄陽刺史府中,一鳴驚人,再一次改寫了歷史。

    荀諶返京了。

    帶著荊州刺史劉表給內閣的信件返京了。

    信上還有荊州多數世家大族的簽字。

    荀諶剛剛渡過漢水,文聘已經率領五千兵馬東渡漢水,去江夏攻伐孫策;

    霍峻字仲邈)率領三千兵馬同樣東渡漢水,去搶佔隨縣;

    與此同時,蔡瑁、張允劉表的外甥)也緊急趕往洞庭湖,準備率領水師封鎖江夏郡至長沙郡的江面,或把孫策困死在江夏,或將孫策殲滅于臨湘城下。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491章 一鳴驚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491章 一鳴驚人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