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389章 治漢方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389章 治漢方略

    也正因為如此,蔡成才讓他跟在王允身邊,等熟悉官場後,就做刑部尚書。

    這次入京,就是滿寵帶著一眾研究刑律之人,來配合王允建立新法和整個刑律體系。

    蔡成這也是沒有辦法。

    當前大學堂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不僅人數不足,而且還沒有為官的經驗。

    所以,只能先把東漢末年的各州名士先用起來。

    當然,農耕署署長、商署署長、制造署署長、衛生署署長、學署署長這五個最重要的位子,蔡成都是安排的自己人。

    這五個部門,也可以說是蔡成重塑大漢的五個基礎。

    這五署在各州郡行事,只需要事先通報刺史、太守即可,可以直接指揮州郡兩級官府的農耕、經商、制造、衛生和教育五項事務。

    至于豫州的刺史鐘繇鐘元常,則是由黃琬推薦。

    而鐘繇在大漢素有名望,鐘氏又是潁川望族。他來任豫州刺史,可以很好地聯絡豫州士族,讓新農體系的推行更為順利。

    蔡成當然沒有意見。

    蔡成也知鐘繇的理政能力,自然是一萬個放心。

    而鐘繇可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書法家,正史中的小楷,就是他創建的。

    如今,他在朝中,已經見識到了蔡成所創的小楷,《漢報》上用的就是小楷,自然對蔡成是推崇倍至,總想與蔡成探討書法。

    可蔡成真沒時間。

    因為護民軍的眾將,于年節前,便已經全部入京。

    他們正在連日軍議,以確定護民軍下一步的方略。

    蔡成沒參加前期軍議。他要帶著內閣成員,包括三公九卿,把大漢下一步的方略商議妥當。

    當然,這也是蔡成的借口。

    他哪里敢與鐘繇探討小楷?

    真要一起探討,他就露餡了。

    小楷是他推出來的,可他自己的小楷水平,實在是卒不忍視。

    《漢報》上的小楷,雖然是刻出來的,可原字也不是蔡成的手書,而是管氏家主管哲所書。

    所以,這段時間,蔡成每天晚上撰寫書稿,可都是用的小楷,而不是大漢流行的隸書。

    不過,蔡成還是找時間和鐘繇見了一面。

    他直接建議鐘繇研究行書。

    之前蔡成曾建議過左伯研究草書,只剩下行書沒人研究了。

    雖然蔡成的行書實在不忍直視,可鐘繇卻如獲至寶。

    他發現,楷書雖然工整,可偏于軟弱無力,不僅無隸書的剛勁,亦無文士所追求的瀟灑飄逸。

    而蔡成所說的草書雖然狂放,卻不符合鐘繇的性格。

    而行書,恰好符合他的性格,飄逸而不失端莊,瀟灑且不失勁力。

    自從鐘繇開始研究行書之後,就再也沒有來煩蔡成了。

    下午,可就是要商議大漢下一步的“治國方略”的時候,蔡成自然要帶著劉協來參加。

    可三公九卿並不是內閣成員,為何還能夠參與商議“治國方略”?

    能位列三公九卿,都是大漢頂尖的人物。

    雖然目前尚無新職,可總要給三分薄面吧?

    更重要的,蔡成要通過他們告訴士族,如果士族不反對新制,蔡成也不會動他們。

    這也算是通過拉攏重臣從而分化士族的陽謀之一吧。

    蔡成入京後,為何不禁京都的進出,就是給三公九卿、朝臣京官們以方便,讓他們隨時可以給家族送信,達到讓眾多士族知道蔡成是個什麼樣的人,新制又有哪些優勢等目的。

    大漢現在僅有五千萬人口,甚至可能連五千萬都稍有不足。

    蔡成現在需要團結士族,讓大漢能夠在相對安定的環境中,完成舊制與新制的過渡。

    或者說,蔡成對士族的態度是示之以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任之以責。

    真要與士族反目,就只能是戰爭,大漢人口又要銳減了。

    按蔡成的估算,大漢起碼要兩億人口,才能滿足他征服北方草原、瀛州、東南亞和西域等地,並將之全部漢化。

    而從五千萬人口,增長到兩億人口,起碼要三十年時間。

    所以,征東軍團擺在青州一年多了,還未去征討徐州,就是考慮到戰火一起,人口銳減這一因素。

    這是蔡成第一次正襟危坐地與內閣成員、三公九卿一起議事。

    可他畢竟是當前的軍部大元帥,在治國方略上,他還是有資格參與商討的。

    蔡成一進門,便與三公九卿、內閣成員見禮,絕對懂禮數。

    而群臣則忙著給劉協見禮。

    今日商討方略,不僅劉協來了,蔡琰、諸葛亮、郭淮、輕風、細雨也都在場。

    當然,他們擔任書記員的角色。

    記錄的可不只是他們五小,太史令也專門把手下記史之人帶了來。

    大家坐定,茶泡好,果干、肉干也端了上來。

    大漢冬天,沒有新鮮水果,只能吃果干了。

    蔡成率先開口。

    “諸公,這幾日,由張神醫給諸位檢查身體,感覺如何?”

    之所以不是劉協先開口,則是因為劉協事先就說過,以後朝堂之事,皆由蔡成、荀𨘥@髦 br />
    所以,今天劉協也沒有坐正位。而是坐在蔡琰身邊,跟著蔡琰學習速記。

    三公九卿覺得劉協不坐主位,很不合適。

    可劉協堅持。

    他說他今日只是旁听,增長一些對大漢的了解。

    他坐主位,會打瞌睡的。

    群臣見劉協堅持,只好作罷。

    《君主立憲制》、《大漢憲法》他們都已討論完畢,現在君主已不管治國之事,所以,他旁听倒也是說得過去。

    听到蔡成的問候,諸公都是感慨萬分。

    大年初一,丁宮急病,差點一命嗚呼。

    于是,初二張機來入相府,為三公九卿檢查身體。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他們的身體都有不同的毛病。

    而這些毛病,連皇室御醫,都沒有檢查出來。

    當張機說出他們身體的一些問題時,他們才知道張機確實要比皇室御醫高明很多。

    他們不懂醫,可他們知道,張機所說他們日常的一些癥狀,可是一點都沒錯。

    好在都不是什麼大病,張機說,只要遵其方按時喝藥,等陪陛下返京之時,身體就能夠調理過來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389章 治漢方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389章 治漢方略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