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強漢

第33章 皆大歡喜3)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深山老僧 本章︰第33章 皆大歡喜3)

    “無妨。”蔡成故作老成地擺了擺手。“明天請管家主、田家主和郡丞大人、督郵大人為我坐鎮,我們一起去找流民首領管壯士商談。

    “現在無論是郡府,還是士族鄉紳,付出已經足夠多了。流民一方,是否也應該付出一些?

    “所以我會提議他們,趁著現在他們手中有糧,而東萊地廣人稀,讓他們自行開墾荒地。為了讓他們安心,郡府也可以出個通告,所有春天後沒有耕種的荒地,都歸官府所有。郡府會指定流民在這些官地上開荒,開墾出田地後,歸郡府所有,但永久由流民耕種。這樣,流民就不會擔心他們開墾的荒地會被一些大族奪走了。”

    蔡成說的已經很客氣了。

    誰不知道只要有人開墾荒地,而且用若干年把地養熟後,就會面臨世家大族的巧取豪奪。

    一番話,說得在座的十個家主很是尷尬。

    其實他們也知道,草民造反,就是朝廷和他們這些世家大族、豪強鄉紳給逼的。

    “不過,”蔡成又來了一次轉折。他每次轉折,都會讓在座的人心頭一緊。

    “不過,開荒需要工具。這方面還需要各士紳的支持。不過,郡府不白要,而是按市價折算成加入商號的份子錢。”

    得,各大族出錢、出糧、出土地,這次連工具都要出了。

    出工具就出工具唄,干嘛非得和商號扯上關系?

    這就是威脅!絕對是用加入商號的資格來威脅我們!

    可這威脅很有效呀,除非你不想加入商號,否則的話,你還真得按照成公子所說的去做。

    而流民呢,不僅得到了錢糧,還得到了田地和開荒工具,只不過需要自行開墾部分荒地而已。

    上首幾人中,已經有人發現,郡府收購了土地,而荒地又屬郡府所有,這豈不是說,流民所有的土地,都是官田嗎?

    大家都知道,農戶最喜歡的,就是成為皇田的佃戶。

    因為皇田的佃戶,沒人敢欺負,沒有人頭稅,每年還可以留下四成產量。因為皇田只收六成田租。這可比“佃二稅三主五”強多了。

    郡府什麼都沒出,卻得到了海量土地。

    不僅是土地,還有聯合商號的兩成分潤。哪怕把欠大族的土地款全部還清,還有半成的商稅。

    商稅?

    大漢以來,好像從來沒有收過商稅呀。

    明白了,這是成公子留給官府的。

    有這裝成商稅,東萊所有官吏的俸祿必然會提高一大截。同時,郡府還會有錢做一些過去想做卻做不了的事情。

    郡府竟然獲取了如此巨大的利益?

    上面端坐的六位大員,個個都不敢相信。

    可除如此巨大的利益之外,郡府還得到了流民的擁護和愛戴,從而獲得了極大的威信。

    有了威信,就等于有了在東萊的最高話語權。

    郡府看那些士族眼色行事的歷史,就這麼翻篇了?

    郡丞想到此處,大腦被震驚得“嗡嗡”的。

    這成公子宛如仙人哪!

    郡府付出什麼了嗎?

    什麼都沒有付出。

    如果把蔡成也算成郡府之人,郡府的付出就是蔡成的良策。

    流民付出了嗎?也什麼都沒有付出。劫掠了大量錢糧,得到了安身立命之地,還有兩成的商號分潤。只不過開春土地化凍之後,需要開荒而已。

    世家大族付出了嗎?當然付出了。付出了大額的錢糧不說,還付出了數十萬畝田地。

    但士族鄉紳也沒有吃虧。

    商號的分潤,足以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如此一看,黃巾闖入東萊,如此大事,最後竟然沒有輸家,甚至都是贏家。

    皆大歡喜!

    絕對是皆大歡喜!

    這……怎麼會有如此結果?

    所有人看向蔡成的目光中,又有了不同。

    大家已經把蔡成驚為天人,看向他的目光也是異彩連連,由衷崇拜。

    此子絕非池中之物,早晚將翱翔于天地之間。

    十個士紳代表坐不住了。

    數百士紳,還在農莊里等著呢。

    他們得趕快回去,把好消息告訴大家,也免得大家提心吊膽的。

    十位士紳代表一走,上首商人的幾人,可就繃不住勁了。

    郡丞哈哈大笑著說道︰“之前我們都知道,在這三方當中,郡府是最弱的。怎麼不知不覺之間,郡府已經凌駕于另外兩方之上了?哈哈哈哈……”

    “最重要的是,郡府本來形同虛設,此事一過,聲望、利益、民心、權威……,好像什麼都有了。”平時很沉穩的功曹謝方,也不再壓抑自己的激動。

    只不過,他們還沒有看到更深遠的意義。

    常說“普天之下,若非皇土”。可在蔡成如此操作下,“皇土”悄然變成了“官土”。

    這一字之差,可是天翻地覆。

    官田意味著什麼?

    首先就意味著不允許買賣。

    官府資產,不屬于任何個人,而是屬于大漢皇朝。

    誰要想買賣大漢朝的資產,估計得皇帝陛下和三公九卿全部同意才行。

    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有了如此門檻,豈不是就等于無法買賣?

    “把所有土地都收為官有”,本就是打破土地兼並的利器。

    蔡成要在大漢朝掀起一場土地革命,而東萊郡就是革命的搖籃和試驗區,“土地官有”則是革命的第一個目標。

    其次,農戶對土地只有耕種權,自然要向官府繳納田租。

    蔡成打算把所有賦稅,全部歸于田租中,然後自然打破了“佃二稅三主五”的收成分配方式,直接變成了“佃七稅三”。

    如此低的賦稅,官府怎麼生存?

    其實,只要先解決大漢的糧食問題,再發展大漢的商業,僅憑商稅,就不知道有多少,哪里還需要農戶納稅?

    當然,當前農戶還必須納稅,只不過在蔡成這里,把賦稅降低了。

    得到最大利益的,不是郡府,而是廣大百姓。

    當郡府通告荒地皆屬郡府、官地不可買賣後,士族豪紳再無法吞並農戶的土地。

    這就完了?

    當然沒有。

    蔡成還有後續手段,以保證士族豪紳不那麼抗拒,也能保證東萊的蓬勃發展。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塑強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塑強漢第33章 皆大歡喜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塑強漢第33章 皆大歡喜3)並對三塑強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