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這樣安排,都不會出什麼事。
但這次登高回來,趙家就遭遇了盜竊。
失竊的不是別的,正是周周書房里的十幾本書籍。
若是其他書,竊走便竊走了,再買就是。
可是,盧先生和鄧先生送的那兩本書籍不行。
無論是盧先生送的《博學篇》,還是鄧先生送的《四書合訂本》,都飽含了二位老師的諄諄教誨。
思索再三,周周還是選擇了報官。
趙家長子軍中官職不低,衙門里也不敢怠慢。
捕班快手悉數八人,一同上門偵查痕跡。
說來也妙,周周用零碎記得的那些現代偵查手段沒看出什麼,捕快們一上門就鎖定了目標。
看門的老僕和人里應外合,監守自盜而已,沒什麼稀奇的。
順藤摸瓜,從老僕嘴里挖出了和他合作盜竊的數名流氓。
再逮捕了那些流氓,自然問出了書籍的去處。
買家竟是黑林下轄村子的一名村民。
目不識丁,有眼如盲,買書能有什麼用?
況且,一個泥腿子哪來的錢?
關大獄里審了大半個月,嫌犯愣是一個字都沒說。
他沒什麼家人親眷,也找不到威脅的把柄。
捕快們懷疑過嫌犯同村的年輕童生,卻找不到任何證據。
年輕童生也是連連喊屈,差點因不堪受辱而投河自盡。
鬧到最後,是周周選擇息事寧人才平息了事端。
可惜,書的下落是找不到了。
聞听此事,兩位先生各自送來新書,安撫失書學生。
十月過後,天氣漸漸冷了下來。
趙斬生送信回來說今年過節沒時間回來,順便附帶了五張大額銀票安撫遭竊弟弟的心情。
難得有這麼大額的收入,周周收了銀票分一張給阿娘傍身,抽一張用以支取家用。
另外三張就先收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他把自己和趙爹趙娘的月例額度都翻了一倍。
自從進了鎮,趙爹就有些揮霍無度,吃喝玩樂什麼都沾一點。
沒涉及嫖賭,周周也不怎麼管。
就算趙爹用完了自己額度,還要佔用娘的額度。
只要娘不提意見,周周還是不管。
而周周自己那點月例額度,都用在了鎮上新開的那家連號商行里。
年中,境北的大商行擴張過來,在黑林鎮也開了鋪子。
他們商隊多,商路廣,貨品又多又好又稀奇。
鎮上有點余錢的人家都會時常去鋪子里逛逛,其中就包括閑錢很多的周周。
他買得多了,和商鋪掌櫃混了臉熟,額外得到不少折扣。
偶爾,還能從掌櫃嘴里知道些外面的最新消息。
“于叔,今年勝門關是不是又要打仗啊?”
“要打。”
于掌櫃捋著胡須,緩緩點頭。
今年冷得早,戎人那邊有些躁動。
他們行里都不往關外派商隊了,大概率是邊關兩邊要有摩擦。
不過也不用太過憂慮,今朝國富民豐兵強將勇,必不可能讓戎人入關。
而且說不定,還能抓兩個戎人將軍回來。
于掌櫃說出自己的猜測,立刻又向周周介紹起天然打磨出的水晶球。
這東西現在是稀罕,但在周周看來還不如玻璃。
他不僅沒被于掌櫃的花言巧語打動,甚至都不中意任何一個水晶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