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

第511章 火炮遠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劉殺千刀的 本章︰第511章 火炮遠景

    嘉靖三十五年的初春,北京城仍裹著料峭寒意,靖海伯府的書房內卻暖意融融。

    陳恪正俯身于一張巨大的榆木案前,上面攤開著數張繪制到一半的新型火銃機括結構圖,墨跡未干,旁邊散落著各種規尺、炭筆。

    自嚴黨覆滅、朝局暫穩後,他便將大半精力投入了神機火藥局的實務之中。

    此刻,他指尖正點著圖紙上一處聯動機關,對身旁肅立的阿大沉吟道“此處擊發力道仍覺不足,且連發五六次後,易有燧石碎屑卡滯之虞。讓匠作坊的李老五他們再想想,可否將這卡榫材質換為更韌的精鋼,或者……改變一下燧石夾持的角度?”

    阿大凝神記下“是,伯爺。李老五昨日還嘀咕,說若能有些南洋來的硬度更高的火石……”

    話音未落,書房外傳來一陣急促卻刻意放輕的腳步聲。

    老管家周伯手持一封粘著赤羽的信函,快步走入,神色凝重“伯爺,東南八百里加急軍報。是俞軍門從廣東派人直送府上的。”

    “俞大猷?”陳恪眉頭一蹙,放下炭筆。

    東南倭患漸平,何事需用八百里加急直送他這兵部右侍郎兼靖海伯府上?

    他接過信函,驗看火漆無誤後,迅速拆開。

    目光掃過俞大猷那熟悉的、帶著戎馬倥傯氣息的筆跡,臉色漸漸沉凝起來。

    信中所言,並非倭寇,而是一伙“髡發赤須、鷹目高鼻、舟艦巨炮迥異倭奴”的西夷!

    他們竟以“借地晾曬貨物”為名,恃強凌弱,強行登上了濠鏡一帶也就是後世的澳門,並憑借船上駭人的巨炮,驅趕了當地巡檢司的少量官兵,儼然有佔據之勢!

    俞大猷在信中憂心忡忡地寫道,其巨炮“聲若雷霆,彈重數十斤,遠擊千步,木石齏粉”,其艦“帆檣蔽日,體勢巍峨,抗風浪遠超我所見任何海船”。

    他雖已調集水師戒備,然賊炮利船堅,恐非眼下舟師所能正面硬撼,故急報朝廷及伯爺,望早做決斷。

    “紅毛夷……佛郎機人!”陳恪放下信紙,眼中寒光一閃。

    他熟知歷史脈絡,深知這一事件的意義——這已不再是疥癬之疾般的倭寇騷擾,而是西方殖民勢力正式叩關亞洲的序幕!

    海戰的未來,比他預想的來得更快,更直接!

    一種強烈的緊迫感瞬間攫住了他。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焦慮無用,唯有加快手中的力量建設。

    “周伯,更衣!去火藥局!”陳恪聲音果斷,再無半分方才研討機括時的閑適。

    “是!”

    片刻之後,靖海伯的馬車在親隨護衛下,疾馳出府,直奔城西的神機火藥局。

    如今的火藥局,規模比之嚴黨倒台前已擴大了數倍不止。

    高牆環繞,崗哨林立,內里分區明確火藥配制區、火銃銃裝配坊、火炮試射場、匠作研造坊……各處皆有條不紊,忙碌中透著嚴謹。

    陳恪徑直入了最深處的“匠作研造坊”。

    此處堪稱局中核心,能在此處的,皆是經過嚴格篩選、手藝精湛且家世清白的頂尖工匠,待遇優厚,規矩也極嚴。

    值房內,文書圖紙堆積如山。

    牆上掛滿了各類火器分解圖,地上甚至用白灰畫著巨大的炮架結構草圖。

    各類尺規、模型、半成品零件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金屬、木料和淡淡的硝石氣味。

    陳恪的到來並未引起太大騷動,工匠們大多沉浸在手頭的工作中,只是紛紛起身行禮。

    “都忙你們的。”陳恪擺擺手,目光直接找到了正帶著幾個徒弟研討一根新鑄炮管內壁打磨工藝的老匠頭——王匠頭。

    王匠頭年約五旬,面色黝黑,手指粗壯布滿老繭,眼神卻銳利有神。

    他是陳恪高薪聘來的鑄炮世家傳人,經驗豐富,手藝高超,更難得的是不墨守成規,敢于嘗試新法,如今是火藥局匠作坊的頂梁柱,月薪早已遠超最初許諾的五兩,還有各項豐厚獎賞。

    “伯爺。”王匠頭見禮,言簡意賅。

    “王師傅,有新事。”陳恪將俞大猷信函內容簡要告知,尤其強調了“艦巨炮利”、“遠擊千步”等語。

    眾工匠聞言,面色皆是一凜。他們都是業內人,深知這意味著什麼。

    王匠頭眉頭緊鎖“紅毛夷的炮,竟能至此?千步之遙,重彈毀船……我等如今仿制的佛郎機迅炮,雖已輕便不少,然射程、威力,仍遠有不及。若要與之抗衡,非得有更勝一籌的艦炮不可!”

    “正是此理!”陳恪沉聲道,“以往我等側重于陸戰、城防之火器,于艦炮雖有涉獵,卻非首要。如今情勢逼人,艦載火炮之革新,刻不容緩!”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所有工匠“然,飯要一口一口吃。本官不奢求一步登天,造出射程口徑均遠超夷炮之神物。那般巨炮,鑄造成本極高,工藝極難,且我大明戰船目前亦難有效承載。當前首要,在于兩點一,裝填速率;二,射擊精度!要讓我們的水師,在同樣的時間內,打出更多、更準的炮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是非常務實的目標。射程和口徑是硬實力,需要材料和整體工業水平的支撐,非一朝一夕可成。

    而裝填速度和精度,則可以通過結構優化、工藝改進和嚴格訓練來提升,相對更容易見到成效。

    陳恪的管理風格此刻顯露無疑。

    他提出清晰的目標,並立刻激發了工匠們的熱情——局中早有明文,凡有能改進工藝、提升效能之可行建言乃至實績者,賞銀百兩起!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工匠們頓時議論開來,各自提出想法,有的說改進藥包形狀便于速填,有的說統一彈丸規格減少卡滯,有的說優化炮門閉鎖機構……

    陳恪認真听著,不時點頭或發問。

    他雖是領導者,卻從不剛愎自用,深知這些老師傅們的實踐經驗寶貴。

    待眾人議論稍歇,陳恪走到一塊平日用來演算的大型石板前,撿起一塊炭筆。

    “諸位,我有一想,或可兼得速填與精度之利,然或許過于天馬行空,諸位姑且听之,萬勿見笑。”他語氣謙和,隨即手腕揮動,在石板上迅速勾勒起來。

    線條流暢,結構清晰。

    很快,一副迥異于當前所有前裝滑膛炮的草圖呈現出來——炮管後部有一個可開閉的堅實膛室,炮彈與發射藥預制成一體,從後方裝入,閉鎖機構嚴密;更令人驚異的是,炮管內壁赫然畫著清晰的旋轉來復線,也就是螺旋膛線!

    “此乃後裝線膛炮之設想。”陳恪點著草圖解釋,“後裝定裝彈藥,省卻前裝清理藥室、填入發射藥、再塞彈丸、再搗實之繁瑣步驟,裝填速度可倍增!而管內刻以膛線,可使彈丸旋轉飛出,飛行穩定,大大提升精度射程!”

    草圖精妙,理念超前!

    心思靈巧的工匠如王匠頭等人,一眼便看出其巨大優勢,眼中頓時爆發出興奮的光芒!

    若真能制成,現有火炮簡直如同燒火棍!

    然而,現實的冰冷很快澆滅了這興奮。

    王匠頭凝視圖樣半晌,緩緩搖頭,語氣帶著深深的遺憾和務實“伯爺奇思,真乃神工鬼斧!若成,必為鎮海利器!然……難,太難!”

    他指著那閉鎖機構“後裝之難,首在氣密!炮彈激發時,膛內壓力駭人,這後部閂體需承受巨力且絲毫不泄氣,以現今鑄鐵、鍛鋼之材質與工藝,幾乎無法造出既足夠堅固、又能嚴絲合縫、還可快速開閉的閂機構。強行仿造,恐有炸膛之險,危及士卒。”

    他又指向那膛線“線膛更是艱難。且不說在長達數尺的鐵管內壁均勻刻出此等螺旋陰線何其困難,即便刻成,與之匹配的彈丸又該如何制作?需得彈體柔韌,嵌入膛線而旋轉……這……聞所未聞。”

    其他工匠也從最初的興奮中冷靜下來,紛紛附和。

    伯爺的想法是好,但確實遠超當下技藝所能及,材料、加工精度、配套彈種……無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陳恪看著眾人失望又無奈的表情,卻笑了起來,他本就沒指望一蹴而就。

    “無妨!無妨!”他聲音溫和卻充滿力量,“本官說了,此乃遠景。路要一步一步走。能想到,便是方向。眼下,咱們還是主攻現實可行之術——後裝滑膛炮!”

    他將炭筆丟回石板上“後裝之利,能得幾分便得幾分!氣密難題一時無法完美解決,可否設法減輕?或尋更佳密封材料?即便暫時無法完全杜絕泄氣,只要裝填速度能顯著提升,威力損失在可接受範圍內,便值得一試!”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王匠頭“王師傅,你經驗最豐,依你之見,若暫不求線膛,只攻後裝滑膛,可有較為穩妥的改進路徑?首要便是解決那閉鎖氣密之難!”

    陳恪深知,王匠頭絕非應聲蟲,他敢于直言技術上的困難,但也正因如此,他的建議往往最切實際。

    王匠頭聞言,凝神沉思良久,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在空中比劃著某種結構。

    忽然,他眼中精光一閃,猛地一拍大腿“伯爺!嚴絲合縫一時難求,或可另闢蹊徑!您看……能否用一楔形鐵塊,自炮尾側面強力打入,卡死那預裝好彈藥的藥室?此楔塊打磨光滑,與炮膛、藥室接口處皆預刻淺槽,嵌入浸油熟牛皮或銅片為墊?雖不能全然氣密,或可泄去之力甚微!裝時抽出楔塊,裝入藥室,再打回楔塊閉鎖!雖比不得伯爺圖中那般精巧,或許……或許可行!”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側向楔式炮閂的原理。

    陳恪仔細听著,腦中飛快推演其可行性。

    側向楔式炮閂!這確是早期後裝炮的一種現實解決方案,雖然原始,但結構相對簡單,對加工精度要求略低,依靠楔塊巨大的壓力和軟性墊片實現基本密封。

    “好!”陳恪思慮幾息,猛地擊節,“王師傅此議甚妙!避實就虛,以力補拙!雖不完美,卻極可能是一條眼下能走得通的路子!便依此思路,先造一兩門樣品出來試射!所需銀錢物料,即刻撥付!若成,王師傅,你首功一件,賞銀加倍!”

    他當場拍板,雷厲風行。

    王匠頭見建議被采納,且伯爺如此信任支持,頓時激動得臉色泛紅,連帶周圍的工匠們也備受鼓舞,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此外,”陳恪補充道,“炮管工藝亦需優化。力求在保證強度前提下,盡可能減輕重量,以便上艦。鍛打、淬火、內壁打磨,各個環節都再細細琢磨,拿出章程來!”

    “是!謹遵伯爺令!”王匠頭及眾工匠轟然應諾。

    值房內,氣氛瞬間由之前的些許挫敗感轉變為火熱的干勁。

    炭筆草圖上的“未來”雖遙遠,但眼前切實可行的改進之路已然鋪開。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方便以後閱讀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511章 火炮遠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511章 火炮遠景並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