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

第506章 海瑞(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劉殺千刀的 本章︰第506章 海瑞(下)

    兩人間的氣氛,因這小小的、略帶荒誕的“任命”而悄然拉近了幾分。

    話題自然而然地從這具體的公務引申開去,漸漸聊到了剛剛塵埃落定、余波未盡的嚴黨覆滅一事。

    值房內,只剩下窗外隱約傳來的工匠號子與錘擊聲作為背景。

    海瑞放下茶盞,目光灼灼,忽然正色道,語氣變得極其鄭重“伯爺,提及朝局,下官有一言,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嚴黨盤踞朝堂數十載,結黨營私,蠹國害民,罪孽滔天,罄竹難書!其能一朝傾覆,固然是陛下聖明獨斷,然追根溯源,伯爺當年在杭州,以新科進士之身,獨闖龍潭,挫其鋒芒;後又于京畿之戰、乃至……乃至其後諸多關鍵處,力挽狂瀾,居功至偉!此番雷霆掃穴,伯爺雖看似隱于幕後,然明眼人皆知,陛下聖意獨斷,其中多有倚重伯爺之處。此乃撥亂反正、再造乾坤之功!伯爺實有國士之姿,當得起無雙之譽!”

    他說這話時,語氣斬釘截鐵,眼中閃爍著毫不掩飾的敬佩與激賞光芒,這是海瑞這等苛刻之人極少給予他人的極高評價,近乎推崇。

    陳恪聞言,臉上的笑意微微收斂,連忙擺手,身子也坐直了些,語氣變得深沉而謹慎,甚至帶上一絲不易察覺的警醒“剛鋒兄此言過譽,萬不敢當,萬萬不敢當!嚴嵩、世蕃父子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其敗也,實乃自取滅亡,勢所必然。陛下聖明燭照,乾坤獨斷,明見萬里,方有今日廓清宇內之局。陳某不過恰逢其會,略盡人臣之本分而已,如舟行水中,順勢而為,豈敢貪天之功,妄稱國士?若論國之柱石,乃在上位之陛下,在朝中如剛鋒兄這般秉公直諫、實心任事、甘守清貧之臣!非我等或仗陛下信重、或僥幸立得微功者可比。”

    他這番話,既謙遜,又將功勞精準地歸于嘉靖和“秉公直諫之臣”,既符合政治正確,也巧妙地捧了海瑞一下,暗合了其價值觀。

    海瑞聞言,深深看了陳恪一眼,灰白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似在細細品味他話中深意與分寸。

    他未再繼續執著糾纏此話題,但眼中的敬佩並未減少。

    話鋒一轉,他的眉頭卻漸漸鎖緊,如同擰上了一道沉重的鐵箍,聲音也低沉下來,帶上了幾分痛心疾首的沉郁

    “然則,伯爺,嚴黨雖除,積弊未清!天下瘡痍,何曾即刻痊愈?下官此番自雲南、陝西調任入京,一路跋涉,沿途所見,觸目驚心!滇地偏遠,陝西北旱,兩處去歲今春,或地動山搖,屋舍傾頹;或大旱連月,赤地千里!災情慘重之處,百姓流離,嗷嗷待哺,餓殍枕藉于道,易子而食……慘不忍睹!”

    他聲音微頓,指節因用力握著椅子扶手而微微發白,仿佛要捏碎那無形的苦難,“朝廷早有明旨撥付賑災錢糧,陛下亦多次垂詢,然……然據下官離任前暗中查訪,直至下官啟程,那號稱‘浩蕩’的皇恩,真正能落到災民手中,救其性命的,十不足一!各級官吏層層盤剝,胥吏豪強從中漁利,上下其手!甚至以霉米陳糠充數,以沙土礫石增重!貪墨之狠,心腸之毒,令人發指!如今嚴黨抄沒家財億萬,充盈國庫,白銀堆積如山,下官卻日夜懸心……卻不知這些源于民脂民膏的救命銀,何時能真正、盡速、絲毫不漏地抵達災民之手?每思及此,下官便覺心如油煎,寢食難安!”

    說到此處,這位以剛硬不屈著稱的鐵面漢子,語調竟有些微微發顫,眼中流露出深切的憂憤、無奈,以及一種近乎絕望的急切。

    那是對民生疾苦最直接的感同身受,是對官僚積弊最沉痛的控訴。

    陳恪沉默了。

    他緩緩向後靠去,目光從海瑞激動而痛苦的臉上移開,投向窗外火藥局工場上空那被煙塵染得灰蒙蒙的天空。

    海瑞描繪的景象,他豈會不知?他甚至能透過這京師的繁華,清晰地想象到那筆巨款在離開京城後,將如何在龐大而腐朽的官僚體系中,經歷怎樣理所當然的“漂沒”、“折耗”和“周轉”。

    他有心無力,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攫住了他。

    此刻的他,能牢牢握在手中、施加影響的,僅有這火藥局一隅之地。

    朝堂大局,天下錢糧調度,是徐階、高拱、趙貞吉他們的舞台,牽一發而動全身,更是精舍里那位心思難測的皇帝最終權衡的領域。

    他能說什麼?

    難道能對眼前這位滿腔熱血的海剛峰說,那筆錢,陛下要先穩穩拿走一份充盈內帑,徐閣老要用來平衡各方、安撫清流、鞏固權位,各級官員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分潤和“常例”?

    難道能說這早已是心照不宣、運行百年的規矩,非一人之力可頃刻扭轉?

    他不能。

    這不僅會打擊海瑞,更可能為他招來禍端。

    良久,陳恪才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他自己都察覺到的干澀與疲憊“災民之苦,聞之令人心惻。我雖身處京師,亦能想見其慘狀,感同身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選擇了一種最穩妥的說法,“陛下仁德,嚴黨既除,撥亂反正,正當其時。如今國庫既豐,想來徐閣老、趙部堂他們,必會體恤聖意,加緊督辦,令賑款早日到位,普惠災黎。”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卻缺乏實質內容,連他自己都覺得蒼白無力,如同隔靴搔癢。

    然而,海瑞卻似乎從陳恪這無奈的沉默和蒼白的官方安慰中,感受到了對方的局限與某種未明言的共識。

    他眼中的激憤慢慢沉澱下來,深吸一口氣,反而露出一絲近乎寬慰和理解的神情,仿佛是在安慰陳恪,又像是在堅定自己內心的信念“伯爺說的是!正當如此!既然奸黨已除,魑魅魍魎掃清,聖君在上,賢臣在朝,乾坤朗朗,總能滌蕩污穢,重振朝綱!只要我輩臣工,皆秉公心,盡忠職守,不謀私利,不畏強權,天下積弊,必有廓清之日!陝滇之災,陛下與閣老們必不會坐視!”

    他的語氣重新變得堅定起來,那是一種基于對“聖君賢臣”模式信任的、近乎純粹的信念,仿佛嚴黨一倒,所有陰霾便會自然散去,陽光必將普照大明每一個角落。

    陳恪看著海瑞眼中那簇重新燃起的、充滿希望與斗志的火光,心中不禁暗暗嘆了口氣,泛起一絲復雜的情緒。

    有敬佩,也有淡淡的悲哀。

    他看出來了,這位海剛峰,是將過往所有的黑暗、不公與苦難,都簡單地歸咎于嚴黨這一巨大的、具體的毒瘤。如今巨瘤已割,他便理所當然地認為,政治已然清明,陽光必將普照,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

    他初入京城權力中心,懷抱著一腔近乎理想主義的熱血與信念,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剛直、足夠認真、足夠清廉,就能匡扶正義,革除弊政,造福黎民。

    這份信念,赤誠的讓人心疼,也天真的讓人嘆息。

    陳恪看得分明,這朝堂的積重難返,吏治的腐敗,利益的盤根錯節,又豈是一個嚴黨所能涵蓋?

    如今的徐階清流,與當年的嚴黨,在貪婪的方式、吃相和話語體系上或有不同,但本質上……他心中冷笑,那不過是換了張皮囊,核心的運作邏輯,何曾真正改變?

    皇帝要修仙享樂,百官要升官發財,士紳要兼並土地,這龐大的帝國機器需要潤滑,這一切,都需要銀錢!

    而銀錢,最終都會以各種或明或暗的方式,從最底層的黎民身上榨取。

    但他無法、也無權向眼前這位即將投身洪流的斗士直言相告這冰冷而殘酷的真相。

    那太殘忍,也太危險。

    有些真相,如同冰山下的暗流,只能由每個人自己去觸踫,去感受,甚至去撞得頭破血流,才能真正領悟。

    而海瑞,注定要去撞一撞的。

    “剛鋒兄所言,振聾發聵,是正理,是希望所在。”陳恪最終只是微微一笑,笑容里包含著復雜的情緒——欣賞、無奈、期許,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

    他舉起那杯早已涼透的茶,“但願如此。但願海兄之志,能早日實現。以茶代酒,敬剛鋒兄這份赤子之心,這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海瑞神情肅然,鄭重舉杯相應,仿佛那不是一杯冷茶,而是淬煉理想的火焰“敬伯爺!敬社稷!敬天下蒼生!”

    兩人對飲,杯中雖是冷茶,入喉亦無甘味,但心中卻各有滾燙與冰涼交織。

    值房外,火藥局的工匠號子聲、沉重的錘擊聲、試射火銃的轟鳴聲依舊不絕于耳,喧囂、真實,而又充滿力量。

    而在這小小的、堆滿圖紙與夢想的值房之內,一位是深知前路艱難險阻、卻不得不隱忍前行、于無聲處積蓄力量的弄潮兒。

    一位是堅信撥雲見日、正準備憑一腔熱血與規矩尺牘牘大干一場的理想主義者。

    兩人的命運再次交匯,懷揣著對同一片天空下、煌煌大明王朝截然不同的認知與期待,卻又奇異地在這一刻,因為某種共同的執著而產生了短暫的共鳴。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方便以後閱讀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506章 海瑞(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506章 海瑞(下)並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