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

第439章 狼煙驟起(二十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劉殺千刀的 本章︰第439章 狼煙驟起(二十八)

    夜色如墨,將密雲城吞噬。

    陳恪並未隨最後撤離的軍民涌向京城方向,他勒轉馬頭,夜照玉獅子似乎通曉主人心意,發出一聲低低的嘶鳴,馱著他悄無聲息地拐上一條隱秘的山路。

    馬蹄踏在崎嶇的石徑上,發出清脆而孤寂的回響。

    寒風凜冽,卷著硝煙和血腥的余燼,刮在臉上如同刀割。

    陳恪的心,卻比這寒風更冷,也更沉。

    他一路向上,直至抵達這座俯瞰密雲全境的峰頂。

    山巔風更大,吹得他戰袍獵獵作響。

    他勒馬佇立,極目遠眺。

    腳下的密雲城,在濃重的夜色和未散的煙塵中,只剩下一片模糊的輪廓,仿佛蟄伏在深淵邊緣的困獸。

    燈火稀疏,遠不及城外韃靼大營連綿篝火的聲勢。在陳恪此刻的位置看去,它渺小得如同一枚投入墨池的棋子,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這枚渺小的棋子,剛剛吞噬了數千忠魂。

    城頭零星的火光閃爍,如同風中殘燭。

    借著微弱的光線和遠處韃靼營火的映照,陳恪能看到一些微小如蟻的身影在城牆殘破的輪廓上移動、跳躍、踫撞。

    太遠了,听不見金鐵交鳴,听不見怒吼與慘叫。

    只有一片無聲的、殘酷的默劇。

    但他知道那里正發生著什麼。

    石鎮岳,那位花白須發、臂膀帶傷的老將,正帶著他僅存的三百余傷痕累累的老卒,用殘軀和斷刃,在每一個尚能立足的垛口、在每一處斷壁殘垣之後,與如潮水般涌入的韃靼人進行著最後的、毫無懸念的搏殺。

    陳恪的視力極佳,他能看到城頭那片代表守軍的、模糊的暗色區域,如同被投入沸水的冰塊,正在以一種緩慢卻無可逆轉的速度縮小、融化。

    每一次閃爍的火光短暫映亮城頭,似乎都能看到幾個身影倒下,再也站不起來。

    沒有潰散,沒有退縮。

    從這上帝視角般的距離看去,那三百老卒的抵抗,如同撲火的飛蛾,悲壯得令人窒息。

    他們明知是死,卻寸步不讓,用生命和熱血在踐行著“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誓言,也踐行著對陳恪最後的承諾——為撤離的軍民爭取每一息時間。

    陳恪的拳頭在袖中緊握,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卻感覺不到絲毫痛楚。

    他胸腔里翻涌的,是巨大的悲慟,更是難以言喻的敬意。

    石鎮岳,這位在幾天前他還視為“地方守將”、甚至因其擅開城門而欲斬之的將領,在此刻,其形象在他心中變得無比高大、無比清晰。

    他知道,後世煌煌史書之上,或許只會留下冰冷的一筆“嘉靖三十三年冬,韃靼犯密雲,游擊將軍石鎮岳率部死守,城破,殉國。”

    寥寥數語,便道盡了一個人的一生,一段慘烈的過往。

    可誰能知曉,在那冰冷的文字背後,是一個怎樣赤誠的靈魂?

    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在絕境中挺拔如松?是怎樣的愛,讓他甘願將這座城、連同自己的性命,一同燃盡,只為點亮他人一線生機?

    史官的筆,描不出那花白胡須上凝結的血塊,畫不出那嘶啞卻力貫城頭的吼聲,更寫不盡一個老將面對必死之局時,眼中那份坦蕩與無悔的光芒。

    任何時代的偉大變革與存續,都建立在無數這樣的血肉基石之上。

    他們或許名不見經傳,或許功業不顯,但他們以生命點燃的星火,才真正照亮了黑暗,維系著文明的微光。

    陳恪深吸一口帶著高山寒意的空氣,仿佛要將那份沉甸甸的悲壯刻入骨髓。

    就在這時,他模糊的視線里,看到大片大片的黑影如同決堤的洪水,徹底涌入了密雲城內。

    城頭那些零星抵抗的暗色光點,如同被巨浪吞沒的螢火,徹底熄滅了。

    最後一絲微光,徹底消失。

    密雲,淪陷。

    石鎮岳將軍,與他麾下三百老卒,盡數消亡。

    風,似乎在這一刻停滯了。

    天地間只剩下無邊的死寂,和遠處韃靼營地勝利的喧囂遙遙傳來,更顯諷刺。

    此戰,密雲守軍及陳恪帶來的四千京營精銳,最終只撤出兩千余傷殘疲憊之師,付出了超過四千人傷亡的慘重代價。

    而城下堆積如山的韃靼尸體,以及他們今日不顧一切的瘋狂猛攻,也昭示著對方付出了近萬人的巨大損失。

    數字是冰冷的,血卻是滾燙的。

    京營所謂的“精銳”,在初臨戰陣時何等不堪?勛貴子弟的驚慌失措猶在眼前。

    密雲守軍的裝備低劣,面對重甲時的無力感令人心酸。

    但他們都撐下來了。

    在最黑暗的時刻,在石將軍的帶領下,他們用血肉之軀,硬生生頂住了數倍于己的敵軍數日狂攻。

    他們在血與火中完成了蛻變,從混亂、恐懼到麻木、決絕,最終升華成一種超越生死的意志。

    他們,配得上“軍人”這沉重的二字。

    沉重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山巔的沉寂。

    張維城在數名親兵的護衛下,策馬疾馳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一身嶄新的山文甲冑濺滿了血污與泥濘,臉上沾著灰,眼眶通紅,眼神里交織著完成任務後的亢奮、目睹慘烈犧牲後的巨大悲痛,以及初次經歷戰爭終極殘酷所帶來的深深震撼。

    看到陳恪的背影,他幾乎是滾鞍下馬,踉蹌著沖到陳恪面前,“噗通”一聲單膝跪地,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哽咽和嘶啞

    “督師!末將……末將幸不辱命!各處火油、硝石、引火之物已按督師密令,盡數布置妥當!皆在城中要道、糧倉、營房及……及韃靼必宿之地!只待……” 他猛地吸了一口氣,似乎想壓下喉頭的哽塞,但提起石鎮岳,聲音還是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只是……只是石將軍他……他們……”

    “張將軍!”

    陳恪猛地打斷他,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痛楚。

    他轉過身,深邃的目光落在張維城年輕的、布滿血絲的眼楮上。

    他當然知道張維城想說什麼。

    石鎮岳那浴血挺立的身影,那帶著三百老卒決然轉身的背影,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底,成為一道無法磨滅的血色印記。

    每一次回想,都仿佛有滾燙的烙鐵燙在心尖。

    他不願再听一遍那描述,那只會讓這痛楚更加銳利。

    “石將軍是英雄,真英雄!不必再言。”陳恪的聲音帶著一種近乎金屬的冷硬,斬斷了張維城後面的話。

    他伸出手,重重按在張維城的肩甲上,力量透過冰冷的金屬傳遞過去,既是安慰,也是命令。

    他抬頭,目光如寒星般再次投向山下那座被敵人佔據、沉浸在短暫勝利喧囂中的死城。

    城內隱約可見韃靼士兵在翻找劫掠的身影,火光比之前更盛了些,那是他們在縱情享用“戰利品”,準備“休整”。

    一絲冰冷徹骨、卻又帶著毀滅快意的火焰,在陳恪眼底深處驟然燃起。

    所有的悲痛、憤怒、無力感,在這一刻被凝練成最純粹、最冰冷的殺意。

    “張將軍,”陳恪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冰層下流淌的寒流,每一個字都淬著劇毒,“韃靼人今日打累了,也‘贏’了。他們需要休息,需要慶祝,需要……睡個好覺。”

    他嘴角緩緩勾起一絲極其冷酷、近乎殘忍的弧度,那笑容在搖曳的篝火光影下,顯得格外驚心動魄。

    “傳令下去。”

    “子時三刻,風起時……”

    “給密雲城里的‘客人們’,送上一份……永不醒來的‘好夢’!”

    張維城猛地抬頭,對上陳恪那雙在黑暗中燃燒著復仇火焰的眼楮。

    瞬間,他明白了這位年輕督師那龐大計劃的後半部分,也明白了那些火油硝石最終的去向。

    一股混雜著敬畏、戰栗和同樣被點燃的復仇之火的情緒涌遍全身。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所有復雜的情緒,眼中只剩下對命令的絕對服從和對即將到來的毀滅場景的決然。

    “末將遵命!”張維城抱拳,聲音斬釘截鐵,再無半分猶豫。

    他霍然起身,翻身上馬,帶著親兵如同離弦之箭般沖下山峰,去傳達那即將點燃地獄之火的命令。

    山巔之上,再次只剩下陳恪一人一騎,和陰影中的護衛。

    夜風呼嘯,吹動他染血的戰袍。

    他佇立在懸崖邊緣,如同一尊沉默的復仇雕像,冷冷地俯瞰著下方那座即將化為巨大火葬場的城池。

    遠處韃靼營地的喧囂模糊地傳來,仿佛在為他們的勝利提前奏響的哀樂。

    陳恪的目光穿透黑夜,仿佛已看到不久之後,那沖天的烈焰將如何撕裂黑暗,將那些沾滿大明軍民鮮血的侵略者,連同他們短暫的勝利與美夢,一同焚為灰燼。

    “穿越者守則第三百二十八條” 陳恪在心底無聲地刻下冰冷的字句,“ 歷史從不因個人意志而溫柔轉彎。縱使洞悉未來,手握火種,照亮黑暗、而阻擋深淵的代價,往往便是石將軍們以血肉鋪就的荊棘之路。他們化作史官筆下的墨點,卻是文明存續于黑暗紀元中,那一盞盞用生命點燃的、無法磨滅的微光。“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方便以後閱讀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439章 狼煙驟起(二十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439章 狼煙驟起(二十八)並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