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二,雞未鳴。
雞未鳴,東方天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
陳恪立于銅鏡前,兩名丫鬟正為他系緊金線蟒袍的最後一根系帶。
燭火映照下,四爪蟒紋在絳紅緞面上游走如生,腰間玉帶懸著的御賜寶劍微微晃動,劍鞘上\"忠君報國\"四個鎏金大字剛勁有力。
\"再緊些。\"陳恪突然開口,聲音像繃緊的弓弦。
丫鬟的手一抖,系帶勒進布料發出細微的吱嘎聲。
鏡中人劍眉星目,下頜線條繃得筆直。
\"姑爺,馬備好了。\"阿大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
靖海伯陳恪站在新軍營地前,金線蟒袍在微光中泛著暗啞的光澤,腰間的御賜寶劍\"忠君報國\"四字隱約可見。
他深吸一口帶著露水氣息的涼風,右手攥著御賜寶劍的劍柄。
\"伯爺,常將軍已在校場等候。\"阿大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刻意壓低的嗓音在寂靜的黎明中格外清晰。
陳恪微微頷首,邁步向校場走去。
皂靴踏過潮濕的草地,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營地各處已點起燈籠,昏黃的光暈中,新軍士兵們正列隊接受最後的裝備檢查。
\"第三隊,解甲!\"常鈺的聲音穿透晨霧。
這位懷遠侯世子身著輕便皮甲,銀亮的護心鏡反射著燈籠光芒。
他站在校場中央的高台上,身形挺拔如松。\"今日獻俘,聖駕親臨,所有人只著軍服,不得披甲!\"
陳恪走近時,注意到士兵們臉上浮現的困惑。
這些農家子弟出身的士兵早已習慣甲冑加身的感覺,此刻只穿著靛藍色棉布軍服,顯得有些不自在。
\"大人。\"常鈺轉身行禮,眼中閃過一絲疲憊,顯然一夜未眠。\"已按您吩咐,所有火器卸去彈藥,燧石單獨存放。\"
陳恪的目光掃過校場邊緣堆積如山的彈藥箱,微微點頭。
\"給大家解釋清楚了嗎?\"陳恪的聲音很輕,但足夠讓周圍幾名軍官听清。
常鈺會意,提高聲音道︰\"弟兄們听著!今日聖駕在前,若有半點差池,我等萬死難辭其咎!\"他指向那些空膛的火槍,\"一粒鉛子都不許帶,違者軍法處置!\"
這些農家子弟或許不明白,為何今日連一枚鉛子都不能帶,但凡有一人走火,便是驚駕之罪;若新軍混入奸細,更是誅九族的大禍。
校場上一片肅靜,只有晨風吹動軍旗的獵獵聲。
陳恪緩步走上高台,蟒袍下擺掃過木質台階,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本官知道你們在想什麼。\"陳恪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卸甲去彈,非是信不過諸位。\"他頓了頓,目光如刀般刮過每一張年輕的面孔,\"而是信不過那些俘虜。\"
這場獻俘大典,表面是榮耀加冕,實則更像是刀尖起舞。
一千多名俘虜,稍有差池便是血流成河;滿朝文武眾目睽睽,任何失誤都將被無限放大;更不用說那位深不可測的\"道士皇帝\",正等著驗收這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
陳恪安撫著這些眼中閃爍著期待光芒的士兵,而隨著他的視線,士兵們紛紛轉頭看向營門方向。
那里,一千余名倭寇俘虜擠作一團,身上的鐐銬鎖鏈叮當作響。
這些戰俘衣衫襤褸,卻掩不住眼中的凶光,像一群被暫時束縛的野獸。
\"征數省鐐銬才湊齊這些鎖鏈。\"陳恪的聲音冷了下來,\"若有一人掙脫,在聖駕面前鬧出亂子...\"他沒有說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後果。
知乎收藏夾《明代戰俘管理實錄》自動翻開︰【大規模戰俘押運時,必須假設每個俘虜都是潛在的危險分子】。
陳恪走下高台,親自檢查了幾名俘虜的束縛。
他的手指劃過冰冷的鐵鏈,確認每一道鎖扣都牢不可破。
\"伯爺,徐海已裝入囚車。\"阿大湊近低語,粗糲的嗓音中帶著幾分警惕,\"只是...\"
陳恪眉頭微蹙,跟著阿大走向營地中央的特制囚車。
這輛囚車比尋常的大上一圈,鐵柵欄粗如兒臂,底部還加裝了鐵板,防止有人從下方襲擊。
囚車內,曾經叱 東南沿海的倭寇首領徐海蜷縮在角落,這個讓沿海百姓聞風喪膽的魔頭,此刻眼神渙散,嘴角掛著痴傻的笑容。
當陳恪靠近時,徐海突然撲向柵欄,卻只能發出\"啊啊\"的嘶啞聲。
\"啞了?\"陳恪的聲音平靜得可怕。
阿大點頭︰\"听說幾個月前押送途中突發急癥,太醫說是...驚嚇過度。\"
陳恪的指尖在劍柄上輕輕敲擊。
知乎收藏夾《明代政治黑幕解析》自動翻開︰【當重要俘虜突然失去說話能力時,通常意味著有人不想讓他開口】。
他沒有追問,只是冷冷地掃了一眼周圍低著頭的錦衣衛。
這些皇帝的眼線此刻都避開他的目光,仿佛囚車周圍的土地突然變得格外有趣。
\"加派四人看守。\"陳恪最終只說了這一句,轉身走向校場中央。
晨霧漸漸散去,天光越來越亮。
校場上,六千新軍已列隊完畢,靛藍色軍服整齊劃一,空膛的火槍擦得 亮,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最後一遍隊列訓練!\"常鈺高聲下令,\"齊步——走!\"
\"咚!咚!咚!\"
六千雙軍靴同時踏地,震得校場邊的樹葉簌簌落下。
士兵們挺直腰桿,目光堅定,仿佛要將這半年來的訓練成果全部傾注在這一刻。
陳恪站在隊列前方,蟒袍上的金線在朝陽下熠熠生輝,他注視著這支親手打造的軍隊,胸口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從金華鄉的放牛娃到如今的靖海伯,從甦州城下的血戰到今日的獻俘大典,這條路他走了太久。
\"弟兄們。\"陳恪突然開口,聲音不大卻傳遍校場,\"今日之後,天下人都會記住——大明有新軍!\"
\"大明萬勝!\"士兵們齊聲高呼,聲浪震散了最後一絲晨霧。
常鈺走到陳恪身旁,借著整理蟒袍的機會低語︰\"都安排妥了。沿途每十步一崗,都是錦衣衛和京營的人。\"
陳恪微不可察地點頭,他十分清楚這場典禮的重要性——對嘉靖而言,這是向祖宗證明自己治國有方的機會;對新軍而言,這是向天下展示肌肉的舞台!
\"列陣!\"常鈺突然高喝。
士兵們瞬間變換隊形,如同被無形絲線牽動的傀儡,靛藍色的人潮向兩側分開,露出中間灰撲撲的俘虜隊列。
一千余名倭寇被鐵鏈串成蜿蜒長龍,每四人一組,手腕腳踝都扣著精鐵鐐銬。
\"時辰到了。\"禮部官員小跑過來,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伯爺,該出發了。\"
陳恪深吸一口氣,轉向整裝待發的隊伍。
\"出發。\"
隨著陳恪一聲令下,這支奇特的隊伍緩緩向京城方向移動。
朝陽完全躍出地平線,將金色的光芒灑在蟒袍、軍服和鐐銬上,為這場精心準備的表演打上了最完美的燈光。
\"穿越者守則第二百八十九條︰\"陳恪在心中默念,\"當你即將登上權力巔峰時,請記住——每一步都可能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