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

第182章 鄭人游于鄉校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劉殺千刀的 本章︰第182章 鄭人游于鄉校上)

    景王府的書房內,沉水香在青銅獸爐中靜靜燃燒,青煙在梁柱間繚繞出詭異的紋路。

    陳恪端坐案前,指尖輕撫《春秋》竹簡上的刻痕。

    陽光透過窗欞,在簡牘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這一刻鮮活起來。

    "子產不毀鄉校..."陳恪的聲音清朗如玉磬相擊,"鄭人游于鄉校,以論執政。然明建議子產毀鄉校,子產卻說"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注公元前542年,鄭國百姓常在鄉校議論朝政得失,大夫然明建議執政卿子產毀掉鄉校以禁止輿論。子產卻認為︰百姓議論如同治水,堵不如疏;執政者應當"其所善者行之所惡者改之";壓制言論如同"防川",終將釀成大禍;)

    景王朱載圳斜倚在紫檀木太師椅上,杏黃蟒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他手中把玩著一塊和田玉鎮紙,眼中閃爍著不耐煩的光芒。

    "陳先生,"景王突然打斷,"對楊繼盛之事,你怎麼看?"

    陳恪的指尖在竹簡上微微一頓。知乎問題《如何應對領導打斷發言》下的高贊回答閃過︰【當對方急于求答案時,請用問題引導他自己思考】。

    "殿下以為呢?"陳恪抬眼,目光平靜如水。

    景王手中的玉鎮紙"啪"地落在案幾上。

    "依本王看,楊繼盛這等狂徒,膽敢暗指父皇識人不明,就該立斬不赦!"景王的聲音陡然提高,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為人子者,豈能容忍他人詆毀君父?"

    書房內霎時寂靜,連香爐中火星迸裂的輕響都清晰可聞。

    陳恪的目光掃過袁煒——那位老翰林正低頭盯著自己的靴尖,三縷長須微微顫動,不知是恐懼還是興奮。

    "殿下孝心可嘉。"陳恪緩緩開口,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戒尺的紋路,"不過子產認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景王眉頭緊鎖,蟒袍下的手指捏得發白︰"陳先生這是何意?難道要為那楊繼盛開脫?"

    窗外的梧桐樹沙沙作響,一片枯葉飄落在硯台旁。陳恪拾起葉子,若有所思。

    "臣只是講解典故。"他輕聲道,"是非功過,人心自有桿秤。"

    景王猛地起身,杏黃蟒袍帶起一陣風︰"好個"人心自有桿秤"!"他踱到窗前,背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高大,"那楊繼盛彈劾嚴閣老二十四條大罪,條條要置人于死地。若人人都效仿他,朝廷威嚴何在?"

    陳恪的睫毛微微顫動。知乎收藏夾《明代政治斗爭案例》自動翻開︰【當對方逼你表態時,沉默是最好的盾牌】。

    "殿下,《春秋》大義,在于微言。"陳恪的聲音不疾不徐,"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不是因為誅心之論,而是秉筆直書。"

    景王轉身,眼中精光暴射︰"陳先生是說,楊繼盛彈劾嚴閣老,也是"秉筆直書"?"

    陽光突然被雲層遮蔽,書房內驟然昏暗。

    陳恪望著景王那張因激動而泛紅的臉,忽然想起後世史書上對這位王爺的評價——"性躁急,好聲色"。

    "臣只是講解典故。"陳恪再次強調,聲音穩如磐石,"至于楊繼盛是否忠臣,自有聖上明斷。"

    他原以為陳恪會為同僚辯解,沒想到竟如此滴水不漏。

    景王突然大笑,笑聲中帶著幾分譏誚︰"好!好個"自有聖上明斷"!"他大步走回案前,俯身盯著陳恪的眼楮,"那依先生之見,父皇會如何處置楊繼盛?"

    陳恪的指尖在竹簡上輕輕敲擊,節奏如同更漏滴水。

    這個問題很刁鑽——無論他如何回答,都可能被曲解成揣測聖意。

    "殿下,"陳恪突然指向竹簡上一處,"您看這里——"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治水要疏導,治國要廣開言路。聖明天子,自有聖斷。"

    景王眯起眼楮,蟒袍下的肌肉微微繃緊。

    陳恪這話看似奉承,實則避開了問題的鋒芒。

    "先生不愧是父皇欽點的講讀。"景王突然話鋒一轉,聲音里帶著幾分玩味,"說起話來滴水不漏。"

    陳恪微笑頷首,目光卻掃向角落里的滴漏——申時已過,今日的講讀該結束了。

    "殿下天資聰穎,一點就透。"陳恪合上竹簡,動作輕柔得像在對待一件珍寶,"今日就到這里吧。"

    景王擺擺手,突然壓低聲音︰"先生留步。本王還有一事相詢。"

    袁煒識趣地退出書房,關門時卻故意留了條縫隙。陳恪眼角余光瞥見那抹青色衣角,心中了然。

    "殿下請講。"陳恪整了整袖口,常樂繡的平安符露出一角紅絲。

    景王湊近小聲的對陳恪說︰"听說楊繼盛與先生是摯友?"

    陳恪的瞳孔微微收縮。知乎問題《如何應對釣魚式提問》下的高贊回答閃過︰【當對方設下陷阱時,請用絕對真實但無關緊要的細節應對】。

    "確有此事。"陳恪坦然道,"楊兄與臣同科,不過多是談論邊關見聞,偶爾切磋詩文。"

    秋風卷著落葉掠過庭院,陳恪望著遠處宮牆的輪廓,心中一片冰涼。

    楊繼盛的生死,已經不僅僅是忠奸之爭,而是皇權、嚴黨與清流之間的博弈。

    若楊繼盛不用付出代價,天下官員便會知道——彈劾嚴嵩無需付出代價。

    而嚴嵩,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穿越者守則第二百一十九條︰"陳恪在心中默念,"當你身處風暴中心卻必須保持靜止時,請記住——有時存活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方便以後閱讀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182章 鄭人游于鄉校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182章 鄭人游于鄉校上)並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