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一隊儀仗浩浩蕩蕩開進台州城。為首的太監手捧明黃聖旨,八名錦衣衛扈從左右,驚得滿城百姓跪伏道旁。
"聖旨到——"
陳恪整冠跪接,眼角余光瞥見趙啟銘等官員面如土色。
這些日子他們被保甲法折騰得夠嗆,此刻怕是以為大禍臨頭。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翰林院侍讀兼浙江巡按御史陳恪,忠勤體國,智勇雙全。前于金陵道截殺倭寇精銳,保陪都安寧..."
聖旨盡是褒獎之詞,陳恪卻听得心頭微動。
"...賜御酒一壺,欽此。"
嗯?沒了?陳恪暗罵老道士摳門。
"臣領旨謝恩。"陳恪雙手高舉接過聖旨,順勢將一張銀票滑入太監袖中。
老太監眉開眼笑,湊近低語︰"陳御史果然通透。
當晚,府衙花廳燈火通明。
陳恪親自開啟御酒,琥珀色的酒液傾入青瓷杯中,滿室頓時酒香四溢。
"諸位大人辛苦。"他舉杯環敬,"保甲法初見成效,全賴諸位鼎力相助。"
趙啟銘等人受寵若驚,紛紛起身還禮。
這兩個月來,他們既怕保甲法掀了老底,又怕通倭罪名牽連九族。
如今見陳恪竟用御酒相待,簡直如蒙大赦。
"下官敬陳大人!"黃岩知縣劉守義激動得胡子直顫,"大人明察秋毫,下官等..."
"劉大人言重了。"陳恪微笑打斷,"本官明日便回杭州復命。不過——"他話鋒一轉,看向角落里按刀而立的戚繼光,"戚將軍會繼續督查保甲法,還望諸位精誠合作。"
眾人是真的被感動到了,這尊瘟神終于要走了,都表現的極為真誠。
酒杯相踫的脆響中,陳恪仰頭飲盡御酒。
酒液入喉,辛辣中帶著回甘,像極了他這一個月來的處境——表面風光,內里艱辛。
宴席散時,戚繼光借著送行的機會低聲道︰"子恆放心,戚某曉得輕重。"他拍了拍腰間佩刀,"該殺的殺,該放的放。"
陳恪深深看了這位抗倭名將一眼。
月光下,戚繼光的眼神清明如秋水,哪有半分武夫的魯莽?分明是個深諳權術的老手。
"有元敬兄坐鎮,陳某無憂。"他拱手作別, 補子在夜風中輕輕擺動。
回杭州的官船上,陳恪憑欄遠眺。
台州城的輪廓漸漸隱入暮靄,唯有城頭新掛的保甲燈籠星星點點,如同燎原的火種。
趙誠遞來披風︰"大人,江上風大。"
陳恪攏了攏衣襟,突然問道︰"趙百戶,你說那些燈籠,能亮多久?"
趙誠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篤定道︰"只要倭寇一日不除,燈籠就會一直亮著。"頓了頓,又補充︰"況且戚將軍不是還在麼?"
陳恪輕笑出聲。
是啊,有戚繼光這等人物在,保甲法怎會人走政息?
他摸出袖中的《穿越者守則》,就著船頭燈籠寫下︰
"穿越者守則第一百九十一條︰當你不得不離開戰場時,請確保有一個比你更合適的人繼續舉著火把。"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