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的秋日陽光透過薄霧灑在青石板路上,陳恪的馬車碾過積水,濺起一片細碎的水花。
他掀開車簾,望著遠處高聳的城牆,十指無意識的交互。
"姑爺,到了。"阿大勒住韁繩,馬車穩穩停在懷遠侯府門前。府門前的石獅子上還沾著晨露,在陽光下泛著微光。
陳恪跳下馬車,整了整衣冠。
他本該先去拜會浙江巡撫兼浙直總督胡宗憲,但時間緊迫——那五十名倭寇此刻恐怕已在某處山林中穿行,朝著金陵方向進發。
後世史書上記載的恥辱一幕,他必須阻止。
"穿越者守則第一百八十條,"他在心中默念,"當你知道歷史即將重演時,請記住——改變它比順應它更需要智慧。"
侯府的門房見到陳恪,驚訝得瞪大了眼楮︰"陳、陳大人?侯爺交待您至少要晚上才到侯府。"
"通報侯爺,說陳恪攜內子求見。"陳恪打斷他,聲音不容置疑。
知乎問題《如何應對緊急軍情》的高贊回答閃過︰【當時間緊迫時,請先找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
門房慌忙跑進去通報。
不一會兒,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出,身著家常的靛藍直裰,腰間卻配著一柄瓖玉的短刀——正是懷遠侯常遠志。
"恪兒!"常遠志的聲音洪亮如鐘,"你這孩子,怎麼不先去拜會胡部堂?"他嘴上責備,眼中卻滿是笑意。
陳恪深深一揖︰"伯父容稟,佷兒有要事相商。"
常遠志正要說話,忽然看見從馬車上跳下來的常樂,頓時眉開眼笑︰"樂丫頭!"他張開雙臂,接住了小鳥一般的常樂。
"大伯!"常樂的聲音甜得能滴出蜜來,哪里還有半分京城女俠的潑辣模樣。
常遠志上下打量著常樂,嘖嘖稱奇︰"了不得,嫁了人倒恬靜了?從前那個叱 京城的小魔頭哪去了?"
常樂紅著臉跺腳︰"大伯!貫會取笑人家!"
陳恪看著這一幕,嘴角不自覺上揚。
知乎問題《如何判斷妻子在娘家的地位》下的高贊回答閃過︰【當她可以肆無忌憚地撒嬌時,說明她從小被寵壞了】。
"進來吧,別在門口站著。"常遠志攬著常樂的肩膀往里走,忽然回頭對陳恪眨了眨眼,"你小子有福氣,樂丫頭從前可是連杯茶都不會倒的主兒。"
正廳里,一個身著戎裝的年輕將領正在擦拭佩劍,見眾人進來,立刻起身行禮。他劍眉星目,與常遠志有七分相似,正是常樂的堂兄常鈺,現任杭州衛所千戶。
"樂妹妹!"常鈺驚喜地叫道,隨即看到陳恪,又正色拱手,"陳大人。"
常樂蹦跳著過去,親熱地挽住常鈺的手臂︰"鈺哥哥!你什麼時候升的千戶?上次來信還說只是個百戶呢!"
常鈺寵溺地揉了揉常樂的頭發︰"上月剛升的。倒是你,嫁了人反倒收了性子了?狀元公好手段!"
眾人寒暄片刻,侍女奉上龍井茶。
陳恪輕啜一口,茶香在舌尖綻放,卻壓不住他心頭那股緊迫感。
那五十名倭寇此刻恐怕正在某處山林中穿行,朝著金陵方向進發。
"伯父,"陳恪放下茶盞,聲音沉穩,"佷兒此次赴任途中,收集了一些沿途邸報。"他從袖中取出一疊紙張,在案幾上鋪開,"有一事不得不稟。"
常遠志眉頭微皺,接過邸報快速瀏覽。
常鈺也湊過來,軍人的直覺讓他立刻意識到事情不簡單。
"五十余名倭寇自台州登陸,一路燒殺搶掠,竟深入腹地三百余里..."常遠志的聲音漸漸凝重,"這不合常理。"
陳恪的指尖在邸報上輕輕一點︰"更奇怪的是,沿途衛所皆有上報,卻無人真正攔截。這伙倭寇行蹤飄忽,專挑防守薄弱處突破。"
常鈺皺眉︰"五十余人而已,隨便哪個衛所派兵都能剿滅,為何..."
"因為他們知道官軍不敢追。"陳恪打斷他,聲音低沉,"這伙倭寇全是浪人武士,凶悍異常。各地衛所怕損兵折將擔責,寧可放他們過去,等別人處理。"
常遠志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恪兒,你到底想說什麼?"
陳恪深吸一口氣,決定攤牌︰"佷兒分析其行進路線,這伙倭寇極可能企圖進犯金陵!"
廳內霎時寂靜。
"荒謬!"常遠志猛地拍案而起,"五十人就想打金陵?他們瘋了嗎?"
陳恪不動聲色︰"伯父明鑒,正因為他們人少,才敢如此狂妄。。"他頓了頓,聲音更沉,"而且...佷兒擔心金陵守軍不知虛實,反而會怯戰。"
常遠志的臉色變了。
他太明白陳恪的意思了——若真讓五十倭寇打到金陵城下,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大明軍隊的奇恥大辱。
皇帝震怒之下,不知多少人要掉腦袋。
常樂緊張地看著伯父和陳恪,小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她從未見過陳恪如此嚴肅的樣子,意識到事情遠比想象的嚴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恪兒,"常遠志緩緩坐下,聲音沙啞,"你有何依據?"
陳恪早有準備,指向邸報上一處︰"您看,紹興衛所的報告中提到,這伙倭寇頭目曾放言要"踏平金陵"。當時只當是狂言,但結合他們的行進路線..."
常遠志仔細查看,眉頭越皺越緊。
常鈺也湊過來,突然指著地圖一處︰"他們過了富陽!照這個方向,確實可能往金陵去!"
陳恪點頭︰"佷兒推測他們有兩種選擇——要麼走湖州、廣德一線,要麼走嚴州、徽州一線。無論哪條路,最終都會指向金陵。"
常遠志的指節敲擊著案幾,節奏急促︰"必須攔截!但..."他面露難色,"老夫雖掌軍權,卻是閑職。要調兵攔截,必須先稟明胡宗憲。"
陳恪早料到這一層。明朝軍事制度森嚴,擅自調兵形同謀反。但若按部就班走程序,恐怕倭寇早已殺到金陵城下。
"伯父,"陳恪壓低聲音,"佷兒有一策,或可兩全。"
常遠志挑眉示意他繼續。
"讓常鈺兄以演練為名,率五百精兵先守住嚴州隘口——這是倭寇最可能選擇的路線。
同時伯父速去稟報胡部堂,待正式調令下達,即刻出擊。"陳恪的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如此既不違制,又能搶佔先機。"
常鈺眼前一亮︰"妙計!演練乃衛所常事,任誰也挑不出錯來。"
常遠志沉思片刻,突然抬頭盯著陳恪︰"恪兒,你為何如此篤定倭寇會攻金陵?僅憑這些邸報..."
陳恪迎上伯父的目光,心跳如鼓。
他不能說自己來自後世,知道這是明朝軍事史上的一大恥辱。
電光火石間,知乎收藏夾里的《如何應對質疑》自動翻開︰【當被問及無法解釋的信息來源時,請用專業分析代替真實答案】。
"伯父明鑒,"陳恪聲音沉穩,"佷兒在翰林院時曾研究過倭寇戰術。這種小股精銳深入腹地的打法,在倭國戰國時期屢見不鮮。其目的不在佔領,而在震懾——若能以五十人威嚇大明陪都,倭寇氣焰將更加囂張。"
常遠志的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贊賞︰"難怪皇上如此器重你。"他轉向常鈺,"即刻點兵,按恪兒說的辦。"
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樂丫頭,你留下陪大伯說說話。恪兒,你隨常鈺去衛所,幫他籌劃具體部署。"
陳恪深深一揖︰"佷兒遵命。"
走出正廳時,秋日的陽光正好照在陳恪臉上。
他眯起眼,望向西北方向——仿佛能看到五十名倭寇正不知疲倦地向金陵進發。
"穿越者守則第一百八十一條︰"陳恪在心中記下,"當你試圖改變歷史時,請先確保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你的決定——否則,你只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非改變者。"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