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剛過,江南的雨帶著暖意,打在青石板路上濺起細碎的水花。陸尋站在甦州城的護龍橋畔,望著橋下緩緩流淌的河水,掌心的共生紋傳來溫潤的暖意。河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光滑的卵石和穿梭的魚蝦,岸邊的柳樹抽出新綠,枝條在風中輕輕搖曳,拂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總算徹底安穩了。” 他輕聲感嘆,護脈刀在腰間輕輕嗡鳴,像是在回應這份安寧。
林婉兒撐著油紙傘走過來,傘面上繡著精致的龍紋,听石符在她掌心轉著圈,符面映出江南水鄉的氣脈圖 —— 無數細小的金紅色氣脈順著河道、街巷蔓延,在百姓的炊煙氣中交織成網,溫暖而活躍“尋哥你看,這里的龍脈氣脈比去年順暢多了。” 她往不遠處的宅院指,“張大戶家按茅山的法子在屋後種了竹子,今年不僅沒遭水災,竹筍還收了滿滿一筐呢!”
王胖子扛著個布包從巷口走來,軍大衣早就換成了輕便的藍布褂子,離火珠在他掌心泛著柔和的光“奶奶的這江南雨下起來沒完沒了!” 他抖了抖身上的水珠,“胖爺剛去了碼頭,漁民們正在教娃娃唱護脈漁歌,那調子跟潯江的還真不一樣,別有風味!” 布包里露出幾包新茶,是漁民硬塞給他的謝禮。
橋邊的茶館里,幾位老者正圍著張風水圖討論。花白胡子的老者用手指點著圖上的河道“按陸先生說的,在這拐口處種上蘆葦,今年汛期果然沒淹到碼頭。” 他往陸尋的方向拱了拱手,“先生真是幫了咱們大忙了!” 旁邊的茶客紛紛點頭,七嘴八舌地說起這半年來的變化。
陸尋笑著擺手,往茶館走去“這些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他接過老者遞來的茶杯,溫熱的雨前龍井在杯中舒展,“風水術再好,也得靠大家用心守護,龍脈才會回饋咱們。” 共生紋感應到茶館周圍的氣脈格外活躍,百姓的笑語聲、茶盞的踫撞聲、窗外的雨聲交織在一起,順著氣脈往龍脈深處流淌。
林婉兒的听石符突然飛向街對面的私塾,符面映出里面的景象 —— 私塾先生正在教孩子們念《護脈三字經》,稚嫩的聲音朗朗上口“龍在山,脈在水,守龍脈,護家園……” 孩子們的書桌上都放著塊小小的龍紋玉佩,是守脈人送的護身符“血珠說這些孩子的氣脈最純淨,從小養成就會與龍脈自然相融。”
王胖子湊到私塾窗邊,離火珠往孩子們的玉佩上一掃,青藍色的火焰在玉佩上轉了圈,孩子們驚呼著拍手“胖爺給你們變個戲法!” 他往空中扔了顆糖,糖塊剛落下就被火焰托住,穩穩地落在最前排的小男孩手里,“記住了,以後看到玉佩發光,就是龍脈在跟你們打招呼呢!” 孩子們的笑聲傳出私塾,驚飛了檐下的燕子。
正說著,街角傳來鈴鐺聲。一輛馬車緩緩駛來,車簾掀開,露出茅山清風道長的笑臉,他身邊坐著個十五六歲的小道童,背著個裝滿羅盤和符紙的背簍“陸先生!可算找到你們了!” 清風道長跳下車,道袍上沾著風塵,“奉掌門之命,送新制的風水圖給江南各府,順便帶弟子來學學實戰經驗。”
小道童連忙給陸尋行禮,臉上帶著羞澀卻眼神明亮“弟子玄明,見過陸先生。” 他從背簍里拿出卷竹簡,“這是師門新繪的《江南龍脈詳圖》,標注了所有需要重點守護的節點。” 竹簡上的龍紋用朱砂繪制,遇水不暈,顯然用了特殊的符法處理。
陸尋接過竹簡翻開,里面不僅有龍脈節點,還有詳細的守護方法,標注著 “春種蘆葦固堤”“夏引活水入塘”“秋清淤泥通脈”“冬培草木養氣” 等四季護脈口訣“做得好。” 他贊許地看著玄明,“風水術不僅要懂理論,更要結合百姓的生活,你們做到了。” 他往竹簡上注入絲共生紋氣脈,朱砂龍紋瞬間亮起,在節點處標注出更細微的氣脈流向。
清風道長笑著解釋“這都是按先生當年說的‘風水入俗’理念做的。” 他往街對面的布莊指,“那家的招牌按‘天圓地方’局重新做了,生意比以前好三成;還有東邊的藥鋪,按‘水火既濟’局調整了藥櫃,藥材保存得格外好。” 他從袖中掏出本小冊子,“這是弟子們收集的民間護脈土法,正想請先生指點。”
林婉兒的听石符立刻掃描小冊子,符面映出各種實用的方法用桃木枝插在門檻防煞氣、在井邊種葫蘆聚水氣、用灶灰混合糯米補地縫等“這些法子都很實用!” 她驚喜地說,“血珠說民間藏著很多智慧,比書本上的理論更接地氣。” 她往玄明手里塞了塊听石符碎片,“這個能記錄氣脈變化,你們收集土法時用得上。”
王胖子拍著玄明的肩膀“小道士別怕生,胖爺教你個訣竅。” 他往離火珠里注入絲氣脈,青焰化作條小火龍在掌心盤旋,“遇到搞不定的煞氣,先用這招鎮住場子,再喊人幫忙,保管沒錯!” 小火龍突然飛向空中,在雨幕中劃出道金色的弧線,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中午在茶館吃飯時,甦州知府帶著幾位鄉紳趕來。知府是個四十多歲的讀書人,為官清廉,見到陸尋連忙拱手“陸先生,多虧你們指導,今年江南的春耕格外順利,百姓們都說是龍脈顯靈了。” 他遞上一本賬冊,“這是各地報來的護脈成效,淤塞的河道通了,貧瘠的土地肥了,連往年頻發的疫病都少了。”
陸尋翻開賬冊,里面詳細記錄著各地的變化杭州西湖清淤後魚蝦增多,紹興東湖種竹固堤後再無滑坡,揚州運河調整碼頭方位後商船往來更順…… 字里行間透著百姓的喜悅“這不是龍脈顯靈,是大家用心守護的結果。” 他指著賬冊上的記錄,“你看這里,百姓自發組織護河隊,定期清理河道垃圾,這才是最好的護脈方法。”
鄉紳們紛紛點頭,為首的張大戶感慨道“以前總覺得龍脈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現在才明白,它就藏在咱們的衣食住行里。” 他往窗外指,“就像這護龍橋,以前年久失修,橋下淤泥堆積,自從按先生說的修繕後,不僅走起來穩當,連周圍的生意都興旺了。” 他提議道,“我們商量著建座‘守脈堂’,請先生和道長們輪流來講學,教百姓們護脈的法子。”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大家贊同。清風道長笑著說“正該如此!茅山的風水術、少林的強身術、蜀山的草藥術,都該教給百姓,讓大家都能成為守脈人。” 他看向陸尋,“先生覺得如何?”
陸尋放下茶杯,掌心的共生紋輕輕發燙,能感應到江南各地的守脈人氣脈正在共鳴“好主意。” 他站起身,“不僅要建守脈堂,還要編《護脈全書》,把各地的好方法都收集起來,代代相傳。” 他往知府手里塞了塊黃龍玉佩碎片,“用這個鎮在守脈堂的地基下,能聚氣安神,讓听課的人更容易領悟。”
下午去勘察守脈堂選址時,百姓們聞訊都趕來幫忙。有的扛著鋤頭平整土地,有的提著籃子送來茶水點心,孩子們則圍著清風道長和玄明,好奇地看著他們擺弄羅盤“道長爺爺,這盤子為啥總轉呀?” 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指著羅盤的指針,“它是不是在找龍脈呀?”
清風道長笑著讓她握住羅盤“你靜下心來感受,就能感覺到它在動。” 小姑娘依言握住羅盤,指針果然輕輕轉動,指向護龍橋的方向,“看,它在告訴你龍脈在那里呢。” 孩子們都興奮地排隊體驗,小小的手掌握住羅盤,臉上滿是認真的神情。
陸尋站在高處望著這一幕,心中暖意涌動。林婉兒走到他身邊,听石符映出幅溫暖的畫面 —— 多年後,這些孩子都會成為守護江南龍脈的力量,有的用風水術調理家園,有的用草藥術救治傷病,有的用歌謠傳遞守護信念“尋哥你看,這就是我們守護的意義。” 她輕聲說,“不是打贏一場仗就結束了,是讓守護的信念融入生活,代代相傳。”
王胖子扛著根桃木柱走來,離火珠往柱頭上一點,青焰圍著柱頭轉了圈,雕好的龍紋瞬間變得栩栩如生“胖爺這手藝咋樣?” 他得意地展示著,“這柱子就立在守脈堂門口,保準能鎮煞聚氣!” 桃木柱剛立起來,周圍的氣脈就明顯變得活躍,連飄落的雨絲都帶著淡淡的金光。
勘察完選址,陸尋決定去拜訪附近的寒山寺。寺廟的鐘聲在雨中格外悠遠,剛到山門口,就看到住持帶著武僧們在清掃庭院。武僧們的動作沉穩有力,掃帚劃過青石板的聲音帶著韻律,掃起的水珠在空中凝成細小的光珠,緩緩落下“陸施主來了。” 住持雙手合十,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貧僧正想派人去請施主,寺里新收的弟子們想听听護脈的故事。”
禪房里,十幾個小沙彌圍著陸尋坐成一圈,眼楮里滿是好奇。最小的沙彌不過七八歲,抱著個木魚,怯生生地問“施主伯伯,龍脈真的有龍嗎?它們長什麼樣呀?” 他的問題引得其他沙彌紛紛點頭,都盼著听到龍的故事。
陸尋笑著搖頭“龍脈里的龍不是真的龍,是氣脈的化身。” 他撿起根樹枝在地上畫龍脈圖,“就像人的血脈會流動,龍脈的氣脈也會流動,滋養著土地和生靈。” 他往圖上的節點畫了個圈,“我們守護龍脈,就是讓這氣脈順暢流動,就像保護自己的血脈一樣。”
小沙彌們似懂非懂地點頭,其中一個問道“那我們念經能幫到龍脈嗎?” 住持在一旁解釋“心誠則靈,念經時的正念能淨化氣脈,就像陽光能驅散烏雲一樣。” 他示意武僧們表演,“你們看,武僧們練的拳法既能強身,也能聚氣,這也是護脈的方法。”
武僧們在庭院中演練拳法,動作剛柔並濟,每一拳打出都帶起股金紅色的氣脈,與寺廟的佛光交織成網。雨絲落在氣網上,化作細小的水珠,灑在庭院的花草上,草葉瞬間變得更加翠綠“看到了嗎?” 陸尋對小沙彌們說,“守護龍脈的方法有很多,念經、練拳、種樹、鋪路,只要心懷守護之意,都是在護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離開寒山寺時,住持贈送了一批手抄的《護生經》“這些經書送給守脈堂,讓百姓們也能感受佛法的慈悲。” 他望著遠處的江南水鄉,“佛說眾生平等,龍脈與百姓本是一體,守護龍脈就是守護眾生,這份心意不分佛道。” 寺廟的鐘聲再次響起,悠遠而祥和,仿佛在為這片土地祈福。
回到甦州城時,暮色已經降臨。守脈堂的地基上,百姓們還在忙碌,火把在雨中亮起,像無數跳動的星辰。陸尋站在地基中央,將黃龍玉佩碎片埋入土中,土黃色的氣脈瞬間擴散開來,與周圍的龍脈氣脈相連,地基上的火把突然變得更加明亮“這樣守脈堂的氣脈就穩了。” 他對周圍的百姓說,“以後這里不僅是學本事的地方,更是連接大家心意的地方。”
張大戶捧著壇老酒走來,給陸尋和清風道長各倒了一碗“這是自家釀的米酒,暖暖身子。” 他舉起酒碗,“我代表江南百姓敬先生一碗,多謝你們為咱們守護這片土地!” 百姓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碗,米酒的香氣在雨中彌漫,與氣脈的暖意交織在一起。
林婉兒的听石符突然升空,符面映出九州各地的景象 —— 昆侖的道士在雪山種下樹苗,少林的武僧在山村教孩子們拳法,潯江的漁民帶著娃娃在船頭掛起護脈符,黃帝陵的守陵人在給孩子們講述黃龍玉佩的故事…… 各地的守脈堂都在同時動工,氣脈在夜色中連成一片,溫暖而堅定“尋哥你看!全國都在響應!” 她激動得聲音發顫,“這就是守脈同心!”
王胖子舉著酒碗哈哈大笑“奶奶的這才叫真正的天地歸一!” 他往空中潑了碗酒,酒液落下化作金紅色的光點,融入地基的氣脈中,“胖爺就說嘛,只要大家一條心,就沒有護不好的龍脈!” 離火珠在他掌心亮得耀眼,與遠處的星光遙相呼應。
夜深時,雨漸漸停了。陸尋站在護龍橋畔,望著守脈堂地基上的燈火,掌心的共生紋與九州各地的氣脈產生共鳴。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每個守脈人的心意 —— 有茅山弟子的嚴謹,有少林武僧的慈悲,有巫祝的虔誠,有漁民的質樸,還有無數百姓的真誠,這些心意匯聚在一起,比任何煞氣都要強大。
清風道長帶著玄明走來,小道童已經褪去羞澀,眼神里滿是堅定“先生,弟子明白了。” 他望著地基上的燈火,“守護龍脈不是幾個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就像這江南的水脈,匯聚起來才能奔騰不息。” 他從背簍里拿出幅畫,是自己畫的守脈圖,上面歪歪扭扭地畫著橋、河、人和龍,卻充滿了童趣和認真。
陸尋接過畫,仔細收好“畫得很好。” 他拍了拍玄明的肩膀,“記住這種感覺,守護不是負擔,是與這片土地、這些百姓共同生活的方式。” 他往遠處的星空望去,客星早已消失不見,只有明亮的星辰在夜空閃爍,與地上的燈火交相輝映。
林婉兒和王胖子也走了過來,三人並肩站在橋上,望著沉睡的江南水鄉。河水在月光下泛著銀光,岸邊的燈火漸漸熄滅,只有守脈堂的地基上還留著幾盞長明燈,像守護的眼楮“該回去了。” 陸尋輕聲說,“明天還要去別處看看,還有很多守脈堂等著我們呢。”
清風道長和玄明在橋頭相送,小道童用力揮著手“陸先生再見!我一定會成為合格的守脈人!” 他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帶著少年人的朝氣和決心。
離開甦州城的路上,月光灑在青石板上,反射出柔和的光。林婉兒的听石符在掌心輕輕跳動,符面映出守脈堂地基下的黃龍玉佩碎片正在發光,與周圍的氣脈完美融合“血珠說這碎片會慢慢與地脈長成一體,成為江南龍脈的一部分。” 她往陸尋身邊靠了靠,“就像我們的守護之心,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
王胖子哼著新編的護脈小調,離火珠在他掌心轉著圈“奶奶的這日子過得踏實!” 他往路邊的野花摘了朵,別在林婉兒的發間,“以後胖爺就跟著你們,走到哪護到哪,把這守脈的本事傳遍九州!” 月光下,他的笑容格外真誠。
陸尋望著前方的路,護脈刀在腰間輕輕跳動,掌心的共生紋傳來溫暖而堅定的力量。他知道,守護龍脈的路沒有終點,但只要有這份守脈同心的信念,有代代相傳的守護之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攜手度過。江南的夜色溫柔而寧靜,仿佛在見證這份永恆的約定,也在祝福著所有守護這片土地的人們。
遠處的守脈堂地基上,長明燈在夜風中輕輕搖曳,光芒雖弱,卻匯聚成溫暖的星河,與天上的星辰、地上的燈火、水中的月光交織成一幅和諧的畫卷。這幅畫卷的名字,叫做守脈同心,叫做天地歸一,叫做人間值得守護的一切美好。而這份美好,將在無數守脈人的守護中,永遠延續下去,直到歲月盡頭,直到永恆。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龍脈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