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年僅十六,逃荒朝金河縣金南縣的方向走。
她跟著爹娘,拖著餓得浮腫的雙腿,一路听著“金河縣收難民,還給飯吃”的傳言,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跌跌撞撞地來到了金河縣地界。
入城登記的過程出乎意料地有序。
衙役雖然面色疲憊,卻並無凶惡之相,只是詳細問明了家中人口、年齡、原先籍貫和所能從事的活計。
爹被分去修繕城牆,娘被分到公共灶房幫工,而她,因為年紀輕、眼神好,被分派去“縫紉坊”學習縫制衣物。
二丫心里還有些不以為然,縫衣服?
這有什麼好學的?她在家時也常幫娘補衣裳。可當她被引到一間寬敞的大屋子里,看到那一排排如同小桌子般的古怪鐵家伙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負責教習的是一位面色和善的娘子,她拍了拍那閃著寒光的鐵家伙,聲音清晰地對新來的女工們說
“姐妹們,這叫‘縫紉機’,是主公賜下的‘神物’。用腳踩動踏板,手扶著布,針就會自己上下飛走,縫得又快又齊整,比咱們手縫強十倍!大家都要好生學,以後咱們縣里兵士百姓的衣裳,可就指望它了!”
一下午,二丫就沉浸在這新奇的學習里。
從最初的笨手笨腳,到後來能勉強讓針腳連貫,她學得格外認真,因為這活兒干淨、不累,還能坐在屋里。
到了傍晚,放工的哨聲響起。
二丫跟著人群來到廣場上排隊打飯。
當輪到她時,看著那笸籮里一個個雪白、喧軟的大饅頭,以及木勺舀進她碗里那帶著油花和幾片菜葉的燴菜時,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白面饅頭!竟然是白面饅頭!還有油水的菜!
她幾乎是顫抖著接過碗,走到一旁,也顧不得燙,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那麥香的甘甜、那久違的油腥味,沖擊著她麻木已久的味蕾,讓她幾乎要哭出來。
吃到最後一個饅頭時,她強忍住繼續吃掉的欲望,小心地用手帕包好,藏進了懷里——弟弟年紀小,得多吃點。
吃完飯,她和爹娘在約定的地方匯合。
只見爹娘臉上也帶著久違的紅光,眼里充滿了劫後余生的喜悅。
“丫兒,吃了沒?吃的啥?”娘拉著她急切地問。
“吃了!娘,白面饅頭!還有帶油星的菜!”二丫激動地說,掏出懷里還溫熱的半個饅頭塞給弟弟。
周圍的人群也都在興奮地議論著 “老天爺,真是白面饃啊!我還以為這輩子都吃不上了!”
“是啊!菜里還有油呢!我都多少年沒嘗過油味了!”
“听說天天都這樣!只要干活就有!”
“這金河縣的主公……真是活菩薩轉世啊!”
就在這時,幾名小吏模樣的人拿著冊子走過來,高聲宣布“城內安置已滿!新來的鄉親們,你們將被分往城外新劃的村落安居!每戶按人口分田,每人先分兩畝口糧田!縣衙有高產良種可借,只需三年後,收成的三成歸還即可!”
這話如同投入滾油中的水滴,瞬間讓人群炸開了鍋! “分田?!真的分田?!”
“天爺啊!我們也有自己的地了?!”
“良種?只要三成租子?這……這真是天大的恩情啊!”
也有人急切地問“官爺!那……那我們在城里的活計還能干不?還……還有飯吃嗎?”
那小吏笑道“放心!活計照舊!城里有活就進城做工,按日結算工錢或者折算口糧!田里的活也不耽誤!只要你們肯干,飯就一直有得吃!”
二丫站在爹娘身邊,听著周圍激動得幾乎語無倫次的議論,看著爹娘眼中閃爍的淚光,只覺得心髒怦怦直跳,一股巨大的、難以言喻的喜悅和希望充滿了胸腔。
她才不管那高高在上的主公是男是女,是什麼豪門貴冑!
她只知道,是這個人,給了他們活路,給了他們飯吃,現在還給了他們安身立命的田地!
能讓他們吃飽飯的人,就是最大的道理,就是她二丫願意死心塌追隨的人!
一個月的光景,足以讓許多事情改變。
二丫如今已是紡織作坊里一名熟練的女工,整日與那神奇的“縫紉機”為伴,腳下踏板踩得飛快,針線如行雲流水。
她臉上早已褪去了初來時的蠟黃與浮腫,透出健康的紅潤,連個子都似乎躥高了一點,眼神里充滿了踏實的光彩。
這日晌午放飯,二丫正和工友們坐在作坊外的石階上,吃著香噴噴的雜糧飯和炒青菜,雖不如最初幾日頓頓白面,但依舊是能吃飽的好飯食,一個熟悉的身影怯生生地找到了她。
是她逃荒路上結識的好姐妹,叫小草。
小草手腳不如二丫靈巧,當初沒能通過縫紉坊的考核,被分去了城外翻整田地,手上都磨出了新繭。
“二丫姐……”小草搓著衣角,臉上帶著期盼又忐忑的神情,
“我听說…城里那個造紙作坊又招工了,要手腳勤快的就行,不像你們這兒要求這麼高……我,我想去試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她頓了頓,聲音小了些,帶著羨慕“你看你,不僅管飯,月底還發了工錢……我听說造紙作坊也發呢。”
二丫上個月確實領到了幾十文嶄新的銅錢,那是她這輩子第一次擁有屬于自己的“私房錢”,
雖然大部分都交給了娘補貼家用,但那種自己能掙來錢的感覺,讓她走路都帶著風。
二丫一听,立刻放下碗筷,拉住小草的手鼓勵道“去!為啥不去!小草你干活最實誠了,肯定能行!造紙坊我路過看過,不像我們這兒要一直坐著踩機器,就是些洗料、晾曬的活兒,你肯定能干好!”
得了二丫的鼓勵,小草眼楮亮了起來,重重地點了點頭。
如今的金河、金南兩縣,幾乎看不到閑人。
男人們或是在軍中操練,或是在田間地頭精心伺候著剛剛冒出嫩芽的莊稼
——那可是主公借給他們的“神種”,長勢喜人,寄托著一家老小的全部希望。
女人們則大多像二丫一樣,進入各個作坊做工,或是負責公共灶房、照料幼童等事務。
日子雖然忙碌辛苦,常常是天不亮就起床,月上梢頭才歇下,但每個人的臉上都看不到過去的麻木與絕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干勁兒的光彩。
累,但心里是甜的,是充滿希望的!
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滴汗水都不會白流,都能換來實實在在的飽飯,甚至還能攢下幾個銅板。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能一直留在作坊里。
確實有一些人,因為手腳實在太慢,或是吃不了這份規矩的苦,干了一個月後被勸退。
但即便如此,也幾乎無人抱怨氣餒。
因為他們還有田可種!主公分給他們的田地是不會收回的,那才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作坊做工是錦上添花,能多一份收入;
若實在做不來,回去專心種地,照樣能養活一家人,過上安穩日子。
這種“總有退路,總有希望”的感覺,讓所有人都充滿了安全感與奮斗的動力。
整個兩縣之地,都彌漫著一種蓬勃向上的生機。
喜歡快穿之氣運男主的黑月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之氣運男主的黑月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