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熙站在講台上,指尖輕輕敲了敲發言稿,繼續把三條核心經驗往細里講,每一句都貼著實際工作說,沒有半句虛話“先講第一條,堅持實事求是。咱們做工作,最忌‘想當然’,政策定得再漂亮,不貼合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一張廢紙。
當年剛到虞元國,不少同志覺得要發展就得學虞國,先建鋼鐵廠、煉鋼廠,說這樣才能‘撐得起門面’。
我沒急著拍板,帶著幾個人跑了十幾個牧區,跟牧民同吃同住聊了半個月。牧民們說,他們不缺鋼鐵,缺的是能快點剪完羊毛的機器。
以前用手剪,一天剪不了十只羊,遇上雨季羊毛容易發霉;還缺能把牛羊肉存住、賣上價的廠子,草原上交通不便,殺了羊運到城里就不新鮮了,只能低價賣。
听了這些話,我們立刻調整計劃,先建了小型農機廠,專門生產剪毛機、播種機;又在幾個大的合作社旁建了食品加工廠,能把牛羊肉做成肉干、罐頭,還能提煉牛油做肥皂。
結果呢?牧民們用新剪毛機,一天能剪三十多只羊,羊毛趕在雨季前全收完了;加工後的牛羊肉能賣到更遠的地方,價格比以前高了三成。這就是實事求是——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不搞那些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
台下不少同志都在點頭,尤其是來自基層的代表,更是深有體會。朱昭熙喝了口茶,接著講第二條經驗“再說說堅持依靠人民。
咱們常說‘人民是江山’,不是一句口號,是實實在在的道理。前年明國搞經濟制裁,不讓咱們的羊毛出口,當時不少牧民急得睡不著覺——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賣羊毛,要是砸在手里,來年買飼料、買農機的錢都沒著落。
我們沒有關起門來開會拍板,而是把各個合作社的牧民代表請到一起,開了三天座談會。一開始大家都悶著,後來有個老牧民說‘咱們自己能不能把羊毛加工一下?我年輕的時候,我娘會用羊毛織毯子,城里人不是喜歡嗎?’
這句話點醒了大家,有人說可以織毛衣,有人說可以做羊毛氈鞋墊,還有人說能聯系虞國的朋友幫忙賣。最後咱們湊錢辦了三個羊毛加工廠,牧民們白天放羊,晚上到廠里干活,織出來的羊毛制品不僅在國內賣得好,還通過友好國家的渠道賣到了國外。
那年不僅沒虧,牧民的收入還比往年多了一點。這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群眾的智慧比我們坐在辦公室里想的,要管用得多。”
講到第三條經驗,朱昭熙的語氣更堅定了些“最後一條,堅持自主發展。咱們吃過依賴別人的虧,不能再走老路。
虞元國的設備制造廠剛成立的時候,咱們沒技術,只能從國外買零件回來組裝,一台剪毛機,零件成本佔了七成,利潤薄得可憐。後來明國知道了,故意斷了我們的零件供應,工廠停了半個月,牧民們等著新機器用,天天來廠里問,我們心里比誰都急。
從那以後,我們就下定決心搞自主研發,從各廠抽調了二十多個技術工人,又從虞國請了兩位老工程師當指導,在廠里搭了個簡易實驗室,白天研究圖紙,晚上拆舊機器琢磨。
最難的時候,為了搞懂一個零件的加工工藝,技術團隊連續三天沒合眼,最後終于把樣品做了出來。就這樣一點點摸索,花了三年時間,終于把剪毛機、播種機的核心零件都搞出來了。
現在咱們的機器不僅不用進口零件,還比以前的更耐用,不少周邊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來訂我們的貨。這說明什麼?只有把核心技術攥在自己手里,咱們的發展才踏實,才不怕別人卡脖子。”
朱昭熙停下來,看著台下的同志們,很多人都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還有人互相小聲交流,她知道這些經驗說到了大家心里,于是繼續說道“同志們,這些年我們走過來,靠的就是這三條經驗。
但社會主義事業不是一錘子買賣,也不是一代人能做完的。就像種莊稼,春天播種,夏天澆水,秋天收獲,得一茬一茬接著干。
我今年六十五歲了,在崗位上干了四十多年,從以前的大明帝國時期到現在的虞國,不管環境怎麼變,我小時候立下的‘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從來沒變過。
現在虞國的底子已經打起來了工廠能造機器,農田能產糧食,孩子能上學,老人能看病;虞元國的草原也變樣了,牧民們住上了磚房,合作社辦得紅紅火火。
李怡同志從鄉干部做起,在基層干了二十年,她在鄉上的時候,帶領老百姓種果樹,讓全鄉的收入翻了番;到市里當書記,又解決了老城區的供水問題,老百姓都認她。
她知道老百姓需要什麼,也知道該怎麼干,把擔子交給她,我放心,相信大家也放心。所以今天在這里,我正式提出,辭去虞國勞動黨中央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職務,由李怡同志接任。”
話音剛落,會場里立刻響起了掌聲,一開始是零星的,很快就連成了一片,持續了近一分鐘。前排的老同志眼眶有點紅,他們跟著朱昭熙一起奮斗了幾十年,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後排的年輕干部則滿臉敬佩,他們是看著朱昭熙推動的政策讓日子變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朱昭熙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等掌聲停了,她接著說“我知道有些同志會擔心,怕交接後工作斷檔,怕政策變來變去。其實大家不用怕,這些年我們培養了一批年輕干部,除了李怡同志,還有不少同志在工業、農業、教育崗位上能挑大梁。
比如負責工業的王同志,在機械廠干了十五年,從技術員到廠長,把廠子從虧損帶到盈利;負責教育的張同志,在農村教了十年書,後來推動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讓偏遠地區的孩子能上學。
而且我們的政策是連貫的,不是靠某一個人定的,是根據人民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定的,只要大家繼續照著‘實事求是、依靠人民、自主發展’這三條走,工作就不會出問題。
咱們是靠制度、靠團隊、靠老百姓的支持辦事,不是靠某一個人,所以不管誰來牽頭,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說完,朱昭熙側身看向台下第三排,對李怡說“李怡同志,請到台上來。”
李怡站起身,快步走上講台。朱昭熙把話筒遞給她,又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動作很輕,卻透著十足的信任。李怡接過話筒,先對著台下鞠了一躬,然後調整了一下呼吸,聲音清晰而堅定
“同志們,首先要感謝朱同志的信任,也要感謝大家的支持。接過這個擔子,我心里很清楚,這不是權力,是責任——是讓虞國的老百姓日子過得更好的責任,是讓南熙洲的社會主義事業繼續往前走的責任。
我剛當秘書的時候,朱同志就教我,做工作要‘腳踩泥土’,多去基層走,多听老百姓說。有一次我們去農村調研,村里的老書記說‘地里的水不夠,莊稼長不好’,朱同志當場就跟著老書記去看水渠,回來後立刻組織人修水利,當年村里的糧食就增產了。
這些年,朱同志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為人民服務’——不是說漂亮話,是做實在事。
未來我會照著朱同志的樣子干,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工業上,繼續抓核心技術攻關,現在咱們的機床還有幾個零件要進口,明年一定要把這些零件的國產化攻下來,讓咱們的機器不僅能自己用,還能賣到更多地方。
農業上,把合作社模式往更多農村推,不是硬推,是根據每個村的情況來——平原村適合種糧食,就搞糧食合作社;山區村適合種藥材,就搞藥材合作社,讓農民抱團掙錢,不用再擔心被中間商壓價。
教育上,多辦職業學校,現在工廠缺技術工人,農村缺技術員,咱們就定向培養,讓年輕人學一門手藝,既能找著工作,又能幫家里改善生活。
醫療上,把基層醫療點建得更實,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像樣的衛生院,每個村有衛生室,讓老百姓感冒發燒不用跑縣城,大病能及時轉院。
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所以也請大家多監督我、多提意見。要是我哪件事沒做好,要是我忘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大家盡管指出來,我一定改。
咱們一起努力,讓虞國的工廠更多、農田更肥、學校更好、老百姓的笑容更多,讓南熙洲的社會主義事業,能走得更穩、更遠。”
李怡的話剛說完,會場里的掌聲比之前更響了,不少同志都站起來鼓掌,連來自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觀察員也跟著鼓掌。
朱昭熙站在一旁,看著台下一張張真誠的臉,看著身邊挺直腰桿的李怡,心里特別踏實。她知道,這根接力棒沒有交錯人,年輕一代已經接穩了,而社會主義的火種,會在他們手里,燒得更旺,照亮更多人的路。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