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394章 穩步推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394章 穩步推進

    在蜀國考察期間,朱昭熙特意安排時間拜訪了當地農業部官員。會議室里,幾位分管農業的官員向她介紹了蜀國農業的基本情況。蜀國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大部分農田分布在山丘地帶,地塊分散,規模較小。

    \"我們的農民最需要的是小型農機,既能適應小地塊作業,又能夠完成多種農活。\"一位年長的官員說道,\"大型農機在這里根本施展不開。\"

    朱昭熙認真記錄著這些信息,隨後又走訪了幾個村莊,與當地農民面對面交流。一位正在田里勞作的老農告訴她︰\"要是能有台機器既能夠犁地,又能夠播種,那就太好了。我們現在都是用牛耕地,人工播種,效率太低。\"

    這些實地調研讓朱昭熙意識到,必須根據實際需求來調整生產計劃。她立即召集農機廠的管理層和技術團隊開會。

    \"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朱昭熙在會議上強調,\"互助計劃不是為了建設先進的工廠而建設,而是要生產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只有產品賣得出去,工廠才能持續發展,真正造福當地經濟。\"

    她要求技術團隊重新設計產品方案,優先開發小型多功能農機。經過討論,團隊決定先研發一種兼具耕地、播種和收割功能的小型拖拉機,以適應蜀國多山地形和小規模農業的特點。

    結束蜀國之行後,朱昭熙前往代國。代國紡織廠是互助計劃的另一個重點項目。代國盛產優質棉花,但紡織技術落後,產品質量達不到聯邦標準,只能在國內低價銷售。

    到達代國紡織廠時,朱昭熙直接去了生產車間。新安裝的絡筒機正在試運行,工人們已經比之前熟練了許多,但生產效率仍有提升空間。

    培訓小組負責人向她匯報︰\"我們增加了實操課程的比例,工人們上手很快。但現在的問題是維護知識不足,一旦機器出現故障,就需要等待越國技師來修理。這會導致生產中斷,影響交貨時間。\"

    朱昭思考片刻,提出建議︰\"能不能從當地工人中挑選幾名學習能力強的,進行重點培養?讓他們不僅學會操作,還學會基本維護和故障排除。這樣可以形成一支本地的技術隊伍。\"

    廠長表示贊同︰\"這是個好主意。我們還可以建立獎勵機制,對學習進度快、技術掌握好的工人給予額外津貼,鼓勵大家學習新技術。\"

    在代國期間,朱昭熙還注意到一個現象。雖然紡織廠的女工們技術提高很快,但她們中的許多人經常因家庭事務請假,影響培訓連續性。經過了解,她發現這些女工大多需要照顧孩子和老人。

    朱昭熙與代國地方政府召開協調會,提出了設立臨時托兒所和老人照料點的建議。\"如果能夠解決女工們的後顧之憂,她們的出勤率會提高,培訓效果也會更好。\"

    這個提議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一周後,在工廠附近騰出了幾間空房,改造成簡易的托兒所和老人休息室。當地政府抽調了幾名工作人員負責看護,女工們可以把孩子和需要照顧的老人帶到這里。這樣一來,請假人數明顯減少,培訓進度大大加快。

    時間進入八月,互助計劃迎來了第一個重要成果。蜀國農機廠的第一台播種機終于下線。這是一台小型多功能農機,既可以播種,也可以進行簡單的耕地作業。

    試播當天,許多當地農民前來觀看。新式播種機操作簡便,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完成全部操作。播種效率比人工提高了十倍以上,而且播種均勻度也遠勝傳統方法。

    一位老農摸著播種機,感慨道︰\"我這把年紀了,還能看到這種東西。以後種地不用那麼辛苦了。\"

    蜀國國王親自來到工廠參觀,對互助計劃表示高度贊賞︰\"這不僅是一台機器,更是我們農業現代化的起點。感謝勞動國際的支持和幫助。\"

    與此同時,代國紡織廠也傳來好消息。經過持續培訓和技術調整,代國生產的棉紗質量終于達到了聯邦標準。第一批產品成功出口到韓國,這是代國工業品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魯國鋼鐵廠的高爐按計劃點火成功。工人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新流程操作,煉出的第一爐鐵水質量合格,完全符合聯邦標準。這意味著魯國的鋼鐵產品終于能夠進入聯邦市場,參與公平競爭。

    朱昭熙收到這些報告時,正在準備勞動國際的內部會議。她為各國取得的進展感到高興,但也清楚這只是開始。還有十幾個小國等待援助,每個國家的情況都不一樣,肯定會遇到新的挑戰和問題。

    在內部會議上,朱昭熙分享了互助計劃的最新進展。她用了一個比喻︰\"互助計劃就像種莊稼,不是播了種就完事了,得經常澆水、施肥、除蟲,才能有好收成。我們要做好長期準備,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堅持下去。\"

    她提出建立定期評估機制,每個季度對互助項目進行全面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她還建議設立交流平台,讓各國分享經驗教訓,互相學習。這個提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支持。

    八月底,勞動國際公布了下一批互助計劃的名單,有五個小國入選。這些國家工業基礎薄弱,但資源豐富,有發展潛力。名單公布後,朱昭熙立即組織團隊著手制定詳細的援助方案。

    針對之前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勞動國際修訂了互助協議,增加了資金監管、技術培訓、疑慮溝通等條款。新協議更加明確各方權責,為後續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框架。

    朱昭熙親自前往新入選的國家,與當地政府和企業家會面,解釋互助計劃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她特別強調︰\"互助計劃不是單方面援助,而是雙向合作。受援國需要積極配合,投入相應資源,才能確保項目成功。\"

    在新入選的國家中,有一個是海島國家,以漁業為主,希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朱昭熙派出專門小組進行考察,詳細了解當地的漁業資源和加工條件。

    考察組回來後,朱昭熙立即組織召開方案討論會。\"不是所有國家都適合發展重工業或紡織業,\"她在會上說,\"我們要根據每個國家的資源和優勢,幫助它們發展最適合的產業。\"

    對于這個海島國家,團隊建議先建設一個小型冷凍加工廠,加工當地捕撈的海產品。同時配套建設制冰設備和冷藏倉庫,延長海產品的保鮮期。這樣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又能減少捕撈後的損失。

    回到總部後,朱昭熙開始籌劃建立技術共享平台。這個平台將收錄聯邦標準和技術資料,所有成員國都可以申。\"只有信息公開透明,才能消除疑慮,建立信任。\"她在項目提案中寫道。

    隨著互助計劃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出興趣,希望能加入下一批名單。朱昭熙的工作變得更加繁忙,每天都要處理各國提交的申請資料,組織專家進行評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94章 穩步推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94章 穩步推進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