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276章 輸出革命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276章 輸出革命

    岷國改革的消息在因為時間還比較短,暫時並沒有掀起太大波瀾。多數人都還以為這不過是小國的內斗余波,即便制度有調整,也只不過是徐想做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罷了。

    在大明聯邦的這些多朱姓國家的壓力下,徐和石亨可沒有那麼大的膽子謀朝篡位,等到新的岷國君主成長起來,自然會廢除徐的這些改革。但朱昭熙卻在這份情報中看到了不同的可能。

    她將自己關在書房,重新梳理聯邦各國的現狀。六大強國中除了虞國和越國之外,都是習慣了封建時代的格局,漸漸地已形成穩定的皇權結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隨著工業發展不斷強化。

    這些國家的宗室雖有分歧,但在維護皇權核心這一點上高度一致。想要在這些國家推動制度變革,無異于與整個統治階層為敵,成功率微乎其微。

    中小藩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南武洲的分封消耗了他們大量資源,十四個二級小國中,有九個的財政赤字已超過年收入的三成。為了維持武洲藩地的運轉,他們不得不向大國借貸,僅寧國一家就持有五國的債務。這種經濟上的依附性,讓小國的統治根基本就不穩。

    更關鍵的是,這些小國的宗室結構遠不如大國穩固。代國、慶國等都存在皇子爭儲的隱患,韓、沈等國的旁支宗室對主脈的不滿由來已久。岷國的案例證明,只要有合適的契機,即便是看似穩固的皇權,也可能在短時間內被顛覆。

    朱昭熙意識到,之前的思路過于局限。她一直將虞國視為制度變革的唯一推動者,卻忽略了聯邦內部的力量對比。大國需要中央集權來維持統一,這是他們的生存邏輯;而小國為了擺脫困境,反而可能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場。

    如果能在中小藩國推動變革,哪怕只是從君主專制轉向虛君制,也能打破聯邦長期以來的宗室壟斷。

    一旦有足夠多的小國采用選舉制或議會制,聯邦的游戲規則就必須調整,要麼承認新制度的合法性,要麼動用武力維護舊秩序。而六大強國在武洲戰後元氣未復,短期內不可能大規模用兵,這就給了變革緩沖的空間。

    這個想法逐漸清晰。朱昭熙立刻召集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成員召開緊急會議。參會者包括行政委員會委員長蔣謙、外交部部長胡一寧、對內情報局局長孫丹臣等核心成員,朱昭熙把岷國現在的情況具體介紹了一遍。

    “岷國的變革不是偶然,”朱昭熙這才繼續說道,“這是小國在生存壓力下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做的,是推波助瀾。”

    她將聯邦地圖鋪在桌面上,用紅筆圈出十四個中小藩國的位置︰“這些國家現在最缺的是兩樣東西︰擺脫債務的方法,和穩定內部的手段。我們可以提供幫助,但條件是他們必須進行制度改革。”

    蔣謙提出疑問︰“如果他們選擇資本主義制度,而非社會主義,我們也要支持嗎?”

    “支持,”朱昭熙明確回答,“現階段,打破宗法制比推行具體制度更重要。就算是資本主義革命,只要能廢除君主專制,也是進步。等他們嘗到制度變革的甜頭,再推廣社會主義理念會更容易。”

    會議確定了三個方向。第一,擴充對外情報局的力量,從勞動黨黨員中選拔骨干,進行專門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聯邦各國國情、基礎經濟學、社會運動組織方法等,重點是如何在異國環境中識別和拉攏變革力量。

    第二,制定分級策略。對岷國這類已啟動變革的國家,直接提供技術和經濟支持,幫助徐穩定局面;對代國、慶國等矛盾突出的國家,優先滲透,尋找潛在的變革推動者;對暫時穩定的國家,先通過文化交流、技術合作建立聯系,等待時機。

    第三,明確行動邊界。所有活動必須隱蔽進行,避免被大國抓住干預的借口。對外情報局的人員以商人、教師、技術顧問等身份掩護,不得使用虞國官方名義。

    會議結束後,勞動黨立刻啟動選拔程序。要求參選者必須具備三年以上黨齡,有基層工作經驗,熟悉至少一門聯邦通用語言。經過數輪考核,最終選出兩百人組成專項行動組。他們將在坤澤城接受為期半年的封閉培訓,隨後分批派往聯邦各地。

    朱昭熙親自審定了培訓教材。在《社會變革案例分析》中,岷國的案例被列為重點,詳細拆解了徐與石亨的操作步驟︰如何利用宗室矛盾、如何爭取軍隊支持、如何快速穩定民心。教材特別強調,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不能照搬經驗,必須因地制宜。

    與此同時,朱昭熙下令與岷國建立秘密聯系。對外情報局副局長親自帶隊,偽裝成留學虞國的留學生,攜帶新式紡織機圖紙和兩名工程師前往岷國都城。

    他們的任務有三個︰評估岷國的變革進展、提供技術支持以換取制度改革的經驗、試探徐是否有進一步廢除君主制的意願。

    代表團抵達後,徐表現出謹慎的合作態度。他接受了紡織機圖紙,允許虞國工程師指導當地工匠,但對廢除君主制的話題避而不談。石亨則更直接,明確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穩定軍隊,制度變革不宜操之過急。

    傳回的消息讓朱昭熙明白,岷國的變革仍處于脆弱階段。徐和石亨雖架空了皇權,但並沒有完全擺脫對舊體制的依賴。想要推動他們進一步行動,需要更穩妥的策略。

    她指示代表團,先從具體項目入手。幫助岷國建立新式紡織廠,引入虞國的工人管理模式,讓當地民眾切實感受到變革的好處。同時,通過工廠培訓,悄悄傳播“勞動創造價值”“人人平等”等理念。

    在其他國家,行動也陸續展開。派往代國的情報人員,以商號伙計的身份進入勃固地區,接觸被朱徽鞺牽連的宗室旁支,了解他們對代皇朱聰沫的不滿;派往慶國的人員,在亞平寧半島的慶藩封地,與當地被排擠的非宗室官員建立聯系,收集慶國宗室的腐敗證據。

    這些行動起初進展緩慢。中小藩國的民眾長期處于皇權統治下,對變革的接受度不高。但隨著時間推移,效果逐漸顯現。

    在代國,有三位宗室旁支開始與虞國情報人員定期接觸,提供代國軍隊的部署信息;在慶藩,兩名官員願意配合收集證據,條件是虞國支持他們在未來的議會中獲得席位。

    這是一場長期的較量,大國不會坐視宗法制被瓦解,遲早會做出反應。但現在,變革的種子已經播下,就算遇到阻力,也會以各種形式繼續生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276章 輸出革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276章 輸出革命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