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聯邦對宗教的認知,始終建立在血淋淋的歷史教訓與現實威脅的雙重基礎之上。自朱高熾推動改革以來,無論是明國還是海外藩王們對回回教等一神教的警惕,便深植于國家戰略的核心層面。
這類宗教以絕對化的教義掌控信眾思想、試圖構建單一話語權的特性,被聯邦高層視為比封建皇權更具顛覆性的存在。
儒家思想雖在漫長歷史中曾束縛社會發展,但在瓦解過程中並未形成排他性的精神壟斷,就算如此在覆滅偽明的時候也幾乎是對儒家進行毀滅性打擊。一神教通過教義壟斷、嚴密的組織滲透,更是容易催生極端化的群體認同。
這在南洋殖民過程中已被反復驗證︰當地回回教勢力曾多次煽動信眾武裝對抗聯邦統治,其自上而下的組織動員能力與思想禁錮程度,讓聯邦決策者深刻認識到這類宗教對統治根基的潛在威脅。
這種認知催生出從海外封藩之後各國家不約而同的異常殘酷的戰略指令。東路軍與西路軍接到的總司令部命令核心明確到近乎冷酷︰凡屬教區範圍,男性無論老少一律處決;女性中被判定為“偏激者”無論年齡長幼),同樣殺無赦。
這項命令的血腥性早已被預判——敵方得知後必然拼死抵抗,但聯邦高層的戰略考量遠超單純的軍事勝負︰他們絕不允許任何試圖掌控絕對話語權的宗教勢力在征服區域留存,更要從根本上杜絕重蹈蒙古西征的覆轍。
歷史經驗清晰表明︰當年蒙古人雖以武力征服廣袤土地,卻因被當地文化、宗教逐步同化,最終喪失自身民族認同,落得數典忘祖的結局。
聯邦六大國深知,軍事征服只是擴張的第一步,若不能在精神層面斬斷本土文化反噬的可能,所有的領土拓展都將淪為為他人奠基的徒勞。
命令下達後,中亞與西亞大陸瞬間被血雨腥風籠罩。西路軍在朱瞻壑的直接指揮下,以“焦土政策”為核心推進戰略。先鋒部隊所過之處,村落與城鎮中的男性居民,無論是否持有武器、是否表示歸順,皆被集中驅趕到指定區域處決。
清真寺、宗教學校、經文圖書館等宗教載體被付之一炬,成卷的經文典籍在火焰中化為灰燼。對于女性群體,士兵會依據言行舉止、服飾特征乃至日常禮拜習慣進行嚴格甄別——凡被認定為“虔誠信眾”或有“極端言論”記錄者。
即便懷抱嬰兒、年至花甲,也難逃屠戮。這種近乎種族滅絕的策略,絕非單純的軍事手段,而是旨在從人口結構與文化載體兩個維度,徹底鏟除宗教存續的根基。
在四個月的推進過程中,西路軍的兵鋒以驚人的速度直指君士坦丁堡,來到這里之後,也先迅速下令把君士坦丁堡圍起來,展開一系列攻城準備,很快大軍就隨著前鋒來到了這里。
東羅馬皇帝約翰八世從未設想過戰爭會演化至如此極端的形態。回溯歷史,無論是蒙古帝國的西征、波斯帝國的擴張,還是鄰近的越國南征,征服者至少會保留部分人口作為統治基礎,甚至裹挾當地民眾作為炮灰補充軍力。
但大明聯邦的戰爭邏輯完全顛覆了傳統認知——他們對“同化土著”毫無興趣,反而將當地居民視為必須徹底清除的隱患。流民、難民,無論是否舉起白旗,都被軍隊以“可能藏匿極端信眾”為由毫不留情地碾壓。
約翰八世在翻閱從東方傳入的古籍時猛然驚醒︰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權更迭之戰,而是如同戰國時期秦國將領白起那般的“殲滅戰”——不求土地人口的直接治理,而是通過徹底摧毀敵方的有生力量與文化傳承載體,達成一勞永逸的戰略肅清。
此時的君士坦丁堡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約翰八世雖傾盡國力集結了全國精銳,但兵源補充渠道完全斷絕,城內儲水在西路軍的長期封鎖下即將告罄。
更具毀滅性的是聯邦軍隊投入的熱氣球部隊——這些浮空器搭載著特制的火油容器,每日對城市進行無差別投擲。
盡管君士坦丁堡的建築多采用石料結構,相較于木質建築更難起火,但粘稠的火油附著在牆面與街道上持續燃燒,將整個城區化為高溫煉獄。
白天,街道被灼烤得滾燙,行人赤腳難以立足;夜晚,火光映紅天際,房屋殘骸冒出的黑煙遮蔽星月,居民在窒息與高溫中大批死亡。
西路軍並未急于發動傳統意義上的攻城戰,而是采取了“火炮犁地”的系統性摧毀戰術。數萬門各型火炮——從射程較遠的長管野戰炮到破壞力驚人的臼炮——在城外一字排開,形成綿延數里的炮陣。
隨著統一的進攻號令,炮彈如雨點般砸向城牆。數輪齊射後,屹立千年的君士坦丁堡城牆轟然崩塌,巨大的碎石瓦礫堆積成臨時的斜坡,卻並未成為聯邦軍隊的進攻通道。
相反,士兵們緩慢推進火炮陣地,以炮口為“犁”,對城牆後的城區進行逐片轟擊——他們的目標不是佔領這座城市,而是將其從物理層面徹底抹去,讓任何宗教符號或文化記憶都無法在此留存。
在城牆崩塌的轟鳴中,約翰八世站在皇宮的殘垣斷壁前,望著城外如林的炮管與升騰的硝煙,終于理解了大明聯邦的真正意圖︰這不是一場改朝換代的戰爭,而是一場文明層面的徹底滅絕行動。
當新一輪炮群轟鳴響起,碎石、火油與金屬彈片籠罩整個君士坦丁堡時,東羅馬帝國延續千年的文明之光,在這場以西征為名的滅種之戰中,徹底墜入黑暗。
這場戰爭的殘酷性遠超武洲歷史上任何一場沖突。大明聯邦軍隊以近乎機械的執行力貫徹著總司令部的指令︰每佔領一片區域,便進行人口甄別與宗教設施清除;每推進一里土地,便留下一片焦土與廢墟。
他們清楚地知道,這種手段將在歷史上留下血腥的印記,但更堅信這是避免重蹈蒙古覆轍、確保聯邦文明純粹性的唯一路徑。
當君士坦丁堡的最後一道城牆在炮火中坍塌時,中亞與西亞的宗教勢力根基已被徹底摧毀,而大明聯邦的擴張之路,也染上了更鮮艷的血色。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