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239章 越皇當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239章 越皇當選

    大明聯邦十六年的玄中城,籠罩在一種微妙而緊張的氛圍中。作為聯邦的都城,玄中城這個嶄新的城市見證了大明帝國的終末,也見證了大明聯邦一點一滴的建成,而此刻,第五任聯邦事務總理的選舉會議正在這里召開。

    這場選舉之所以牽動各方神經,源于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對武洲的戰爭因為第四任總理當時偷偷支持武洲的原因,已經刻不容緩,大明聯邦不想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任何外部威脅,六大強國急需一個能凝聚共識的領導人,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略挑戰。

    選舉會議在玄中城的議會大廳舉行。殿內的第一排,坐著六大強國的君主與代表︰虞國皇帝朱昭熙、越國皇帝朱瞻壑、揚國皇帝朱瞻务、明國皇帝朱祁鈞、寧國皇帝朱奠培,以及洪州共和國總裁朱祁。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會議外圍聚集了以沈國為首的中小藩國代表——他們在第四任總理朱佶俽的拉攏下,已形成緊密的“新聯邦同盟”,試圖在選舉中延續對自身利益的保護。

    朱佶俽在任的這些年,是聯邦權力結構劇烈變動的時期。他憑借總理職權,將中小藩國的資源與訴求捆綁,形成對抗大國的力量。這一策略對各大國的影響程度不一︰虞國、揚國等憑借廣袤疆域與資源儲備,尚可應對;但對寧國而言,沖擊尤為顯著。

    寧國的崛起本就特殊。作為太祖朱元璋一系的藩國,寧國的封地遠不及朱棣直系後裔的領地,當年朱高熾可能是因為靖難的時候老爹做的那些虧心事的愧疚,對寧王做出了一定的補償,將呂宋含棉蘭老島)封給寧王朱權。

    但這片土地的資源與面積,遠無法與越國的南亞次大陸、虞國的北熙洲、揚國的滿剌加、明國的本土以及洪州共和國那些大的地盤相比。

    寧國能躋身六大強國,全賴初代寧王朱權的謀略︰他拉攏太祖系藩王,傾盡資源發展科技,鼓勵移民填充人口,硬生生在夾縫中撐起了大國地位。本來朱權還想著和洪州共和國那樣,拉攏其他太祖一系的國家組成類似洪州共和國的國家,繼續奠定大國的地位。

    誰想到第四任上任的朱佶俽是個沒腦子的,再加上越系藩王在煦洲南部的所作所為,朱權的所有謀劃落空,和其他國家合並夯實大國根基的打算成為泡影之後,朱權也沒了心氣,把皇位扔給朱奠培之後,就回到金陵養老去了。

    而現任寧皇朱奠培缺乏朱權的手腕,只能依靠科技優勢與軍事實力維持地位。朱佶俽上台後,瓦解了太祖系聯盟,轉而扶持中小藩國同盟,這讓寧國在聯邦中的話語權被嚴重稀釋。朱奠培深知,若再次讓小國代理人當選總理,寧國的大國地位將岌岌可危。

    選舉會議的核心爭議,在于總理人選的提名。中小藩國聯盟力推兩個候選人,一個是遼國皇帝朱貴,另一個是蜀國皇帝朱悅??,這兩個人都已經超過五十歲,算是大明聯邦年紀最大的幾人之一,如果是依據年齡,遼國皇帝毫無疑問可以當選。

    朱佶俽雖已卸任,但仍以“前總理”身份列席,暗中為候選人造勢︰“聯邦的團結,在于大小藩國的平衡。若總理之位不屬于小國,那麼小國將永遠得不到發展。”

    此言立刻引發寧國皇帝朱奠培的駁斥。他重重敲擊桌面,語氣強硬︰“大國有大國的胸襟氣度,小國只有小家子氣,只在乎自己家里的一畝三分地,不顧整個聯邦的集體利益,正是在這段時間,大國和小國之間的矛盾是最突出的,是最尖銳的,這正是小國皇帝擔任總理的問題。”

    朱奠培的表態並非孤例——明國皇帝朱祁鈞、揚國皇帝朱瞻务均點頭附和。他們對朱佶俽時期小國聯盟的“坑害”記憶猶新︰技術外流、資源爭奪、政策掣肘,種種行為讓大國利益受損。

    小國代表則據理力爭。代國皇帝起身抗辯︰“大國佔據最好的土地、最多的資源,卻對小國的發展視而不見。總理之位若不能反映中小藩國的聲音,聯邦何談‘共治’?”

    雙方的爭論持續數日,從資源分配到政策傾向,從技術共享到軍事部署,議題不斷延伸。核心矛盾始終圍繞一個點︰大國認為總理需具備統籌全局的能力,唯有大國領袖能擔此任;小國則堅持“權力分散”,試圖通過總理職位制衡大國。

    可是無論小國說的有多麼義正言辭,有多麼天花亂墜,首先就過不去寧國這關,只要是關于遼國皇帝朱貴和蜀國皇帝朱悅??的提案,他一律投反對票,而其他大國也是要麼棄權,要麼跟著朱奠培投反對票,因為他們的一票否決權,會議一直處于僵局。

    六個大國在會議之前就做好了溝通,這次大家一定不能再選出一個白眼狼出來,如果這次再選擇一個小國皇帝成為總理,那麼大明聯邦真的有可能因為這次的選舉,分崩離析,分析過後,大家最後把目光放到了越國皇帝朱瞻壑的身上。

    今年朱瞻壑已經56歲,算是大明聯邦的大國之中唯一一個有資格參與大明聯邦事務總理的選舉的人,可是朱瞻壑是越國的皇帝,他自然代表了越國的利益,可是越國的利益不代表所有大國的利益。

    因此就算大國推舉朱瞻壑成為聯邦事務總理,其他大國也必須做出一定的制約,在會議之前大國的領導人們就已經達成了協議,那就是在朱瞻壑成為大明聯邦事務總理之後,必須拆分大明聯邦的各項職能。

    在新的框架里,玄中城作為政治象征和協商之地,保留基礎的政治職能,聯邦法院、聯邦銀行等各項機構的駐地不再設置在玄中城乃至琉球,而是安置到六大國國內,不重要的一些機構則可以安置在小國的國內。

    中小藩國聯盟對朱瞻壑的提名強烈反對。朱佶俽甚至聯合沈國、慶國等核心成員,以“退出聯邦事務協商”相要挾。然而,大國的反制措施迅速到位,揚國切斷對沈國的鐵礦供應,洪州凍結慶國的貿易信貸,明國限制其糧食進口。

    寧國海軍在呂宋海域舉行演習,虞國陸軍在北熙洲進行軍事演習,釋放明確信號,朱昭熙與朱瞻壑分別召見中小藩國中的邊緣成員,許以“技術合作”“資源配額”等利益,瓦解其聯盟。

    在大國的聯合壓力下,中小藩國聯盟內部出現裂痕。肅國、魯國等邊緣國家率先表態“尊重大國共識”,退出對朱佶俽的支持。沈國為代表的核心成員雖仍試圖抵抗,但在經濟制裁與軍事壓力下,最終不得不妥協。朱佶俽眼看大勢已去,只能接受朱瞻壑當選的結果。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239章 越皇當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239章 越皇當選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