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163章 大明聯邦四)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163章 大明聯邦四)

    稅收問題總是一種非常麻煩的事情,與傳統的明國不同,現在所有藩國其實和剛剛開始建立的美國差不多,根本沒有收稅的習慣,雖然這些移民在明國習慣了收稅,但是移民到海外之後,這些年的時間,藩王們都是把他們當做寶貝似得養著。

    移民們就是藩王立國的根基,如果宣布收稅,那麼這些移民肯定下意識的認為藩國和明國差不多,甚至有可能直接回到明國。

    所以得想一個辦法,在無聲無息的情況下,把稅收收上來,最容易收的稅肯定是關稅,可是現在大部分交易都是在各藩國之間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設立關稅根本沒有什麼意義,只能向大家表示,明國聯邦並不是不收稅。

    可是其他稅收該怎麼征收上來,就是所有人都頭疼的問題,明國之前傳統的地稅、丁稅之類的稅收肯定是不能再收了,商業稅收倒是可以收,但是該怎麼收不讓人反感的同時,也不破壞現在繁榮的海上貿易。

    自從封鎖明國之後,這些藩王可不是什麼都沒做,沒有明國的商品之後,藩王們忽然發現,似乎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之前大家還都依靠明國的商品輸出才能維持自己國內的運轉,棉麻制品、陶瓷制品、鐵制品、茶葉等,之前都是依靠明國輸入的。

    可是現在正是因為沒有了這些商品的輸入,他們國內的能工巧匠也看到了機會,本來他們本土的商品賣不上價格,可是現在沒有了明國商品的輸入,這廣闊的市場,自然給這些人帶來了無限的機會。

    這也就導致了各藩國的工商業奇跡般的繁榮起來,而因為小國的資源往往有限,這也就導致了現在海上貿易的繁榮。

    這樣的繁榮對于所有藩王來說,都算是極其珍貴的發展期,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根在明國,他們心里是真的不想把朱祁鈞拉進來,幫助他復國,加入大明聯邦,以大明的技術和體量,如果加入到海上貿易當中,他們國家剛剛發展出來的產業,都有可能被打回原型。

    限制明國的商品傾銷,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明國商品的稅收,讓明國的商品價格高于本土商品的價格,從而保護本土的產品,可是這個想法在他們的腦中,卻一直不敢提出來。

    本土貿易保護,如果是在沒有成立大明聯邦的時候,自然可以使用,畢竟大家都是相對獨立的國家,願意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但是現在經過所有藩王一致同意,組建大明聯邦,那麼在大明內部收關稅,實施貿易保護,這不明顯就在搞分裂麼。

    想了許久,朱昭熙在會議上提議,海上貿易從來就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特別是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往是需要遠跨重洋,為了收回成本,他們必須運載價值更加高的貨物。

    不能在各國之間收取關稅,但是可以收商品稅啊,這商品稅也有著很大的學問,按照朱昭熙的意思,應該把所有商品分為生活必須品、工業品,奢侈品這三個大類,生活必需品的流轉關系著國計民生,最好是少收稅甚至是不收稅。

    但是工業品和奢侈品則不同,按照朱昭熙的定義,工業品是制造工具的工具,制造機器的機器,這類產品包含著所有工匠們的心血,肯定要讓他們享受到這些心血帶來的收益,一方面肯定要提高工業品的價格,另一方面則需要進行宏觀上的調控。

    這些發明都是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的,可是這些資金從哪里來呢,之前肯定是各藩王從他們的國庫當中出,但這肯定不是長久之計,藩王的國庫能使用多久。

    最好的辦法肯定是收稅,直接收工業品稅,雖然這樣下去,工業品的價格肯定會提高,但是能買工業品的人,肯定是想自己開工廠,都算是頗有家資的人,對于價格可能會不滿,但也不是不會接受,而且這些人還可以變相的提高產品價格,轉嫁自己的稅收。

    這樣等于就是全民的商品流通稅了,朱昭熙在不知不覺中把稅收收了上來的手段,頓時讓所有藩王眼前一亮,他們之前收不上稅,不就是因為不敢向移民們收直接稅麼,他們很直觀的看到國家從他們的手里拿錢,這樣肯定不樂意。

    但是間接稅可就不一樣了,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只知道他們已經交了稅,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交的,到底交了多少。

    而奢侈品稅更是一個絕妙的想法,和西方不同,對于奢侈享受,在座的所有人既算富二代,也算是富一代,他們知道創業和守業的艱苦,也知道揮金如土到底是什麼狀態,到底會如何腐蝕他們的心智。

    不管那些商人是怎麼想的,他們這些人對于收奢侈品稅,那是舉雙手贊成,不是想要享受麼,那願意享受的人就去花高價去享受,這些錢里其中一部分就可以通過稅收的形式悄無聲息的返還給國民。

    大家都看得出來,其實從這條稅法上來看,大明聯邦已經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大明了,之前的大明收稅的對象是百姓,是農夫,所以之前的大明是以農立國。

    而現在的大明,收稅的對象已經轉移到了工商業方面,反而是擔心土地上的農民跑了,不敢向他們收稅。

    在前期看起來農民們似乎享受到了減稅甚至免稅的福利,但是他們不交稅,代表的是話語權的減少,到人口多了,國家又不需要他們交稅,自然會覺得有他們和沒他們沒有多大區別。所以大明聯邦從根子上變成了以工商業立國。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所有藩王其實都看得出來這里的弊端,但是他們現在也只能以這種辦法來穩定住農民。

    他們也想好了之後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恢復丁稅,不過不是那種只要是人丁就收稅,而是開征個人所得稅,從而接納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農民們作為政治體制的一部分。

    以目前的情況,就只需要商業稅就差不多可以維持起來這個新建的大明聯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藩王們也不想設置品類繁多的各種稅,他們又不缺錢,等子孫們要錢了,自己去想辦法征稅去,他們這些藩王已經做到了定下要交稅的規矩,這就已經足夠了。

    至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這倒不是什麼問題,藩王們暫時也不知道這些稅收到底有多少,于是暫時規定地方上存留四成,中央拿六成,這也算是給中央一個面子了。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163章 大明聯邦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163章 大明聯邦四)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