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298章 這年月哪來的保護動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298章 這年月哪來的保護動物?

    胡大老爺說完,目光從道衍身上移開,轉而望向朱標。

    "太子殿下,考慮得如何?"

    "這攤子事,你可願接手?"

    朱標聞言苦笑,無奈道

    "伯父,您這話說的!"

    "若能辦到,我自然願意接手這衙門,讓其更上一層樓。"

    "可眼下實在分身乏術啊!"

    胡大老爺點點頭,沉吟片刻後對朱標和毛驤說道

    "這樣吧,太子殿下,我先說說最初的打算。"

    "你與毛驤商議一番,看是否可行。"

    "若有不妥,咱們再另想辦法!"

    "伯父請講!"

    朱標頓時來了精神。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不必費心費力,卻能掌管一個看似尋常實則舉足輕重的衙門。

    即便是他這位權柄在握的太子,多一個實權衙門也是求之不得。

    毛驤難得露出一絲笑意,只是他平時不苟言笑,此刻笑起來反倒比哭還難看。

    胡大老爺未在意這些,目光掃過神色各異的眾人——忐忑的外交司管事、面如死灰的道衍,坦然說道

    "依本官之見,番邦外交司是時候拆分了!"

    "不是衙門拆分,而是職能分離。"

    "明面上一切照舊,該做什麼做什麼。"

    "但背後的密探、商貿等事務,需與明面業務劃清界限。"

    "明面事務由太子殿下派個機敏能干之人接手即可。"

    "殿下定期查閱奏報,衙門里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守成綽綽有余。"

    一眾外交司主事聞言,懸著的心總算放下,雖不免有些失落——原以為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如今看來不過是痴心妄想。

    不過他們心知肚明如此要害的衙門,除胡大老爺外,眼下確實只有太子殿下能擔此重任。

    “表面上的安排暫且不提,最關鍵的情報系統和商貿事務,本應由太子親自把控。”

    “具體是否調用東宮人員協助,全憑太子自行定奪!”

    “但這一塊的職責,本人提議由毛驤指揮使接管。”

    “可從錦衣衛中精選精銳,組建一個由東宮與錦衣衛共同管理的分支機構。”

    “這批人馬在錦衣衛內部僅對指揮使匯報,在外交司則只接受太子調遣。”

    “有了錦衣衛行家的加入,外交司現有的情報能力必定更上一層樓。”

    “重要情報也能實現統一整合!”

    “況且借助東宮與錦衣衛的資源,外交司原有的商貿網絡還能進一步擴展!”

    “至于東宮、錦衣衛、外交司三方如何分配利益,你們自行協商便是!”

    “本人的提議是,至少別虧待了外交司的人!”

    胡大老爺話音落下,殿內眾人一時無言。

    不少目光卻悄悄投向了朱標。

    就連當事人毛驤此刻也徹底明白——

    此事成敗與否,關鍵仍在于太子的態度。

    只要朱標首肯,一切便水到渠成。

    錦衣衛不僅能在他手中更加壯大,還能開闢一條合法財路。

    盈虧尚在其次,重要的是這筆錢財能夠擺在明處。

    光是這點就極為難得!

    更不必說,若這支僅對他負責的機構真能成立,等于將觸角延伸至海外諸國。

    權勢與利益雙收,這等美事,他怎能不心動?

    朱標此次思忖的時間格外漫長,連胡大老爺都等得有些焦躁。

    他原本只是想辭官歸隱而已。

    誰知竟牽扯出這許多麻煩。

    眼下眾人還總指望著他拿主意!

    !

    他自己正心煩意亂,只盼著盡快了結這些瑣事好回家清淨。

    這幫人怎麼就不知道體諒老人家呢?

    實在過分!

    待胡大老爺第三盞茶都快見底時,朱標終于開口。

    “伯父,此事我應下了!”

    “唯有一事還需伯父指點。”

    “哦?但說無妨!”

    胡大老爺略顯詫異,沒料到朱標答應後還有疑問。

    朱標毫不客氣,當場就把胡大老爺當成了智囊。

    “伯父認為,日後大明對待外邦該持何種方略?”

    胡大老爺環顧四周,隨即斬釘截鐵道

    “太子何必多此一問?”

    “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新篇】

    "若能從他人手中取來十兩紋銀,歸還九兩便是失職!"

    "我大明之志,當使四海盡歸王土!"

    朱標聞言,略顯局促地望向胡大老爺"伯父,夷狄非我族類之理,佷兒自是明白。然國邦相交,豈能不顧禮法規矩?這般行事,恐損我天朝威儀"

    胡惟庸驟然拍案"殿下速速斷了這迂腐念頭!否則莫怪老臣奏請陛下,父子二人聯手教訓你這糊涂儲君!"他須發皆張,聲色俱厲"利字當頭,要那些虛名作甚?老臣今日贈殿下八字真言——"

    "尊嚴,生于劍刃寒芒!"

    "國威,立于鐵騎所至!"

    朱標頓時啞然。他早知這位姻伯手段強硬,卻未料竟如烈火烹油。想到胡惟庸在朝野盤根錯節的勢力,年輕的太子不由憂心這般激進之風,會否將大明引向歧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外交司議事的結局頗為戲謔——局外人議論不休,知情者三緘其口。最出人意料的當屬道衍結局這僧人原以為難逃死罪,縱使不死也要嘗遍詔獄酷刑。誰知胡惟庸竟建議朱標"革去官職遣返寺院,待來日需用時再啟。只是切記派人盯著,莫讓他接近宗室子弟。"

    道衍聞言目眥欲裂,朱標臉色陰晴不定。最終太子竟全盤采納,待胡惟庸拿著蓋印文書揚長而去時,滿城已傳遍新談資——都說胡相因交接文書拖延,當場扒了道衍官服,更將太子召至衙署痛斥。這般離奇傳聞落入當事人耳中,反惹得胡大老爺撫掌大笑。

    胡大老爺自己都沒想到還能這麼張狂?

    看來距離圍觀群眾想象中的境界還差得遠啊。

    還得加把勁!

    可偏偏就在這時,封胡大老爺為太子少師的聖旨送到了胡府。

    這下可徹底鬧翻了天!

    好嘛,前腳剛辭去番邦外交司郎中的官職,後腳就成了三孤之一?

    這得是多大的聖寵啊!

    尤其是听說這道聖旨還是太子親筆所寫,滿朝文武哪個不眼紅得直咽口水?

    好家伙,胡大老爺哪里是老朱家的親家,簡直是老朱家的祖宗吧?

    不然怎麼好處一個接一個往他身上砸?

    可胡大老爺自己卻沒什麼感覺。

    太子少師說白了就是個頭餃罷了。

    要說有用吧,半點實權都沒有。

    要說沒用吧,但凡在官場混的,誰不夢想混個三公三孤當當?

    可偏偏,到現在也只有胡大老爺被朱元璋親自封了這麼個官職。

    其他人,再眼饞也只能干瞪眼。

    府上照例熱熱鬧鬧擺了場宴席,慶祝胡大老爺喜獲三孤稱號。

    作為出了名的廚藝世家,胡府的宴席自然是豐盛又熱鬧。

    尤其胡仁彬一家子也來了,府里更是歡聲笑語不斷。

    看著滿院子坐的都是自家人,胡大老爺笑得合不攏嘴。

    能坐在這兒的,全是胡府的心腹。

    正因如此,向來不拘小節的胡大老爺越發自在起來。

    酒足飯飽後,閑得發慌的胡大老爺實在坐不住了。

    太無聊了!

    或者說,能玩的花樣實在太少。

    正好今天天氣不錯,干脆出門逛逛!

    剛出大門,胡大老爺抬頭望了望天,突然決定去個久聞大名的地方——

    西市!

    其實西市並不在應天城西邊。

    只是自唐朝起,京城的東西兩市就這麼叫了。

    一不小心就沿用至今。

    管它在不在東西方向,反正這兩大市場就得叫這名字。

    西市與其說是條街,不如說是個大集市。

    規模比之前的東市大多了。

    畢竟東市賣的都是達官貴人用的貴重物件。

    絕大多數老百姓,十有八九都是在西市采買日常所需。

    所以西市雖沒有東市那些精美器物,但要論熱鬧,西市可比東市強十倍不止!

    這不,胡大老爺坐著馬車剛到西市附近,還沒進坊市呢,就被堵在半道上了。

    胡大老爺想罵都罵不出口,擋在路中央的哪里是什麼馬車,盡是些驢車、牛車之類的牲口拉的車子。

    周圍擠滿了來來往往的商販,原本寬敞的大道頓時變得像後世城市的主干道一樣水泄不通。

    好在胡大老爺也不挑剔,既然馬車走不動,那就步行便是。

    他揮了揮手,讓人把馬車停到一旁,自己則大步流星地往西市里面走去。

    此刻的他,看什麼都新鮮熱鬧。

    賣糖餅的、捏泥人的、耍雜技的、賣藝的……

    雖說街道兩旁都是商鋪,可屋檐底下卻密密麻麻支滿了小攤。

    除了商鋪正門那一小塊地方,其余各處早已人擠人。

    耳邊充斥著或溫和或激烈的討價還價聲,胡大老爺听得津津有味。

    這才是活生生的市井氣息啊!

    有意思!

    胡大老爺背著手,悠閑地四處閑逛,活脫脫像個初到此地的外鄉人,滿臉都是新奇勁兒。

    明明他就住在應天,可這會兒卻把外地游客的模樣演得入木三分。

    引得不少人對他指指點點。

    在有心人眼里,胡大老爺簡直是個行走的靶子!

    他身上的衣裳、佩戴的首飾,在尋常人眼里或許尋常,可落在某些人眼中,那可都是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上等貨。

    更別提他身後跟著的小廝背著的袋子,時不時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想不注意都難。

    可奇怪的是,西市里那些慣偷竟沒一個敢貿然下手。

    原因無他——得先摸清他的來歷再說。

    萬一得罪了惹不起的人物,可沒人會手下留情。

    如今的胡大老爺好歹練過一些基礎武藝,身手也算得上利落。

    要是連個動手的機會都沒有,那豈不是太沒面子?

    所以這一路上,胡大老爺表現得格外“自覺”,仿佛光是往那兒一站就能震懾四方似的!

    胡大老爺邊走邊吃,東張西望,興致別提多高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還是頭一回發現,應天城竟有如此擁擠熱鬧的地方。

    不過……胡大老爺也是個謹慎的,不敢隨便亂吃東西。

    但凡入口的,都得仔細挑選,確保干淨無害。

    否則,他真怕自己吃出什麼毛病來。

    說來也怪,許多正經的古裝劇里,主角從不在街上吃東西。

    表面上說是顧及體面,實際上就是怕死。

    這話可不是玩笑,若不小心,真可能吃出大問題來。

    喝水這等小事卻大有講究!

    胡大老爺出門在外輕易不踫外頭的清水。

    未經處理的生水,在他眼中便是害人的毒藥。

    《紅樓夢》里賈寶玉吃口外食丫鬟便急得直哭,其中大有深意。

    只因這位貴公子平日的吃穿用度,實在與常人天差地別。

    單說飲水,必取府中甜水井的甘泉。

    果蔬時鮮更是城外莊園現摘現送。

    這般講究,恰似賈寶玉那張刁鑽的嘴。

    即便賈府敗落,終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縱是梁傾柱倒,那世家的體面總還要撐上三分。

    胡府卻另有一番光景。

    胡大老爺雖不講究,但有上等貨色何必將就?

    堂堂胡大老爺難道缺這幾個銀錢?

    這話說出去怕要笑掉人大牙。

    故而胡大老爺日常所用,多是自家的產出。

    難得需要采買時,必是精挑細選。

    今日原想著隨意逛逛,誰知竟遇著件稀罕事。

    獵戶攤前蹲著只金毛猴子,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莫非是金絲猴?

    胡大老爺剛要驚訝,轉念想起——

    這年月哪來的保護動物?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98章 這年月哪來的保護動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98章 這年月哪來的保護動物?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