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293章 為何總要百姓承受苦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293章 為何總要百姓承受苦難

    胡惟庸毫不退讓,直視朱元璋。

    此刻他心潮澎湃。

    他固然怕死——

    怕被朱元璋隨便找個由頭處死。

    但此刻,他真切地與百姓共情了。

    前世他勤工儉學,在社會摸爬滾打變得圓滑世故,難道是心甘情願?

    不!

    只因對尋常百姓而言,這本就是唯一的活路。

    苦一苦百姓

    胡大老爺听到這番話,心中依舊涌起一股無名怒火。

    為何總要百姓承受苦難?

    苦難過後呢?

    去他的苦一苦百姓!

    朱元璋與胡大老爺四目相對,沉默許久,最終緩緩低下了頭。

    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那不堪回首的童年。

    在生死邊緣掙扎,與野狗爭食,眼睜睜看著親人餓死……

    世間再無人比朱元璋更懂百姓疾苦。

    可心底最深的傷疤,太久無人觸踫。

    今日,卻被胡大老爺狠狠撕開,鮮血淋灕。

    半晌,朱元璋面容憔悴,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悵然望天,低聲呢喃

    “是啊!”

    “到頭來,朕還是辜負了百姓。”

    “惟庸,照你這麼說,朕的《大誥》也毫無用處?”

    胡大老爺此刻心情亦有些沉重。

    前世的仕途,並非什麼美好回憶。

    此刻,他只是淡淡回道

    “制度上,《大誥》自然有用。”

    “若有你這般對貪官絕不手軟的皇帝在,多少能起些作用。”

    “可實際上,大多時候,《大誥》無用。”

    “畢竟,人死萬事空。”

    “天高皇帝遠,解決不了問題,難道還解決不了提出問題的人?”

    “只要事後掩蓋得當,縱使你朱皇帝再厲害,又能如何?”

    “故此,《大誥》有用,但不多。”

    《大誥》確是朱元璋的一片苦心。

    依其規定,百姓若蒙冤屈,可頭頂《大誥》一路進京告狀。

    沿途官府,必須接待護送。

    好不好?

    自然是好的!

    即便真正起效的次數寥寥無幾,但至少給了百姓一絲希望。

    他們知道,若真到了家破人亡之時,憑此還能拼死一搏!

    單憑這份“念想”,以及作為歷代王朝首位賦予百姓“告官”之權的皇帝,朱元璋便值得稱頌!

    因此,即便胡大老爺此刻情緒低落,談及《大誥》時,言語仍格外委婉。

    無他!

    老朱對百姓的這份心意,他深信不疑。

    亦真心敬服!

    可這般體恤民情的皇帝,古往今來,唯此一人。

    話題戛然而止。

    大殿內,一片沉寂。

    胡大老爺心里明白,即便自己說了許多,也未必能起到什麼作用。

    就算他給出了解決的辦法,朱元璋父子也未必會采納。

    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指點江山,說得頭頭是道,自認為句句在理。

    但事實上,局外人永遠無法真正體會當事人的處境,所謂的設身處地,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朱元璋父子需要的只是點撥,而不是長篇大論的指手畫腳。

    想到這里,胡大老爺深吸了一口氣。

    “陛下、太子殿下,臣今日多有冒犯之言,還望恕罪!”

    “只是臣舟車勞頓,身體不適,就不多陪了。”

    “陛下,臣先行告退!”

    胡大老爺恭敬行禮告退,轉身離去。

    然而,朱元璋始終一言不發。

    他眼睜睜看著胡大老爺推開緊閉的殿門,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他這是什麼意思?”

    “他到底想干什麼?”

    朱元璋突然暴怒,臉色漲紅,猛拍桌案連聲質問。

    平日里總會適時勸解或附和父皇的太子朱標,此刻卻心不在焉。

    他在思索。

    思索胡大老爺今日所說的一切。

    他早已不是懵懂少年。

    作為大明太子,這些年來處理政務、監察國事,他對大明局勢了然于胸。

    見過形形色色的官員,他一眼就能看出胡大老爺今日所言是否出自真心。

    雖然這些話听起來刺耳。

    但那又如何?

    朱標需要的正是這樣敢于直言又能提出解決辦法的長輩。

    沒錯!

    在朱標眼中,胡大老爺就是一位性格隨和、風趣的長輩。

    甚至在他心里,這位伯父是最讓他感到自在的。

    在他面前,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擔心太子的身份束縛。

    遇到難題時,總能從這位伯父那里得到看似離奇卻發人深省的答案。

    今日亦是如此。

    前些日子,他幾乎急得焦頭爛額。

    尤其是親眼見識了火炮的威力後,更是寢食難安。

    大明竟在武備上落後于蠻夷?

    這簡直是天大的恥辱!

    按照慣例稟報父皇後,父子二人一籌莫展。

    而這時,胡大老爺風塵僕僕地趕了回來。

    品著茶、閑談之間,難題便迎刃而解。

    或許這些見解未必完全契合朱標的心意。

    但他不得不承認,此刻心中已然明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不僅對火器制造之事有了清晰認知,就連日後繼承大明基業該如何施政,也都有了明確方向。

    這位不貪權勢、只愛美人美食自得其樂的長輩,實在令朱標感到無比稱心。

    胡大老爺的提前告退,朱標也覺得情有可原。

    經他方才那番剖析,大明朝確實存在諸多弊病。

    而這些弊端,多數還是父皇引以為傲的政績。

    若繼續深談下去,恐怕就不止是爭執那麼簡單了。

    能提建議是情分,遠離皇室紛爭才是本分。

    胡大老爺既已盡到本分,自然該適時抽身。

    想到這里,朱標方才回神。

    轉頭卻見父皇漲紅著臉在那邊喋喋不休。

    細听之下,全是對胡大老爺的指責。

    什麼故作清高、不識抬舉、目中無人

    若在平時,朱標定會上前勸解。

    可今日被胡大老爺灌輸太多新觀點,此刻只覺思緒紛亂。

    有時候思考過度確實令人精疲力竭。

    今日他實在不願多言。

    甚至覺得讓父皇發泄一番也未嘗不可。

    誰知這番消極態度,反倒激怒了朱元璋。

    原本罵了半天無人應答就夠惱火。

    現在連親兒子都不幫腔?

    "朱標,你這是什麼態度?"

    "方才為何不替為父說話?"

    "怎麼?"

    "覺得朕批評胡惟庸讓你難堪了?"

    "瞧你這副模樣,倒跟那胡惟庸一個德性!"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連珠炮般的質問,朱標徹底懵了。

    這

    不過是沒隨聲附和兩句,就拿我出氣?

    誰還沒點脾氣了?

    本就思緒混亂的朱標听罷,索性一言不發,起身就往外走。

    這下可徹底點燃了火藥桶!

    朱元璋原本只想抱怨幾句,眼見親兒子竟要拂袖而去?

    這還了得?

    簡直反了!

    到底誰是君父?

    出了宮門的胡大老爺,隨手喚了輛馬車準備回府。

    至于這馬車隸屬哪個衙門,他也懶得細究。

    搶了便搶了,橫豎又不是不還,能奈我何?

    一腳踹開車夫,胡大老爺絲毫沒有強佔他人馬車的愧疚,反倒趾高氣揚地呵斥道“瞎了你的狗眼!沒瞧見本官上車了?速速送本官回府!”

    車夫哪敢多問半句“你是何人”?

    這些專司衙門公務馬車的車夫,若連城中權貴都認不全,早該卷鋪蓋滾蛋了。

    胡大老爺這等應天府頂尖人物,他們這些耳聰目明的車夫豈會不識?

    只是……

    這馬車分明是兵部專用啊!

    可方才稍慢半步就挨了記窩心腳,車夫涌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手腕卻已條件反射地抖開了韁繩。

    得 !

    既然馬車都跑起來了,此刻若敢將胡大老爺轟下去,怕是見不著明早的日頭——方才那架勢,這位爺今日分明憋著邪火呢!

    想到可能觸怒這位煞星的後果,車夫喉結滾動咽了口唾沫,腰板繃得比衙門前的鳴冤鼓還直。

    他使出了三十年趕車的看家本領,將這輛閉著眼都能駕馭的馬車趕得既快且穩。

    至于胡府所在?

    笑話!

    莫說他們這些專接貴人的車夫,便是尋常公務馬車的把式,誰不把各路顯貴的宅邸方位記得滾瓜爛熟?

    未等胡大老爺再多費唇舌,馬車已穩穩停在朱漆大門前。

    “胡爺,您府上到了!”車夫嗓音掐得比茶館說書人還諂媚。

    正被顛得昏昏欲睡的胡大老爺猛然驚醒,陰沉著臉躍下馬車。瞥見聞聲開門的家丁滿臉堆笑,不耐煩地揮袖道“隨手在宮門前攔的車,賞他些銀錢,回頭找胡義支取!”

    胡府門房何等機靈?當即解下錢袋,十兩雪花銀“當啷”砸進車夫手心“接著!我家老爺賞的!今日算你祖墳冒青煙,尋常哪有這般造化?”

    攥著冰涼銀錠的車夫,此刻笑得牙齦都晾在了風里。

    哪還見得著半分方才自嘆倒霉的晦氣樣?

    畢竟門房這話半點不假——胡大老爺平日不是乘自家鎏金鞍馬車,便是由宮中黃綾車駕送回,這等美差向來輪不到他們這些尋常車夫。

    今日竟淪落到要從門口隨意“劫”一輛馬車的地步!

    哈哈,合該那車夫走運,白撿了這筆橫財。

    不過,下次他還有沒有膽量載胡大老爺,可就難說了。

    跨進自家府門,僅僅一步之遙,胡大老爺卻如釋重負,仿佛卸下了萬鈞重擔。

    滿心只剩一個念頭“總算特麼到家了!”

    若非老朱那封緊急詔書,他本可以悠閑自在地歸來,哪會有這般感慨。

    此番日夜兼程、千里迢迢趕回,可把久未勞累的胡大老爺折騰得不輕。

    回到府中,渾身透著慵懶氣息的胡大老爺,瞧著院內熟悉的一草一木,只覺得處處順眼。

    “老爺!”

    “您怎麼突然回來了?”

    聞聲匆忙趕來的胡義,即便親眼見到胡大老爺,仍有些難以置信。

    自家老爺難得出一趟遠門,他原以為至少要大半年才能回來。

    誰知才過了大半月,人竟已站在眼前?

    莫非出了什麼岔子?

    更讓他擔憂的是,獨子胡榮還跟著老爺一同外出,如今卻不見蹤影。

    好在胡大老爺三言兩語便解釋清楚。

    “你以為我想這時候回來?”

    “還不是陛下的緊急詔令!”

    “其他人還在甦州呢,就我一人日夜兼程趕回!”

    “快去備些爽口小菜和酒,再燒些熱水!”

    “我得泡個澡、喝兩杯,好好睡一覺!”

    胡義一听便明白了原委。

    哦,原來是急詔!

    這再正常不過了。

    以自家老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若遇要事,急召入宮實屬尋常。

    既然老爺未提具體緣由,胡義自然識趣不問。

    在胡府當了這麼多年管家,這點分寸他還是有的。

    “老爺先去後院歇著,老奴這就去安排!”

    “嗯,快點兒,我這眼皮都快撐不住了,不泡個澡睡不踏實!”

    這些年錦衣玉食的生活,早將胡大老爺慣成了四體不勤的懶人。

    不過說真的,這般舒坦日子,誰不愛呢?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93章 為何總要百姓承受苦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93章 為何總要百姓承受苦難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