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就直說了吧。"
"殿下看似康健,實則外強中干啊!"
"堂堂七尺男兒,豈能"
"孤不虛!"
朱標像被踩了尾巴的貓,頓時漲紅了臉。
胡惟庸見狀連連擺手
"是是是,殿下龍精虎猛。"
"這樣,回頭讓月兒給殿下炖些藥膳"
"再教殿下幾套養生拳法"
朱標那張圓臉漲得通紅,梗著脖子嚷道
"孤!不!虛!"
胡惟庸攬住太子肩膀,輕輕拍打
"當然當然。"
"不過嘛,強身健體總沒壞處不是?"
"伯父之前提到的那些東西,佷兒已經吩咐胡義盡快備齊送過來!"
朱標听到這話,眼眶都要紅了。
他實在想不明白自家這位伯父究竟是何用意。
明明話語間處處透著不信任,卻又總把藥膳、鍛煉掛在嘴邊。
這不分明還是在暗示自己體虛嗎?
堂堂七尺男兒,哪能忍受這樣的名聲?
朱標此刻的神情委屈至極,眼巴巴地望著胡大老爺。
"伯父,佷兒真的不虛!"
胡大老爺仔細端詳了朱標片刻,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標兒怎麼會虛呢!"
"定是伯父弄錯了。"
"放心,伯父最是守口如瓶,絕不會往外傳的!"
說著突然轉頭,沖著不遠處的小太監厲聲喝道
"看什麼看!"
"本官方才與太子說話,你可都听見了?"
那小太監嚇得魂飛魄散。
作為朱標的貼身內侍,平日里在宮中誰不給他三分薄面?
可這點體面在胡大老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這位爺連大總管宋利都敢當面訓斥,收拾他這樣的小太監還不跟捏死螞蟻似的?
被這麼一問,他連撒謊的膽子都沒有,只得弓著腰戰戰兢兢答道
"回大人,奴奴婢听見了。"
胡大老爺頓時虎目圓睜,厲聲威脅道
"給本官听好了!"
"要是讓本官在外頭听見半句議論太子體虛的風聲,就拿你是問。"
"到時候把你拖出東宮亂棍打死,也是你活該,信不信?"
小太監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他當然信!
以胡大老爺的權勢,再加上太子妃還是這位的親生女兒,打死他這麼個小太監算得了什麼?
"大人明鑒,奴婢一定把嘴閉得緊緊的!"
胡大老爺這才微微頷首
"暫且信你這一回。"
"退遠些,別讓旁人听見本官與太子說話。"
"遵命!"
不等朱標發話,那小太監一溜煙退到了數十步外。
處理完這些,胡大老爺轉頭就看見朱標一臉絕望的神情。
"嗯?"
"標兒這是怎麼了?"
朱標生無可戀地搖了搖頭。
"沒事。"
"伯父,佷兒先回東宮歇息了。"
朱標轉身朝東宮方向邁步,剛走出沒多遠又折返回來,神情嚴肅地對胡大老爺說道"伯父,我身子骨好得很!"
胡老爺子慈祥地笑著頷首"自然,伯父向來信你。"
這番對話反而讓朱標更加沮喪,他垂頭喪氣地點點頭,拖著沉重的步伐離去。望著太子遠去的背影,胡大老爺終于憋不住笑出聲來。
方才他確實存心逗弄朱標,不過太子的體虛倒也是事實。思及此處,胡大老爺暗自盤算著要讓自家閨女多盯著些——有媳婦兒時刻督促,還怕朱標減不下肥練不好身體?
戲弄完太子的胡大老爺悠哉游哉出了宮門。府上馬車早已候在宮外,載著他往府邸方向駛去。途經熟悉的街景時,他忽然靈光一現這日日相同的景色著實看膩了,何不出門游歷?橫豎不缺銀錢時日,正好見識這原生態的山水風光。
這念頭愈想愈覺妥當。想起前些時日與朱元璋談及禪位之事,料想接下來皇帝少不得要折騰朱標和自己。與其留在應天周旋,不如遠走高飛圖個清靜。況且游歷途中,或許還能邂逅幾位絕色佳人
說走就走!雖說胡大老爺行事向來隨性,但真要遠行卻非易事。銀錢路引自不成問題,隨從護衛也易調配。關鍵在于他仍擔著番邦外交司郎中的官職——朝廷命官擅離職守四處游歷,未免太拂朱元璋顏面。
故而真要啟程,須得向皇帝告假。順帶還得將家中諸事安排妥當才是。
出門遠行一趟,少說也得大半年光景。
要是家里沒安頓妥當,回頭鬧出亂子來可就好看了。
胡大老爺一回府就快步朝書房走去。
得趕緊寫份折子告假!
先把假請下來,才能安排其他事不是?
若是連假都請不動,後面的事全得抓瞎。
筆走龍蛇間……
胡大老爺寫起告假文書簡直信手拈來。
不為別的,就圖個情真意切。
他是真想趕緊撂挑子出去逍遙快活啊。
不知不覺竟寫了近三百字,胡大老爺這才戀戀不舍地擱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般長篇大論,想必夠用了。
老朱總該明白他的誠意了吧?
反復檢查幾遍後,胡大老爺滿意地將折子封好,吩咐胡義即刻送進宮去。
現在就看這假條何時能批了。
趁這工夫,得先琢磨隨行人選。
貼身僕從肯定要帶一個的。
過慣被人伺候日子的胡大老爺,可不願親自張羅瑣事。
最佳人選自然是胡義。
這位跟隨多年的老管家,辦事妥帖又忠心。
可若是府里老爺管家都不在,怕是要亂了套。
思忖再三,胡大老爺決定帶上胡義之子胡榮。
那小子自幼得其父真傳,待人接物很是用心。
況且年輕人經得起折騰!
敲定隨從後,接著該考慮護衛了。
遠行不帶護衛可不成!
這世道行走在外,沒個護衛簡直寸步難行。
依胡大老爺之見,至少得帶兩個護衛才穩妥。
縱使他如今武藝超群,也不敢托大。
荒山野嶺遇上剪徑強人可不是鬧著玩的。
更別說那些專做無本買賣的黑店。
就算佩帶兵刃,能對付個,可架不住對方一擁而上啊。
明槍暗箭防不勝防,萬一有個閃失豈不吃虧?
護衛必須帶!
但上哪兒尋靠譜的護衛呢?
街面上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鏢局,胡大老爺可瞧不上眼。
說白了,那些家伙說不定啥時候就會翻臉不認人,轉眼就投靠劫匪那邊去。
胡大老爺略一思量,就把主意打到了錦衣衛頭上。
對!
他準備帶兩名錦衣衛出門逛逛。
這事乍一看挺離譜,可放在胡大老爺身上倒也不顯得奇怪。
毛驤難道還敢駁他的面子不成?
胡大老爺可不是胡亂盤算。
他覺得鏢局生意能做起來,固然是因為手下有真功夫。
可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著各路消息和門道。
說白了,這些鏢局不過是靠著關系和銀子,在沿途山寨那里辦了"包年套餐"的熟客。
既然買了年卡,路上自然就不用擔心出岔子了。
但胡大老爺堅信,既然鏢局都清楚沿途各山寨的底細,錦衣衛掌握的情況肯定更詳盡。
所以帶著錦衣衛,照樣能把事情辦妥。
再說了,有錦衣衛跟著,還能借這身官皮調動當地的錦衣衛和駐軍。
嘖嘖,越想越覺得方便!
沒得說,這錦衣衛他是帶定了。
安排好了隨從和護衛,其他瑣事就不用胡大老爺費心了。
備足銀兩,收拾好行裝就能出發。
只要在大明疆域內,不管走到哪兒,胡大老爺都能找到接待他的人。
這就是他的底氣!
門生故舊遍布天下,就是這般硬氣。
想到這兒,胡大老爺對這次出行越發期待了。
正當胡大老爺還在盤算時,那個熟面孔的老太監笑吟吟地來到跟前。
"胡爺,老奴又來叨擾了!"
"走吧,皇爺正等著您呢!"
胡大老爺眉頭一皺。
"我說老宋,我這剛從宮里出來多久啊?"
"怎麼又要進宮?"
宋利笑著點頭。
"這事兒可真怨不得別人。"
"您在宮里時一聲不吭,轉頭剛出來就遞了折子進去。"
"您的折子,皇爺自然要立刻處置不是?"
"所以老奴就來請您了。"
"快走吧,別讓皇爺久等。"
胡大老爺嘆了口氣,起身跟著宋利往外走。
沒辦法!
老朱這雷厲風行的性子,怕是這輩子都改不了了。
去就去吧!
早點把假請下來,也好早點動身。
想到各地的好風光、美味佳肴還有美人,胡大老爺就覺得心頭熱乎。
走!
趕緊出發!
有銀子有閑工夫,老在應天府待著算怎麼回事!
御書房內,燭火輕搖。
朱元璋皺眉盯著案前那份奏章,半晌才嘆息一聲“唉,惟庸啊!”
胡惟庸垂首而立,恭敬應答“臣在。”
老朱指著那奏章,欲言又止“你……你這寫的……”
胡惟庸微微抬眼,見皇帝神色復雜,卻不慌不忙。
那奏章上字字懇切——
“臣願踏遍大明山川,方能不負此生。”
“天下壯麗,若不親見,死不瞑目。”
“光陰易逝,臣已老邁,恐再無機會一覽山河。”
言辭動人,句句肺腑,甚至連朱元璋看了都忍不住心生動搖。
誰能想到,就在不久前,這位文臣還能拳腳相加,把藍玉摁在地上教訓?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真非走不可?”
胡惟庸拱手道“陛下,臣如今尚能長途跋涉,再過些年,只怕連出門都難了。”
“難道要等人抬著臣去看這天下?”
“懇請陛下成全!”
朱元璋沉默良久。
他並非舍不得胡惟庸的官職,而是倚重其才智。有時遇上難題,總需要這位老臣出謀劃策。若他離京,諸多事務無人商議,豈不麻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可胡惟庸所言有理,甚至讓朱元璋自己都生出念頭——
“或許,朕也該出去看看?”
畢竟這江山,是他親手打下的。
胡大老爺都感到年歲不饒人、光陰似箭,更不用說朱元璋了。
畢竟朱元璋比胡大老爺還要年長十來歲。
再說,胡大老爺如今的身體狀況和養生之道,可比朱元璋強得多。
他若不眼紅才怪。
“嘖……行吧!”
“你想走,也不是不可!”
“但惟庸啊,咱得先跟你定三條規矩!”
朱元璋終究還是讓步了。
只不過,看他這架勢,似乎另有盤算?
但胡大老爺不在意,只要能放他出去就行,其他的到時候再說!
他太明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了。
不過此時,他自然不會表露小心思。
他故作正經,再次拱手向朱元璋行禮。
“請陛下明示,臣定當謹記!”
朱元璋撇撇嘴,無奈地看著突然一本正經的胡大老爺,差點沒罵出聲。
平日里的胡大老爺,可是放肆得很。
“重八”“大帥”張口就來,喊皇後“嫂子”更是家常便飯。
自稱也是“我”“我”從不避諱。
總之,壓根沒把自己當外人。
結果呢?
好家伙,有求于人的時候反倒規矩起來了。
瞧他這副恭恭敬敬的模樣,任誰見了不得夸一句“君臣表率”?
但老朱也懶得在這事上跟他掰扯。
沒意思!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