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職位,已令人坐立不安。
心中暗自嘀咕,同時為朱雄英把脈,院正臉上終于浮現出一絲笑意。
“恭喜皇上、皇後、太子、太子妃,皇孫已度過最危險時期。”
“其實,我等治療只是輔助,關鍵是皇孫殿下身體較之前健壯了許多。”
“若無此基礎,我等再有能耐,也如浮萍無根。”
院正此言,讓朱元璋恍然憶起。
“哦,對!”
“這都是惟庸在宮中教導時安排的。”
“他曾言,增強體質,勝過靈丹妙藥。”
“現在看來,惟庸確有遠見!”
朱元璋由衷感嘆。
念及此,他猛地一拍大腿。
“不行!惟庸間接救了朕的孫子,必須賞賜!”
“太子,你去安排,讓宋利不必再守東宮,去一趟胡府!”
朱標見兒子無恙,心中大石落地,連忙遵朱元璋之命去準備禮物。
確實,胡大老爺立下大功,若不重重答謝,豈不顯得皇家涼薄?
賞!
大大的賞!
別看老朱父子平時節儉,一旦決定賞賜,手筆之大,令人咋舌。
胡大老爺在府中打開銀庫時接到消息,走出府門,望著那長長的賞賜車隊,驚愕不已。
老朱,何時變得如此慷慨?
胡大老爺望著滿載賞賜的車隊,心中暗自嘀咕。
“老宋,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了?”
“陛下他們不打算過日子了?”
宋利本想向胡大老爺道賀,卻被他的問題噎住。
宋利苦笑,拉著胡大老爺往里走,輕聲說道︰
“胡爺,您這嘴啊,能不能有個把門兒的?
知道您和皇上親近,但也不能什麼話都說啊!”
胡大老爺斜睨了宋利一眼。
“怎麼了?
你家皇上還以為自己大方?”
“他那吝嗇勁兒,大明誰不知道?”
胡大老爺此言一出,宋利徹底無語。
這話,實在得讓人無法反駁。
朱元璋的吝嗇之名,早已傳遍天下。
宋利張嘴欲辯,但看著胡大老爺那滿不在乎的樣子,最終把所有話都咽了回去。
此人通透,糊弄不得!
罷了,隨他去吧!
宋利避開了那令人尷尬的話題,轉述起此行目的︰
“胡爺,此番前來,是奉陛下之命,專程送禮的。”
“先前,皇長孫突患重病……”
“……因此,皇上認為這一切多虧胡爺您的深謀遠慮!”
“皇上大喜之下,特命太子爺多備厚禮,命我送來。”
胡大老爺驚訝地望著宋利。
並非因禮物而驚訝。
禮物再珍貴又能如何?
他真正在意的是,朱雄英竟悄無聲息地經歷了生死危機。
“此事,是真的嗎?”
“為何我毫不知情?”
有此疑問也不足為奇,畢竟他在宮中的消息一向靈通。
家中既有擔任太子妃的堂親,還有位出自宮中的公主。
宋利對胡大老爺的疑問並不意外,他敬佩地豎起大拇指︰
“胡爺教子有方!”
“當時皇上和皇後都慌了神,忽略了許多。”
“太子妃到場後,立刻出示太子爺和自己的令牌,命我封鎖宮廷。”
“尤其是東宮,誰敢泄露半句,先斬後奏!”
“那氣勢、那胸懷,真是胡爺教導有方!”
听宋利這般解釋,胡大老爺這才明白。
哦,原來還有小月兒的一份功勞。
難怪朱元璋突然變得如此客氣。
原來是將兩件事的獎賞合並了。
對于小月兒的這番作為,胡大老爺心中自然是滿意的。
看來,自己從前的教導確有成效。
小月兒愈發有了皇後的氣質。
甚好!
胡大老爺心中一喜,連對付宋利的心思都淡了。
他坦然收下賞賜,隨手便打發了宋利。
他並未像其他人那樣,對皇上的賞賜表現得過分鄭重或激動,而是如同收到朋友的小禮物一般,淡淡地吩咐胡義將其歸入府庫登記。
宋利也不在意這些虛禮,畢竟這些對普通官員或許有用,但胡大老爺的身份已非比尋常。
待宋利離去,其他人也被揮退,胡大老爺獨自在書房中,細細思量起朱雄英之事。
若真如宋利所言,是因自己讓朱雄英鍛煉而躲過一劫,那自己豈不是已悄然改變了歷史。
且朱雄英活著,對胡大老爺的好處遠大于其死亡。
此事若換作其他穿越者,或許會選擇自己推翻大明,或任由朱雄英死去,待小月兒生下嫡子後再悉心培養,以期開創盛世。
這樣做也未嘗不可。
但胡大老爺不願如此。
這太辛苦了!
他就想過個悠閑富足的富家翁生活,有何不可?
對胡大老爺而言,他已與老朱家緊密相連,尤其是朱標一脈,更是密不可分。
若歷史真依朱允沲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