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稍後朕下旨,你自行選人便是。”
“畢竟,這衙門唯你正三品,其余不過從五品!”
此言一出,新番邦外交司的品級便定了。
胡大老爺聞言卻一愣。
他並非覺得品級低,而是覺得是否高了些。
他莫名其妙地晉升為了三品官員,
還是新設的一處與六部平級的衙門主管?
那以後豈不是得應付諸多事務?
光是想想就頭疼!
不行!
胡大老爺當機立斷,決定找兩個可靠的助手來幫忙。
若不如此,到頭來累的不還是自己?
想到此處,胡大老爺心中有了計較,望著朱元璋拱手說道︰
“陛下,臣還想向陛下請求一人!”
“哦?又是誰入了惟庸的眼,說來听听。”
朱元璋對胡大老爺看重的人才,多少有些好奇。
畢竟,胡大老爺雖看似散漫,但骨子里的傲氣卻絲毫未減。
尋常人等,他豈能看得上?
胡大老爺直言不諱︰
“乃是正在修撰洪武大典的一位和尚,俗名姚廣孝,法號道衍。”
听聞只是個修書的和尚,朱元璋不禁有些輕視,沒怎麼多問便點頭應允。
事情至此,塵埃落定。
胡大老爺離開了皇宮。
但此時的他,已無法直接回府。
手持聖旨的他,得去籌備他的番邦外交司了!
揣著剛接的聖旨,胡大老爺走出皇宮,臉色頓時垮了下來。
唉,又被坑了。
這糊里糊涂地被召進宮,果然沒好事。
這不,只是隨便聊了聊,就多了一個差事。
這簡直就是苛求于人。
幸虧自己反應快。
若全交由朱元璋處理,還不知會搞出個多麼嚇人的身份來。
到那時,豈不是要忙得不可開交?
一想到此,胡大老爺便感到格外心煩。
他瞪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後從宮里走出來的名叫宋德的小太監,不悅地命令道︰
“去,拿著聖旨,先到戶部要地,再去禮部、鴻臚寺給本官要人!”
“然後把名單整理好送到我府上!”
“本官等著要!”
宋德是宋利的“義子”,這是第一次跟著胡大老爺辦事。
這小子或許是在宮里有宋利這個干爹撐腰,養成了驕橫的習慣。
面對胡大老爺的安排,他竟笑嘻嘻地回答︰“喲,胡大人,您這安排真是周到!”
“以往能這樣安排我的,可只有皇上呢!”
听著這怪腔怪調的話,胡大老爺不管此刻是否在宮門前,抬腿就踢。
“娘的,在老子面前裝腔作勢,你算哪根蔥?”
“老子就安排你了,怎樣?”
連踢了好幾腳後,胡大老爺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塵土,看著癱在地上的小太監,冷笑道︰
“怎麼?”
“以為有宋利當干爹,就能到處囂張跋扈了?”
“你可知道,老子火起來,連宋利都敢踢!”
“你這樣的小角色,老子一句話就能把你打發到出海的船上!”
“到時候,老子連張紙條都不用,一個眼神,你就得葬身海底!”
宋德一听這話,整個人都嚇軟了,連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
“胡爺,胡爺,小的錯了,小的知錯了!”
“我一時糊涂,真是該死!”
“求胡爺開恩,饒我一次吧!”
一旁的禁軍絲毫沒有上前幫忙的意思,反而悠哉地揣著手,樂得看戲。
別看他們守在宮門口,實際上與太監們關系並不融洽。
如今見到近日頗受重視的小太監宋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胡大老爺如此折騰,他們簡直樂見其成。
同時,心中對胡大老爺也多了幾分敬佩。
這位爺,真是豪橫至極!
竟敢在宮門口直接動手!
而且看這樣子,如果對方不低頭認輸,恐怕就難逃一死!
在場的禁軍將士們,包括跪在地上的宋德,都深刻體會到了胡大老爺的名號意味著什麼。
胡大老爺瞥了一眼額頭已出血的宋德,不屑地擺了擺手︰“罷了,看在你主子的份上,暫且饒你一命!”
“趕緊去給我辦事,慢了要你命,辦不好,你同樣得死!”
“辦完事回去,你愛怎麼告狀就怎麼告狀,我不在乎!”
“將來若有機會,你盡管沖我來!”
“但再有下次,你再敢�@攏 憔退藍 耍 退隳闃髯憂笄橐裁揮茫 br />
“明白了嗎?”
“明白,明白,我這就去辦事!”
宋德一邊慌忙應答,一邊連滾帶爬地起身,向遠處狂奔而去。
那狼狽的模樣,讓人不忍直視。
今日這一教訓,宋德定當銘記終生。
至于告狀、報復之類,他此刻早已不敢再想。
此刻,他才恍然大悟,胡大老爺真正的王牌,並非他進出皇宮的自由。
而是此人,全然無懼懲罰。
不過處死一兩個小太監,大不了就是丟官罷了。
但對胡大老爺而言,丟官?
正求之不得!
盡管來吧!
這樣的人,又能如何報復?
因此,宋德一邊懊悔不已,一邊乖乖地為胡大老爺奔走效勞。
有聖旨撐腰,加之胡大老爺的威名,這番邦外交司的籌備異常迅速。
衙門選址禮部旁,頗為幽靜。
從禮部、鴻臚寺調來的人員,僅三日便已到位。
在新衙門的個人辦公室里,胡大老爺直面一臉困惑的道衍和尚,直言不諱。
“道衍,是我親自點名要你來!”
“因為我知道,你心志不定。”
“身為和尚,本應六根清淨,而你,卻懷揣亂世之心。”
“可惜,大明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但這番邦,隨你折騰!”
胡大老爺未給道衍和尚插話的機會,當即詳述了番邦外交司的職責與任務。
道衍和尚越听越興奮。
之前編纂洪武大典令他深感壓抑。
修書雖是讀書人的夢想,但他不僅僅是讀書人。
他渴望成為謀士,夢想翻雲覆雨。
大明初建,哪有他施展的舞台?
如今,胡大老爺竟慧眼識珠!
他一身才華,終于得以施展。
然而,胡大老爺雖將道衍引入番邦外交司,對道衍和尚的了解卻多限于演義與電視中的形象。
此人究竟有何能耐,是否真如傳聞般神奇,胡大老爺決定試探一二。
恰逢其時,胡大老爺直接發問︰
“海外萬里之外,有片大陸散落著十幾個國家,它們擁有技術、人口、糧食與商貿,即將崛起。”
“屆時,必將成為我等的海上勁敵!你覺得該如何遏制其崛起?”
道衍略作思考,沉穩回答︰
“若大軍能提前出動,徹底剿滅,自是上策。但既遠隔萬里,動武不便。”
“大人或許可考慮在首次交易中,將五石散賣予他們?”
提及五石散,胡大老爺猛然驚醒。
這計策,真夠狠毒!
胡大老爺稍加思索,便品味出其中深意。
這不正是當年帶鷹那套貿易策略的翻版嗎?
帶鷹之所以挑起戰爭,不就是為了以貿易轟開國門,從大清撈取白銀嗎?
那時的東方,雖表面閉關鎖國,但私下海貿從未斷絕。
大量貨物銷往海外,換回的是滾滾白銀。
即便是工業革命後的帶鷹,在商貿領域也難以佔據上風。
何必拘泥于用工業品對抗大清那些宛如藝術品的日常商品,
還不如直接推出。
它成本低廉、利潤豐厚,易使人成癮,更能削弱大清的國力。
如此諸多益處,帶鷹何樂而不為?
而今道衍的做法卻截然不同。
大明一旦與歐洲建立貿易聯系,胡大老爺毫不擔憂大明商品的銷售。
對于那些見識短淺的歐洲人而言,如今的大明無疑是世間的璀璨明燈。
千年的文化、工藝、美學等,對蠻荒的歐洲而言,無疑是降維打擊。
當充滿東方傳統之美的“藝術品”登陸歐洲,那些貴族定會為之瘋狂。
他們本就無所事事,且手握大量金銀。
若欲不勞而獲,大明絕非他們能隨意擺布的小國。
因此,他們只剩一條路可選——購買!
且需高價購買!
胡大老爺雖未親眼目睹,卻堅信此景必將上演。
畢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尚且難以抵御東方文化的侵襲,更何況這個時代。
然而,在此情境下,道衍竟提議將五石散納入貿易之中。
這簡直是要將歐洲徹底掏空!
先以精美“藝術品”賺取一筆,再推出魏晉時期“名士必備”的五石散。
歐洲那些愛面子的貴族,豈能抵擋得住那“飄飄欲仙”的誘惑?
歐洲,已無力回天!
道衍僅一提議,胡大老爺便已斷言其結局。
歐洲,已無可救藥。
“道衍,你的想法甚妙!”
“本官還怕你膽小不敢籌劃呢!”
“無需畏懼,對本官而言,原則僅有一條。”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我們的戰船、商船前往,絕非為了交友。”
“本官很直接,錢財我要,奴隸我也要,先進技術我還要!”
“簡而言之,把所有好東西都帶回來,再趁機將對方摧毀,我們的任務才算圓滿!”
“你可有信心?”
道衍聞胡大老爺此言,原本平靜的心境瞬間激蕩,激動得渾身顫抖。
即便是穩重如他,此刻也躬身拱手,高聲回應︰“下官領命!”
道衍內心激動萬分!
實在不易!
自被胡大老爺錄用後,他本以為能施展所學。
不料卻被派去修訂《洪武大典》,且一修便是兩年。
蒼天啊!
他不過是個有學問的和尚。
怎就被認為是修書的好人選?
更關鍵的是,他還無法離開。
他也曾想過辭職。
但他與解縉都是胡大老爺親點之人。
辭職?
可以!
但需胡大老爺簽字!
否則,誰敢放人?
難道胡大老爺不當丞相了,就管不住幾個小官了?
當然,也有能與胡大老爺抗衡之人。
但那些人若非因利益之爭,怎會輕易與胡大老爺為敵?
更別提為了道衍這個無名和尚!
呸!
道衍何足掛齒!
正因如此局勢,道衍被牢牢綁在修書之務,動彈不得。
兩年時光!
道衍這兩年如何煎熬,無人能知!
若非修行有所成,他恐難以支撐。
他素來志在攪動風雲,顛覆天下。
豈料,竟淪為籍籍無名的編纂?
所幸,胡大老爺既是他的絆腳石,亦是他的救星。
正當道衍瀕臨崩潰之際,胡大老爺現身了。
並且,賜予了他朝思暮想之物。
聞听胡大老爺的安排,道衍激動萬分。
極好!
盡管放手一搏!
陰謀詭計、狠辣手段、陰損招數,盡管施展便是。
剖析人心、撩撥欲望、順水推舟、火中取栗……
與胡大老爺一番簡談,道衍只覺腦中靈感噴涌而出。
“大人,您還有何吩咐?”
“若無他事,下官欲先將些許想法筆錄整理。”
“待您審閱後,下官即刻著手安排下屬執行!”
道衍之工作熱忱,令胡大老爺大為滿意。
嗯!
道衍無需選擇!
看他這主動效勞的模樣,何其美妙!
你若不主動,老爺我何以逍遙。
于是,胡大老爺的態度愈發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