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老爺再次瞪了毛驤一眼,嘴角一撇,不發一言,大步流星向前走去。
說什麼?
有何可說?
兩世為人,皆是為人效力,難道真要甘為孺子牛不成?
若真是生活所逼,倒也罷了。
可明明已能安享舒適生活,卻還要爭當那勞心勞力的“卷王”,究竟為何?
不顧毛驤滿臉困惑,胡大老爺從容不迫地登上了回家的馬車,揚長而去。
回到小院,一進門便見兩女坐立難安。
“喲,你們這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是在為我擔憂?”
“老爺!”
听著胡大老爺那熟悉的聲音,二女猛然驚呼,隨即如乳燕歸巢般撲入他懷中。
胡大老爺一手摟著一個佳人,放聲大笑︰“沒事,就是陛下找我談點事務,不必驚慌!”
“繼續奏樂,繼續舞蹈!”
胡大老爺對于閑適生活,有著無比的執著。
說是養傷,便絕不會外出閑逛,以免遭遇尷尬。
他沉浸在如詩和宛如的小院中,享受著無盡的歡樂。
這兩個女子本就才藝出眾。
如今更是添上了白絲與特別款式的絲襪,魅力倍增,仿佛攻擊速度都加快了許多。
特別是她們,不知何時竟悄悄地準備了一套特別的絲襪與貼身的肚兜。
或者說,這也可以稱之為吊帶?
胡大老爺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激動不已。
天哪,網上看了那麼多年的影像,這還是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見到如此誘人的裝扮。
以前遇到的那些女子,頂多是玩玩角色扮演,哪里會如此別出心裁。
畢竟,增添情趣可是要額外付費的。
而現在,這一切都是純手工定制,真人演繹,簡直讓人興奮至極。
沉浸在美色中的胡大老爺,早已將其他事情拋諸腦後。
什麼閑適生活?
我這是在維護家庭和諧,構建美滿的夫妻關系。
總之,我就是沉迷于美色,無法自拔。
……
而在胡大老爺享受歡樂的同時,工部上下卻是一片忙碌與苦惱。
那日,毛驤匆忙將一疊圖紙遞給他們,眾人當即震驚不已。
隨即,他們的臉色卻變得如喪考妣。
為何?
瀏覽圖紙後,他們恍然發現,這物件其實並不復雜,只是他們思維僵化,未能妥善解決而已。這意味著,他們在朱元璋面前顏面盡失,羞愧難當。
盡管如此,羞愧歸羞愧,任務仍需完成。
自此,工部全員投入加班行列,工匠忙碌,官員亦不得閑。他們既要催促工匠加快進度,又要籌備原料,安排後續運輸。這一忙碌便是半個月。
某日,面容憔悴的工部尚書章善匆匆步入謹身殿。
“陛下,工部歷經半月奮戰,現已制成新式織機千台。特來請示陛下,如何處置這些織機。”
朱元璋聞訊大喜。
“哈哈,好,章善,能干!朕正欲問責,未曾想你們竟已制成千台!看來這段時間你們未曾虛度!”
“走,去看看!”
望著興致勃勃率先步出大殿的朱元璋,章善偷偷擦拭額頭,發現滿手濕漉,皆是方才驚出的冷汗。
他深知,朱元璋之言絕非戲言。若非自己及時來報,恐怕還未及面聖,便已遭貶謫。
若非及時,恐怕早已身陷囹圄。
幸好,終究還是趕上了!
章善拭去汗水,陪同朱元璋抵達工部。
依著朱元璋的性子,直奔工坊。
工坊空地上,新式織機排列整齊,朱元璋滿意頷首。
“看其形制,與惟庸家的相仿。”
“試過了嗎?效果如何?”
“光有外表而無實用,那便是害人了!”
章善聞言,急忙上前解釋︰“陛下,初制之時便已試過,與胡公所制無異。後續皆按圖紙打造,確保品質無瑕。請陛下放心,工部非商賈,斷不會做以次充好之事。”
朱元璋滿意點頭。
“你能有此意識,甚好。”
“這一千台,先置于織造坊試用。”
“若織造坊無異議,再推廣至民間。”
章善對此並無異議,他只管干活,至于織機去向,與他無關。
不久,新式織機被送往織造坊。
朱元璋亦前往視察,欲親眼見證新式織機的實效。
織造坊眾人見朱元璋突至,驚恐萬分。
雖同為衙門,但在朱元璋等官員眼中,他們不過是個勞作工坊罷了。
平日里他只在百姓面前炫耀,官員們從未正眼瞧過他。
如今,老龍——朱元璋駕到,織造坊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直至朱元璋親自出面訓話,場面才勉強平靜下來。
即便如此,織工們依舊戰戰兢兢,生怕出錯。
但新式織機一經分配安裝,織工們立刻將朱元璋拋諸腦後。
對這些每日與織機打交道的織工而言,無人能及他們對織機的了解。
僅听工部工匠簡單講解,他們便大致掌握了新式織機的操作。
上手之初稍顯笨拙,不過小半個時辰便已熟練。
隨後,織布速度飛速提升。
織造坊管事目睹此景,驚愕不已。
他無暇顧及朱元璋,連忙湊近老織工老廖詢問︰“老廖,這新式織機如何?”
老廖是織造坊的老資格,大半輩子都投身于此。
大明建國前,他便靠織機養家糊口。
換上新式織機後,他迅速掌握要領。
聞言,老廖頭也不抬地回答︰“好得很!我用過無數織機,這是頭一遭見到這麼好的!既省力又快!”
“早年間若有這織機,我家早就發達了!”
管事望著老廖忙碌的身影,默默點頭。
看來,織造坊今後的產量將驚人增長。
本章完)
織造坊對新式織機的贊譽,無疑是對其性能最真摯的認可。畢竟,使用者的評價才是最直接且真實的。
朱元璋親眼目睹織工們操作新式織機,手腳麻利地織出一匹匹布料,心中滿是歡喜。
“如今,我算是徹底明白了!”他感嘆道,“新式織機,的確出色!最大的優點,就是一個‘快’字!”
“同樣的織機,同樣的忙碌,新式織機的效率卻高一倍!”他強調道,“有了它,勝過萬金!”
隨後,他轉向一旁的工部尚書章善,喊道︰“章善!”
章善聞聲,連忙躬身靠近。
“臣在。”他回應道。
朱元璋沒有理會章善,只是滿意地望著眼前排列整齊的織機,仿佛欣賞著絕美的畫卷。
“章善,你今日回去後,立即著手調集人手和材料,全力生產織機!”他命令道,“我要用這些織機,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雖然這些布匹不能讓百姓一夜暴富,但至少能讓他們多幾份口糧!”他堅定地說,“為了這個目標,一切都值得!”
章善聞言,毫不猶豫地躬身領命。
“是,陛下!”他答道。
對章善而言,這項任務並不艱難。只需籌備原材料,再讓工匠們加把勁即可。至于資金和工匠的問題,他絲毫不擔心。既然朱元璋已經發話,戶部豈敢不從?而工匠們的手藝,早已熟練無比。
章善正欲應承並著手安排時,朱元璋突然轉頭直視他。
“那織機,進度如何?”
章善初時愕然,旋即明了。
“是給皇後的那台嗎?已完成!已精心打造完畢!”
“工部頂尖工匠,逐一雕琢零件,細心組裝。”
“確保皇後使用時,既堅固耐用,又極為順手舒適!”
朱元璋听後,面露微笑,頷首道︰
“好,稍後你帶來,朕親自送予皇後!”
章善連忙應允,心中對此事極為重視。
巴結朱元璋的機會尚算常有,但討好皇後的機會實屬難得。
皇後雖不涉政,但章善深知,其對皇帝的影響力巨大。
皇後一言,皇帝雖表面責罵,實則必從其言。
正因如此,工部對這台皇後專用的織機傾注全力。
朱元璋巡視一番,心滿意足,隨後攜著這台“尊享版”新式織機,悠然返回皇宮。
“皇後,瞧瞧朕給你帶來何物!”
未至坤寧宮門,朱元璋已得意洋洋地高呼。
正品茗的馬皇後,聞外間喧嘩,不禁無奈翻了個白眼。
朱元璋以往的“驚喜”實在太多。
他常常以贈予馬皇後禮物為由,獲取自己心儀之物。
起初尚有所顧忌,久而久之,便肆無忌憚。
不論是寶刀、神駒,還是勁弓……
只要朱元璋看上眼的,他都會打著送給馬皇後的旗號據為己有。
在馬皇後那里放置幾日之後,他便以試用的名義拿走。
如此再三,即便馬皇後脾氣再好,也難免心生不滿。
他倒是玩得盡興,卻讓馬皇後背上了“不白之冤”。
然而這次,馬皇後卻誤會了。
望著新搬入的織機,馬皇後一臉詫異。
“重八,這是哪來的?和咱以前的織機大不相同啊?”
朱元璋大笑回應︰
“是惟庸搞出來的!”
“工部加急趕制的!”
“專門為你準備的!”
“來,快試試!”
馬皇後半信半疑地點點頭,未上手前,不便多言。
畢竟,織布對織機的要求似乎並不高,勉強都能用。
抱著這樣的想法,馬皇後試用了幾下,瞬間驚呆了。
“重八,惟庸這腦子怎麼想的?”
“我試了試,真好用,又快又好!”
“要是百姓家里都能有這樣的織機,那可真是有福了!”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
“確實!”
“就因為這東西,我才沒強留惟庸繼續為官、做事。”
“還不是為了百姓著想?”
馬皇後對朱元璋體恤百姓之舉極為贊同。
“百姓乃大明之根本,你的關懷理所應當!”
言及此,馬皇後似有所感,深情說道︰
“提及此事,還得感謝惟庸啊!”
“重八,你想想,這兩年惟庸的貢獻。”
“土豆、紅薯,這兩樣堪稱救命仙糧!”
“有了它們,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還有那新式織機,又增添了一項收入!”
“對了,他還發明了麻將。”
“連娛樂之事,他也考慮周全了!”
“如此臣子,你可不能虧待了他!”
朱元璋聞言,連忙辯解。
“妹子,你這麼說可不對,咱對他還不夠好嗎?”
“咱讓他的佷女做了太子妃,咱的女兒也嫁入了他家,還不夠嗎?”
“外面百姓都給惟庸立長生牌位了,咱都沒計較!”
馬皇後听後,心中稍安。
但她仍有一事不明。
“那……你不打算讓他繼續為官了?”
“新一屆科考在即,我記得沒錯吧?”
“上次惟庸表現不俗,這次呢,你打算讓他參與嗎?”
這個問題,讓朱元璋頗為難抉擇。
“惟庸?再讓他做主考?”
“似乎不太妥當吧?”
朱元璋面露遲疑。
馬皇後卻毫不在意地擺手︰“你何必多想?”
“又在擔心他功高蓋主嗎?”
“胡惟庸整日足不出戶,有何可懼?”
“他懶成那樣,你還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