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193章 他們家族中就有這樣一位成功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193章 他們家族中就有這樣一位成功者

    正好,這個話題很吸引他們,于是便開始討論。

    “秦國怎麼興亡的?這是相生相克嗎?”

    “秦憑借六代的積累,統一六國,但始皇暴虐無道,所以二世而亡!”

    听到堂下的對話,胡大老爺嘴角微揚。

    聊吧!

    你們現在聊得越多,待會就越驚訝!

    要是不給你們震撼一下,我前世看那麼多‘趣味歷史’豈不是白看了?

    看那些東西,除了陪客戶閑聊外,也就是關鍵時刻用來裝點門面罷了。

    秦的事,其實沒什麼可說的。

    至少朱雄英剛才的回答,是如今士林中最普遍的觀點。

    其他人似乎也很認同,于是跳過秦的話題,轉而詢問漢的情況。

    “漢難道不殘暴嗎?文景之治我們還都記得呢!”

    “漢雖然不殘暴,但漢以強盛而亡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它一直窮兵黷武。

    ”

    “是這樣啊?所以他們是因窮兵黷武導致的?”

    “嗯,大概就是這樣吧!”

    听著這些年輕人說話含糊不清,胡大老爺哈哈一笑。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見解了!

    “好了,先安靜一下。

    ”

    胡大老爺拍了拍手,結束了眾人的討論。

    看到眾人都注視著他,他笑著說道︰

    “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從史書來看,每個王朝末年似乎都很相似?”

    “天災人禍頻發,百姓流離失所,各地反王四起……”

    “不論哪個朝代,只要走到末年,都是這種狀況!”

    “很多人認為這是由于皇帝未施行仁政所致,但這真的對嗎?”

    “你們是皇子皇孫,站在你們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是你們處在那些皇帝的位置上,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提出,皇子皇孫們陷入了深思。

    這些年輕人思考了一陣,最後紛紛搖頭,一臉沮喪。

    並不是他們不盡力,而是越了解越多,就越明白在王朝末年的那種局勢下,即使皇帝再有能力也無濟于事。

    除非是那種文武雙全的人才,先掌控軍隊和財政,再整頓朝廷與地方,接著抵御外敵、穩定局勢……每一步都需要大智慧、大運氣,還得有一群有能力的官員協助,才有可能挽救破敗的國家。

    否則,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普通人或許不清楚這其中的艱難,但這些皇子皇孫很清楚。

    畢竟,他們家族中就有這樣一位成功者!

    胡大老爺見他們答不上來也不意外,嚴肅地說︰“一個王朝的,原因眾多。

    除了朝廷和皇帝的問題,導致整個王朝千瘡百孔的還有兩個關鍵因素!”

    “一是經濟崩潰,二是階級矛盾!”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住了。

    字都認得,可具體什麼意思,完全不明白。

    壓根就沒听說過!

    胡大老爺微微一笑,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開始今天的“表演”。

    “先說經濟崩潰!”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經濟不只是國庫和稅收,還包括皇帝的私庫以及百姓的財產。

    ”

    看到眾人一臉迷茫,胡大老爺掰著手指頭解釋起來。

    “咱們一個個來說。

    首先是國庫的重要性,這個大家應該都清楚。

    ”

    “賑災、養兵、發放官員工資、修橋鋪路、加固城牆,這些都需要從國庫支出。

    ”

    “可以這麼說,只要國庫充裕,國家實力就不會太弱,即便遭遇外敵入侵,也能支撐很久,對吧?”

    一眾年輕人連連點頭。

    這一點他們自然明白。

    接著,胡大老爺豎起第二根手指。

    “內帑!”

    “這是皇帝的私人府庫!”

    “士林之中流傳的說法是,內帑里的錢都是皇帝揮霍享樂所用,只要有一點進賬,就會被那些諫臣指責批評。

    ”

    “但實際上,這是皇帝能夠直接掌控的最大一筆財富。

    ”

    “特別是在朝堂上權臣專權、黨爭激烈的時期,明智的君主可以用這筆錢養兵以爭奪權力。

    ”

    “即使是在平常時期,內帑的金錢也能用來犒賞大臣。

    ”

    說到這里,胡大人豎起了第三根指頭。

    “剛才提到的兩個財源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接下來談談第三點,即百姓的家財。

    ”

    “表面上看,百姓的財產與王朝末年的局勢似乎關系不大,但實際上,兩者聯系極為密切。

    ”

    “為什麼?”

    “因為人們渴望安定生活,只要家中略有積蓄,自然會考慮如何生育後代或購置田地,而不是其他。

    ”

    “如果百姓能安于過自己的小日子,天下便不會動蕩不安。

    ”

    “但反過來,一旦百姓連過夜的糧食都沒有,甚至面臨賣兒賣女的境地,即便只是輕微的罪名也可能引發反抗。

    ”

    “人在絕境時,生死無懼,又何必顧忌更多?這就是百姓家財的重要性所在。

    ”

    眾位皇子听後,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只是平日未曾細想罷了。

    見小輩們已有所領悟,胡大人微微一笑︰“那麼問題來了!”

    “所謂經濟,不過是財貨的流通。

    ”

    “到了王朝衰敗之際,百姓家中無錢,只能掙扎求生。

    ”

    “國庫空虛,則無法支付軍餉、購買軍械;”

    “內帑枯竭,招募士兵和賞賜官員也成為空談。

    ”

    \"錢呢?\"

    \"錢都跑哪去了?\"

    此時,皇子皇孫們一臉茫然。

    是啊!

    錢不會憑空消失吧!

    在這個時代,經濟概念極為模糊,甚至根本沒有人提過經濟學這個詞。

    很多人認為天下的錢是有限的,你拿得多,別人自然就少了。

    正因為這種想法,提到胡大老爺的問題時,他們更加焦慮了。

    錢到底去了哪里?

    胡大老爺見眾人愁眉不展,輕輕敲了敲桌子。

    \"呵呵,錢當然都在那些士紳官員家里了!\"

    \"這是古今鮮有人提及的答案!\"

    \"大量鄉紳和官吏遍布各地,用各種手段從百姓家搜刮錢財。

    \"

    \"手段五花八門,尤其當他們與地方官員聯手時,更是輕而易舉。

    \"

    \"幾乎不用費勁,就能通過常見手段讓百姓先賣田,再賣兒賣女。

    \"

    \"而這些人卻過得很滋潤,家里堆滿了財富。

    \"

    \"不僅如此,他們還千方百計少交或干脆不交賦稅,這樣一來,省下來的錢豈不是等于賺了一筆?\"

    \"這樣豈不是導致百姓、國庫、內帑都沒錢了嗎?\"

    \"畢竟,錢都被截留了!\"

    此話一出,大本堂內頓時議論紛紛。

    )

    的現實擺在皇子皇孫面前。

    這讓他們難以接受。

    一個個神色緊張,想反駁卻不知從何說起。

    他們的淺薄學識和固有觀念,使他們對這類問題幾乎無能為力。

    然而,順著胡大老爺的“分析”順理成章地思考下去,他們不得不緊張起來。

    朱雄英忽然站起來,向胡大老爺深深一鞠躬。

    “懇請胡公多多指教!”

    隨著朱雄英起身,其他皇子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整齊地站起,一同鞠躬。

    “懇請胡公多多指教!”

    胡大老爺笑著擺手。

    “哎呀,你們這些孩子,何必如此緊張?”

    “我來本就是教導你們的,怎麼會半途而廢呢?”

    “所以,請安心坐下,听我說就好。

    ”

    在胡大老爺的話後,皇子們漸漸平靜下來,但對他的課程興趣更濃了。

    胡大老爺又喝了一口茶,然後慢慢說道。

    “這是王朝衰落的第二個原因——階級矛盾。

    ”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是階級。

    ”

    “按最常見的說法,就是士農工商。

    ”

    “你們是不是都認為天下人分四等,即士農工商?”

    眾人點頭,顯然是這樣認為的。

    胡大老爺輕蔑一笑,在旁邊的小桌上輕輕敲了一下,說道。

    “!”

    “士農工商的說法最初由管仲提出。

    ”

    “但他當時講士農工商,指的是社會分工,並非階級。

    ”

    “而且,這里還有一個誤解,當時所說的士農工商里的‘士’,並不是指士大夫。

    ”

    “那時指的是軍士。

    ”

    “管仲提出的士農工商,意思是天下的百姓各司其職,可以分別投身于這四種行業。

    ”

    “然而儒家興起後,暗中試圖將其他階層壓制,自己則居于高位。

    ”

    “于是,本指社會分工的士農工商逐漸演變為帶有階級差異的士農工商。

    ”

    “原本代表軍士的‘士’,如今成了士大夫的代稱。

    ”

    小輩們此刻都瞪大了眼楮,難以置信。

    竟然是這樣嗎?

    尤其是朱雄英。

    作為朱元璋身邊的皇孫,他的政治敏感度遠超他人。

    盡管年紀尚小,但他敏銳察覺到胡大人的話中暗藏深意。

    不過,他並未急于開口,反而更加專注地注視著胡大人,心中暗自贊嘆。

    ‘皇爺爺這次請來的老師果然非同一般!’

    ‘胡公不僅曾身居相位且全身而退,還與皇爺爺交情深厚,這份見識和眼光確實與眾不同。

    ’

    朱雄英的敬佩暫且不論,胡大人繼續說道︰

    “講完這些基礎知識後,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歷朝歷代的階級矛盾到底是什麼。

    ”

    “我們剛才提到過階級的概念,那麼現在思考一下,以當下的大明為例,有哪些主要的階級呢?”

    這個問題有些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所以胡大人也不期待他們能回答。

    他索性自己掰著手指數道︰

    “首先是皇室,你們姓朱,這是國姓,天下皆為你們家所有。

    ”

    “自陛下開創大明以來,老朱家的命運便與國家緊密相連。

    ”

    “你們與大明休戚相關。

    ”

    “其次是勛貴,他們靠軍功發跡,平時飛揚跋扈、橫行霸道,但實際上始終站在皇家一邊。

    ”

    “勛貴之家的爵位傳承,與皇家類似,皆依靠血脈維系。

    ”

    “只要大明不亡,只要他們未犯下足以滿門抄斬的大罪,那爵位便會世代相傳。

    ”

    “如此看來,他們與大明的命運早已緊緊相連。

    ”

    說到這里,胡老爺話鋒突轉,豎起第三根指頭。

    “第三個階層,便是百姓。

    ”

    “百姓為天下最多的一群人,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存在。

    ”

    “他們勤勉本分,只盼溫飽無憂便可安心勞作。

    ”

    “然而一旦失去生計,這些平日沉默的人竟也能成為最具破壞力的叛逆者。

    ”

    “如今聖上,實則也是至此。

    ”

    “此階層之人大多僅有薄田幾畝,卻負擔著最為沉重的賦稅。

    ”

    “可以說,前兩等階級的富貴榮華,全賴底層百姓供奉。

    ”

    胡老爺說到這里稍作停頓,環視眾人後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諸位是不是覺得我說了些廢話?”

    “真正的重點還在後頭。

    ”

    “最後這個階層,也正回應了我先前提出的問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93章 他們家族中就有這樣一位成功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93章 他們家族中就有這樣一位成功者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