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帝對照著這個半成品畫了一副珍珠鳳冠的圖樣,君後看過後十分的滿意。
接著,永明帝就宣了內侍省和尚宮局的管事到景幽宮,把圖樣和半成品交給他們。
邵雲安還拿出了一袋子的極品珍珠,有黑色、金色、白色三色,還有打磨好的小水晶珠子。
永明帝交代,過年前務必把這頂鳳冠給君後做好。
等到人前腳走,後腳永明帝就賞賜了邵雲安許多白珍珠、水晶珠子還有寶石。
永明帝冊立代齊攸為君後時,封後大典很簡單,鳳冠用的是永明帝的母後留下的鳳冠。
這陣子君後接見命婦、正君時戴的就是這頂鳳冠。
被廢的段氏,當初永明帝以國庫空虛為由沒有辦封後大典。
為了穩住段家人,永明帝賜給段氏的鳳冠極其奢華。後段家被一鍋端,那頂鳳冠也被永明帝命人給熔了。
永明帝其實是念著要給君後重新打造一頂鳳冠的,結果他還沒來得及付諸行動,邵雲安就先動了。
天冷,君後也心疼佷子,只讓邵雲安做了午膳就讓他回去了。
不過臨走前,邵雲安在小廚房煮上冬蟲菌子雞湯,給君後晚上享用。
邵雲安出宮了,今天在宮中輪值的是大金。
永明帝又站在了桌後拿起了毛筆,說︰“雲安給你打造了一副珍珠的鳳冠,朕再讓人給你打造一副純金的鳳冠。
瓖嵌雲安送進宮的紅珊瑚,這樣與朕的龍冠就更相配了。”
永明帝的龍冠都是純金打造,最多瓖嵌幾顆寶石或白珍珠。
男妻在第一次服下孕果後就會改變體質,不會再有胡子,喉結也會停止生長,聲音也會變得柔軟。
君後的年齡比永明帝小,是以侍衛的身份來到永明帝的身邊。
當初君後的心思很簡單,就是保住這位可憐太子的命。
他還想著等太子繼位後,他便可以仗劍走天涯,笑傲一番江湖眾客。
結果永明帝對君後先起了心思,然後一步步把對方變成了自己的枕邊人,卻也因此連累得對方幾乎喪命。
永明帝力排眾議冊立代齊攸為後,又何嘗不是心有愧疚。
他把那樣一個灑脫俊朗的男兒變成了男妻,讓對方原本充滿男兒氣概的容顏因要為他生兒育女而變得陰柔。
君後的身體一天天敗壞,永明帝恨傷害了君後的人,更恨的卻是自己。
邵雲安送來的柚子茶,不僅救了君後,更救了永明帝。
一顆仙果,更是讓永明帝與君後有了充滿希望的未來。
永明帝變年輕後的種種不著調,又何嘗不是想要彌補他與君後錯過的那段青蔥時期。
那個時候的永明帝是苦悶艱難的,即便他與君後相愛,兩人也難心情明媚。
現在不一樣了,國庫漸漸充盈,他自己的私庫也有了固定的進項,君後的身體好了,還懷了孩子……
永明帝一手摟住君後的腰,暢想︰“以後,朕每年給你打造一副鳳冠。”
君後抬手握住永明帝的手︰“雲安給我做了一副,陛下又要做一副,我還有一副,三副夠了。”
永明帝︰“不夠,朕的君後有再多鳳冠都不夠。”
永明帝和君後在景幽宮恩恩愛愛,邵雲安裹著斗篷,縮著脖子趕緊回了將軍府,懷念陽光沙灘太陽鏡的日子+n。
天冷了,妮子也就不用進宮學習了,要邵雲安看其實也學得差不多了。
妮子每天在府里就練練琴,跟著家中的長輩學學字,看看書,邵雲安如果有空也會教她。
晚上,三個孩子基本都會進空間看看書,主要是“開小灶”。
蔣沫熙連著三個晚上沒回來了,老將軍要沒回來,顯然是“私務坊”有事忙。
邵雲安也挺同情這一老一小的,但奈何都是打工人,沒得選擇。
烏 公主離京後,大山部落那邊就沒消息了,不過那位叫烏嗇的大商人還留在京城。
其實不止是他,參加過第一場拍賣會的鮮鹿國和大山部落的許多商人仍舊留在京城。
甚至很多人都在京城買了房子,做好了長期留守的準備。
即便是商人本人回國了,也留了心腹在京城,就等著拍賣會上還會有什麼好物。
邵雲安在忠勇村的這段時間,拍賣行又開張過兩次,不過火爆程度明顯不能與第一場相比。
在邵雲安和王石井回京後,年底忠勇侯府的貨物還會在拍賣會出一次的消息“不脛而走”,燕國本地都有不少南北的商人來到了京城。
這一場拍賣會,邵雲安決定在小年那天舉辦。
秀水紅茶、大紅袍、“醉花間”是重頭戲之一,還有一樣重頭戲就是葡萄酒。
空間里的葡萄酒釀造的時間可以拿出來賣了。
陳三禮拿來的葡萄釀造的酒,邵雲安打算留夠時間後拿去雲龍閣銷售,因為葡萄的品質達不到他的要求。
但有陳三禮的這些葡萄在前,那邵雲安就能光明正大拿自己的葡萄酒出來了。
羊奶子酒有一個好听的名字“醉花間”,邵雲安給自家的葡萄酒取名“瑤池露”。
只要喝過自家的葡萄酒,沒有人會質疑“瑤池露”的真實性。
帝師府,翁老帝師說了聲謝,從夫人手上接過一碗花膠補氣甜湯。
舀起一勺喝下後,翁老帝師贊賞地說︰“味道不錯。”
翁夫人幫著收拾桌上的紙張,說︰“瑤兒去了一趟忠勇村回來,卻是喜歡上下廚了。”
翁老帝師道︰“喜歡下廚好,喜歡下廚就會喜歡上吃,你看她現在的氣色多好。”
翁瑤和離歸家的時候,下巴都是尖的,臉上也沒多少肉。
現在確實面容圓潤,面色也是白里透紅,老帝師和夫人看得如何不高興。
這個時代的女人可不講究什麼白幼瘦,要有肉、要富態、要圓潤才是美,才是福。
外面的雪花撲簌簌地落下,老夫人過去把開著一條縫的窗戶又稍稍合上了一些,不讓過多的冷風吹進來。
翁老帝師不由念了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翁老夫人回頭︰“什麼?”
老帝師吃下一塊花膠,說︰“沒什麼,只是有些感觸罷了。”
不知多少年了,這是老帝師第一次能在這樣的大雪天里還能安然坐下來喝一碗湯。
翁夫人回來繼續整理夫君的書案,看一眼夫君兩鬢返黑的頭發,她的嘴角是遮不住的欣喜。
翁夫人不知自己與丈夫能續命多少年,但她想,她與夫君一定可以看到盛世的到來。
雪花打在窗戶上,翁夫人感慨︰“也不知這雪何時能停。”
臨近小年,雪卻是一場接著一場,京城及周邊不少地方都受了雪災影響。
翁老帝師道︰“瑞雪兆豐年,今年該是個豐收年。”
不同于往年,對今年京城的這一場場大雪,老帝師心里卻沒有過多的憂慮。
今年的雪確實大,但今年凍死、餓死的災民一定會是燕國開朝以來最少的一年。
興,百姓亦苦,但他相信,有皇上,有那個人,大燕的江山會越來越興盛;
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對燕國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天災就意味著艱難甚至是死亡。
今年大雪中雖仍有人凍死,仍有人被雪壓垮的房屋壓死,但相比起活下來人的來說卻可以忽略不計了。
大雪壓垮了百姓的房子,守災的百姓在救濟所里卻能吃上熱粥,有衣穿,有被蓋。
對未來的日子,百姓們也沒有不見希望的茫然與絕望。
救濟他們的人說了,等雪災過去,朝廷還會給他們安置住處,會給他們發銀子讓他們恢復耕種。
受災的百姓們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但一天天過去了,抵達救濟所的人越來越多,可是沒有人搶食物,沒有人趁此刁難欺凌他們。
戶部臨時組建的救災司內,慕容世子正在忙碌地安排手下的人馬下一步的任務。
自雪災發生後,慕容世子和忠勇侯王石井就被永明帝調回了京,命他二人一起負責京城救災一事。
以往有天災,都是戶部主導,工部、吏部配合。
這回,永明帝卻是單獨分離出一個救災司,歸屬戶部,但戶部卻不能直接干預,只負責出錢。
慕容世子與王石井一起協作,統領救災一事。
此時的慕容世子已經看不到當初的肥胖,整個人瘦了幾圈不說,皮膚都黑了好多。
現在再看到他,若是不相熟的,誰也認不出他是曾經的那個慕容世子。
對此陳艾都不知心疼過多少回了,慕容世子卻是極為高興,甩掉了一身肉,步伐都輕松了許多。
自從接管實驗田後,慕容世子就一直又忙又累,但他卻覺得這日子是前所未有的充實。
從雪災發生起,由忠勇侯帶頭捐款,到君後的“救助基金”撥出救濟款。
之後,又由邵雲安聯合幾家的內眷夫人、正君發起救災義演。
就是紅街上的妓子們都紛紛加入到義演中,為雪災募集資金。
再之後,從銀兩,到被褥,哪怕是富貴人家不穿的舊衣裳、舊鞋都可以捐出來。
雪災發生後,邵雲安就跟君後提了幾個救災建議,君後不僅采納了,還進行了擴展。
蔣康辰負責後勤物資的采買,慕容世子與王石井負責對外。
這一次的救災方式可謂是發動了朝廷內外所有能發動的。
忠勇侯和瑞郡郎那兩個喜歡“折騰”的帶頭捐款捐物,誰敢落後?就算心里不願意,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吝嗇。
邵雲安把空間里稀稀拉拉長的草藥都拿出來交給了王石井,讓他拿去給災民們煮湯、煮水喝。
熬過了冬天,等到開春天暖了,就可以考慮災後重建了,不過前提是災民得活下來。
慕容世子高興能為這個國家做一些事,能做一些不墮王府聲譽的好事,他也很自豪。
翁老帝師能安心在府中喝一碗湯,也是基于此。
京城的街道,剛剛清掃出來的街道又被大雪覆蓋,可是街道上卻看不到流離的災民。
貧民區的房屋幾乎都被壓垮了,隸屬于救濟司的官兵們正在冒雪清理建築垃圾。
很多以前住在這里的百姓們在一旁等著從自家的廢墟中再扒拉出什麼能用的東西。
開春之後救助基金會再撥出一筆款子,國庫也再出一筆錢,統一蓋一批災民安置房。
房子不求多大,只求具有一定的抗災能力,安置房的圖紙已經由皇帝蓋章送到工部了。
這一回的救災方式不是沒有官員站出來反對,首先就是太花錢,戶部會捉襟見肘。
不過楊硯這位戶部尚書站出來表示堅決支持皇上的決定後,那些反對的官員也只能干瞪眼。
年底敕南府給國庫繳納了一大筆的稅銀,君後的救助基金和忠勇侯府出了大筆的救災銀,戶部還真不至于捉襟見肘。
而之後,京城的災民秩序井然,沒有流離失所,沒有易子而食,沒有滿街乞討,也沒人再公然反對了。
所以,小年的這一場拍賣會也是極其重要。
只要開得順利,那麼不管是“救助基金”還是忠勇侯府都能得到資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