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下去的風景
會議室的冷氣開得太足,林硯把西裝外套搭在椅背上,指尖在冰涼的玻璃桌面上劃出一道弧線。投影幕布上,紅杉資本的收購意向書像塊燒紅的烙鐵,每一個數字都泛著灼人的光——溢價百分之六十,現金支付,交易完成後他個人將套現十七億。
“十七億,”副董事長周明遠推了推金絲眼鏡,聲音里帶著不易察覺的興奮,“我們從二手車行起家,三年做到文旅行業前三,現在是見好就收的最佳時機。”
林硯抬頭時,正撞見財務總監在筆記本上飛快計算著什麼。會議室里十二張椅子,有九張背後的影子都透著躍躍欲試。只有法務部老張指尖敲著桌面,節奏不緊不慢,像在數著什麼。
“見好就收?”林硯拿起桌上的景區航拍圖,西南古鎮的青瓦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周叔還記得去年雨季嗎?我們在那里搶修被沖毀的棧道,當地老鄉提著燈籠來送姜湯。十七億買不走那些燈籠的光。”
周明遠嗤笑一聲“董事長還是太年輕。資本只認報表,上個月新興品牌攪局,我們兩處景區客流降了三成,再拖下去……”
“所以更不能賣。”林硯把航拍圖推到桌中央,“紅杉要的是標準化資產包,他們會砍掉非遺工坊,把古鎮改成連鎖客棧,就像他們去年收購的那三家滑雪場,現在連雪道都用機器造。”
他起身走到幕布前,指尖點在收購協議的補充條款上“這里寫著,交易完成後保留核心管理團隊三年。但你們看小字——三年後他們有權更換全部管理層。”
會議室里的竊竊私語突然停了。林硯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帶團隊去西南古鎮,老木匠李伯握著他的手說“小林總,這門木雕手藝傳了七代,你要是能讓年輕人願意學,我把傳家的刻刀送你。”現在李伯的工坊已經收了六個徒弟,最小的那個才十九歲,眉眼像極了年輕時的李伯。
“我查過紅杉的過往案例。”法務老張忽然開口,把一疊文件推過來,“他們收購的文旅項目,平均十八個月後會剝離非盈利資產。我們在建的生態營地、非遺研學基地,全在剝離名單上。”
周明遠的臉色沉了沉“老張是跟著董事長父親的老人,自然向著自己人。但在座的各位,誰不是拿著真金白銀入股的?”他看向幾位新晉董事,“王總去年剛抵押了市區的房子加倉,趙總女兒下個月要去留學……”
“我知道大家有壓力。”林硯從抽屜里拿出另一份文件,“這是我連夜做的反制方案。我們用景區未來三年的收益做質押,向民生銀行申請低息貸款,稀釋現有股份的同時,給核心員工開放股權激勵。”
他把文件分發給眾人“非遺工坊要擴建,下個月就請李伯他們收徒傳藝;民宿集群項目,昨天已經和縣政府簽了意向書,用鄉村振興基金補貼建設;還有ai導覽系統,技術部正在改方案,保留人工講解隊……”
“這些都需要錢!”周明遠拍了下桌子,“銀行利息再低也是債,你有沒有算過現金流缺口?”
“算過。”林硯翻開筆記本,上面貼著張泛黃的照片——三年前他在二手車行前和第一個客戶的合影,對方抱著剛買的二手面包車方向盤,笑得滿臉褶子,“那個客戶說,買二手車圖的就是踏實。現在做文旅,游客要的也是踏實。”
他忽然走到窗邊,指著遠處連綿的山影“上周我去山里營地,看管員老馬說,有對夫妻每年都來,帶著孩子認植物。他們不是來打卡的,是來把這里當第二個家。紅杉給的十七億,買不走這種歸屬感。”
會議室里靜得能听見中央空調的嗡鳴。林硯注意到,剛才在計算的財務總監,此刻正對著那份反制方案出神;幾位猶豫的董事開始交頭接耳,手指在文件上畫著圈。
“投票吧。”林硯坐回椅子上,指尖輕輕叩著桌面,“賣了公司,我們能分很多錢。但留著它,十年後我們可以帶孩子去看李伯的徒弟刻木雕,去住我們蓋的民宿,告訴他們這是我們造的風景。”
唱票聲響起時,林硯望向窗外。初夏的陽光穿過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像極了西南古鎮石板路上跳動的陽光。他忽然想起父親臨走時說的話“錢會花光,但做事的名聲能傳輩。”
“七票反對,五票贊成。”老張宣布結果時,周明遠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林硯起身時,西裝外套從椅背上滑下來,他接住的瞬間,仿佛握住了什麼沉甸甸的東西。
散會後,法務老張走在最後,遞給他個布包“李伯托人捎來的,說上次你夸他的刻刀好用。”林硯打開布包,紫檀木刀柄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刀身上刻著極小的字——守藝。
當晚林硯收到紅杉資本的郵件,措辭強硬地表示將重新評估合作。他沒回復,而是給西南古鎮的項目經理發了條消息“明天開始擴建工坊,錢的事我來解決。”
窗外的城市漸漸亮起燈火,林硯拿起那把刻刀,在便簽紙上輕輕劃了下。鋒利的刀刃切開紙張的聲音,像極了他第一次在古鎮听見的,木槌敲打鑿子的脆響。
他知道這只是開始,資本的博弈還會繼續,市場的風浪不會停歇。但此刻握著刻刀的掌心漸漸溫熱,他忽然明白,有些風景注定不能標價出售,因為它們要在時光里慢慢生長,長成能傳給後人的模樣。
喜歡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