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飛官場之路

第121章 白氏家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林楓染 本章︰第121章 白氏家族

    白玉樓這個人可不簡單,他擁有常人難及的家族背景。

    他們白家原籍在邊西省西北邊陲的北固原上。在當地、在邊西省,乃至全國都是一個頗有傳奇色彩的家族。

    白玉樓的太爺爺叫白稼軒。白稼軒只有兄弟一人,是他們那一支的獨苗苗。

    白稼軒的老爹叫白景升。在兄弟中行三,人送綽號“白三爺”。是北固原上最大的土財主。

    說白三爺是土財主,是因為他雖然家有良田千畝,大小店鋪十幾家,號稱北固原首富,但是終其一生,卻連半個秀才也沒有撈到。

    白景升吃夠了沒有功名的虧。他和他的兒子白稼軒,多半輩子都生活在同村趙氏家族的陰影之下,飽受趙家的凌辱和欺壓。

    其實,趙家是一個沒落戶。幾十口人的一個大家庭,田地還沒有兩百畝,連頭騾子都沒有,只喂養了兩頭大牛。

    趙家常年只雇佣兩個長工,農忙季節實在忙不過來了,才不得不雇佣三五個短工。

    據說,趙家祖上在前明的時候,曾經高中過舉人。是否屬實,也無從考證。

    但是在近代,趙家一門確實考中了兩個秀才。

    趙家成為書香門第,自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大秀才娶了前任知縣的女兒,小秀才娶了現任教諭的妹子。一個姑娘嫁給了州同知的兒子,一個姑娘給本縣縣丞做了填房。

    十年間,白家和趙家打了三次官司。雖然每次白家都佔據了一大半的理,官司卻從來沒打贏過一回。

    不僅白白輸給趙家一百多畝田地、賠了數百兩白銀,還被迫給趙家公開賠禮道歉。

    白三爺鐵了心讓兒子讀書,最低也得考個舉人,最好能中個進士。

    無論如何,也得讓白家在趙氏家族面前挺直腰桿,揚眉吐氣一回。

    還好,白三爺的兒子白稼軒是個讀書的好苗子,給白景升爭氣露臉。

    十九歲的時候,他就通過了縣試、府試和院試,考中了秀才。

    而且在參加院試考試時,白稼軒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被學政大人欽點為“案首”。

    就在白稼軒等待來年到府城參加鄉試的時候,武昌城頭一聲槍響,清朝滅亡了,科舉作廢了。

    邊西有句俗語,跑得快了攆上窮,跑得慢了窮攆上。

    白稼軒考取了秀才,秀才卻不值錢了。

    在那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只有手里有槍桿子才是王道。

    可惜,白稼軒飽讀聖賢書,卻不會變通。死抱著聖人的教導不放,始終把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他的人生信條。

    既不知道巴結官府,也不會和土匪勾結,更不會做日本人走狗當漢奸。

    結果,白家的光景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都說識時務為俊杰,趙家就會鑽營取巧、善于投機。

    他們不僅和許多官員結為姻親,親戚連親戚,織了一個龐大的關系網。

    而且還廣交朋友,和土匪勾勾搭搭,暗通曲款。

    官家收稅納糧,自然指派趙家幫忙,土匪綁票要錢,也是請趙家居中協調。

    至于趙家究竟從中撈取了多少好處,當事人不說,外人也無從知曉。

    但是,趙家在二十幾年的時間里,添置了十幾家錢莊商鋪,購置了上千畝水澆良田,卻是不爭的事實。

    趙家眼瞅著就像吹氣球一般,迅速發達了起來。

    更讓人不齒的是,趙家毫無民族氣節。

    當日寇鐵蹄踏入邊西,屠戮邊西人民的時候,他們善于鑽營取巧的品行暴露無遺。

    趙家子弟有的直接給日本鬼子當翻譯官,有的受日本人之邀在偽政府任職,還有幾個直接參加了皇協軍。

    白家卻恰恰相反。

    當“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書桌”的時候,白三爺已經病逝。

    除去還在咿呀學語的老五白方成之外,白稼軒和他四個年齡較大的兒子,全都投入到了抗日洪流之中。

    白稼軒賣掉千畝良田和十幾處店鋪,組建了一支三千多人的抗日隊伍。

    後來,這支隊伍被改編成八路軍邊西軍區的一個旅,白稼軒則成了該旅旅長。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白稼軒成為邊西軍區副司令員,主要負責後勤保障工作。

    全國解放之後,白稼軒轉到地方工作,曾經擔任過邊西省副省長。

    只可惜白稼軒積勞成疾,在戰爭年代弄垮了身體。他在五十幾歲時,就死在了副省長任上。

    如果白稼軒算作一代的話,那麼白家第二代最為鼎盛。

    白稼軒的五個兒子,有三個封疆大吏。前後在四個省擔任過省委第一書記。

    其中白家老二白方均成就最高,不僅擔任過多年省委書記,最後還邁上一個台階,成為副國級干部。成為白氏家族職務最高的人。

    本來,無論按級別還是按年齡,白方均都應該充當白家話事人的角色。只因為他為人謙遜,性格恬淡,就把這一角色讓給了五兄弟中的老ど。

    兄弟五人當中,最小的弟弟叫白方成,今年58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是白氏五兄弟當中,唯一一個尚未退出現職、握有實權的人物。也是整個白氏家族的核心、話事人。

    他雖然不如三個兄長那麼耀眼,在地方只做到省委副書記。

    但是他在四十九歲就被征召進京,進入主管全國干部的中樞部門。

    他在擔任了幾年副部長之後,四年之前,他又晉升為正部級的常務副部長。

    白玉樓的父親白晨光,是白家五兄弟老大白方正的長子。出生于1939年,比他ど叔白方成只晚出生一年。

    叔佷倆打小一塊兒玩耍,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同班。倆人的感情竟比親兄弟還親。

    可惜,白晨光不僅在政治前途上比不過小叔白方正,而且壽命還短,49歲就因腦干出血,死在西北鐵路局副局長的崗位上,終其一生也不過是一個副廳級干部。

    其實,白家第三代男人仕途都不順,竟然沒有一個達到副部級別。

    倒是白方均的兩個女婿,在白家扶持之下,發展得都還不錯。不僅出了一個省委書記,還有一個發展後勁很足的副部級。

    白玉樓是白家第四代中的翹楚,深得白家現任家主白方成的歡喜和青睞,也是白家重點培養的對象。

    白玉樓在白方成的關照下,二十七歲就通過遴選,成為副廳級的共青團邊西省委副書記。

    一年試用期剛過,他又通過遴選考試考上了正廳級的國家電力公司副總。

    本來白玉樓是要和另外一個家族聯姻的,雙方甚至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只因為女方尚在國外讀研,兩人才沒有領證結婚。

    可是就在倆人即將結婚的前夕,女方家長卻犯了事兒。不僅被撤銷了職務,還被移交司法機關,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整個家族受其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萎靡不振。

    白玉樓那個對象干脆留在國外不再回來,並且很快就和一個老外結了婚。

    這次打擊對白玉樓影響很大,以後兩年的時間里,他都不再找女朋友,也不再談戀愛。

    後來,白玉樓已經成為副廳級干部,他還是單身一個。別說娶妻生子,就是女朋友也沒有一個。

    白家人有些著急了。因為他們知道,作為一個體制內的干部,到了一定級別還沒有結婚,將會對他的仕途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為了照顧白玉樓的感受,白家人沒有再搞政治聯姻。但是,白家也不允許白玉樓,隨隨便便娶一個女子。

    大家族娶妻,都非常注重女子的面相。他們並非要求該女子多麼漂亮,而是她一定旺夫。

    這一做法在港台地區非常流行。港台有不少高官和大家族子弟,他們不娶身材曼妙、貌美如花的影視演員,卻和一些退役的運動員成婚,就是因為這一原因。

    白家找了一位著名相術大師。大師根據白玉樓的生辰和相貌,給他推算了一個契合他命格的旺夫女子。

    高僧說天機不可泄露,他不可能說出是哪個具體女子。

    不過,他卻說了這個女子的生日時辰和相貌特征,還說了這個女子大體出生方位。

    白家按圖索驥,他們很快找到第一個比較符合條件的女孩。

    這個女孩出生方位不差,生日時辰不差,相貌特征也大差不差。

    女孩叫盛夢楠,是京都電視台,一個人氣不錯的當紅主持人。

    白玉樓和她試著交往了一段時間,感覺這個叫盛夢楠的女孩子還算說得過去,卻總差了那麼幾分火候。

    因此,倆人一直處于男女朋友的初級階段,並沒有快速升溫,進一步確立關系。

    前些日子,盛夢楠讓白玉樓找他五爺,請白部長給邊東那邊打個招呼,讓自己父親從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事局局長崗位,交流到城關鎮黨委書記崗位上去。

    白玉樓和白方成都覺得,這樣的崗位交流,算不上提拔,甚至都算不上重用,打個招呼也不是什麼違反原則的大事兒,也就答應了下來。

    恰好,邊東省委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余華東,來找白方成匯報工作。白方成就把未來佷孫媳婦請求的事兒,托付給了余華東。

    余華東已經年近六十,他想在退下來之前解決正部級別,甚至還想干一屆省長。

    所以,對白部長交代自己要辦的事兒,余華東不敢有半點兒馬虎。他隨即就把這事兒交給了跟隨自己多年的省委副秘書長彥喜良。

    哪里知道,這個盛夢楠擺不清自己位置,甚至有點兒貪得無厭。

    白玉樓剛剛解決了她父親盛廣泰調整職務的事情,她竟然又讓白玉樓給莆賢電業局打招呼,讓他們盡量延遲批準,或者干脆不批準秦店子鄉工業園電力增容的申請報告。

    白玉樓听了盛夢楠訴說的理由之後,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他覺得盛廣泰父女這樣做,就有點兒過界了。

    白玉樓並沒有按照盛夢楠的要求,給莆賢電業局局長章湘渝打電話。

    他只是問了問秦店子鄉工業園電力增容的事情,讓莆賢電業局按正常程序給予批復即可。

    他知道,即使這樣,秦店子鄉工業園電力增容的事情,一時半會兒也審批不下來。

    本來,白玉樓想坐在城樓觀風景,看看盛廣泰和王燕萍倆人角力的一場好戲。

    可惜,開場鑼鼓剛剛敲響,他就接到了小姑的電話。

    小姑對他一點兒也不客氣,上來就是一頓夾槍帶棒的奚落,直說得白玉樓頭皮都有點兒發麻。

    白玉樓不得不借希望小學落成剪彩之機,親自來了一趟莆賢市。

    他怎麼也想不到,這趟莆賢之行,竟然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喜歡秦逸飛官場之路請大家收藏︰()秦逸飛官場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秦逸飛官場之路》,方便以後閱讀秦逸飛官場之路第121章 白氏家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秦逸飛官場之路第121章 白氏家族並對秦逸飛官場之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