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同趙廣、董𠤖得令均是歡喜,幾人湊到一旁商議對策,李儒也及時前去提出奇謀;
“敵軍軍陣看似緊密結實,實則似阪木拼湊般四處漏風,不堪一擊。
叛軍久困無法剿滅,又無援兵出營,其心昭然若揭,欲待武臨軍兩面夾擊,憑此吞並十萬漢軍,內外交困下,顛覆戰局也。
今日天下方亂,形勢未定,我等作戰不力,不說容其養成氣力,成四海之患也,海內震動,不知所歸。
就連撫危救濟的董刺史也會葬送于此,此正值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
盼望諸君以絕大惡,重扶社稷,再立江山,萬死不辭。吾觀敵軍包圍圈後繼無力,各部間配合漏洞百出。
東南角兵力薄弱,此乃陣眼所在,大軍一旦入陣不可久留,急轉向西北角出入,此陣必破,萬望司馬急速發兵,千萬不可拖延也。”
劉備同趙廣、董𠤖幾人恍然大悟,果然見東南角處破洞擺出,正好為用兵之處。
隨即均整備兵馬,董𠤖見劉備如此豪爽仁義,忠直謹慎,德厚溫良,當即拜服道;
“司馬仁義無雙,為人正直,處世大義凜然,今日自付與將軍,萬分欽佩。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語乎?
將軍欲取,某當效死。
玄德臨危受命,文武全才,智勇足備,真乃忠義慷慨之士。”
劉備見此如何不喜,暗付自己不過一介白衣,無官無爵,一朝手握數千戰兵,躍出寒門奠定日後基業,為能進一步救出關羽、張飛信心十足,同時也堅定仁義寬厚待人的形象。
劉備一時間心思流轉,情緒萬千,急忙扶起董𠤖道;
“將軍萬萬不可,備很能承受如此大禮,折煞我也。
董刺史乃朝廷忠臣,同賊奮戰不休;更兼吾初掌兵馬,恩信未立。
黃巾霍亂天下,九州淪為戰場,百姓流離失所,倘若宇內諸侯皆若刺史般效力死戰,事如何能不成。
吾身無戰功,認為仁信忠義可安立足于世,若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吾不忍也。
朝廷當有大難,大丈夫行于天下,何懼之有?休說他言,不可耽擱,兵勢如火,當疾馳之!”
幾人快速布置一番,只听一道人馬雜亂的奔馳聲音,劉備高舉雙股劍,披甲高喊著飛殺而出。
此刻,董卓眼見叛軍緩緩收縮包圍圈,己方活動空間越發拮據,不由暗自焦急,對皇甫嵩見死不救愈發痛恨,同時也萌發了一個自保之策。
徐榮、董越、胡軫、張濟、牛輔、樊稠、段煨皆領軍死戰,孫堅、李催、郭汜又被魏延等人拖住,雙方兵馬彼此消耗,激烈的喊殺聲逐漸減弱,不似當初般穿雲裂石。
趙弘、劉闢二人自點將台上默默觀戰,面色如土,見五萬大軍廝殺得大半不剩,此地盡是軍中精銳,也是兩人最為一手帶出的依仗。
如今盡數折損,均是悲痛不已,幾番催促張曼成添兵剿漢,終究是無疾而終。
趙弘觀董卓等人有玉石俱焚之意,且在內外交困下,皇甫嵩依舊視若無睹,心中不由大為疑惑,還以為兩軍就此兩敗俱傷。
忽然見漢軍處旌旗招展,沙土飛揚,一支三千余人兵馬呼嘯殺出,為首一將手擎雙股劍,耳大面闊。
其面相極為陌生絕非是漢軍中有名將領,其麾下兵馬衣裳襤褸,兵甲破爛不堪,倒是被此幕疑惑不解。
當趙弘還在困惑時,就听聞劉闢忽然大喊道;
“大事不好,軍陣本就岌岌可危,漢軍血戰數個時辰筋疲力竭,西涼軍驍勇異常,積蓄豐沛力量,後繼之力不可估量。
此支兵馬如此快速洞悉關鍵,其內必有能人異士相助,漢軍正是人才濟濟,不可謂不嘆服。
此戰我軍先機已失,渠帥又勒令按兵不動,大勢去也,不如鳴金收兵,還能保存些兵馬,這些可都是吾等心腹啊!
唉,可惜渠帥謹小慎微,錯過如此良機,不知何日才能擊潰漢軍!”
趙弘聞言默然不語,雙眼緊盯著不斷潰散的戰局,唯見劉備、趙廣、董𠤖宛如利劍般刺破戰場,東南方向的角陣一觸即潰,兵力不足之劣勢越發明顯。
黃巾軍本就疲軟,精力渙散,三千多精神抖擻的大軍在亂軍中橫沖直撞,一路斬殺了無數賊兵。
令黃巾軍肝膽俱裂,己方援軍遲遲未到,均是萬念俱灰,不得不退避鋒芒,軍隊似落石分浪般急速分離。
趙弘、劉闢見勢不妙立即收兵,圍困的大軍聞令而動,徐徐有序退卻。
隨即讓董卓率領四五千殘兵順利逃脫,孫堅則是趁亂沖殺了一陣,此舉令趙弘、劉闢二人恨得睚眥欲裂,大罵孫堅不識好歹,歹毒至極。
皇甫嵩見叛軍無心再戰,兩萬西涼軍損失慘重,僅存不足五千人落荒而逃,幸存者無不身帶傷痕,慘狀不可直視。
又估量五萬叛軍境況也不佳,退守的人群稀稀拉拉,陣型凌亂,兵不成兵,氣勢已墮,大計已成,心中大定,因此也不約而同吹角回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漢軍于沙丘十里外安營扎寨,兩軍就此安然無恙,此戰結果同時傳到武臨軍中,程昱、賈詡皆匆忙前往主帳議事。
眾人落座完畢,沉默多時的賈詡罕見顯得極為積極,便迫不及待提議道;
“將軍,沙丘首戰看似勢均力敵,兩敗俱傷,其實不然,依屬下只見皇甫嵩此舉飽含深意。
漢軍可一戰大敗義軍,卻選擇及時止損,如此荒誕之舉,離經叛道,皇甫嵩謀慮深遠,于常理不合,耐人詢問啊!”
武臨頗為詫異的看向不安的賈詡,笑而不語,暗道他名為擔憂董卓,實為提醒武臨保護遠在西涼的家人。
一旦董卓兵敗身死,朝廷必然趁其群龍無首,派兵馬掌控西涼,投效叛軍的賈詡也會無人照顧,家人慘遭連累,如此拐彎抹角的提醒,不可謂不煞費苦心。
武臨沉默片刻道;“皇甫嵩謀劃深遠,示敵以弱,又趁機以平局穩定軍心,這般大費周章的收攏人馬,謀慮令人敬佩。
其欲與張曼成決勝負,必有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
沙丘軍雖眾,而不能用。以皇甫嵩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
張曼成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皇甫嵩必然窺視多時。
豈能讓沙丘大軍輕易戰敗,此戰不僅令人熱血沸騰,吾武某人豈能錯過,也要參上一參,不可在此閉門謝客,坐等漢軍扭危為安。
即可令程昱、太史慈率五千精兵,于今夜悄然潛入沙丘,同時與魏延取得聯系,協助張曼成部抵御漢軍。
另外,勞煩文和修書一封送往漢營,詳細訴說我軍計劃,告知董刺史明哲保身。
大將華雄也可雙手封上,至于董召小姐滯留軍中以為人質,屆時可趁亂自南辯城撤走。”
說到此處,武臨轉為對忐忑不安的賈詡道;
“吾在信中會提醒董刺史善待汝家人,在派人手暗中潛入西涼,盡快接回你家人,讓文和親人團聚!”
一眾謀士迅速行動起來,賈詡則是倍感激動,對著武臨千恩萬謝,此事不提。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之亂世黃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