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452章 老家習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452章 老家習俗

    蒙古人拿下克里米亞後,蒙古人和高加索人的混血韃靼人在這塊土地上扎根。他們後來改信伊斯蘭,跟奧斯曼帝國搭上了線,成了好哥們兒。那時黑死病鬧得凶,奧斯曼帝國可遭了大殃,直接整出個人口危機。

    為應對此難題,奧斯曼帝國開始批量購買基督徒來填補人力缺口。韃靼人很快盯上了這樁油水豐厚的生意,他們從東歐地區抓人販賣,奴隸貿易興起。這時的奴隸市場中心在克里米亞的卡法城,斯拉夫人在這里被批發到奧斯曼的埃及、摩洛哥等地轉賣零售。英語單詞save奴隸)源自拉丁語scavus,該詞本指斯拉夫人,因白奴貿易逐漸與奴隸語義重疊。加上俄羅斯被蒙古征服過,歐洲老爺們乃有惡心俄羅斯人的著名論調‘剝開一個俄羅斯人,里面藏著個韃靼人’。

    見韃靼人大發其財,土耳其人眼饞了,糾結了一些苦逼歐洲人搞了個海盜團伙在地中海那片兒晃悠,專門找歐洲商船和沿海城鎮下手,把抓來的人運到北非和中東賣掉。買賣越做越大,最後就發展成了大規模白奴貿易。

    一直到18世紀,北非已經形成完整的白奴產業鏈,一邊是歐洲人在非洲販賣黑奴,另一邊是歐洲人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當作牲口買賣。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斯拉夫人男的強壯女的漂亮,價格比英法意荷等西歐人高去很多,花大價錢買來的自然也受主人優待。

    這叫啥?這就叫‘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啊,家人們。又扯遠了。正事剛說到哪了?對,送戰友踏征程。

    同時,公司越做越大,他們幾個原始創始人再不能宅家里玩龜縮流。唱完這個歌,去安南的去安南,留下鎮宅的鎮宅。

    被安排去安南的膠皮對留下鎮宅的瀟灑還有那麼一丟丟的不放心,女人麼,�@隆br />
    “別嫌我�@隆6越ㄅ 莧叭埃 安歡 蒙被溝蒙薄N頤僑齙睦霞宜山 幸環縊祝 磕昱├ 率 囊 榷菇 雜吞..”

    松江的這個民俗有著一段悲壯的淵源,為紀念明末抗清英雄李待問。

    一個小人物的抗清故事。

    1645年,清兵南下包圍了松江,時任松江知府的李待問率軍民固守城池,卻面臨糧盡窘境。農歷七月十四那天,李待問將家中剩的幾斗黃豆磨成豆漿分發給守城軍民充饑。

    清兵破城在即,有個百戶問李待問︰听說你讀爛《四書》,今天該怎麼辦?李待問答︰為臣死忠。

    百戶說︰你能這樣,我先斷頭以待。便拔刀自刎而死。

    李待問憑尸而哭,眾人紛紛勸他棄城而逃,他卻說︰死,吾分也。在庭前放置香案,捫胸大哭,說︰世受國恩,又登科甲,城存與存,城亡與亡!在朝在家,有死無二。接著向東磕頭,喊母親一聲︰兒子叩辭了!隨後在白布上血書十二字︰寧可分我尸,不可傷百姓一人!

    乃引繩自縊,氣未絕而被俘,勸降不屈乃慷慨就義。

    松江府百姓記住了這位英雄。于府城隍廟為其立神像,更尊他為府城隍老爺。之後每年七月十四,松江百姓以磨黃豆、喝豆漿、吃油條的方式來紀念這位本土義士、民族英雄。

    介紹完此松江民俗,膠皮忽然冒出個以前不曾想到過的節點︰“紀念英雄應當虔誠純粹,喝豆漿就好,為何要吃油條呢?反正我老娘在這天肯定是把豆漿加油條一起端上桌的。”

    瀟灑幫著分析道︰“開頭幾年肯定是只喝豆漿的,至于後來為什麼多了根油條?在你們老家松江把油條叫做‘油炸檜’,也許是淳樸的老家人民對傳統的豐富和弘揚,在紀念李待問的同時記恨下大漢奸秦檜。也許單純的豆漿油條不可分,正如牛奶面包是絕配。”

    “很有可能。不在吃上面玩出點花樣就不是中國人了。”

    “我倒還有個問題。李待問就義前留有毋殺吾民的遺願,那麼後來松江百姓逃過一劫了嗎?”

    真正的有氣而無力。其實吧,李待問徒有不屈之氣節卻無抵抗之能力。松江府城華亭是被闖軍降將李成棟部換裝吳淞口明軍水師外援混入城內所破清軍這招從野豬皮時代開始用了30年,不知為何屢屢奏效)。華亭有抗清之名無抵抗之實,守軍“未經兵革,不戰而潰”,但仍被屠城了。

    “和我看到的資料所說基本一致。慧芸,相信我,我搜集閱讀過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的相關史料,里面有一篇康熙年的嘉定某村莊的村志,講一個村長召集全村問話︰是本村人的舉手,底下所有人都舉了手。父母輩是本村人的舉手,有一小半村民舉手。祖父母輩是本村人的舉手,這時就只有兩三個人抬起了手臂。”“這寥寥數語,讓我記憶深刻,刻骨銘心。”

    時間不早,該散了,膠皮原本想給瀟灑豎起兩根手指強調下兩年之約期,听對方這麼一說便改成了挑大拇指。

    “林子里冷。走了,泰森。”

    泰森臨走不走,說道︰“灑家我忽生一計。鉗工你也听听,灑家這主意妙哉不妙哉...”

    泰森的計謀簡單說就是二桃殺三士,想個法子挑起英法德三國殺。昂撒縫合怪為啥能優哉游哉做攪屎棍,因為有英吉利海峽護身。動用艦隊把漢斯和路易送去島上打湯姆,打他一個白骨千里豈不是好。

    “這仨相愛相殺,一戰的時候,德皇、英王、俄皇,這仨貨的奶奶是同一個人,不照樣你死我活。”

    有何不可哩。玩死昂撒的游戲多種多樣︰直接自己動手、挑西班牙去打、挑俄法德過去相愛相殺,甚至挑土雞過去揍昂撒都行。武裝愛爾蘭人復仇的話更能做到‘石過刀、茅要過火、人換種’之要求,到時候再說嘍。

    “呵呵。”瀟灑發言︰“我其實更傾向于武裝愛爾蘭人。愛爾蘭人和昂撒人有世仇,仇恨之深不亞于我們對小本子。”

    愛爾蘭大饑荒听說過嗎?趁著愛爾蘭土豆絕收,英女王歡樂補刀,自己不給賑災還斷絕他國援助,一把餓死四分之一的愛爾蘭人。搞笑的是,饑荒時期帶陰從美國進口糧食中的一部分經愛爾蘭的港口轉運。當時奧斯曼甦丹看不下去了,向愛爾蘭饑民捐資1萬英鎊。更搞笑的來了,帶陰維多利亞女王要求甦丹只能捐資1000英鎊,因為女王本人不過捐了2000英鎊。話說後世米國大統領喬拜登是愛爾蘭裔,有一次他老娘去英國,得知旅館房間的床是英國女王睡過的,老太太就在房間里打地鋪睡,堅決不踫英女王睡過的床鋪。有這種精神在,保管叫帶陰改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不起來王國。

    在老家松江府還有個老規矩︰清明給親人上墳不能順路順帶。啥意思呢?給自己爺奶磕完頭化了元寶之後,不能順路跑去隔壁的外公外婆墳頭化紙錢,你得回家一趟再過來。至于為何不能,也沒有個準確說法,只是老規矩如此。

    曹少認為這規矩體現了對祖宗對亡靈的尊敬和尊重。白天在鉗工墳頭告喜訊、唱哀思,他很想順便去一下谷子和阿力那里說上幾句話的。沒辦法,事情多工作忙啊,誰沒事老往墳頭跑呢。

    到了晚上,坐在臥室里的小辦公桌前,睜眼閉眼都是谷子的音容笑貌。“喵”一聲貓叫切斷曹少連綿的思念。轉身看向席夢思床墊上正在伸懶腰的大狸貓,不禁怒上心頭。愛貓人士趙銘潔養的貓,曹少看到這只貓便有氣,成天吃了睡睡了吃,肥得跟豬似的。更可氣的,有一次他要趕貓下床,居然被這畜生伸長爪子給撓破了指甲縫,流了好多血。

    他越想越氣,“該,該死的貓!”。挑了本幾百頁厚的書,覷準了,把那頭養不熟的白眼狼砸個正著。狸花貓,貓界戰力天花板,人送外號‘喪彪’,可再厲害也敵不過擁有遠程武器的人類,肥貓慘叫著逃之夭夭。

    曹少得意地拍腿大笑,樓下卻傳來大著肚子的趙銘杰對那受了傷的貓噓寒問暖的聲音,真正是提前到來的母愛泛濫。

    對于即將要出生的老二,曹少已經想好了名字,不管男女都起名曹平南。雖然現在中南未平、安南不安,反賊鬧得那叫一個歡,就希望孩子出生時部隊能戡亂安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452章 老家習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452章 老家習俗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